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爱他,为什么不能给他自由?

我相信:在每个孩子出生时,父母都曾为这个新降临的生命而欢喜、而期待,甚至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描摹小婴儿无限的未来……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从来不会约束我,希望我这样那样做,告诫我这样不行那样不可。我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就像一棵自由伸展的小树,在乡下田野间恣意地生根茁壮。

——蔡志忠

爱他,为什么不能给他自由?

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92%的家长承认自己有对孩子成长、教育方面的焦虑,98%的人认为身边有其他家长存在焦虑现象。63%的家长焦虑表现在控制孩子的休息、娱乐时间,46%的家长替孩子选择兴趣爱好和强迫孩子做不乐意做的事,47%的家长为孩子放弃自己的生活。

“无论如何给孩子一点自由时间。他们不是机器,课程排满时间表,下课的时间又是无休止的作业,父母从来不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将来却要说,你怎么没有独立的思想。连胡思乱想的时间都没有,哪来独立的思想。”蔡志忠一边摇头,一边叹息。

一般来说,孩子在决定做什么事情前,必须要跟父母商量。可在蔡志忠的家里,做任何事情都无须向家长请示。“在我们家是生而自由,这句话是我从父母那里切身感受到的。我在女儿蔡欣怡的婚礼上,以父亲身份发言时,也跟她和女婿这样讲过。”

接下来,蔡志忠为我讲述了自己自由的童年生活。

在台湾乡下,蔡志忠度过了人生的头十五年。他的家庭很普通,但父母却以出奇包容的态度、放任自由的作风给了他伸展呼吸的空间。而正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家庭,铸造了蔡志忠后来非凡的成就。

蔡志忠说自己从来就是生而为“主”,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从小就决定自己的人生之路。15岁时离开彰化,孤身一人去台北闯荡,他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只是告诉他们自己的决定,他说自己的童年就像一棵自由伸展的小树,而这也成为他日后成长的重要营养。

1948年2月2日,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年,蔡志忠出生于中国台湾彰化县花坛乡,花坛乡有一棵很高很大的茄冬树,所以花坛又称为茄冬下,蔡志忠称自己是“茄冬下的男孩”。

花坛地理环境十分特别,漫山遍野都是红色土壤,没有半块石头掺杂。这种土质最适合制砖,所以烧窑制砖的人家特别多,台湾岛内大概一半以上的红砖都由这里生产。错落在青峦之间的红褐高耸的烟囱也成为花坛特殊的景观。蔡家属于三家春,这是个百余户的中型村落,民风淳朴亲切。

那时,岛内经济条件普遍不好,生活物资匮乏。最穷的是没有田地的人家,只好四处为人打零工来求得暂时的温饱。家境好一些的人家,则拥有旱田或山地。旱田可以种花生、甘薯等副食品,山地原本就杂生了果树,果实成熟后可以去采收,有龙眼、橄榄之类。拥有水田的人家是景况最好的,毕竟那时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好米换钱,质量差一些的留下来自家食用,至少解决了吃饭问题。蔡家的环境不算宽裕——但因为蔡爸爸在公家单位工作,每个月除了有一笔固定的收入外,还有块旱田,种点甘薯、花生,补充食物的不足,生活还算过得去。

蔡志忠的父母一共生了11个孩子,由于“二战”时期物资匮乏,缺医少药,加上岛内当时流行霍乱、疟疾,孩子感染,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在他出生以前,家里已经夭折了四个哥哥、两个姐姐。

小时候的蔡志忠常听父亲说,母亲极力避免到山丘墓园,每逢清明扫墓时,母亲都会在墓园哭一个下午不肯回来。眼睁睁地看着六个经由她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亲生骨肉离她而去,每一个都曾吃过她的奶,依偎在她的怀里撒娇……

如此六次重大的人生打击对于一个母亲意味着什么,这恐怕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蔡志忠曾在他的自传《天才与巨匠》中这样写道:

我相信:在每个孩子出生时,父母都曾为这个新降临的生命而欢喜、而期待,甚至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描摹小婴儿的无限未来……然而在那医药缺乏的时代,又偏处乡下,原本这六个小生命应像田间初抽的嫩秧,继续成长,由新绿而成饱满的金黄;可是他们却被猖獗的病魔硬生生拔断生命之茎,使得播种者只能徒然悲叹、无可期待。在一重又一重的打击后,到我踏上人生舞台时,父母已不妄想我扮演最伟大的角色,有最多的戏份发挥,他们只求我能够无灾无事地长大,继续驻留于人生舞台。这是我的幸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从来不会约束我,希望我这样那样做,告诫我这样不行那样不可。我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就像一棵自由伸展的小树,在乡下田野间恣意地生根茁壮。

在那时的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一样,每个小孩生下来就是家里的一分子,生而为主,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需要受大人管教。每年中秋节前都有人送月饼,小时候的蔡志忠每天回到家就去看书柜里有没有月饼。“终于有一天有一盒月饼,我一定先吃两个;第二天要上学,我又带了两个走,下课回来再把最后两个吃掉。这样十几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这个月饼是你吃的吗?’”

5岁时蔡志忠想要去彰化看电影,于是他就告诉爸爸“我要去彰化看电影”,而不是问可不可以。当然,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任务就是一定要赶上白天最后一班车,在天黑以前赶回家。

平常村里的孩子们都在外面玩,中午蔡妈妈煮完饭就会站在晒谷场边上喊“回家吃饭喽”,然后把餐桌菜饭用竹罩盖好,孩子什么时候想吃,打开竹罩自己吃,吃完自己洗碗。

小时候的蔡志忠非常贪玩,没玩够就不回家。

他经过四伯的小商店时,四伯着急地说:“你还不回家?肯定要被处罚,你妈妈半个钟头前就喊你回家吃饭了!”

他说了一声“哦”,继续玩。

玩到十字路口,邻居看到他又说:“哎呀,你怎么还没有回家?这下你糟糕了,你妈妈一个钟头前就叫你回家吃饭,你还在玩?”

他说了一句“哦”,又继续玩。

一会儿玩到了隔壁邻居家,邻居阿婶说:“哇,你糟糕了,你妈妈一两个钟头前就叫你回家吃饭了,你怎么还不回去?”

他又说了一句“哦”,没有显示出丝毫的担心与紧迫。

直到真的玩够了,他回到家,把竹罩打开,吃完饭再盖好。就这样,他从来没有一次因为回家太晚吃饭而遭受过母亲的责骂。

蔡志忠说自己的生日很特别,尽管“当日风和日丽,天空毫无异象”,但两年前的同一天,蔡家出生了一个女儿蔡丽华,很可惜几个月后便夭折了。蔡志忠说自己大概还附带替姐姐在世上活一次的使命。

蔡志忠一生专注的领域非常多,除了漫画、动画、佛学、禅宗、道家思想、中国智慧起源等,还研究物理、数学,精通桥牌、镏金铜佛收藏等,他说自己活出了普通人几乎十辈子的人生,就像替没机会长大夭折的兄姐们活出他们的一生一样。 dRsu49twnZ/unh2ZOvD1bqpXpbYNgwdry+WnC7U6aEXc9mnrTgy+A1yDu+iYX0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