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的生活习性,主要表现在它对温度、湿度、地理环境及食物的需求及适应特性。

1.栖居地

栖居地是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选择与适应的最直观的综合反映。蝎子栖居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地理状况、小环境的创造与适应等都有其特点。蝎子平时喜栖息在山坡石砾、树丛、落叶下,以及墙缝、土穴、荒地潮湿阴暗处,并经常外出晒太阳。它常选择向阳、背风、地面适度紧实、相对平坦的地方栖居,要求有大量的石缝、间隙及可以隐蔽身体之处以躲避天敌,高温时遮阴,下雨时躲雨。

蝎子为穴居,其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穴中度过。蝎窝一般均为泥石构成,即使在天然石缝中,也有大量泥土,泥土是蝎窝的主体成分。由于蝎子具有随温湿度变化而迁移的特性,因此,即使在同一蝎窝也有很长的上下通道。蝎窝常常是在石缝下的土层中横竖挖通而形成,构成一个比较大的洞系,供蝎子使用。蝎窝多种多样,不同的孔洞,可以建造不同的蝎窝,供不同季节使用。但是一般来讲,蝎窝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图11)。

图11 蝎窝示意图

在栖居环境上,经过自然选择,在蝎子天敌经常出没的地方,蝎子很少能安定栖居,只有蛇、蜥蜴、蟾蜍、螳螂、黄鼠狼、老鼠,尤其是蚂蚁相对较少的场所,才可能成为蝎子的理想栖居场地。另外,还要求有一定的食物条件,如蜘蛛等经常出没等。

2.取食习性

(1)食物种类

蝎子属于肉食性动物,最爱吃各种节肢动物,如各种昆虫、蜘蛛、蜈蚣和陆生软体动物等,蝗虫和蟋蟀也爱吃,尤其喜食柔软、多汁含蛋白质丰富的小动物。蝎子个体较小,其动物性食物种类相对较少,一般只限于个体与之接近或更小的、不具备强有力反抗手段的小型昆虫、软体动物,以及其他一些小爬虫。具体地讲,蝎子的动物性食物主要有各种蜘蛛、蜈蚣、蝗虫的若虫、蟋蟀、地鳖虫、蛞蝓、黄粉虫、米蛾和玉米螟的幼虫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黄粉虫是较理想的蝎子饵料。新鲜的肉类,如猪肉、牛肉、鱼肉、蛙肉等,蝎子也爱吃,但不吃熟食。蝎子只是在缺少动物性食物的情况下才偶尔吃植物性食物。蝎子对植物性食物要求很高,一般只吃食多汁青绿的幼嫩植物,如幼嫩的青菜等。

(2)取食方式

蝎子发现目标后,隐蔽地迅速接近,张开蟹螯状的钳,向猎物步步逼近,然后突然将猎物钳住,同时用尾刺将其蜇死,再用螯肢将其撕裂。蝎子没有咀嚼器官——牙齿,但能从口中分泌出一些消化液吐到猎物上,将其在体外进行消化,当猎物成为浆液后再吸入体内。蝎子捕食一般在窝外进行,也有时带部分残体回窝内继续取食。蝎子的取食时间大多是在晚上。一般从夜幕降临到23:00左右,许多昆虫及软体动物等都已蛰伏,活动减少或停止,对外界的侵袭防范放松,此时是蝎子出窝取食的黄金时间。蝎子感觉器官特点决定了其捕食能力相对较弱,只会捕捉那些即将撞上角须的昆虫。因为蝎子夜晚外出时间只有几个小时,而且其行动速度不是很快,因此蝎子取食时的活动范围只有方圆几米至几十米。蝎子取食往往多次重复在同一路线上,一般没有太大的变更。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很容易捕捉到野生蝎子。

(3)取食次数及取食量

由于行动不灵活,捕食能力低,经常处于时饱时饥的状态,蝎子养成了罕见的耐饥能力。据报道,在不供水和食物的情况下,东亚钳蝎成蝎平均可存活320天,个别蝎子可长达600多天。蝎子可以不必天天捕食,一般进食1次可维持10天不饿。不同状态下的蝎子,其食量也有差异。观察发现:初产1龄蝎不进食,出生12天后,先爬下母蝎背部,营独立生活,开始捕食;此时的蝎子最喜食小黄粉虫、地鳖虫等昆虫,1只小蝎1天可吃8~10毫克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30%(未吃食物的2龄小蝎,体重为25毫克左右)。成蝎一般3~5天捕食1次,一次可吃掉3只较大的黄粉虫。

蝎子的进食具有周期性规律,这是由蝎体内营养消耗过程决定的。蝎子在大量进食时,所获得的营养较多,其中一部分供应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剩余营养则以糖原或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由于营养过剩,随后进入弱食期,出现食欲降低、食量减少的现象。几天后,正常的代谢消耗使旺食期贮存的营养物质基本耗尽,再次进入旺食期。如此周而复始,旺食期与弱食期交替出现。成蝎的周期性进食规律表现较为突出。此外,蝎子的食量也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蛰前蝎子食量大增,有时虽然气温较低,但它们仍然取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体内要贮存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保证度过漫长的冬天。

(4)蝎子对水分的摄入

蝎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分。据测定,蝎子躯体内的水分含量约占体重的55%。蝎子体内的水分在不停地消耗,其消耗方式有3个:一是体表散发部分水分;二是通过粪便排出部分水分;三是通过书肺的气体交换散失部分水分。水分缺乏将影响蝎子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为保持体液平衡,维持身体需要,蝎子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相应的水分。

蝎子对水分的获取主要有3个途径:第一,通过进食获取大量的水分,如黄粉虫体内含水量达60%左右;第二,利用体表、书肺孔从潮湿大气和湿润土壤中吸收水分;第三,蝎子体内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生成一些水分。其中前两个途径是蝎子体内水分的主要来源,因而当环境湿度正常,食物供应充足时,蝎子不需要饮水。

蝎子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水分不同。例如,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因大量消耗水分,对水分的需求量大些;蜕皮期间,由于蜕皮生理的需求,蝎体对水分的需求量更大。进行蝎子的无休眠养殖时,尤其应该注意饲养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整。

3.活动规律

蝎子的活动明显受季节影响,不同季节其活动各具特点,即使在同一季节,也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的影响。

(1)季节性活动规律

蝎子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活动特征。晚春至初夏,蛰伏的蝎子结束冬眠,开始起蛰。当温度上升到10℃以上时,蝎子慢慢从冬蛰室爬出,并开始外出取食、晒太阳,以恢复身体机能。初夏至初秋,整个季节温度较高,蝎子的活动也最频繁,充满活力。蝎子在夏季,经常外出觅食,并出窝爬行、玩耍,在感觉温度较低时爬出来倒悬在石板下晒太阳。在此期间,蝎群内个体之间常常发生打架、斗殴及相互残杀的现象。到了秋季,蝎子活动明显减弱,行动变得迟缓,不爱动,且取食频率降低,在外面很少见到蝎类爬行。随着冬季的来临,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蝎子的窝外活动即告停止,钻进蝎窝,把新陈代谢降到最低限度,并爬入冬蛰室,开始冬眠。一直到来年晚春,才缓缓爬出地面。

(2)昼夜性活动规律

在蝎子活动旺盛的季节,蝎子的活动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表现为昼伏夜出特性。在白天,蝎子在窝内可能随温度变化而进行垂直运动,但并不经常爬出地面进行采食,除了晒太阳以外,不进行太多的活动。在夜间,因为昆虫在夜间活动较少,比较容易捕获,而蝎子也相对比较容易逃避天敌的袭击及人为的干扰,蝎子爬出蝎窝捕获昆虫作为食物。夜间活动一般到午夜前即告停止,因为这时气温已降低。

4.蝎群内关系特征

蝎群长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产生了许多相互关系,有互利合作关系,也有相互抑制关系。蝎子喜欢群居,有识窝识群性,多在固定的窝穴结伴定居。在条件不适宜时,会成群结队向外逃,寻找新居。

(1)蝎群内的互利合作关系

在蝎群中,母蝎产下小仔蝎后,仔蝎都爬上母蝎背部,寻求保护。母蝎则提高警惕,谨防小蝎受到伤害,肩负起保护小蝎的责任。与此同时,小蝎之间也和睦相处,并服从母蝎的管理和保护,很少强行挣脱保护。

当蝎群内,密度适宜或较低、食物充足时,每只蝎子都有充足的生存空间,个体之间都能友好相处。在蝎窝内,一蝎一室,相安无事。在外出捕获食物时,也各自为政,互不干扰。尤其在早春、晚秋及冬蛰期间,由于蝎子的活动减少,发生冲突的机会减少,也就更有利于蝎群保持稳定。

(2)蝎群内的相互抑制关系

当蝎群密度过大时,生存空间、食物供应、栖居环境等发生紧张,就会导致种群的自疏,即通过种群内的相互抑制作用来降低种群密度,达成一种新的平衡。蝎子的自疏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争夺食物、相互干扰、自相残杀和污染环境。

当蝎群过大、食物紧缺时,蝎子之间会出现争夺食物的行为。蝎子在外出取食时,僧多粥少,往往发生斗殴、互相争夺现象,这种现象会使捕食目标趁机逃脱,进而增加了捕食难度,对争夺双方都不利。有时为了争夺食物,还会发生打斗致死的现象。

相互干扰是一种被动的负影响,完全是密度过大造成的。一方面,蝎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互相影响,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蜕皮生长,也影响取食增重,致使生长发育迟缓。另一方面,母蝎在繁殖期间相互干扰,影响情绪,会使受精卵的形成及胚胎发育受阻,或造成死胎、死仔,降低繁殖率。

自相残杀往往发生在密度过高或者缺乏食物、水分时。自相残杀往往表现为大蝎吃小蝎,强蝎吃弱蝎及病蝎,未蜕皮的蝎吃正在蜕皮的蝎。即便是母蝎,有时也会吃掉自己生下来的仔蝎。

环境污染是一种间接抑制反应。当蝎群密度过大时,蝎子排出的粪便、吃剩的食物残体、死亡的个体大量堆积于蝎窝内,在蝎窝内腐烂发臭。肮脏的环境可以迅速滋生各种病菌,并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甚至毒气,污染蝎窝环境,影响蝎子生长发育。密度越大,污染越重,不利影响也就越大。

5.冬眠习性

冬眠是由于天气寒冷引起的动物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立冬开始,蝎子的生命活动减弱,新陈代谢降低,当地表(离地面5厘米)的平均温度降到10℃以下时,蝎子便沿着石缝钻到地下25~70厘米的深处进行冬眠。直到翌年气温回升,蛰伏处温度达10℃以上时,再恢复正常。这段时间即为冬眠期。冬眠期间,蝎子蛰伏于窝内,不吃不动,静静消耗着冬眠前贮存的大量营养,此时只有内部必要的代谢活动维持在最低水平。一般在冬眠的中后期,蝎子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最迟钝,此时蝎子的抵抗能力及防疫系统都是最差、最脆弱的,极易由于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死亡。身体瘦弱、发育不良的蝎子在冬眠期,因为营养供应不足,虚弱的体况难以承受这种长期蛰伏,往往不能等到来年起蛰即已死亡。

蝎子的冬眠习性是自然状态下长期适应选择形成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通过加温的方式,改变这种习性,打破冬眠。这就为人工养蝎加快其生长发育节奏提供了可能。

6.蜕皮

蜕皮是与蝎子个体发育联系最密切的一个生物学过程,也是蝎子的一种生长行为。蝎子生长过程中会经历6次蜕皮,当生长结束时蜕皮才停止。

一般而言,蝎子在蜕皮前均有明显的征兆。蝎子在蜕皮前,向地下转移,或迁往蝎窝中部(1龄蝎除外),并进入一种半休眠状态,几乎停止活动。蜕皮前的蝎腹部明显比平常肥大,体节清晰可见,而且皮肤粗糙,似有裂纹。

1龄小蝎尚未离开母体,也不能活动,1龄小蝎蜕皮一般要借助母体的帮助。蜕皮时,1龄蝎用尾刺勾住母体的体节间隙,头部朝下,倒悬下来的小蝎不断扭动身体,旧头胸部破裂,露出新的头胸部,然后以继续扭动和重力作为动力,逐渐蜕出整个蝎体,掉落在地上,蜕完皮后又迅速爬到母背上。

蝎子以后的5次蜕皮则需要借助外物进行。蜕皮时,体皮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水分而从头胸部与背板交接处水平裂开,小蝎用步足牢牢抓住石块或地面的坑洼等,并不断扭动身体,头胸部先蜕出,随着身体的不断扭动,前腹部、后腹部依次蜕出。蝎子蜕皮的时间较长,一般需3小时以上。刚刚从旧躯壳中蜕出的小蝎,静止不动,形同死蝎一般,6对附肢整齐地叠放于腹面,就像一长尾贴地爬虫。很快,“死蝎”复活,蝎体迅速膨胀扩大,身体伸长,附肢展开,并开始活动。 wG9YmCq4SHOp7GrpywvLVJvAPsKPHp04ZRaP1MBnt5QbgrqFU+LdxBsrT41qm/4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