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医寿命学对防治恶性肿瘤的贡献

生命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和遗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明:“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的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中医寿命学与重视结构论的现代生命科学分层是不同的学术体系,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防治肿瘤做出巨大贡献。

(一)中医寿命学是源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人学

健康长寿是人类的夙愿。《尚书》是中华文化经典五经之一。《尚书》论“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突出了“寿、康、命”。人类遵循生命的自然规律度过一生叫“颐养天年”。“天年”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中医寿命学是研究生命的奥秘、本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等运动规律,以利于养生保健、治未病的延年长寿的科学,包括保养生命、治未病、祛病防疾等内涵。中医寿命学对生命的规律、本质的认识不离中华文化的核心理论,包括形成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时空概念的儒、释、道、医各家,而各家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万变不离其宗,强调自然与生命过程合一,自然与生命时空相通,认为神在人身居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神存则生,神去则死,神充则身健,神衰则身弱。精、气、血、津液是神的物质基础。

中医生命学说的重要部分源于西汉淮南王刘安提出形气神三部一体论。《淮南子·原道训》曰:“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素问·刺志论》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萌芽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气论”和“气一元论”反映宇宙万物发展和中医的生命学说,“气化”决定人的生命发动,“道”是天地间一切万物自身演化的规律,“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基础。《淮南子》从形气神三者的整体关系来说明人的生命构成,气生形,形为神所依附;神为气之主,是气的外在表现,气为神之充,常称为“神气”。先秦诸子于儒道医各家充实和完善中医寿命学的理论和实践。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倡天人合一,形神相应。《礼记·中庸》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认为“中和”是自然界和万物的生生之道;道家始祖老子,姓李名耳,又叫老聃,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苦县人,著有《老子》,由《道经》和《德经》组成,道家的核心在于《道德经》。“道法自然”和“清静无为”是老子养生思想的真谛。《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永恒的道看不见,摸不着,同时还生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万物,拥有“无”和“有”两个相反而又相生的特质;《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籍,由数代先贤集体撰述于战国时代,是书集中医的基础理论、预防、养生、病机、诊断、治疗于一体。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素问》重在天人合一、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预防、养生、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论述和应用,《灵枢》对《素问》内容有新补充,尤详于经络、针灸的讨论,又称为“针经”。《黄帝内经》论述的中医学体现中华文化对自然和生命的思维和认知观,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黄帝内经》谓:“人与天地相参。”人的生命是由天的“精气”和地的“形气”合成的,因而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人必须以天地及自然法则为准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生命现象亦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作为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而不是超然独立的实体,应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避免陷入单纯生物因素的死胡同。以空间为本位,重视结构论,研究现象背后本质的西方科学不是唯一的科学;以时间为本位,重视生成论,探索现象本身规律、研究自然整体层面规律的中医学将为科学打开另一扇大门。中华认识论注重道法自然,采取主客相融的方式,通过元气和阴阳的具体演变揭示了物质系统的性质、整体功能关系网络结构和过程的终始,反映生命过程和状态,较好地认识、诠释整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现象。

(二)中医养生学治未病思想是先进的医学模式

中医寿命学的理论核心及其具体运用反映在中华养生学上。养生理念萌芽于上古时期的药食同源,汲取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对立统一观以及取类比象等义理,认识到人体健康必须保持相对的阴阳动态平衡。《黄帝内经》将先秦诸子的养生观融会贯通,继承并发展了《周易》的“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的理念,形成了“治未病”思想,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主要是指防病健身,但从临床实践来看,“治未病”的理念在防治疾病于未生、未成、未发、未传和未变等多方面还能起到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临证的四种未病态为:健康未病态指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即人体在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潜病未病态指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界表现的状态,即病理信息尚处于“潜伏期”,还未达到“显化”的程度;前病未病态指存在机体中的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但临床上尚无定性的依据明确诊断其病症类型的未病态;传变未病态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身体某一脏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病变,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以进一步传入其他的脏腑而使之发生病变。“治未病”就是治病未生、治病未发、治病未传、治病未复,提早介入,全程参与的过程。

中医寿命学的天人合一论,以人为本、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恰好吻合新医学模式的理念。随着科技发展(药物和生物技术对病原体的杀灭和控制)和社会转型(文明进步),人类的整体寿命明显延长,人类从密集体力劳动向脑力与体力结合过渡,同时也迎来了人类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时代,人类主要疾病谱亦由生物学主导的急性传染病改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病、代谢障碍、运动系统和心理精神疾病等,这类疾病的特点是病因复杂,病程较长,多脏器病变;医学目的亦有调整,由治愈疾病前移为预防和控制疾病,适应这类疾病的医学科学从急性传染病的生物学模式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结合的新模式。人类疾病谱改变衍生新医学模式印证中医治未病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21世纪人口老龄化席卷全球,带来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高,针对当前我国日益严峻的癌情,在恶性肿瘤防治策略中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治未病”作为中医学这种先进的医疗模式具有以人为本和辨证论治的特点,与美国提出并在当前热潮高涨的“精准医学”,在医疗目的上相通相融。精准医学是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它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方法;精准医学的四要素分别是精确、准时、个体化与共享,旨在将人体各部分进一步差异化、分解化。广义的精准医学是指任何实现对疾病精准治疗的医学技术,包括了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介入治疗等;狭义的精准医学是指基于基因测序为代表的疾病治疗及预防手段的研究及应用。中医学是具有诊疗特色和注重预防手段的临床医学,中医学推崇“三因制宜”,是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分证给药;倡导辨证论治,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强调治未病,是《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体现,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彰显了个性化治疗的追求,具有深邃的哲学思想,其与精准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精准医学与辨证施治的方法手段不同。中医通过辨证给出诊断,相应提出治疗方法和用药,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差异、个性化医疗,以“证”为基础,“证”是人体内变化的外在表现,依靠经验判断,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综合宏观和整体因素,只要望、闻、问、切四诊能收集到一定的信息,不论病名诊断,都可以做出辨证诊断。辨证越准确,治疗的有效性与正确性越强,那么如何辨证、怎么辨证、怎样才能获得较为客观精准的症候,以保证疗效的准确无误?当四诊手段收集不到临床信息、无症可辨时,临床上就很难做出症候分析,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可能造成辨证的不规范因素,缺乏对微观层次的认识和辨证方法,属经验医学范畴,对部分疾病有一定的局限性;精准医疗则是以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内在因素及外在影响为主,直接观测人体内在的、本质的变化,为人类预防疾病和治愈肿瘤、糖尿病等复杂性疾病提供了美好的远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重重挑战。譬如现在的精准医学是以遗传密码为依据,当前对人类自身的遗传密码了解只局限于编码蛋白质部分,并不超过3%,另外97%非编码蛋白质部分迄今为止仍无法读懂。精准医学针对准确的人、在准确的时间、用准确的药,已经在部分明确驱动基因的癌症(如肺腺癌、胃肠间质瘤等)中取得傲人的疗效,但由于癌瘤的异质性和宿主内环境等变化,能够治愈的患者仍较少。精准医学的“同癌异治”理念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同病异治”理念亦是相通的,即是相同肿瘤,在不同患者身上,可出现治疗的差异。因为不同病机和类型,予以不同治疗措施,乃中医“同病异治”之旨。精准医学是从基因层面上对同种肿瘤患者进行细分用药,选择靶向药物,精准打击肿瘤,这种“异癌同治”亦即中医“异病同治”的理念。

(三)中医治癌原理与优势

中医治疗肿瘤首先把人看成一个整体(人与宇宙,人体本身),以肿瘤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即症候为靶点,通过四诊进行精确的辨证论治。因而,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肿瘤最为鲜明的特色。中医肿瘤学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之间存在“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为发生于局部的癌瘤都与其全身阴阳失衡有关,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会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致使不同地区的发病情况也不一样;社会环境包括个人的地位、职业、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等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对疾病预后有重要影响。

辨证论治是根据不同病因、病机、体质以及不同症状体征,制定相应治则,《黄帝内经》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新病矣”。广义的辨证论治包括辨病与辨证的论治,诊断以辨病为先,以病为纲,面对复杂的病状,通过辨病将辨证局限于某一疾病之中,减少了辨证的盲目性;症候是由疾病派生,从病辨证,可使辨证更加深入和具体。病是疾病全过程的特征与规律的概括,是人体内外环境动态平衡失调的结果,是疾病本质发展的反映;证是疾病发展某一阶段中的表现和特征的概括,是疾病当前阶段主要矛盾的反映(可由多个症状组成症候群);症是现在较为直观、相对突出的症状或体征,是构成证或病的基本单元。广义辨证分三层,首层辨病:《金匮要略》“某某病脉证并治”,即先认病后辨证,证(症)乃由病所派生,只讲证不认病,有如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如肺癌和上呼吸道感染皆可见咳嗽,肺癌咳嗽属于毒发五脏,上感咳嗽则是外感风邪。辨病首先要把患者从精神和内科层面中分辨出来。二层辨证,辨肿瘤在某阶段表现的症候群。如肺癌咳嗽痰多、气短疲乏、脘闷纳呆,苔白腻,脉濡或滑者属脾虚痰湿,在相对时间段治疗着重益气除痰。三层辨症状,为患者就诊时的不适症状,包括发热、疼痛、胃纳、大小便等,中医强调“急则治其标”,辨症状有利于缓解不适,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就诊的信心。

中医临证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中医寿命学尊生、贵生、崇尚生命的理念,《黄帝内经》谓“大德曰生”,孙思邈《千金方》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治疗癌症的目标是“治病留人”,拙作《肿瘤治验集要》于1997年提出“带瘤生存”的概念,肿瘤患者在治疗的漫长过程中,当邪正对峙、邪难压正的情况下,可以出现“带瘤生存”的特殊阶段。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癌症定义为可调控的慢性病,使“带瘤生存”为业界所接受。对于不同分期的患者设计相应的带瘤生存策略,如肝癌、肺癌患者,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以扶正补虚配合姑息性治疗来稳定瘤体、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带瘤生存”观念体现整个抗肿瘤过程中的一种务实态度,不是被动等待肿瘤进展,而是针对瘤块和人体的标本状况主动的“精准”治疗,是中医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体现了人瘤共存的“和谐”思想,提倡“因人制宜”的个体化治疗,是中医特有理论形成的疾病观与治疗观,促进了肿瘤的合理化和人性化治疗。

(四)治未病在防治癌瘤中的应用

1.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是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身体内环境(与正气有关)影响癌前病变向恶性肿瘤过渡。常见的癌前病变有黏膜白斑、慢性子宫颈炎、纤维囊性乳腺病、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慢性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结节性肝硬化、皮肤慢性溃疡、子宫内膜和支气管黏膜等处上皮非典型增生等。现代研究证实,许多中药可能对癌前病变具有阻断或延缓恶变作用,如椿根皮、石菖蒲、大黄、炒白术、肉苁蓉等对消化系统癌前病变有抗突变作用。

2.在癌症临床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癌瘤临床治疗是在“三因制宜”辨治中防止传变。不同人患不同癌,其治疗时机、治疗经历及配合治疗方法(如手术、放射或化疗等)不同,不同地域影响不同的体质及个体,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传舍”理论描述了病邪自远处转移的过程:“虚邪之中人……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指出正虚是“传舍”发生发展的原因,经络是病邪转移的途径。已病防变则重在祛邪中顾护正气,如单纯中医治疗者用抗癌中药辨证论治,重视温脾肾药扶正补虚;配合手术者用健脾生血法;配合化疗者或健脾醒胃,或补气生血;配合放疗者或养阴生津,或滋阴补肾。选用哪种治则或疗法由适时辨证来决定,疗效的积累需要疗程来完成,治未病思维要求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上全程参与,而不是在某时段危重时才临时上阵。在已病防变的康复治疗中可适时选用膏方,起缓慢、持续补益的功效。中医强调“药食同源”,中药中有部分食物本草,既是食物又有药物功效,这类食物可按中药的性味功效来辨证施膳,这就是中医食物疗法,将在肿瘤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3.倡导“中和”思维,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中和思维发端于《周易》,“中和”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中庸》(前已述),在中国哲学中,“中”即中正、不偏不倚,是宇宙万物阴阳平衡统一的根本规律以及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中医强调养生防病,应该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旨在使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养生的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顺应自然、恬惔虚无、起居有常、食饮有节、动静结合。上述养生方法,涉及天人关系、精神调摄、起居作息、饮食劳作、形体运动等方面,均体现“致中和”的核心思维。

(五)结语

中医寿命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现象、特征、本质以利于养生、治未病、延年长寿的科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由看不到、摸不着、不可数的形而上者的“神”“气”和看得见、摸得到、可以数的形而下者的“形”“器”组成。神气为形器之帅,形器为神气之母,生命现象是“神器”在时间和空间的表现。中医寿命学具体运用反映在养生学治未病思想,“治未病”作为先进的医学模式可以在癌症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遵循中医养生要诀(道与术)可以远离癌症,在癌症的治疗中重视以人为本,扶正(养神)与祛邪(理器)兼顾,倡导带瘤生存,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时间。

(周岱翰;原文选自2017年12月9日第四届全国中医科学大会主题报告) T/dxdyfiFRJ1bFRFkvYVMjDyqQMvqQwWSTfDegCwgWidAz1UMNUO5PE+gZQuAn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