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颈部淋巴结炎

一、急、慢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性反应性增生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以细菌较常见。淋巴结炎急性者起病快,有红、痛、热的特点,经抗炎治疗后肿块消退。慢性者病程长,多无压痛,淋巴结活动度好。颈部脓肿常位于咽旁间隙或颈静脉链,由邻近器官或组织化脓性炎症扩散而来。

【MRI表现】

单发或多发淋巴结,常为多发,可肿大,急性炎症边缘较模糊,慢性期边缘较轻。淋巴结T2WI一般呈高信号,但慢性期信号较低;T1WI呈低或等信号。增强扫描无脓肿形成者一般均匀强化,脓肿形成后呈环形强化,环壁厚薄均匀(图3-3,图3-4)。

【鉴别诊断】

①淋巴结结核:坏死常见,坏死区T2WI信号偏低或中等,常为多个坏死性淋巴结聚集或粘连在一起。②淋巴结转移瘤:坏死区形态常不规则,环壁厚薄不均,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③淋巴瘤:坏死少见,一般强化均匀。

女,2.5岁,右侧颌下淋巴结肿大、粘连,边缘模糊。A.T1WI,病灶呈等信号;B.T2WI呈高信号;C.横断面T1WI增强扫描;D.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长白箭头示右颌下淋巴结,短白箭头示下颌骨

图3-3 右颌下急性淋巴结炎

女,31岁,脓肿形成,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边缘清楚,形态不规则。A.T1WI呈低信号;B.T2WI呈均匀高信号;C.横断面T1WI增强扫描;D.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病灶环形强化,环壁厚薄均匀。长白箭头示病灶,空心白箭头示气管,细黑箭头示甲状腺,粗黑箭头示左侧锁骨

图3-4 左锁骨上窝慢性淋巴结炎

二、颈部淋巴结结核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较常见的肺外结核,多见于青年人,女性较常见。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饮食时空气中的病菌从口腔侵入。结核菌在口咽鼻腔黏膜下淋巴结内形成病灶,通过淋巴管到达淋巴结,引起面颈部淋巴结核。其次由原发性肺结核血性播散或肺门淋巴结核、继发肺结核病灶经淋巴管播散至颈部淋巴结。患者常以颈部肿块就诊,临床结核中毒症状不明显。

【MRI表现】

一般表现为单侧颈部多发或单发淋巴结肿大,多发淋巴结常相互融合或粘连,T2WI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以环形强化为主,环壁一般薄而均匀(图3-5)。

女,39岁,A.T1WI左侧锁骨上病灶呈等低信号;B.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C.横断面T1WI增强扫描;D.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呈多个环形强化,环壁厚薄均匀。长白箭头示病灶,短白箭头示左颈总动脉,黑箭头示锁骨

图3-5 左锁骨上淋巴结结核

【鉴别诊断】

颈部淋巴结结核需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①急性淋巴结炎:患者常有局部红肿热痛,可伴发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口腔、咽部等炎症病灶。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②淋巴瘤:淋巴结坏死少见,钙化罕见,增强后多数为均匀强化。③淋巴结转移瘤:常有原发肿瘤病史,头颈部肿瘤多见。肿大的淋巴结质硬,生长迅速,活动度差,钙化少见。转移瘤坏死多不规则,增强扫描不均匀环形强化,可有壁结节。④颈部神经鞘瘤:多见于颈动脉间隙区域,T2WI信号较有特点,呈高低信号混杂,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三、木村病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又称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累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少见病。

中青年男性多见,人群男女比例(4~10)∶1,20~50岁患者占70%。木村病多发病于亚洲人群,西方也有报道,但多数为亚洲人后裔,其他人种的发病率低。

该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过敏、内分泌紊乱、肿瘤、昆虫叮咬或寄生虫感染等有关。病程一般较长,有的长达数十年。临床表现主要有头颈部无痛性皮下软组织肿块,局部淋巴结受累,腮腺、下颌腺受累,肾脏受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IgE增高。

【病理】

病变肿块无被膜,镜下见毛细血管大量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并增生,管壁增厚,可致管腔阻塞。血管内皮增生区内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可以发现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并且有小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密集形成局限性的嗜酸性小脓肿灶。受累的淋巴结内淋巴滤泡增生活跃,生发中心扩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于皮质、髓质及被膜下。病变表皮无特殊变化,真皮上、中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特异性的变化在真皮下层和皮下组织,多数病理有许多淋巴滤泡样结构出现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小血管可以扩张,脂肪间隔和脂肪小叶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MRI表现】

受累腮腺呈弥漫性增大,肿块边界不清,累及皮下组织,腮腺周围、下颌下部和颈部上段深处常可见串珠样淋巴结。病灶T2WI呈高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或轻中度强化,一般强化均匀。病变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病变组织及受累淋巴结均可强化,但一般无骨质破坏(图3-6)。

男,12岁,颈部肿物10年,无痛性增大。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4.7×10 9 /L,比值41%。MRI示颏下及双侧颌下间隙多发肿大的淋巴结。A.T1WI等信号;B.T2WI高信号,信号均匀;C.横断面T1WI增强扫描;D.冠状面T1WI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且淋巴结周边呈线样明显强化。长白箭头示病灶,短白箭头示胸锁乳突肌,黑箭头示下颌骨

图3-6 木村病

【鉴别诊断】

与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的鉴别。①ALHE西方人多见,好发于女性,病史较短,一般数月,病变常只侵犯浅层皮肤,病变范围小,一般不侵犯淋巴结及腮腺;而木村病是东方人多见,淋巴结及腮腺受累常见;②ALHE主要是以血管增生为主,伴有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木村病主要以淋巴滤泡的增生为主,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③ALHE增生的血管主要为新生的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内皮细胞呈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增生,血管壁无玻璃样变;而木村病增生的血管多为薄壁血管,多只见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血管壁玻璃样变常可见;④ALHE病变组织很少见明显的纤维化;而木村病后期常出现明显纤维化。

(周正根 张水兴 刘其顺 梁龙) ksrRLlwh2OW+UlMv2ptlvUBKwGnHNRGhi/qC8yrF+dwKEJjcwqDIcUkZ8DAa7vD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