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颈部肿瘤

一、颈部恶性淋巴瘤

颈部是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因此颈部淋巴瘤发病率较高,是仅次于转移瘤的第二位颈部常见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瘤可以侵及颈部淋巴结,也可以侵及实质性器官,因此有结内淋巴瘤及结外淋巴瘤之分;结内淋巴瘤为起源于颈部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瘤;结外的淋巴瘤为起源于颈部器官的淋巴瘤,常见于鼻咽、咽淋巴环、扁桃体、腮腺等,伴或不伴淋巴结侵犯。结外淋巴瘤由各头颈部五官分组阐述,此处主要阐述结内淋巴瘤。

颈部结内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无痛性肿块,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或老年人多见,可伴有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病理上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居多,B细胞型肿瘤最多,其中以弥漫大B细胞型最常见。颈部淋巴瘤多表现为双侧颈部多发肿块,且与颈部淋巴结分布区域一致;可向上纵隔、锁骨上窝的淋巴结延伸。病灶铸型生长,但不融合;可包绕血管但不侵犯;由于淋巴瘤细胞排列紧密,且为乏血供肿瘤,因此T1WI呈稍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增强轻度至中度均匀强化,坏死少见,但放射治疗后的淋巴结瘤可出现坏死(图3-13、图3-14)。

女,33岁,发现右侧颈前肿物1年半。A.T2WI呈稍高信号;B.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C.T1WI呈等信号;D.脂肪抑制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E.脂肪抑制矢状面T1WI增强扫描;F.脂肪抑制横断面T1WI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

图3-13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女,52岁,双侧颈部肿物半年。MRI示双侧颈部Ⅰ~Ⅴ区多方淋巴结肿大。A、B.横断面及冠状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C.脂肪抑制T1WI呈等信号;D~F.横断面及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强化,肿大淋巴结无融合

图3-14 非霍奇金淋巴瘤

二、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体瘤是起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外鞘内的颈动脉体,属于颈部副神经节细胞瘤,又称为化学感受器瘤。绝大部分属良性,极少为恶性,中老年多见,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颈动脉体瘤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并与其紧密相连,单发,血供极其丰富;瘤体使颈动脉分叉角开大,颈外动脉向前内移位,颈内动脉向后外移位,形成“高脚杯”征。MRI显示肿瘤信号不均匀,T1WI呈低信号为主,T2WI呈高信号为主;典型者亦可形成“盐和胡椒”征,“胡椒”为肿瘤内流空血管形成的无信号区域,“盐”为肿瘤内流速慢的血流及出血,呈高信号。MRA可显示肿瘤与颈内外动脉分叉角的关系及颈内外动脉分离征象,其中颈总动脉形成“高脚杯”征的“脚”,颇具特征性(图3-15)。

男,39岁,左颌下肿物一个月余。A.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中间见低信号,呈“盐和胡椒”征;B.T1WI稍低信号;C、D.横断面T1WI增强扫描;E.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F.MRA:“高脚杯”征

图3-15 颈动脉体瘤

三、颈部转移性肿瘤

颈部因富含淋巴结,因此成为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上淋巴结转移瘤多表现为以一侧为主的淋巴结肿大,质地硬,表面不光滑,可相互融合,还可侵犯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淋巴结内常伴坏死、液化。

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常多发,有原发肿瘤病史及单侧优势为其相对特征性表现。淋巴结肿大判别上以短径超过10mm为其阈值。MRI上病灶信号多为不均匀,中心坏死区域为长T1长T2信号,周围部分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另外,转移淋巴结信号及其强化程度与原发病灶有一定相关性,转移部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以ⅡB区最多见,其次是咽后淋巴结组;甲状腺癌以Ⅵ区、Ⅲ区最常见,其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强化最显著;当淋巴结大小排列从下到上时,尤其以颈部Ⅴ区淋巴结最大时,原发病灶可能来源于胸段食管癌;舌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以Ⅱ区最多见,其次为Ⅰ区、Ⅲ区,Ⅳ区、Ⅴ区淋巴结基本不受累及;喉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Ⅱ区,其次是Ⅲ区、Ⅳ区,Ⅰ区基本不受累及(图3-16)。

男,58岁,确诊半月。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左侧颈部Ⅱ区、Ⅳ区、双侧颈部Ⅱ~Ⅳ区多发淋巴结肿大。A.T2WI;B.脂肪抑制T2WI;C.冠状面脂肪抑制T2WI呈稍高信号;D.T1WI呈稍低信号;E.T1WI增强扫描;F.矢状面T1W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图3-16 鼻咽癌

四、颈部神经鞘瘤

颈部神经鞘瘤是颈部神经源性肿瘤中最常见肿瘤,其发病率是仅次于淋巴结源性肿瘤。颈部神经鞘瘤主要为起源于Ⅸ~Ⅻ对颅神经、脊神经根、上交感神经链的神经鞘细胞。发生于颈动脉鞘间隙内最常见,也可发生于椎旁间隙、咽旁间隙。发生于颈动脉鞘间隙内者,沿神经干走行方向生长,呈上下径较长的长椭圆形,有薄层纤维包膜;发生于颈椎椎间孔处者,沿神经根方向走向,累及椎管内外,伴椎间孔扩大。病理上病变灶内中心区域为Antoni A区,富含大量紧密排列的细胞成分及一些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边缘区域为Antoni B区,主要为结构疏松的黏液样基质。

神经鞘瘤的MRI一般表现主要为:沿神经干、神经根走行方向生长的长椭圆形肿块,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周围可存在薄层脂肪间隙;信号不均匀,T1WI呈中等或稍低信号为主,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由于病灶内常伴囊变,因此增强通常呈不均匀强化;纤维包膜于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发生于椎间孔附近可伴椎间孔扩大。发生于颈动脉鞘周围间隙者一般推移颈动脉及颈静脉使其移位,不发生侵犯。神经鞘瘤的特征性表现为:靶征,即T2WI病灶中心的Antoni A区呈混杂等低信号,周围的Antoni B区呈均匀高信号(图3-17、图3-18)。

需要提及的是神经鞘瘤绝大部分是良性,但也存在恶性者,侵犯邻近组织及远处转移者提示恶性可能。

女,25岁,右颈部肿物3年,右侧肢体麻木2个月余。MRI示右侧椎管内硬膜外-椎间孔-椎旁间隙肿块。A.T2WI;B.脂肪抑制T2WI;C.冠状面脂肪抑制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周围条片形高信号区域为Antoni B区域;D.T1WI呈稍高信号;E.T1WI增强扫描;F.矢状面T1WI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

图3-17 神经鞘瘤

男,55岁,右颈部肿物10年。MRI示右侧颈动脉鞘间隙孤立肿块,呈上下走行长椭圆形,边界清楚,周围见薄层脂肪间隙;信号不均匀。A.T2WI;B.脂肪抑制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多发小囊变;C.T1WI稍低信号;D.T1WI增强扫描;E.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F.矢状面T1WI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可见薄层低信号纤维包膜

图3-18 神经鞘瘤

五、颈静脉球瘤

颈静脉球瘤,起源于颈静脉球壁的化学感受器,属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一种;因颈静脉球瘤组织病理学染色呈非嗜铬性,故又名曰非嗜铬性副神经瘤;另有副节瘤或化学感受器瘤等命名。

此肿瘤组织病理上属良性,但其生物学行为可呈恶性。镜下瘤体内见纤维血管束形成的间隔,间隔间为呈团簇状排列的肿瘤细胞。大体病理上瘤体呈实性,有包膜,血供丰富,供血动脉为颈外动脉血管分支。肿瘤可侵犯、破坏周围骨质,至颈静脉孔扩大,颈静脉孔与颈动脉管之间骨嵴破坏,侵犯中耳鼓室、岩尖、斜坡等。

肿瘤通常发现时较大,边界清楚,可沿颈静脉孔延伸至颈部,同时伴有颈静脉孔扩大,周围骨质呈侵蚀性破坏;肿瘤MRI 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其内间杂点状、条状及迂曲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其内见点状及迂曲状流空血管形成的低信号影。与其他化学感受器瘤一样,亦可形成“盐和胡椒”征,即由低流速的血管或出血形成的高信号为“盐”,流空血管形成的点状、条状低信号影或钙化低信号为“胡椒”;“盐”和“胡椒”分布于肿瘤上。MRA可显示肿瘤供血动脉,通常为颈外动脉血管分支;MRV可显示受压的静脉窦及静脉窦血栓,通常肿瘤较大时才有阳性征象(图3-19)。

颈静脉球瘤需与非肿瘤性病变包括颈静脉孔非对称性增大、颈静脉孔高位等鉴别,是否存在实性瘤体为其鉴别要点。另需要与实性肿瘤如神经鞘瘤和脑膜瘤等鉴别。神经鞘瘤引起的颈静脉孔扩大其边缘光滑完整,病变颅内外两部分呈哑铃形,病灶较大时常伴囊变区。颈静脉孔区脑膜瘤,边界清楚,其内常见钙化,相邻骨质反应性增生硬化;肿瘤在T1WI、T2WI近似等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

女,64岁,咽部不适,声嘶伴饮水呛咳半年,查体:左后组颅神经麻痹,左舌肌萎缩,声带麻痹,咽反射消失。A.CT骨窗显示左侧颈静脉孔扩大,MRI显示左静脉孔区肿块;B.T2WI呈等信号;C.脂肪抑制T2WI内见多发细小流空血管;D.T1WI近似等信号;E.T1WI增强扫描;F.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

图3-19 病理颈静脉球瘤(无功能性)

六、颈部血管瘤

血管瘤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先天性良性病变,婴幼儿多见。常见于四肢及头颈部皮肤及皮下浅层、深层软组织内。

血管瘤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及组织学不同分为4种类型: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分为高流量血管瘤和低流量血管瘤。高流量血管瘤血流速度快,有动静脉分流;低流量血管瘤流速慢,无动静脉分流。

毛细血管瘤发生位置最表浅,多见于皮肤,不侵犯入皮下。其由脂肪或纤维伴紧密排列的毛细血管丛组成,病变边界清楚,分叶状,血流少,属低流量血管瘤。由于病变表浅,MRI非优选检查,故罕见报道。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全身各部分,包括脏器,发生于颈部者主要位于颈部肌间隙及颈部肌肉内,病理上为扩张畸形的静脉形成大小不等的血窦腔隙,形态不规则,静脉石常见,周围常伴含铁血黄素沉积。MRI上海绵状血管瘤较具特征性:不规则团块状,呈等T1长T2信号,期内间杂点状、条状流空血管信号;T2WI周围见因含铁血黄素沉积所形成的环形低信号。海绵状血管瘤属低流量血管瘤(图3-20)。

女,16岁,发现左颈部肿物10余年,颈部MRI示左侧颈部Ⅰ~Ⅵ区、咽后壁、声门旁间隙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WI抑制呈显著高信号,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A.T2WI;B.脂肪抑制冠状面T2WI;C.T1WI;D.增强扫描T1WI;E、F.冠、矢状面增强扫描T1WI

图3-20 颈部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较少见,主要为小动脉-小静脉畸形的血管瘤,有显著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形成,因其外观呈蔓状而得名。蔓状血管瘤肿块较柔软,其表面皮肤往往呈紫灰色,触之有波动感,压迫可变形,病变亦可侵犯皮肤发生局部溃疡、出血、感染,经久不愈。此种血管瘤属高流量血管瘤,MRI上蔓状血管瘤呈长T1长T2信号,明显强化,其内见较多迂曲、扩张血管形成的流空血管信号。

混合型血管瘤为兼有上述三种血管瘤中两种以上者。

(刘其顺 张水兴 周正根)

参考文献

[1]黄宝生,陈巨坤,林红雨,等.颈部囊性病变的CT、MRI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1,12(6):394-396.

[2]任永芳,李辉,陈杰,等.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影像诊断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54-55.

[3]袁小平,黄莉,黄穗乔,等.头颈部木村病的临床特点和MRI表现[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4):25-27.

[4]叶叔文,吴建超,林黎明,等.甲状腺癌的CT和MR诊断[J].浙江临床医学,2007,9(5):711.

[5]潘凯,吴瑛,贾少微,等.影像检查对甲状腺癌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8):641.

[6]胡海菁,黄飚,李春芳,等.颈部淋巴结病变的MRI诊断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17(1):9-11.

[7]张立华,杨宁,冯逢,等.颈动脉体瘤的比较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51-53.

[8]激扬,韩月东.颈静脉球瘤的MR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9):1041-1044. pODeNPPKmT75eEJ2kJVGQKn4Q/Hsnmpo3Q+1L1Mfz2/3AzCUc7GwSZlnEMsmLR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