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我国发展一村一品的理论简介

(一)发展一村一品的前提

一村一品经济就是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自然、人文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寻找当地有市场竞争力的、能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通过集聚规模优势,不仅能够延伸产业链、树立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率和商品率,还能提高当地的资源利用率和资源转化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根据一个村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村里的主导产业和产品,有利于集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从而较好地实现生产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学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1. 分工协作理论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他认为:“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随后,学者们对分工协作理论的不断研究探索,进一步完善了分工协作理论。库恩·塔克定理的出现,让经济学结束了只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不能解决分工组织结构问题的尴尬。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方法,揭示了只要存在劳动分工,就一定存在收益递增。而科斯、威廉姆森、德姆塞茨、张五常等众多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分工协作理论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分工协作理论领域。

分工协作理论对一村一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合理和高水平的分工协作,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交易效率,使农业生产率、农业产业化、市场一体化、生产集中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2.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指在空间和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内的有限资源,使有限的生产资源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最优化组合、配置,以获得最大利益产出的理论。由于对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重点不同,布局主张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不同,形成了包括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在内的十二种派别。区域经济理论的十二种派别理论包括工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平衡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增长极理论、累计因果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和城市圈域经济理论。其中与一村一品最密切相关的便是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早期的主要理论有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任何区域都有一定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按照绝对有利的条件分工生产,再进行交换,会使区域内资源得到配置最优化,进而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占据所有产品绝对生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没必要生产所有的产品,应该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来进行生产,而具有产品生产劣势的国家或地区,则可以选择生产劣势最小的那些产品来生产。这两国或地区的产品进行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增加了生产总量,同时也节约了交换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劳动。赫克歇儿和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一步扩展完善了比较利益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禀赋是不同的,或丰裕或稀缺,各国或地区应该生产利用本身拥有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和别国或地区交换本身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达到双赢的结果。发展一村一品就是要通过区域优势比较,找出本地优势,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本地特色产品,带动周边发展,以振兴地方农村经济。

3.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在 1990 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来的,主要是指某种产业领域里相互关联的企业或机构同处在一个临近区域中,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迈克尔·波特的这个观点主要来源于 20 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由于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展现的强大力量,产业集群开始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涉农领域便是其中之一。

21 世纪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我国一村一品运动的开展,产业集群的思想和理论已开始应用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如广东东莞的皮具产业集群、顺德的电器产业集群、佛山的陶瓷产业集群等,塑造出许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因此,地方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传统特色聚集资源要素、引导和扶持产业集群发展,是专业村、专业镇选择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4.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

农业产业链管理是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将农业的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输、农产品储藏和农产品销售等环节连接成有机整体,对其中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技术等流动要素组织起来进行协调和控制,以获得增加农产品自身价值的过程。在农业产业链管理中,包括了多个有相互联系的相关企业,处于上游、中游、下游的企业共同形成了相关分工、协助的产业链,并通过这条产业链最终达到减低成本,增加产品价值的目的。根据 20世纪 90 年代初期农业产业链开始实践后产生的轨迹可以发现,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轨迹与一村一品的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资源倾斜,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所以,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可以以农业产业链为载体,充分发挥产业链管理职能的作用,整合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技术等要素,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

5.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第一次提出了主导部门的概念,他认为,主导部门不仅本身具有高的增长率,而且能带动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经济成长阶段的更替就表现为主导部门序列的变化。之后,罗斯托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主导部门的关键是三种扩展效应,分别为回顾影响、旁侧影响和前瞻影响。彼原三代平在 1957 年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条重要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基准”,两条基准的提出,为主导产业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方向。1958年,艾伯特·赫希曼提出“产业关联基准”,其目的是让政府优先扶持那些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我国的主导产业研究开始逐渐兴起,当时主要是研究和评价国外的产业理论和政策。之后,在制定“九五”规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过程中,由于各区域资源环境和地理条件差异,主导产业选择不同,主导产业的研究开始从国家层面转移到区域层面。通过区域主导产业研究,重点找出区域中具有强大发展潜力和先进技术水平,在未来一段时期可以能够保持高速增长速度,对经济起到导向和带动作用,并且能够带动周边和相关产业发展的专门化产业或产业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优势。

发展一村一品就是要通过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比较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联系实际及其可操作性,综合考虑主导产业的特性、区域发展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带动力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区域带动力强、发展潜力高、竞争力强和生产效率高的产业为区域主导产业。

6.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农业经营模式,其主要含义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支柱,企业、组织带动农户为主要形式,通过促进产品产供销衔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有机结合的产业联盟组织形式,进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一村一品可以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环节来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可以作为提升一村一品的具体形式来抓。发展一村一品,将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搭建起相互融合、共性共荣的发展机制,可以加快促进特色产业的培育、主导产业的壮大、传统产业的提升和优势区域的形成。 eJP8+Ob5Rcwx9H14bRIRM+sm9WN8qNavhrJw092aPiz49RvN1sr64lMIQa1J0A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