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重型分化综合征一例

一、病史介绍

患者男性,67岁,因“发现下肢瘀斑1周,反复黑便4天”,于2010-5-3入院。患者2010-4-26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瘀斑,4天后开始反复黑便,查大便隐血阳性。2010-5-3就诊查血常规示WBC 26.6×10 9 /L,淋巴细胞2.71×10 9 /L,Hb 79g/L,PLT 16×10 9 /L;骨髓形态学初步结果考虑急性白血病可能性大,为进一步诊治入院。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欠佳,体力下降明显,体重无明显改变,小便正常,近3天未排大便。

既往史 5年前患有心房纤颤,长期服用波立维治疗,2年前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后痊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无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个人史 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嗜好。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二、初步诊断

1.急性白血病?

2.急性消化道出血。

三、入院后查体

轻度贫血貌,双下肢数个散在陈旧性瘀斑,左眼球结膜瘀斑。左下颌可触及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可,触痛明显,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腹软,肝肋下3cm,质韧,表面光滑,无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30.86×10 9 /L,Mo% 73.6%,PLT 15×10 9 /L,RBC 2.14×10 12 /L,Hb 71g/L;尿常规、大便常规+OB均正常;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正常;LDH 299U/L;凝血功能检查示PT 12s,APTT 19.4s,Fbg 1.8g/L,D-二聚体874μg/L,FDP 53.3μg/mL,3P试验阳性。

细胞形态学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G:E=48:1,粒系占96.0%,病态早幼粒细胞占84.0%,其形态特点为胞体较均匀一致,多呈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胞浆呈蓝色,量丰富,布满密集粗细不一,以细颗粒嗜天青颗粒为主,个别细胞颗粒减低,可见Auer小体;胞核呈不规则形,可见蝴蝶形、扭曲及折叠,核质较细致,可见2~5个核仁;淋巴细胞占2.0%;红巨两系明显受抑;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多,原粒细胞占16.0%,病态早幼粒细胞占72.0%,形态同骨髓,血小板罕见,成熟红细胞大小不致。AKP阴性;PAS 10%阳性,积分14;NAE 44%阳性,积分74;+NaF 32%阳性,积分57,抑制率22%未抑制。

免疫分型 病态细胞占88.07%,表达CD33、CD13、CD64、CD9等分化抗原,少量表达CD34、CD117、CD2、HLA-DR等分化抗原。

荧光原位杂交(FISH) 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细胞占94%。

五、进一步诊断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

2.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3.急性消化道出血。

六、诊断思路

5月4日开始予以维A酸(ATRA)每次10mg,每天3次,以及羟基脲治疗,同时输注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及止血芳酸抗纤溶治疗。患者入院后出现发热,T max 38℃,无伴随症状,5月5日予以加用泰能治疗,每次1g,每8h 1次;予以地塞米松每天2.5mg治疗。

5月6日血常规提示WBC升高至44×10 9 /L,分类原始粒细胞4%,早幼粒细胞36%;增加羟基脲剂量,同时加用三氧化二砷(As 2 O 3 )每天10mg治疗。同日常规检查肺部CT,双上肺可见高密度渗出性病灶,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图40A)。呼吸科会诊后考虑真菌感染或肺结核不除外,TB-DOT阴性,PPD皮试阴性;CRP 2.1mg/L;予以加用卡泊芬净每天50mg治疗(首剂70mg)。

5月8日患者排黑色糊状便约500mL,随后出现心慌、胸闷,心律不齐,左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SpO 2 86%,血气分析提示Ⅰ型呼吸衰竭;ECG检查提示心房纤颤;予以高流量吸氧、输血、血浆及西地兰等治疗后心房纤颤消失。5月8日复查肺部CT,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性病变,以双上肺为主,伴双侧胸腔积液明显增多(图40B)。予以停用ATRA,单用As 2 O 3 每天10mg及羟基脲治疗,同时增加地塞米松剂量至每天20mg治疗;继续泰能及卡泊芬净抗感染治疗,同期双侧胸腔置管引流,胸水性质为漏出液,细菌、真菌、抗酸杆菌培养均阴性,胸水离心沉渣涂片可见早幼粒细胞。

5月10日患者胸闷、憋气加重,对吸氧依赖,自然状态下SpO 2 88%,BiPAP辅助通气(IPAP 10cmH 2 O,PEEP 5cmH 2 O,FiO 2 10L/min)状态下SpO 2 维持93%~95%;腹腔积液及双下肢中度浮肿;监测BNP 4000pg/mL,CVP12~24cmH 2 O;CRP 25.1mg/L;心脏彩超检查示左房腔增大,二尖瓣反流(轻度),LVEF 68%;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摄钠量,维持出入量平衡,持续胸腔积液引流(右侧第1天引流600mL,之后每天100mL左右,左侧第1天引流800mL,之后未再引流出胸水);硝普钠5μg/min持续泵入降低肺动脉楔压,西地兰强心剂积极利尿等治疗。5月12日复查肺部CT,双肺弥漫性渗出影,较前明显加重,双侧胸水明显减少(图40C)。5月14日停用As 2 O 3 ;复查骨髓涂片提示白血病细胞颗粒减少。治疗及其反应详见下表:

图40 肺部CT

患者治疗过程中血象、血涂片及肺部CT变化

(续表)

诊断疑点 本例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初期WBC>10×10 9 /L,为高危组APL,合并纤维溶解亢进,均符合诊断标准;既往有心房纤颤,射频消融后痊愈两年,无肺基础疾病。在ATRA治疗两天后出现双上肺炎性病变,在白细胞升高同时肺部疾病迅速进展成弥漫性病变,改ATRA为As 2 O 3 治疗后,胸水迅速增多,性质为漏出液,肺部病变继续进展并发展为Ⅰ型呼吸衰竭,为何原因?

1.肺部感染。老年白血病,在诱导治疗过程中出现肺部病变突发加重,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肺部感染不除外;但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CRP无明显升高,肺部CT提示双肺为弥漫性肺泡渗出及间质水肿改变,胸水为漏出液,且在过程中使用美罗培南及卡泊芬净治疗效果欠佳;感染证据不足。

2.急性心功能不全(AHF)。老年患者,既往有心房纤颤病史,在急性排黑便500mL后再次出现房颤,伴有肺水肿、呼吸衰竭及双侧胸腔积液(漏出液),CVP升高,考虑合并AHF,但AHF难以解释病情全貌(肺部体征不明显,肺部病变进展的特点:由上至下、上重下轻等),且超声心动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

3.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DAH)。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纤维溶解亢进,有出血倾向,肺部CT提示弥漫性肺泡渗出影,CT值偏高,有服用ATRA,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不除外,但患者无咯血,其他部位出血倾向减轻,胸腔积液为漏出液。

4.分化综合征。高危APL,在ATRA及As 2 O 3 诱导治疗两天后出现发热、肺部病变加重,表现为弥漫性肺泡及间质渗出,Ⅰ型呼吸功能衰竭,多浆膜腔积液(漏出液),且肺部病变与原发病发展相平行,分化综合征可能性大;可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检查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明确;但此类患者往往血小板低下及凝血功能异常,难以进行有创检查,可结合停用维A酸或砷剂等药物,同时予以全身化疗和大剂量激素治疗,在原发病逐渐控制情况下观察肺部病变转归,如与原发病病情平行,可诊断该病。

进一步分析及诊断 5月16日开始伊达比星(Ida)单药化疗(5mg,第1~2天;10mg,第3、5天);同时予以甲泼尼龙(260mg×2天),而后按每2天减半的速度减量至停用。5月17日肺部CT示双肺炎症较前稍有吸收;少量胸水同前(图40D)。患者胸闷减轻,血氧饱和度改善,浮肿消退。5月24日肺部CT示双肺炎症较前吸收;双侧胸腔积液减少(图40E)。化疗后WBC逐渐下降至1×10 9 /L。

七、治疗效果及追踪

6月1日复查肺部CT示双肺炎症明显好转;双侧胸腔积液基本吸收(见图40F)。6月2日骨髓涂片示早幼粒细胞占16%,胞浆丰富,胞浆内颗粒较多;外周血早幼粒细胞占14%。再次加用ATRA每次10mg,每天3次治疗,未再出现胸闷、憋气及全身浮肿,监测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凝血功能、D-二聚体、FDP恢复正常;6月18日复查骨髓形态示早幼粒细胞占1%。

八、最终诊断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分化综合征(重型)。

3.Ⅰ型呼吸衰竭。

4.纤维溶解亢进。

5.阵发性心房纤颤。

6.急性消化道出血。

九、讨论

分化综合征(DS,旧称“全反式维A酸综合征”)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在诱导化疗中出现的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的并发症,其特点是发热,水肿,肺浸润,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低血压,肾功能、肝功能障碍,浆膜炎、胸腔、心包积液等。APL患者在ATRA或ATO诱导治疗过程中DS的发生率为20%~25%,重型DS发生率为13%,病死率高达7.8%~33%。

发病机制 D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报道,APL细胞上的细胞黏附分子CD15、CD11a、CD11b及CD13等与内皮细胞受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相互作用有关;另外,ATRA可上调编码整合素的基因,促进APL细胞表面的黏附受体表达和分泌IL-1β、IL-6、IL-8、TNFα等血管活性细胞因子。ATRA在诱导APL细胞分化过程中能促进特定的趋化因子(CCL2和CXCL8)上调,致使APL细胞增加向肺泡上皮细胞的迁移,导致早期的肺部浸润。

临床特点 DS一般于ATRA或ATO治疗后12天时发生(0~46天),重型DS发生较早,一般于第6天发生,轻型DS多于第15天发生;其发病时间呈双峰表现,第1周和第3周高发。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80%~90%),发热(74%~81%),肺部浸润(52%~81%),体重增加>5kg(50%~68%),胸腔积液(36%~58%),肾功能衰竭(11%~46%),心包积液(19%~36%),心力衰竭(11%~17%),低血压(12%~18%)等。文献报道,重型DS的危险因素有:男性、WBC>5×10 9 /L、Cr水平升高、FLT3-ITD突变、FAB分型中小颗粒型APL及短的PML-RARα异构体等,其中WBC和Cr水平尤为重要。

DS的临床诊断 Frankel对DS的定义为呼吸困难,原因不明的发热,体重增加超过5kg,原因不明的低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浸润或胸膜心包积液。符合以上4项或更多症状的可诊断为重型分化综合征;符合2项或3项症状可诊断为轻度分化综合征。需要与败血症、肺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白血病细胞肺部浸润,ATRA诱导治疗APL期间出现的高白细胞综合征等鉴别,DS极易误诊。

该患者在ATRA治疗两天后出现发热、肺部浸润,第5天出现呼吸衰竭,第8天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明显增多,伴随心功能不全和体重明显增加等,与文献报道的重型DS高发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均相符。停用ATRA,继续使用As 2 O 3 ,肺部病变进行性加重,停用As 2 O 3 ,加用IDA、甲泼尼龙治疗后症状好转;肺部感染、白血病细胞肺部浸润、过敏性肺炎等均难以解释病情全貌;胸腔积液为漏出液,予以化疗及甲泼尼龙治疗后胸腔积液很快吸收,而肺泡渗出持续3周才逐渐吸收,由此可见肺泡与胸腔病变性质不一致;结合肺部CT提示弥漫性肺泡渗出影,CT值偏高,病变吸收较慢,考虑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肺泡内含铁血黄素吸收消散较慢所致;DAH难以解释患者胸腔积液性质和肺外症状,而不少文献报道,DAH是DS肺部损害的一种病理改变,因此,DS诊断基本成立。如果有病理学依据更有助于诊断确定,但此类患者常常难以取得病理学依据,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肺部影像改变进行鉴别诊断。

DS的治疗及预防 目前是否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尚存在争议,2010年NCCN提出对于高白细胞血症(WBC≥30×10 9 /L)的患者可以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预防DS的发生。由于DS的快速发展和死亡率较高,应在怀疑DS的第一时间予以地塞米松治疗(推荐10mg,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每天2次)。只要获得疗效,就应当用至症状或体征完全消失。如患者尚未加用化疗,建议加用IDA或DA方案化疗。对于轻型DS,一般不需要停用ATRA或ATO;但对于重型DS(特别是呼吸衰竭或肾功能不全),建议停用ATRA和(或)ATO至症状改善,续用可加重病情。对于初治的APL患者,ATRA联合化疗可明显降低DS发生率,特别是有重型DS高危因素者提倡早期联合化疗。

该患者在使用ATRA治疗的同时已加用地塞米松每天2.5mg预防DS治疗,但仍出现肺部疾病迅速进展,加大激素剂量并未获得较明显疗效,在联合化疗后肺部浸润性病变较快好转;在DS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维持出入量平衡,防治心肾功能衰竭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分化综合征在初次诊断APL患者诱导治疗过程中具有发生率较高,预测因素不明,确诊困难,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此对DS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 De Botton S, Chevret S, Coiteux V, et al. Early onset of chemotherap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TRA syndrome in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with low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results from APL 93 trial[J]. Leukemia, 2003,17(2):339-342.

[2] Tallman MS, Andersen JW, Schiffer CA, et al. Clinical description of 44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who developed the retinoic acid syndrome[J]. Blood,2000,95(1): 90-95.

[3] Jung JI, Choi JE, Hahn ST, et al. Radiologic features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syndrome[J]. Am J Roentgenol, 2002,178(2): 475-480.

[4] Tsai WH, Shih CH, Lin CC, et al.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in the migration of differentiated leukaemic cells toward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J]. Eur Respir, 2008, 31(5): 957-962.

[5] Pau M, Juan MB, Edo V, et al.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treated with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nd anthracycline chemotherapy: characteristics, outcome, and prognostic factors[J]. Blood, 2009, 113(4): 775-783.

[6] Frankel SR, Eardley A, Lauwers G, et al. The“retinoic acid syndrome”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J]. Ann Intern Med, 1992,117(4): 292-296.

[7] De Botton S, Chevret S, Coiteux V, et al. Early onset of chemotherap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TRA syndrome in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with low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results from APL 93 trial[J]. Leukemia, 2003,17(2):339-342.

[8] Rego EM, De Santis GC.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i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linical presentatio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J]. Mediterr J Hematol Infect, 2011,3(1):e2011048, DOI 10. 4084/MJHID. 2011. 048.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余国攀 孟凡义 徐丹 周红升 孙竞 刘启发
审校 孟凡义 iavucv+zOL+U2IvNzxMdI+QFUWLrujY+9inE208P5DAl1Ek/5ElXmHju1XEN94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