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理论探讨

我国中医药防治癌瘤的进展与评述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做斗争求生存的经验总结。早在殷墟甲骨文上就有“瘤”的病名,两千多年前的《周礼》记载“疡医”专门治疗“肿疡”(肿瘤一类疾病);战国成书的《山海经》载有抗瘿瘤(颈部肿物)药物;宋代《卫济宝书》(1171年)第一次使用“喦”字,谓“喦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喦疾主要指外科痈疽疮疡,也可能包括部分恶性肿瘤;《仁斋直指方》(1264年)谓“癌……以地胆(斑蝥)为主,而后可以宣其毒矣”;《疮疡经验全书》描述乳岩“捻之内如山岩,故名之,早治得生,迟则内溃肉烂见五脏而死”。古代喦、 、岩、癌等字义相同且通用,皆指肿块硬实如山岩,溃破翻花难收口,能烂及五脏的恶疮。在自然科学和基础医学尚不发达的古代,已能认识癌瘤并进行有效的治疗,雄辩地说明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一)中医治疗肿瘤的源流与现状

祖国医学认为“肿,疾也”“瘤之为病,殆包石疽恶核流注”“癌,脏腑所生毒瘤也。”传统中医对于肿瘤、癌症治疗可归纳为内服、外治两大途径,内服药如《金匮要略》大黄䗪虫丸、鳖甲煎丸治腹部癥瘕积聚;《温病条辨》化癥回生丹治癥积痞痛,《药 启秘》六神丸,《外科全生集》犀黄丸、小金丹,《外科正宗》醒消丸,《疡医大全》梅花点舌丹等治疗乳岩、口内恶疮及一切阴疽肿毒;外用药如《外科正宗》三品一条枪敷阴蚀锁肛痔,《片玉心书》紫金锭敷恶疮肿毒等。以上防治癌瘤的有效方剂一直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防治癌瘤的研究得到充分的重视,民间治癌的有效单方、验方得到发掘和整理,从中筛选出的抗癌中草药并提取有效成分,再进行临床验证,扩大了中医药防治癌瘤的构思和方法。中医肿瘤学从中医内、外科学脱颖而出,成为中医临床学的崭新分科。肿瘤中医治疗法则研究,对于阐明中药作用原理和指导中医临床有重要意义,在恶性肿瘤的中医辨证研究中,通过12448例癌症及5578例健康人舌象分析,癌症患者多见暗红舌及紫舌等病理性舌象,为健康人组的2.7倍,癌症舌质变化与症状及体征成正比。如肝癌常见紫舌,占51.49%(637/2238),白血病常见裂纹舌,膀胱癌常见剥苔,癌症舌象观察为肿瘤辨证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抗癌中草药研究令人瞩目,发掘有效方药并整理提高正逐步铺开,展示中医药防治癌瘤有着光辉的前景。

(二)抗癌中草药防治癌瘤的近代进展

我国近30年来已筛选3000余种中药及复方,按照抗癌中草药防治癌瘤的途径和作用可分为四大类:

1.对癌细胞有直接抑杀作用并经临床验证的中药

如从青黛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靛玉红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总有效率为60.65%,配合清肝化瘀及健脾消食中草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各20例,其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5%、90% 与25%、70%,无骨髓抑制的副作用;从三尖杉属植物提取的三尖杉碱对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总缓解率可达84.1%、其优点是同其他多数抗白血病药之间无交叉抗药性;莪术是活血化瘀中药,提取1%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子宫颈癌459例,其中0~Ⅰ期343例,有效率70.7%,Ⅲ~Ⅳ期116例,总有效率55.1%;斑蝥在《神农本草经》谓“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癥瘕”,提取斑蝥素、甲基斑蝥胺、去甲斑蝥素等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344例,有效率为58.6%,治后1年生存率为30%,治疗期间未出现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从冬凌草中提取冬凌草甲素治肝癌31例,治后1年生存率12%,2年生存率10%,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糖浆对各期食管癌均有一定疗效,可减轻症状,使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并延长生存期。其他如喜树(含喜树碱)治肝癌;鸦胆子(含鸦胆子油)治宫颈癌、肺癌,山慈姑(含秋水仙碱)治乳癌;藤黄(含藤黄酸)治皮肤癌、恶性淋巴瘤;甜瓜蒂(含葫芦素)治疗肝癌等皆有较好疗效。

2.有一定抗癌作用,减轻癌患者痛苦、延长其生存时间的药物

本类药物多为中成药,如鹤蟾片治疗支气管肺癌临床研究获1986年全国中医药重大科研成果乙等奖,单用治62例Ⅲ、Ⅳ期肺癌,总有效率62.9%,1年生存率16%,中数生存期8个月,治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其他如莲花片治疗肝癌,片仔癀、平消片、大黄䗪虫丸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六神丸、梅花点舌丹治口腔及咽喉癌瘤,犀黄丸治乳癌、恶性淋巴瘤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3.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体质的药物

如人参、北芪、女贞子、冬虫草、海参以及真菌类如猪苓、灵芝、香菇、猴头菇、雪耳等,在癌症综合治疗中可以减轻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的毒副反应,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活化T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功能,有的尚具有抗癌活性,主要有猪苓、香菇、猴头菇、黄芪多糖。祖国医学强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养正积自除”,因此,以上扶正培本类中药可望在防癌和抗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作用。

4.治疗癌前期病变的中药

癌前期可由数月至数年或几十年不等。一般认为,食管上皮重度增生、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肝炎后肝硬化、子宫颈鳞状上皮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外阴白斑、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交界性黑痣等,皆属于癌前病变范畴。用冬凌草或六味地黄丸治食管上皮重度化生,小建中汤治疗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斑蝥配外搽外阴白斑等,对于防止细胞突变为癌细胞的逆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瘤的临床研究

1.中医药配合手术提高治疗效果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由于不少癌症的早期诊断率低,较易远处转移。如原发性肝癌获得手术根治的机会极少,约50%的肺癌在确诊时已有远处转移及亚临床扩散,即使是第Ⅰ期肺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一般也在10% 左右或以下。对于癌症的治疗,单一外科手术的概念已被多学科综合治疗所更新,如对22例支气管肺癌手术后注射猪苓等提取物,术后发现部分鳞癌组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和坏死,并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出现;对20例胃癌(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16例)手术前静脉注射10% 鸦胆子乳,术后发现癌灶内坏死变化和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骨髓抑制出现;有人对253例晚期胃癌手术前后服用调和脾胃、通关散结、补益心脾、健脾益肾类中药,能缓解症状,提高疗效,在切除76例、姑息切除177例中,5年生存率分别达47.3%、23.16%。恶性肿瘤手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能促进机体康复、提高免疫功能和防止复发,国内应用较多并日益受到重视的有扶正培本类中药和饮食疗法。

2.肿瘤放疗配合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放射治疗

本疗法可以控制局部肿瘤和杀灭癌细胞,但对正常组织和全身各系统也能造成一定损害,即为放射副反应,它与照射野的大小、放射剂量及疗程的长短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放射生物学作用引起的反应症状如果不能完全恢复,则可有各种程度不同的后遗症。放射线作为一种物质用于临床治疗,有作者从文献综述,放射临床及放射后遗症论证放射线的中医药理属性,认为放射线属“热邪”“热毒”,易于伤阴耗气。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可以防治放射副反应,治疗放射后遗症,有利于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放疗的疗效和生存时间。某些中药能消除放射反应,保护骨髓,提高患者的免疫状态,被称为“放射增效剂”,如用马蔺子甲素口服,每次60mg,每天3次,配合放射治疗肺癌、食管癌、头颈部转移癌有较好的疗效;用粉防己碱合并小剂量放射治疗97例Ⅲ~Ⅳ期肺癌,近期有效率达61.75%,其中肿瘤缩小50%以上的显效率达31.95%;用莪术油软膏预防放疗引起的皮肤灼伤44例,每次均于放疗后局部涂敷,上药后有清凉感,到疗程结束时均无皮肤破损。

3.中医药配合化学药物的抗癌研究化学药物治疗

本疗法可以作用于全身,提高了根治的可能性,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但对机体的不同组织亦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体内生长旺盛的细胞如骨髓细胞、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生殖细胞、毛发等损害较为明显,应用中医药防治或减轻化学药物的毒性反应,增强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化学治疗的效果,是当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重要研究课题。当前肿瘤内科倾向于用化学药物杀灭迅速增长的肿瘤细胞,用中医扶正培本以增强体质,缓和及制约化学药物的毒性反应,用猪苓多糖配合化疗治原发性肺癌102例,2年生存率8.6%,用扶正抗癌方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56例,5年生存率30.61% ;以扶正培本方药合并化疗治疗223例食管癌,5年生存率7.1%,近期疗效56% 完全缓解;冬凌草甲素配合平阳霉素和硝卡芥,可以提高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使缓解率从6.5% 提高到32%。对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某些扶正培本类中药有明显的补血作用,但对血液的不同成分有所侧重,如人参、鱼胶,紫河车升提全血细胞水平;当归、枸杞子、龙眼肉、阿胶、鹿茸升提红细胞水平;北芪、女贞子、山萸肉、灵芝升提白细胞水平;大枣、女贞子、龟胶、花生衣升提血小板水平。

(四)评述与展望

中医药在癌瘤防治中的重要位置受到国内外的充分重视,但是中医药抗癌的研究已不再是我国所特有,日本、朝鲜、法国、美国等已逐渐开展抗癌中药的基础与临床探索。日本静冈药科大学汉方药研究所横田正实报告用小鼠艾氏腹水癌模型及Hela细胞筛选100种中药,发现侧柏叶、五倍子、大黄、地榆、白芍、牡丹皮、蝉蜕、莪术、八月扎、败酱草、草河车、柴胡等有显著抑制作用;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的冈崎伸生统计140例慢性肝硬化患者用小柴胡汤后的癌变率为3.4%(51 / 46),而对照组为8.22%(12 /46),有显著差异;日本锅谷欣市等报道十全大补汤能减轻消化道癌术后联合化疗时的副作用,通过对110例用药组和75例对照组的观察,认为十全大补汤能改善食欲,减轻恶心和呕吐;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金教植报告105例胃癌手术后配合中药,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使1、3、4年术后生存率分别达到95.5%、68.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43.8%、45.5%。国外学者的研究向我国中医界提出了挑战,中医的故乡应该在中医药防治癌瘤的研究中居领先地位,今后仍需应用单体分离、分析鉴定、生物活性检测以及系统的临床验证去发掘抗癌中草药单方和复方,应用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杂交瘤及单克隆抗体等现代医学的新技术,开展肿瘤的中医辨证、治疗原则、针灸气功、食物疗法、中药抗癌机理等多方面的深入探索,加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使古老的中医宝库在防治癌瘤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岱翰;原文载于《广东医学》1989年第2期) JSk9lVqLCviIygrxP+yM5PzrAkLC/b+7oUVTqT8A6q3aJm9/KBCtYbZS5/oD40k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