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一例

一、病史介绍

患者女性,18岁,广东开平人,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个月”于2004-7-11由门诊入院血液内科。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余开始出现头晕,伴恶心,无呕吐,无视物旋转;自觉乏力明显,易疲劳,脸色苍白,活动后气促,上3楼觉心跳气喘明显,无胸闷、胸痛,无心悸,无呕血、黑便及咯血,无鼻出血、牙龈出血,无肉眼血尿、浓茶样尿,无腰背痛、黄疸及发热等,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12.3×10 9 /L,RBC 2.61×10 12 /L,Hb 91g/L,PLT 145×10 9 /L;生化示ALT 104U/L,ALT 98.2U/L,ALB 29.0g/L,GLB 45.3g/L,TBIL 29.1μmol/L↑,DBIL 19.6μmol/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当地拟诊“贫血查因”,予益血生及复合维生素等口服,用药1周后症状无改善。入院前3天,患者出现恶心,数次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不伴咖啡样物,无黏液、脓血等,无腹痛、腹泻,无发热。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起病以来,患者无头痛、头胀,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皮疹、关节痛、光过敏,精神、睡眠、饮食欠佳,大小便无异常,体重减轻3kg。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 无疫水接触史,曾在印刷厂工作近1年,接触油墨等化学物质。无烟酒不良嗜好,否认冶游史。月经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二、初步诊断

贫血查因: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三、入院后查体

T 37.1℃;P 88次/min;R 20次/min;Bp 120/5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重度贫血貌,神志清楚,表情稍淡漠,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较苍白,无黄染,无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巩膜无黄染,睑结膜苍白,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苍白,口腔黏膜可见溃疡,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未见异常,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两侧对称,胸骨无压痛,双肺叩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88次/min,律齐,第二心音分裂,心尖区可闻及Ⅱ/Ⅵ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柔和无传导。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2cm可触及,质中,无压痛。脾肋下未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存在。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可,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

大便常规 无异常。

生化检查 2004-7-11:AST 53U/L↑,ALT 23U/L,TP 59.3g/L↓,ALB 25g/L↓,TBIL 25.4μmol/L↑,DBIL 19.6μmol/L↑,GGT 104 U/L↑,LDH 560U/L↑。

2004-7-23:AST 93U/L↑,ALT 100U/L↑,TP 61.8g/L,ALB 26.4g/L↓,TBIL 30.1μmol/L,DBIL 21.6μmol/L↑,GGT 162U/L↑。

性病三项(RPR,Anti-HIV,TPPA)均阴性;乙肝三对无异常;肝炎系列检查:HEV-IgG阳性,HEV-IgM阴性,HEV-RNA<80copy;EBV四项:VCA-IgG阳性,EBNA 1-IgG阳性;结核抗体二项:TB-IgG阳性,TB-IgM阴性;游离Hb:790.90mg/ L↑;触珠蛋白:Hb-Hp区带消失;Coombs 试验3次阴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正常;酸溶血试验及蔗糖溶血试验均阴性;HbA2+HbF无异常;CD47、CD55、CD59无异常;血清铁72.19μg/L,铁蛋白824.2ng/mL↑↑,维生素B 12 2000pg/L↑,叶酸1.63ng/L;免疫八项:IgA 5.85g/L↑,IgG 23.5g/L↑,C3 416mg/L↓,C4 100mg/L↓;血清蛋白电泳未见异常区带;ANA、ENA七项、抗ds-DNA、风湿三项、血管炎四项无异常;肿瘤系列:AFP、CEA、CA125、CA153无异常,CA199 230.7U/L↑;中段尿细菌培养无异常;空腹及餐后血糖正常;纤溶三项无异常;胸片、心电图无异常。

B超 胆囊增大,胆汁淤积。肝脏、脾脏、胰腺、肾脏无明显异常。

骨髓细胞学检查 增生性贫血骨髓象。

五、诊断思路

入院后病史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提示血管内溶血表现,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触珠蛋白区带消失,网织红细胞比例异常升高,且患者有短期内急性溶血发作。关于患者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方面,检查风湿免疫方面多项自身抗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相关指标,红细胞先天异常方面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等,均无阳性发现,说明患者并非常见的溶血性贫血。综合患者检查结果,其肝脏损害明显,肝功能异常,白蛋白明显低,PT延长,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bg)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明显减低。

进一步分析及诊断 2004-7-19上腹部MRI:胆囊多发结石,脾脏增大,肝实质内弥漫多个斑点状异常信号影,肝硬化早期表现。

2004-7-22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

由于患者18岁,年轻患者的肝硬化早期,考虑肝脏金属代谢的异常,包括铅、铜代谢异常均可导致异常,遂进行相关检查。

2004-7-22血铅检测无异常。

2004-7-23铜蓝蛋白62mg/L↓(250~360mg/L),转铁蛋白0.92g/L↓(2.12~3.60g/L)。

2004-7-30血铜0.36mg/L↓(0.7~1.4mg/L),24h尿铜280μg/24h↑(15~30μg/24h)。

至此病情基本明确,属肝豆状核变性,眼科会诊查K-F环阳性,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明确。

六、治疗效果及追踪

入院后先后予输洗涤红细胞共6U,以及护肝、营养支持等处理。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给予青霉胺0.3g,3次/天(每天总量0.9g)口服,并予带药出院长期口服。用药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已正常上班,无再发溶血,自觉症状好转,WBC 5.4×10 9 /L,RBC3.21×10 12 /L,Hb 103g/L,PLT 213×10 9 /L;持续用药6个月后血常规正常,肝功能示AST 23U/L,ALT 35U/L,TP 55.8g/L,ALB 34g/L;用药12个月后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七、最终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并溶血性贫血。

八、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是少数可以有效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人群发病率为1/10万~3/10万,一般在5岁后小儿较多,杂合子携带频率为1/90,目前该病致病基因已定位于13q14.3,编码一种P型铜转运ATP酶,称为ATP7B基因,该基因有多达150种突变类型,均会导致P型铜转运ATP酶活性丧失或降低,而使血浆结合型铜蓝蛋白合成障碍,致机体铜排泄障碍,铜与组织中蛋白相结合而沉积于各种组织器官,尤其是沉积在肝、脑(豆状核)、肾、血液等组织器官,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从而造成不可逆的致死性损害。

肝豆状核变性引起溶血性贫血的机制是:①当肝细胞内铜达一定量时,肝细胞大量破坏,使铜大量释放入血,血铜随之增高,沉积在红细胞表面,红细胞膜变形能力下降,极易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发生血管内溶血;②血铜增高抑制G-6-PD、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从而导致血红蛋白自动氧化变性过程加剧,Heinz小体在红细胞内沉积,进而发生溶血;③脾功能亢进可引起继发性血管外溶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性贫血。溶血多为一过性,也可反复发生,重者可导致溶血危象。

本病患者溶血性贫血往往发生较早,可与肝损害同时或先后发生,也可单独发生。本病行溶血相关检查时发现HbF、HbA2、G-6-PD、Coombs试验均正常。故在临床上遇到年轻溶血性贫血患者伴有肝损害时,要考虑到肝豆状核变性,须查角膜K-F环、血铜蓝蛋白、24h尿铜等,以尽早明确诊断。尤其是K-F环发生率较高,出现较早,是较理想的早期筛查项目。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容易误诊,尤其是在年龄偏小,肝脏损害或神经系统损害尚未表现出的情况下,极易被误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其他类的溶血性疾病。由于年轻患者骨髓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故该病轻微溶血往往贫血表现并不明显,不能仅通过血红蛋白的检测而发现。

肝豆状核变性一经确诊后,需要一个长期的综合性治疗。①低铜饮食:避免含铜量高的食物,避免用铜制锅具烹煮食物。②促进铜的排出:常用的是青霉胺。③减少铜的吸收:最常用的是锌制剂。④对症支持治疗:保肝、保肾,针对锥体外系症状,可用安坦、左旋多巴等,如果出现暴发性肝坏死,则需积极进行血浆置换疗法,准备肝移植。合并有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可予以碱化、水化以保护肾脏,必要时考虑输血,如有溶血危象,则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例患者明确诊断后经规律服用青霉胺,在肝功能恢复的基础上未再发生溶血,强调原发病的治疗是控制溶血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Wilson DC, Phillips MJ, Cox DW, et al. Severe hepatic Wilson'disease in preschool aged children[J].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00,137(5): 719-722.

[2] 杨任民.120例肝豆状核变性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1985, 3: 1.

[3] Grudeva-Popova JG, Spasova MI, Chepileva KG, et al. Acute hemolytic anemia as an initi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Wilson's disease[J]. Folia-Med- (Plovdiv), 2000, 42(2): 42-46.

[4] 陈灏珠,丁训杰,廖福坦,等.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01-2702.

[5] Kalra V, Khurana D, Mittal R. Wilson's disease-early onset and lessons from a pediatric cohort in India[J]. Indian-Pediatr, 2000,37(6): 595-60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谢双锋 UeFPHggTdWjt+/p0FHjO1xJQOXO2AAYclJzpAtWjO/K4wd/DSxwL+bW91yzaRP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