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肾脏的正常解剖与毗邻图像

(一)肾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肾可分为上、下两端,内、外两缘,前、后两面。前面略凸隆,后面平坦;外侧缘呈弓形,凸弯向外侧,内侧缘中部凹陷,肾门有肾动、静脉,淋巴管和输尿管出入。肾窦为肾血管的分支、肾盂和肾大盏、肾小盏所占据,中间充填以脂肪组织。

肾位于脊柱两侧,双肾略呈八字排列。左肾上端平第11肋下缘,下端约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上、下端均较左肾低约半个椎体,第12肋斜越左肾后面中部、右肾后面上部。肾上腺覆盖肾上端,左肾前面从上向下分别与胃、胰尾、空肠相邻,外侧缘上部接脾,下部邻结肠左曲。右肾前上部邻肝,下部接结肠右曲,内侧缘与十二指肠降部相贴。两肾后面上分隔膈肌对向肋膈隐窝(窦),两肾后面下分与腰背部肌肉相邻。肾脏毗邻结构如图3-1、图3-2所示。

图3-1 肾脏的横断面观及其毗邻
(摘自WEIN A J,KAVOUSSI L R,NOVICK A C,等. 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M]. 郭应禄,周利群,译. 9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0.)

(二)肾的血管和肾段

肾动脉在第2腰椎水平起于腹主动脉侧壁,在肾门处分支入肾,肾动脉一般在肾门附近分为前、后两干,由前干发出上段、上前、下前和下段动脉,后干在肾窦延续为后段动脉。每个段动脉的分支所分布的区域叫做一个肾段(图3-3)。各段动脉的分支间无明显的吻合,当一个段动脉阻塞时,可致该肾段缺血坏死。

A. 前面观;B. 后面观
图3-2 肾脏的毗邻图
(摘自WEIN A J,KAVOUSSI L R,NOVICK A C,等. 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M]. 郭应禄,周利群,译. 9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610.)

图3-3 肾动脉的分段
(摘自WEIN A J,KAVOUSSI L R,NOVICK A C,等. 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M]. 郭应禄,周利群,译. 9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9.)

肾的节段动脉在肾乳头附近分支为叶间动脉,在皮质髓质交界处成为弓状动脉,进入皮质后成为小叶间动脉,最后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图3-4)。

(三)肾盏分型

肾脏的上下两极肾盏可以以各种角度汇合至肾盂,其他肾盏分成前后两排,分别指向前、后半肾脏,视为前组肾盏、后组肾盏。以肾侧缘最凸部至肾门中点的连线为肾脏的中轴线,再做人体的冠状面的中轴线,两线所成的角度为肾脏与人体的冠状面所成的角度;作前、后组肾盏中点的连线形成的轴线与肾脏的中轴线所成的角度。依据这些角度来判断前、后组肾盏与肾侧缘最凸部的关系,以及前、后组肾盏在IVP前后位时的叠合情况。根据这些角度来划分可划分为Brodel型与Hodson型:典型的Brodel型为肾脏前组肾盏与肾脏的中轴线所成的角度>50°,肾脏后组肾盏与肾脏的中轴线所成的角度<30°;典型的Hodson型为肾脏前组肾盏与肾脏的中轴线所成的角度<30°,肾脏后组肾盏与肾脏的中轴线所成的角度>50°(图3-5)。

图3-4 肾内动脉的解剖
(摘自WEIN A J,KAVOUSSI L R,NOVICK A C,等. 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M]. 郭应禄,周利群,译. 9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9.)

肾盏的朝向分为Brodel型和Hodson型。A. Brodel型中较长的后方肾盏朝向额面20°,较短的前方肾盏朝向额面70°;B. Hodson型中较短的后方肾盏朝向额面70°,较长的前方肾盏朝向额面20°
图3-5 肾盏排列方向的分型
(摘自WEIN A J,KAVOUSSI L R,NOVICK A C,等. 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M]. 郭应禄,周利群,译. 9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613.)

肾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前后组生肾组织形成肾脏前存在分支与旋转过程。前组生肾组织向肾脏侧面旋转与移行,导致前组肾盏较长并指向肾脏侧凸面稍前的位置,后组肾盏指向后半肾脏中部的位置,即形成Hodson型肾盏;与之相反,后组生肾组织向肾脏侧旋转与移行后,导致后组肾盏较长并指向肾脏侧凸面稍后的位置,前组肾盏指向前半部肾脏凸面位置,即形成Brodel型肾盏。

(四)肾脏毗邻结构在影像资料中的解读

肾脏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依赖肾脏的影像学检查,包括KUB、IVP、双肾CT特别是CTU、MRI、肾核素扫描等,其中双肾CTU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双肾CTU检查利用对比剂在肾脏的分布、排泄从而完整的展示整个泌尿系统的结构,横断面扫描更显示了肾脏病变的细节及其周围脏器关系。作为临床医师,除整体把握影像资料中不同器官结构的形态、结构特点外,在不同的显影期,解读双肾CTU时,更应有所侧重,如在平扫期临床医师应整体把握肾脏内部有无低密度、有无囊性结构、有无高密度等,这些往往提示肾脏内部的肿瘤、囊肿以及结石等;在增强期,利用对比剂在肾脏中分布的不同应侧重观察肾脏内部有无异常增强区、有无低密度区,往往可为肾脏的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在动脉期、静脉期,肾脏及其周围的血管显影,这一时期能为临床医师对肾脏有无血管病变以及肾脏病变部位的血供情况提供直观印象。准确地作出影像诊断,就要求临床医师熟悉影像学中的双肾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影。以下对不同断面的双肾上极、肾门平面及其毗邻结构做简要说明。如图3-6所示。

A. 双侧肾上极结构示意:1. 右肾,2. 左肾,3. 右侧肾上腺,4. 左侧肾上腺,5. 下腔静脉,6. 肝脏,7. 脾脏,8. 胃,9. 腹主动脉,10. 门静脉,11. 膈肌,12. 第十二胸椎;B. 肾门结构示意:1. 右肾,2. 左肾,3. 肝脏,4. 降结肠,5. 升结肠,6. 十二指肠,7. 胰腺,8. 右肾静脉起始部,9. 左肾动脉,10. 腹主动脉,11. 胃,12. 腰大肌
图3-6 肾脏CT扫描下的毗邻关系 6BLZjkOZ9VMTwkwpejYRkAETweC7+vesH28pf1io9XrqDmmyypAheth0BTHeLBJ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