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一、对病名及证候的认识

骨质疏松症临床以腰背酸痛、乏力或全身骨痛等为主要症状。尽管中医古籍中没有“骨质疏松”病名的记载,但对“骨痿”“骨痹”“骨枯”“骨蚀”“骨极”“虚劳”等疾病临床症状的描述与骨质疏松症颇为相似。定位与定性较符合的当属“骨痿”,因此,现代中医学家多将骨质疏松症归于“骨痿”范畴。

(一)骨痿

骨痿的命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云:“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住身,发为骨痿。”指出肾虚是导致骨瘘的重要原因。《素问·痿论篇》云:“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亦指出肾虚可以导致骨痿。《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云:“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指出饮食不节是导致骨痿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明朝张景岳云“肾痿者,骨痿也”,则进一步指出了骨痿与肾的关系。

(二)骨痹

《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骨,骨重不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指出骨痹是由于骨病感受寒邪所致。临床可见骨重不举,骨髓酸痛。

(三)骨枯

《灵枢·经脉篇》云:“足少阴气绝则骨枯。”指出骨枯的病因是足少阴气绝,但经文未阐述骨枯的临床症状。

(四)骨蚀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曰:“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指出脾胃虚弱,后天之本亏虚,不能涵养五脏之气;或由于脾病,脾气太过,脾土克肾水,导致骨乏无力,足不能履地。

(五)骨极

《千金要方·骨极》云:“骨极者,主肾也,肾应骨,骨与肾合……若肾病则骨极,牙齿苦痛,手足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以冬壬癸日中邪伤风为肾风,风历骨,故曰骨极。”指出骨极的临床表现为牙齿疼痛,手足疼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并指出病因为冬季感受风邪引起。冬季为肾所主,故又称为肾风。肾主骨,风邪侵犯于骨,因此引起骨极发生。

(六)虚劳

五脏虚衰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当属虚劳范畴。若素体脾虚或过食生冷损伤脾阳,或因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多泻久痢,或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至脾肾阳气俱伤,饮食减少,肾阳不化肾精。或久咳伤肺,阴虚内热耗伤骨阴至肾精不足。或久病失调,房室不节,情志内伤等因素,导致肝肾精血不足,郁热伤津伤阴。或肾脏本虚,禀赋不足。或年高肾衰,或久病伤肾,致阳损及阴,阳不化阴,气不化精,以致肾精亏竭,髓无以生,骨无以主,髓空无充,发为骨质疏松。

二、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肝肾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内育元阴元阳,肾藏精,主骨生髓。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基本原因。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主疏泄和藏血,在体合筋,有收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血和津液才能够正常运行和输布代谢,脾胃方得以正常运化和腐熟水谷精微。若是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就会严重影响血和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进一步影响筋骨的营养,导致筋骨失养。另外,肝肾之间关系密切,素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肾中精气充盈,有赖血液的滋养。若是肝血不足,可导致肾精亏损,肝阴不足,最后导致肝肾两虚。

《医经精义》云:“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精之所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正充分说明了肾、骨与髓之间密切的生理关系。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强劲和衰弱与肾精盛衰关系密切。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健有力;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乏源,骨骼失养而痿弱无力。

《景岳全书·非风》曰:“筋有缓急之疾,骨有痿弱之病,总由精血败伤而然。”可见,筋骨之痿,必责之于肝肾。肝肾为精血之源,肝肾亏虚则精血乏源,终发为骨痿。

安胜军等 [1] 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关键病机。对于女性而言,肾中精气是卵巢功能盛衰主要的物质基础,肾的精气充盈,则卵巢功能旺盛,骨豁强健;反之,则卵巢功能衰竭,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周修通 [2] 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机为肾气虚衰,肾精不足。

(二)脾肾两虚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医宗必读·虚劳》云:“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景岳全书·求本论》云:“脾为五脏之根本,肾为五脏之化源。”《临证指南医案·痿》曰:“痿证之旨,不外乎肝肾肺胃四经之病。”《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享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灵枢·本神》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可见,脾胃与肾关系密切,肾精需依赖脾精的滋养才源源不断地得以补充,脾主四肢养百骸,先天之精有赖后天水谷精微的充养。脾气健,肾之精气得以充盈,则发挥生髓壮骨之功,方使骨有所养、髓有所充,骨豁壮实。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无以资助先天之精,致使骨髓化源更加匮乏,故见精血不足,髓少骨松,无以荣养筋脉而肢体疼痛、痿废,终致骨质疏松症。谢林等 [3] 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不仅与肾虚有关,也与脾虚关系密切,因此肾虚脾亏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基本病因。王玲玲等 [4] 分析绝经后骨质丢失的病因病机,认为骨质疏松症基本病机为肾虚精亏,病变在骨,病位在肾,与脾的关系密切,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肾脾两虚、骨枯髓弱为本,气血不行、瘦阻经络为标。人到了老年,形体虚衰,肾中精气亏虚,冲任不足,骨髓乏源,“肾为作强之本”,则骨失所养而无力作强。正如《素问·痿论》所言,“骨枯髓减,发为骨痿”。又《素问·生气通天论》“肾气乃伤,高骨乃坏”。阐明了骨痿之本在于肾,从根本上认识到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原因。

(三)脾胃气虚

刘秋生 [5] 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机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虚为肾、脾胃等脏腑之虚,瘀乃气血紊乱,脉络瘀滞。卢心宇 [6] 指出,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无以运化水谷,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无以滋养肾中精血,而致髓少骨松,进而发生骨质疏松。《景岳全书》曰:“痿由内脏不足所致,但不任用,亦无痛楚,此血气之虚也。血虚,致血不化精,致骨骼精亏,无以灌注,血虚不能濡养,气虚不能充达,无以生髓养骨而致骨质疏松症发生。”

(四)血瘀

肝肾精血空虚日久,或因阴虚内热,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脉道闭阻,气血塞滞,骨失所养,发为骨痿。血瘀是在脾虚和肾虚的基础上产生的病理产物,同时又可成为其加重因素,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重要环节,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7]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瘀”的产生主要是因虚所致,尤其与年老肾衰关系密切。老年患者由于肾精不足,元气渐衰,血运缓慢,脉络瘀滞而成瘀;或年老肾阳不振,寒凝血瘀;或肾阴不足,虚热煎灼,血稠成瘀。正如《灵枢·天年》所载:“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人体的气和血周流于全身,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若是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则必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灵枢·营卫生会篇》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这里的“脉不通”“气道涩”均指血脉不通,血液运行不畅,从而骨失所养,则骨质稀疏脆弱而见酸软疼痛诸症。《素问·调经论》所言:“经脉者,所以行血脉而营阴阳,孺筋骨,利关节是也。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也。”人体的骨骼生长和发育,必定离不开气血的滋润与濡养。气虚则无以推动血行,日久渐致血瘀;肾阳、肾阴的偏衰,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统摄无力,均可导致血瘀。血瘀作为致病因素,又会加重脾肾虚衰,使精微不布,而致“骨不坚”。骨质疏松症主要的症状是腰背疼痛持久,痛处固定不移,符合血瘀疼痛之特点。张荣华等 [8] 亦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肾虚、脾虚及血瘀关系密切。

(五)其他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复杂性疾病,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郭芳 [9] 认为,肾亏兼气虚血瘀,而造成骨枯髓减,最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刘峰等 [10] 认为,肾精亏虚,而导致骨髓和气血生化乏源,失去濡养而脆弱无力是本病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张华等 [11] 认为肾虚、脾虚、肝郁、血瘀相互影响,而促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罗毅文等 [12] 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脾肾两虚及血瘀都有密切的关系,其病因病机的关键是肾虚,脾虚会加重肾虚,脾肾两虚又会导致血瘀;相反地,血瘀形成之后又会阻碍气血运行,加重肾虚与脾虚。朱运平 [13] 则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痰瘀阻络是骨质疏松症的促进因素。黄绍卫等 [14] 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归纳为肾精不足、脾胃虚弱、肝失条达、外邪侵袭和瘀血阻络。陈丽琛等 [15] 认为骨络失养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导致骨络失养根本原因有肾精不足、骨络空虚及骨络瘀痹。

三、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
(一)古代医家的中医治疗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属“骨痿”范畴。骨痿为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瘀血阻络是标,故在治疗上应标本兼治,以补肾填精、活血通络为原则。

1.肾阳不足

临床上多见髋部冷痛,腰膝酸软,甚则弯腰驼背,四肢怕冷,恶寒喜暖,面色苍白,或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或小便不利,面浮肢肿,甚则腹胀如鼓,舌淡体胖,苔白滑,脉沉弱。治以金匮肾气丸或附子理中丸加减。

2.脾胃虚弱

临床上多见腰背酸软而痛,四肢乏力,以下肢为甚,关节酸痛,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自汗乏力,面色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质淡,脉细弱。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3.外邪侵袭

腰膝酸软,骶髂疼痛,畏寒喜冷,肢体沉重,关节肿胀麻木,屈伸不利,舌白苔腻,脉沉迟。因起居不慎,外感寒湿,凝滞腰背,致气血痹阻,筋骨失养。治宜温阳祛湿,以甘姜茯术汤加减。

4.瘀血阻络

周身骨节疼痛,日轻夜重,腰酸背痛,甚则弯腰驼背,或四肢关节变形,面色晦暗,舌暗红或有紫络,苔白腻,脉沉湿而弦。治以活血通络,用大黄螯虫丸加减。

(二)现代医家的中医治疗

1.分型论治

(1)肝肾亏损型:腰膝酸痛,耳鸣,眩晕,形体消瘦,关节僵硬,潮热盗汗,溲黄便干,舌质红少津,脉细数。治以柔肝益肾、滋阴壮骨,用左归丸或大补阴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枸杞子、龟板胶、菟丝子、知母、牛膝、黄柏。失眠多梦加牡蛎、磁石、酸枣仁、柏子仁;腰膝痿软加狗脊、续断、杜仲。《医经精义》指出:“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因此,治疗肾虚型骨质疏松症可以应用补肾中药及经典的成方制剂,如骨碎补、淫羊藿、续断、桑寄生、熟地黄、山萸肉,左归丸和右归丸加减等改善肾虚症状,使骨密度值回升。

许建安等 [16]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针对“肾虚”予以补肾填精,强筋壮骨,总结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经验方“壮骨益髓汤”。药用熟地黄、黄精、杜仲、淫羊藿、枸杞子、骨碎补、牛膝、山药、茯苓、金樱子、芡实、菟丝子、生甘草。在具体分型中,许建安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化裁。肾阳虚者,去骨碎补、芡实,加鹿角、益智仁;肾阴虚者,去茯苓,加龟板;脾肾气虚者,去淫羊藿、芡实,加阿胶、桑椹子、泽泻;肾虚血瘀者,加丹参、川芎;肾虚血少者,加当归、阿胶等。许正发等 [17] 用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96例,使多数患者腰腿痛症状得以改善,其中的88例经X线摄片提示骨密度与骨小梁明显改善。孙湘 [18] 用加味左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背疼痛共90例,结果显示治疗组腰背痛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胡文等 [19] 用青娥丸治疗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检测血磷、血钙、血雌激素、耐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等指标,与骨质疏松组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青娥丸能促进骨钙吸收,调节钙、磷平衡,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使骨代谢稳定。崔巍 [20] 自拟壮骨通痹汤(补骨脂、骨碎补、杜仲、胡桃肉、淫羊藿、枸杞子、山药、茯苓、牡蛎、甘草等)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偏阴虚者加黄精、紫河车,去骨碎补,偏阳虚者加仙茅、肉桂,去枸杞子,并设20例口服活性钙冲剂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患者骨痛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2.3%,X线和骨生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王运泽等 [21] 用益肾补骨片(熟地黄、杜仲、枸杞子、龟板、龙骨、牡蛎治疗12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78例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峰值有一定的提高,骨代谢生化检查,碱性磷酸酶、尿钙、血钙、血磷等升高,表明治疗后可提高骨代谢的活跃性,并且能促进骨钙的吸收。从临床情况看来,以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能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标检测亦可得到改善。

(2)脾气亏虚型:腰背酸痛,行走无力,重者胸背痛甚,腹胀,纳少,久泻不止,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治以健脾益气,补肾温阳,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薏苡仁、砂仁、莲子肉、桔梗、白扁豆、人参、甘草、山药、白术、陈皮。腹中冷痛加吴茱萸、肉桂;久泻可加升麻、黄芪;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化生之源,主运化,主肌肉四肢。《灵枢·本神》指出:“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灵枢·根结篇》亦云:“痿疾者取之阳明。”《素问·痿论篇》则提出“治痿独取阳明”,可见,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已认识到骨痿与脾胃的重要关系。“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本思想,开辟了一条治病由脾胃着手的思路。李东垣《脾胃论》曰:“脾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又说:“若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散于肝,归于心,溢于肺,藏于肾。”《证治汇补》云:“胃气一虚,百骸溪谷,皆失所养,故宗筋弛纵,骨节空虚。”脾气健,则肾之精气得以充盈,方可发挥生髓壮骨之功效,使骨有所养、髓有所充,骨骼壮实。因此,治病首先应调理脾胃,或脾胃与他脏同治。脾肾亏虚是骨质疏松的基本病理因素,但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的温胞,而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之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脾肾密切相关,脾旺则肾强。因此,健脾养胃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环节。朱小华等 [22] 从脾胃与肾、气血、肌肉骨骼、消化吸收等方面,系统论述了脾胃与老年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提出健脾益胃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方法。近来研究表明中医学的“脾胃”主要是西医学的消化吸收、营养代谢系统,同时也涉及内分泌、自主神经、血液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这些系统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而且,钙、磷、镁、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氟等营养物质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它们均需经饮食摄入和肠胃消化吸收。脾胃亏虚可使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受损,使食物摄入、消化、吸收亦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动物实验证明,健脾方药(党参、白术、黄芪、熟地黄、当归、炮附子等)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代谢指标中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尿磷与尿肌配比值、尿与尿肌酐比值、尿经脯氨酸与尿肌酐比值,及维生素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3)气滞血瘀型:筋肉挛缩,口唇爪甲晦暗,局部刺痛,凝滞强直,肢体痿软麻木或关节酸痛,手足屈伸不利,舌苔白腻,脉儒缓,治以祛风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用秦艽、川芎、桃仁、当归、红花、五灵脂、牛膝、羌活、地龙、香附、甘草、丹参。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加麻黄、葛根、防风、肉桂;关节痛甚,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加重,加制川乌、制草乌、麻黄、芍药、黄芪;关节重着酸痛或肿胀、肌肤麻木不仁,可加薏苡仁、苍术、桂枝。

中医学素有“老年必瘀,久病必瘀”的观点,肾虚脾虚致瘀,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故老年性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为骨痛,其特点为“疼痛持久,痛处不移”,为瘀血之征。治疗本病应遵循“络以通为用”的原则,扶正祛邪,标本同治,采取入络药物疏通脉络,调整病理状态,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故在补益脾肾基础上合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法,已逐渐受到许多医学家的重视。邵敏等 [25] 通过对骨康方(补骨脂、淫羊藿、肉苁蓉、丹参等)拆方研究结果表明,活血中药可以明显加强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可提高骨密度、骨矿含量。水正等 [26] 采用辨证分型法,各型均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红花等,使疗效明显提高,不仅使瘀血症状得以改善,且使肾虚症状得以显著改善,而未用活血化瘀药物的对照组血瘀症状则毫无改善,肾虚症状改善亦不明显。由此可见,活血化瘀药在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李芳芳等 [27] 比较性研究补肾、健脾和活血化瘀药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也发现活血化瘀药能延缓大鼠骨量的丢失。以上两者都证明了骨质疏松中肾虚和血瘀的关系密切,以及治疗中加入活血化瘀药的必要性。张俊中等 [28] 通过实验探讨补肾益气活血中药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和疗效作用机制,经中药治疗的去卵巢大鼠BGF、AKG显著低于模型组,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补肾益气活血药具有激素样作用,反映骨转换的指标显著增加,进一步证明了补肾益气活血药具有抑制骨转换、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谭清武等 [29] 为了进一步探讨补肾健脾活血中药的作用机理,观察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老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IL-6的影响,发现补肾健脾活血药可减少IL-6分泌,降低血清IL-6水平,认为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

2.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张丽 [30] 采用补肾益精、温阳壮火之法,选肾俞、脾俞、命门、关元、神阙、足三里、中脘、大椎、大杼等穴;并采用当归、熟地黄、蛇床子等中药制成药饼置穴位上,隔药饼灸治疗3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通过GMY-1单光子骨密度仪检测右尺骨茎突上3~8 cm桡骨、尺骨段的骨密度,显示有提高,有统计学意义。刘献祥等 [31] 以补肾药条(陈艾绒、淫羊藿、补骨脂、刺五加、黄芪、当归尾、杜仲、桂枝、怀牛膝等)距皮肤1 cm处温和灸。穴位取大杼、大椎、命门、悬钟、膈俞、足三里。结果患者骨密度提高了2. 43%。

(2)穴位敷贴:艾双春等 [32] 以四物汤合左归丸为基础方,按膜型工艺制成补血益精药贴,隔日贴于神阙穴,每次保留24小时,共治疗6个月,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超声穿透速度SOS,并与口服邦得林组、补血益精药物组比较,结果显示三者均能极明显提高SOS,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而三者间无明显差异。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相关经验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梁德教授根据长期临床经验,结合骨质疏松相关脊柱疾病的特点,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气虚血瘀。由此认为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治疗当以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依据多年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出“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症。本方由补骨脂15 g、骨碎补15 g、淫羊藿10 g、龟板20 g、杜仲15 g、续断10 g、黄芪15 g、党参20 g、陈皮10 g、丹参10 g、当归15 g、川芎10 g、大枣10 g、甘草6 g等药物组成。水煎2次后将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温服1次。方中淫羊藿、补骨脂和骨碎补有补肾壮骨、大补肾精、填精益髓之效。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杜仲、续断和龟板补肾滋阴益气辅,数药合用可滋补肾精、肾阴、肾阳,可协调肾中阴阳、填精益髓、生生不息、滋养骨髓;黄芪、党参、大枣、陈皮补气行气,健运脾胃,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丹参、当归、川芎为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甘草调和诸药。本方配伍合理,标本兼治,共奏补肾生髓、强筋壮骨、健脾益气、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之效。本方为梁德教授多年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经验方,本方以补肾健脾活血为基础,临证时根据骨质疏松症患者体质及证候表现给予相应加减方药,如证候以肝肾亏虚为主者,可酌加狗脊、熟附子、肉桂、山萸肉、女贞子等温补肾阳、益肾填精;证候以脾胃气虚为甚者,可酌加山药、白术、茯苓健脾益胃、补益中气;证候以气滞血瘀为甚者,可酌加延胡索、鸡血藤、三棱、莪术等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另外,壮骨益寿丸亦是梁德教授的门诊常用膏方,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疗效确切,受到患者的肯定。本方由补骨脂、淫羊藿、山萸肉、云苓、龟板、丹参共6种传统中药组成。方中补骨脂温肾助阳;淫羊藿善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二药相合,共为君药。山萸肉滋补肝肾,秘涩精气。肾主精,为水火之脏,内舍真阴真阳,阳气无阴则不化,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类经》),故配伍甘寒之龟板,能补肾益髓,二药合为臣药。君臣相使为用,以收蒸精化气,阴生阳长之效;云苓利水渗湿,为佐药,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并制诸滋阴药之滋腻助湿,同时兼顾岭南病患多兼湿阻的特点。丹参活血散瘀,配伍补骨脂、淫羊藿则可调血分之滞,有助水湿祛除,为使药。诸药合用,补精之虚以养骨,助阳之弱以壮骨,使肾阳振奋,肾精充足,骨强筋韧。同时,前期研究证实,以上经验方中的补骨脂、淫羊藿可通过调控BMPs/TGF-β等多条重要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纠正骨吸收与骨生成失衡,提升骨密度,达到防治OP的功效 [33-35] ;而我们的前期研究也证实,龟板能靶向调控Runx2、CTSK等成破骨调节因子的表达增加骨量及生物力学,达到有效防治OP的目的 [36-38]

参考文献

[1]安胜军,李恩.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2):907.

[2]周修通.“龟鹿二仙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病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2001,22(6):28.

[3]谢林,姚共和,郭振球,等.健脾养胃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初探[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6(4):7-9.

[4]王玲玲,刘跃光,李祥讳,等.绝经后骨质丢失病因病机的中医学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6):324-325.

[5]刘秋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初探[J].光明中医,2000,5(5):5-6.

[6]卢心宇.辨证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4,(1):25-26.

[7]眭承志,范燕妮.老年性骨质疏松血瘀病机的微观分子生物学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5):325-330.

[8]张荣华,朱晓峰.脾肾两虚兼血瘀与原发性骨质疏松关系的探讨[J].四川中医,2003,21(5):11-12.

[9]郭芳.益肾养肝法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30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14(5):269.

[10]刘峰,梁翔,彭太平,等.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128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4):52.

[11]张华,朱洪民,宁显明,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探析[J].国医论坛,2001,16(2):24-25.

[12]罗毅文,刘海全,李爽,等.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则[J].中国临床康复,2003,7(30):4170.

[13]朱运平.骨质疏松症从脾肾论治及相关机理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6):589-590.

[14]黄绍卫,吴浩祥.浅谈骨质疏松症的病机与经方治疗[J].中医药导报,2006,12(12):13-14.

[15]陈丽琛,唐年亚,邱幸凡,等.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其防治探讨[J].山西中医,2007,23(1):4-6.

[16]许建安,杨挺,邸振福.壮骨益髓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0,12(5):17-18.

[17]许正发,代玉金.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96例[J].国医论坛,2012,17(2):50.

[18]孙湘.加味左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10(5):36-37.

[19]胡文,刘荷梅.青娥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代谢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2,10(5):36-37.

[20]崔巍.拟壮骨通痹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痛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4):30-31.

[21]王运泽,王建萍,李秀珍.益肾补骨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0):590-591.

[22]朱小华,赵仓焕.从脾胃论治骨质疏松症[J].新中医,2004,36(12):3-4.

[23]钱会南.中医脾本质现代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7):85-87.

[24]朱凌凌,童瑶,陈慧娟,等.脾的中西医学比较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6.

[25]邵敏,黄宏兴,庄洪,等.骨康防治骨质疏松拆方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8(2):7-11.

[26]水正,水森.益肾祛瘀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5,7(5):230.

[27]李芳芳,李恩,冬晓旭,等.补肾健脾和活血化瘀方药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比较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4(1):529.

[28]张俊中,蔡余力.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2002,15(4):217-219.

[29]谭清武,陈俊文.补肾健脾活血方药对老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IL-6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6):331-339.

[30]张丽.隔物灸调节老年骨密度的研究[J].中医函授通讯,1997,16(1):35.

[31]刘献祥,吴明霞.针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国骨伤,2000,13(9):519-521.

[32]艾双春,路雪婧,廖方正,等.神阙穴贴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超声穿透速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1):17-18.

[33]刘小钰,宋敏,蒋林博,等.补骨脂活性成分对骨质疏松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概况[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6):831-836.

[34]赵文昌,宋丽军,温凯航,等.淫羊藿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20-25.

[35]卢敏,王林华,罗毅文,等.淫羊藿总黄酮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60例的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3):274-279.

[36]沈耿杨,任辉,张志达,等.龟板联合阿伦膦酸钠对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腰椎Runx2、CTSK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5):2181-2185.

[37]任辉,张志达,梁德,等.龟板改善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骨微细结构、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5):1858-1862.

[38]LIANG D,REN H,QIU T,et al.Extracts from plastrum testudinis reverse glucocorticoid-induced spinal osteoporosis of rats via targeting osteoblastic and osteoclastic markers[J].Biomed Pharmacother,2016,82:151. w+2p9SmC2kNe+wJ9cVnr3+FN8t90dFf/ppTYUYOJGm61VCb5KxMBodx7DLhuWa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