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我国黄鳝产业发展的途径

(1)加大科研投入,努力增加科技贮备

科研的投入包括科研资金的投入和科研力量的投入,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黄鳝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黄鳝生产的最佳环境的研究,还有种苗繁育与批量生产等方面的研究。学习国外的先进养鳝经验,大力开展工厂化养殖,深入研究养鳝技术,加快研制黄鳝的全价颗粒饵料,扩大养殖规模,开展工厂化养殖,提高集约化程度。同时对黄鳝的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

(2)加大黄鳝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力度

自然界中黄鳝主要生活在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也在水稻田、田埂、堤岸和乱石缝中钻洞穴居,亦喜栖于腐殖质多的水底泥窟中。然而近些年来,黄鳝自然资源锐减,田间地头基本绝迹,江河、湖泊自然资源极少,市场上销售的野生黄鳝几近殆尽,野生黄鳝平均个体体重也在不断降低,以前0.25千克/尾以上的个体很常见,0.5千克/尾以上的个体也不少,现在个体在0.25千克/尾以上的黄鳝已经很少见了。黄鳝自然资源现状形势逼人,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栖息地减少、工业污染、农药化肥污染、过度捕捞、使用违规工具捕捞等。关于黄鳝人工繁殖方面的研究虽见许多报道,但笔者认为,就目前研究的现状看,无论是其亲鱼暂养的成活率,还是受精卵的孵化率、孵出仔鱼的成活率都极低。这说明,目前对黄鳝人工繁殖和驯养的关键性技术还没有进一步研究。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保证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大量生产黄鳝种苗,一方面可进行放流,补充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可投放市场,直接获得经济效益。

(3)倡导生态养殖模式,提高商品黄鳝品质和品牌价值

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黄鳝病害暴发概率大大增加,发病的程度也大大加深,黄鳝的疾病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为了防治病害,一些养殖户通过增加预防和治疗的药量,大量重复使用抗生素等能在体内残留的药物,致使成鳝品质下降,受到市场排斥,影响了黄鳝产业的发展。解决此问题单纯靠投药防治不是最好办法,应倡导生态养鳝等养殖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鳝体药物残存程度,这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出口换汇。此外,养殖户还要树立品牌意识,在生产、销售和经营当中,为成鳝注册商标名称,通过诚信经营打造知名黄鳝品牌,获取相应的品牌价值。

(4)引进适合于当地人工养殖的黄鳝品种

苗种占黄鳝养殖成本的比重较大。养殖成活率的高低、体重增长的比例、收效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鳝种。购买质优、健壮的黄鳝苗种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黄鳝苗种最好在当地引种,其主要原因是:①鳝种来源清楚,是钩钓的、电打的、药捕的还是笼捕的,养殖者能够清楚了解。②在购到鳝种后,运输距离和时间短,处理方便,成活率较高。异地购种由于运输时间过长,温度较高,鳝种运回后往往会死亡一部分,长时间运输使鳝种体质下降,下池后再死亡一部分,再加上长途运输的费用,成本很高。相比较而言,养殖者在当地购买鳝种,即使价格高一些,但由于鳝种的来源清楚,暂养时间短,离水时间不长,成活率较高,还是比在外地购买鳝种要经济实惠得多。我国黄鳝地方自然种群最大的有深黄大斑鳝、浅黄细斑鳝、青灰色鳝三种,还有少数浅白色鳝、浅黑色鳝等。以上几种黄鳝,最适宜于我国人工养殖的是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增重倍数高的深黄大斑鳝和浅黄细斑鳝两种。而从越南、泰国引进的黄鳝,虽然在热带地区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但不一定适宜于我国其他地方养殖。

(5)采用有效的囤养技术,常年供应鲜活成鳝

为了错开黄鳝集中上市的时间,赚取更多的利润,可以采用囤养技术来延迟黄鳝的出售时间,从而实现常年供应鲜活成鳝。一般从9月囤养,到春节前后出售,避开因大量上市而市场价格走低的时期。可以在房前屋后建池或在稻田中囤养黄鳝。囤养黄鳝能否赚钱的关键是让黄鳝有较高的存活率和回捕率。因此,要把好黄鳝的引进关和防逃关。有土囤养密度不宜超过10千克/米 2 ,无土囤养密度不宜超过5千克/米 2

(6)加强深加工产品研究,增加出口换汇能力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仍以活黄鳝为主,应加快研制和开发黄鳝的保健、快餐食品等深加工产品,此外,加强产品的商标注册也迫在眉睫。 rzd7XUSCxdKkgdwfGl7kvfhW8Q2JUtYQ6Ft+ga3Tfi05S5xVHYEwR77uyLTGDC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