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乡风民风建设规划

促进乡风文明,必须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应包括整体的道德理念、良好的精神面貌、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康的生活风尚等方面。

(一)加强农民基本道德规范

农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形成乡风文明的基础,要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必须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富有乡村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

当前,尤其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逐渐树立品德端正不违法、应缴税(费)不拖欠、家庭和睦不拌嘴、孝敬老人不忤逆、邻里互帮不生非、崇尚科学不迷信、健康娱乐不赌博、移风易俗不浪费等社会风尚,形成有利于农村发展的良好风气。同时,促进乡风文明,离不开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和宣传。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立足农村实际,从群众身边选典型,注重群众公认,依靠群众推典型,保持典型本色,拉近典型与群众距离,树立一批有时代特征、有感人魅力、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先进典型,进而在整个农村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随先进的良好风尚,为建设乡风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鼓励良好的村风民风

村风民风直接能够反映农民思想道德整体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其中村风是民风的集中体现,民风则是村风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实现村风民风好转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让先进的文化、思想占领农村阵地,与不良社会风气作斗争,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消除不文明行为,大力弘扬好人好事,打击歪风邪气,驱邪扶正,以正压邪。

此外,还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促进农民逐步克服世代沿袭下来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落后习俗,逐步摒弃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步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转变,自觉认同和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

一是要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必须把乡风文明建设资金纳入财政计划,要设立专项资金,使乡风文明建设拥有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要采取财政投入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的办法,尽快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

二是建立完备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大“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力度;要加快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并以文化站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图书阅览室、影剧院、文化广场、网络服务中心等文化设施;要利用全民健身运动的东风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大众体育运动和健身设施建设要向农村倾斜;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实行城乡统筹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不足和办学条件差的问题,特别要切实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

三是抓好农村文化娱乐队伍建设。积极扶持农民合唱队、民乐团等农村民间文艺团体;引导农民自发成立龙舟队、秧歌队、腰鼓队、舞龙舞狮队等文化体育组织。

©张薇

©张薇

(四)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人才要抓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开展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要加大面向“三农”的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力度,特别要重视政策法规类、信息知识类和文体娱乐类等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新闻媒体开办为“三农”服务的专栏、专版和节目,文艺生产单位创作为“三农”服务的文艺作品,宣传部门编写面向“三农”的宣传教育资料。要加大送文化下基层的力度,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送演出到村落、送图书给农民、宣讲活动进农村等活动,组织宣传文化工作者下基层调研,把文化资源全方位地配送到农村。

此外,要加大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着力培养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大力培育和造就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才能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APFnEyLRjnd+naANkVztvt5+11SWG/dFXSoMPC1EreQxXiCyXQi1HeWLYzqoTdU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