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进入感受

痛苦、愉快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感受(feeling),是我们心智的基石。 我们常常注意不到这个简单的现实,因为围绕在我们周围的客体和事件的心理表象,以及描述它们的单词和句子的表象,消耗了我们过多的注意力。然而它们就在那里:这些因无数情绪(emotion)及与之相关的状态而生的感受是我们头脑中连续奏响的乐章,是我们所能听到的寻常旋律的永不止息的轻声哼鸣,唯有我们入睡时,哼鸣才会悄然停止。当我们的心房被喜悦占据时,轻声的哼鸣变成朗朗的歌声;或者,当悲伤袭来时,它便在我们心里奏响一曲悲哀的弥撒。

考虑到感受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感受的科学早已有了定论:什么是感受,它们如何发挥作用,它们意味着什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所能描述的所有心理现象中,感受和它们的必要构成因素——痛苦和愉快——在生物学尤其是神经生物学上,我们了解得很少。而考虑到现今社会往往会对培养感受的态度更加开放,并且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努力,去处理那些通过酗酒、吸毒、医药、食物、真实与虚拟的性爱,以及一切令人感觉良好的消费行为和社会与宗教活动而产生的感受,我们就更困惑了。尽管我们可以用药物、酒精饮料、温泉按摩、身体锻炼以及精神训练来调节我们的情绪,然而迄今为止,无论是公众还是科学都无法从生物学意义上准确地把握什么是感受这一问题。

考虑到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相信感受的缘故,我对于“感受”在科学上始终未得到充分解答并不感到吃惊。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不对的。比如,我认为感受不像我们所能看见、听见或触摸到的事物那样,能被精确地定义出来:和这些有形的实体不同,感受是无形的。当我试图思考脑是如何构建心智时,我得承认现有的观点,即感受是科学图景之外的又一片风光。一个人可以去研究脑如何产生感动并以之打动我们。一个人可以学习感知的过程,去想象视觉的或其他的感觉,并理解思维是如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的。一个人可以研究脑如何学习和记住事。一个人甚至可以借助我们对不同客体和事件所做出的不同反应学习情绪反应。然而如同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所能看到的那样,感受这个与情绪截然不同的事物依然难以捉摸。感受永远披着神秘的面纱:它们是私人的,也是不可接近的,因此,试图解答感受如何产生以及在脑的哪个部位产生是徒劳的,人们根本无法理解感受背后的含义。

同意识一样,对感受的研究也超出了科学的边界,把它抛到门外的不仅有那些担心任何心理过程是否实际上都可以用神经科学来解释的唱反调的人,还有那些正牌的神经科学家,他们都宣称存在不可逾越的局限。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除了感受以外的任何事物,这证明了我愿意接受上述信念为事实。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意识到这种禁忌的不合理性,并意识到感受的神经生物学的可行性并不比视觉或记忆的神经生物学低。但最终我做到了,主要是因为,我面对的是神经疾病患者的现实,他们的症状迫使我去调查他们的情况。

比如,让我们设想一下,你与这样一个人会面:由于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的缘故,在应当产生同情或感到尴尬的时候,此人却无法产生怜悯之心或窘迫之感,然而他却能像脑部未受到损伤前那样感到愉快、悲伤甚至恐惧。面对此情此景,你难道不会驻足深思吗?或者,再想象你面前站着这样一个人:因为脑的其他部位受到了损伤,在应当恐惧的情境下,他却无法产生恐惧感,但他依然是富于同情心的。神经疾病的残酷,对于受害者和他们的照看者而言,简直就如同无底洞。然而,剖析神经疾病总是有可取之处的:通过以不可思议的精确方式梳理脑在正常情况下的运作机制,神经疾病为进入人类脑和心智的堡垒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入口。

这些病人以及其他有着类似情况的人对情境的反应引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假设:其一,当脑中独立的某一部位受到损伤时,个人的感受就无法产生;失去了脑的某一环,也会相应地失去某一心理活动。其二,我们可以推测出:脑中不同的系统掌管着不同的感受;脑中的某一部位受到损伤,不会立刻导致所有种类的感受一并消失。最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其三:当患者丧失了表达某一特定情绪的能力时,他们同时也丧失了体验相应感受的能力。但反过来却并不成立:一些丧失了体验某一感受能力的患者依然能表达相关的情绪。或许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 情绪与感受是一对双胞胎,情绪是头生子,感受是次生子,并且,感受永远尾随于情绪之后,如影随形。 尽管它们有着如此紧密的亲缘关系,且从表面来看,它们是同时出现的,但情绪似乎先于感受而存在。正如我们看到的,对这一具体关系的了解,为我们研究感受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这些假设均可以在扫描技术的帮助下得到验证,扫描技术使我们能创建人类脑的解剖和活动图像。渐渐地,最初我们用这种技术扫描患者的脑,随后我们扫描患者以及非神经疾病患者的脑,我和我的同事开始构建感受的脑映射,力图解释这让我们的想法激发情绪化状态,并产生感受的庞大网络的运作机制。 1

尽管在我之前所写的两本书中,情绪和感受都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它们又各自不同:《笛卡尔的错误》一书着眼于情绪和感受在决策时的作用;《当感受涌现时》一书则论述了情绪与感受在构建自我中所发挥的作用。然而在本书中,我们的关注点是感受自身:它们是什么,它们又带给我们什么。当我写前几本书的时候,我所引用的大部分案例尚未向公众开放,然而,一个更加立体的理解感受的视角已经出现,因此本书主要目的在于,从我本人作为神经病学家、神经科学学者以及一个常常将感受的科学应用于生活的人的视角,呈现一份关于人类感受的本质及其重要性以及相关现象的成果汇报。

我目前的主要观点是:感受是对人类痛苦与欢乐的表达,因为它们产生于心身之中。感受并非只是附加于情绪之上可有可无的装饰物。感受常常可以揭示(revelation)出整个有机体的生命状态——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感受揭开了生命的面纱。 生活如同一场高空钢索表演,大部分感受都体现出为保持平衡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进行细微调节、纠错的想法,倘若没有感受,即使是一个微小的失误也会铸成大错,整个表演都将宣告失败。 如果说对于我们的存在而言,有什么能体现出我们既渺小又伟大的特性,那便是感受。

这种启示能够进入心智,是从它自身被揭示开始的。脑通过许多专门的区域协同工作,以神经映射的形式描绘身体活动的各个方面,这种描绘展示了一种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生活图景。化学和神经通道将这种生活图景的信号带入脑,就像专用的画布一样接收这些信号。至此,我们如何感受没有那么神秘了。

人们有理由怀疑,试图理解感受,除了满足一个人的好奇心外,究竟有什么价值。基于下述理由,我相信是有其他价值的。阐明感受的神经生物学原则及其之前的情绪,有助于我们完善对身心问题的看法,这是理解“我们是谁”的核心问题。情绪及其相关的反应与身体一致,感受与脑一致。对思想如何触发情绪,以及身体情绪如何成为我们称为感受的思想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心智和身体的独特视角,这是一个单一的、无缝交织的人类有机体的明显不同的展现。

然而,我们在研究感受方面的努力有更实际的回报。对感受及相关情绪的生物学解释,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研究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应对人们的主要痛苦的根源,包括抑郁、疼痛、药物成瘾。不仅如此,若想在未来对人类的认识比现有的结论更加精确,并且考虑到社会科学、认知科学和生物学三方面的进步,对感受是什么、如何发生作用以及感受意味着什么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为什么形成这样的认识有着这样的实际效用呢?因为人类的成功或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和负责管理公共生活的机构在原则和政策中如何吸纳这种对人类的修正观点。而若要制定出能够减轻人们负担、促进人类繁荣发展的原则与政策,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理解情绪和感受乃是关键。事实上,关于感受这一议题的新发现甚至触及人们一提到就会莫名感到紧张的一个话题,即人们该如何处理关于自己存在的神圣和世俗解释之间尚未解决的紧张关系。

既然已经大致勾勒出了我撰写此书的主要意图,我也应该解释一下一本着眼于谈论人类感受本质及其重要性的新发现的书,为什么在标题中离不开斯宾诺莎。由于我自己并非一个哲学家,并且这本书也不是关于斯宾诺莎的哲学,那么,问一问是明智的:为什么是斯宾诺莎? 简单来说,任何关于人 类情绪和感受的讨论都不能绕开斯宾诺莎来进行。 斯宾诺莎注意到了内驱力、动机、情绪以及感受,并将这四个概念统称为情感(affect),而情感乃是人性的核心。同时,在斯宾诺莎试图理解人类并提出改善人类生活的方法时,快乐与悲伤是两个突出的概念。

至于更详细的解释,就带有许多我个人的主观想法了。 RHh8n7zmAaUXWsNQ0XRkwJahN2C7o1mFQrtS9vOUSEFJVRo0g2kr+WlH6yurHt8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