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清热解毒法历代演进与解毒治癌十法

清热解毒法是中医肿瘤学的重要治法之一,迄今问世的中医肿瘤专科书籍中,无不把清热解毒法列为祛邪抗癌第一大法。目前的中医肿瘤临床用药或抗肿瘤中药筛选的药理实验研究,清热解毒类中药几乎占60%以上,探讨清热解毒法的演进与内涵,有利于拓宽临床视野,提高临床疗效。

(一)清热解毒法的形成与演进

清热解毒法所治的热毒,作为病因概念始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就提出“热毒”之名。清热解毒法就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治热以寒”之旨,选用泻热降火、清解泄毒之品直接祛除病邪,足见本法主要针对热毒而设。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有“阳毒”为病之论,开清热解毒祛瘀法之先河,该法以清热解毒药和祛瘀药为主组方,代表方为升麻鳖甲汤和大黄牡丹汤。《伤寒论》则常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时气毒”“温病毒”“热病毒”的记述。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载有“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醉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栀子、草苗、苦酒、乌梅之属……除热解毒最良”,并在实践中把清热解毒方药灵活地运用到急性热病、痈疽恶肿、瘟疫中毒、风毒脚气、毒热卒发、热毒下结等病症,扩大了清热解毒法的适应范围。宋金时期的刘河间,在创立火热学说的同时,提出“寒凉治温”,制订了不少疗效卓著的清热解毒方剂。明、清以后,吴又可、余师愚、叶天士、薛生白等温病大家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温热邪毒的含义,立法施治尤重泄热解毒,拓宽了清热解毒法治疗温病的范畴。

现代认为清热解毒法是指具有清解火热毒邪的治法,病因主要针对疫毒感染、热盛成毒、火毒内生三大病因而设,主要治疗疮毒、瘟毒发斑、热毒下痢、虫蛇咬伤、癌肿、急性热病等疾病。常用方剂有黄连解毒汤、泻心汤、栀子金花汤、清瘟败毒饮、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等。治疗现代常见病如冠心病 [1] 、急性脑出血、脑梗死 [2] 可获良效。

(二)清热解毒法实质内涵的探讨

清热解毒法为使用兼有“清热”和“解毒”作用的药物而达到清解热毒之邪的方法,既属于清法,又归于解毒法。清法范围很广,除清热解毒法外,还有清热泻火法、清热燥湿法、清热凉血法及清透虚热法。运用清热解毒法时,需结合临床实际与其他清法配合使用,如:温邪袭卫者,则疏卫解毒;热入气分者,则清气解毒;热入营分者,则清营解毒;热入血分者,则凉血解毒 [3] 。解毒法的范围也很广,除清热解毒之外,还可通过催吐、通下、利尿、发汗等方法达到解毒的目的,药物涵盖了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等。故而,简单地将清热解毒法等同于清热法、解毒法,或是将其与清热泻火法、解毒消肿法相混淆都是狭隘或片面的。

清热解毒法解的是什么“毒”?历代中医典籍多从临床表现上加以归纳、引申,而缺乏微观机制研究。近代许多研究证实清热解毒方药既能解“外源性之毒”,即细菌、病毒和内毒素,还能解“内源性之毒”,即氧自由基和炎性细胞因子。如花梦等 [4] 研究发现,清热解毒中药甘草及其提取物能直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蒲公英乙醇提取物及黄连总生物碱均具有抗氧化作用。

(三)清热解毒法在中医肿瘤学科的应用

肿瘤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即全身为虚、局部属实,热毒内蕴为实的主要病机。盖因血遇热则凝为瘀,津遇火则炼成痰,瘀血、痰浊与热相结形成热毒,壅塞脏腑经络,结聚成瘤。如宋代《卫济宝书》指出“癌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论舌疳(舌癌):“此证皆由心脾火毒所致。”肿瘤相关炎性反应与火热毒邪相关密切,如肿瘤晚期出现坏死、溃烂甚或并发感染的肿瘤相关炎性反应表现,常有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发热、口渴、尿赤、便秘等热性症候,如直肠癌之大便脓血伴肛门红肿热痛,白血病的吐衄发斑、持续低热等,均为火毒伤人的表现。研究证实,炎性反应微环境是促癌转移的重要因素,运用清热解毒法消除肿瘤相关炎性反应可达到控制肿瘤发展的目的 [5,6]

清热解毒法对肿瘤的放疗、热疗等局部治疗有增效减毒作用。如放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放疗后机体往往表现出火邪热毒致病的表现,如局部红肿热痛、高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等,运用清热解毒法配合滋阴生津、养阴润肺等治法,对减轻放疗损害大有裨益。同样,肿瘤的热疗如射频消融、微波热疗、超声聚焦、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引起的正常组织损害也类似于“热毒”“火邪”侵犯,临床多运用清热解毒法减轻发热、口渴、便秘及局部损害等症候。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已对3000余种中药和近300个复方进行了抑瘤筛选 [7] 及药理研究,对癌细胞有直接抑杀并经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药大部分为清热解毒药,如重楼(含重楼总皂苷)、冬凌草(含冬凌草甲素)、山慈姑(含秋水仙碱)等。清热解毒药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分化及逆转、调节机体免疫水平、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及传导、抗基因突变、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抗多药耐药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8] 。剂型有单药、复方、成药及静脉注射液,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癌瘤、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抗侵袭转移等。

(四)“癌毒”实质与解毒治癌十法

中医古籍提及“癌毒”,包括导致生长癌瘤的毒邪和癌瘤长成后产生机体危害的内毒。国医大师周仲瑛 [9] 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毒邪,具有猛烈性、顽固性、流窜性、隐匿性与损正性,常与痰、瘀、湿等病理因素胶结存在,互为因果,兼夹转化、共同为病。研究发现“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炎性微环境关系密切,故引起癌肿的“毒”,既不同于六淫之邪,也不同于痰浊、瘀血等诸邪,或因瘀热互结成毒,或因毒邪郁久化火,每与热邪有关。根据“癌毒”偏于热性,常与痰、瘀、湿等病理产物互生互助的特点,笔者治疗上多以清热解毒法为主,配合活血化瘀、除痰散结等治法,结合不同癌瘤的病理特点和脏腑辨证,拟订出以祛邪解毒为主的常用抗癌解毒十法。

1.泻肝解毒法

有泻肝凉血、解毒止痛、利湿消肿的功效,适于肝癌症见肝热血瘀者,选用龙胆草、芦荟、半枝莲、蒲公英、山栀、茵陈、大黄、莪术、牛黄、柴胡、白芍、田七、川楝子、溪黄草、土鳖虫等。

2.启膈解毒法

有启膈开关、解毒活血、除痰止呕的功效,适用于食管癌受纳阻滞、脘痛呕逆者,选用壁虎、蟑螂、浙贝母、法半夏、南星、急性子、七叶一枝花、蒲公英、威灵仙、乌梅、旋覆花、代赭石等。

3.和胃解毒法

有和胃降逆、解毒祛瘀、消滞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胃癌隔食不下、脘痛呕吐者,选用法半夏、郁金、莪术、田七、水蛭、蒲黄、五灵脂、鸡内金、枳实、菝葜、藤梨根、蒲公英、肿节风等。

4.理肠解毒法

有理肠逐瘀、祛湿解毒、通腑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肠癌腹痛、下痢赤白者,选用苦参、槐花、银花、地榆、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大黄炭、白芍、黄芩、五倍子、罂粟壳、仙鹤草等。

5.通窍解毒法

有通窍清肺、解毒散结、除痰消积的功效,适用于鼻咽癌头痛涕血或颈部肿块疼痛者,选用穿山甲、壁虎、露蜂房、石上柏、天葵子、苍耳子、辛夷花、夏枯草、鱼腥草、山慈姑、海藻、昆布等。

6.清肺解毒法

有清肺止咳、解毒除痰、益气消癥的功效,适用于支气管肺癌痰热内壅、气促胸痛者,选用鱼腥草、桑白皮、地骨皮、全瓜蒌、苇茎、桃仁、葶苈子、浙贝母、壁虎、地龙、沙参、天冬、石上柏等。

7.散结解毒法

有散结软坚、活血解毒、疏肝调经的功效,适用于乳腺癌肿块未溃、硬实疼痛者,选用山慈姑、穿山甲、露蜂房、王不留行、当归、川芎、柴胡、白芍、郁金、法半夏、夏枯草、天冬、七叶一枝花等。

8.舒胞解毒法

有舒胞祛瘀、解毒利湿、止血止带的功效,适用于子宫颈癌带下赤白、崩中臭秽者,选用苦参、莪术、露蜂房、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地榆炭、山栀子、牡丹皮、柴胡、血竭、五倍子、杜仲、七叶一枝花等。

9.除痰解毒法

有除痰散结、解毒消积、祛湿通络的功效,适用于恶性淋巴瘤消瘦发热、肝脾肿大者,选用鳖甲、土鳖虫、蜈蚣、僵蚕、南星、半夏、莪术、海藻、昆布、连翘、猫爪草、夏枯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山慈姑等。

10.凉血解毒法

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祛瘀消癥的功效,适用于各类白血病或慢性白血病急性发作者,选用青黛(研末冲服)、生地黄、牡丹皮、茜根、仙鹤草、血余炭、旱莲草、天花粉、麦冬、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西洋参等。

以上枚举常用抗癌解毒十法,主要针对十大常见癌瘤而创设,较多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临床具体施治时,需不偏离辨证论治的宗旨,如见兼症急剧,宜按照“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对症治疗。若体质虚衰,气息奄奄,不任寒凉攻伐,则宗“缓则治其本”的大法,扶正祛邪兼顾,或从寓攻于补论治。综上,运用清热解毒法攻伐肿瘤时,必须时时顾及正气,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期达到“治病留人”“带瘤生存”的目的。

(侯超,林伟波,周岱翰;原文载于《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11月第31卷第11期)

参考文献

[1]吴钉红,丘小惠,朱伟,等.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清热中药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004-1008.

[2]王革生,张允岭,张志辰,等.黄连解毒汤对急性脑出血与脑梗塞火毒证的效应差异及相关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3178-3181.

[3]李刘坤.论清热解毒法[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5):267-269.

[4]花梦,董文秀,孙丽,等.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方药抗胃溃疡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8):210-214.

[5]MANTPVANI A.Cancer inflaming metastasis[J].Nature,2009,457:36-37.

[6]侯天将,由凤鸣,严然,等.“火郁发之”干预肿瘤微环境探析[J].四川中医,2015,33(5):23-25.

[7]周岱翰.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8]潘磊,陈培丰.清热解毒中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3):569-570.

[9]程海波,吴勉华.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66-869. TQQI3x1wBXNQJiKrWAZRFRL8A6hvb/eHD9tPbEj3aCQureuxpy3++/DH88piLp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