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家蝇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

1.外部形态

(1)成虫

成蝇体中型,长6~7毫米,灰褐色,身体可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

头部略呈半球形,最突出的部分是一对大的复眼,复眼由4 000只小眼组成,能辨别出近距离的,特别是运动的物体。雄蝇的双眼彼此靠近且较大,额宽为一眼的1/4左右,单眼三角与复眼内缘间的宽度只及单眼三角横径的1/2甚至更窄(图10、图11);雌蝇的两眼间有一定的距离。家蝇头顶部中央有单眼3个,一前两后排列,单眼只能辨别光线的强弱和方向,而不能成像。在两复眼的前方有触角1对,触角芒的上下都有较长的纤毛。成虫口器舔吸式,前端有很大的口盘,能很方便地吸吮浆液等(图11)。

图10家蝇雄成虫头部

图11家蝇的头部与口器

胸部灰褐色,背面有4条黑色纵条,胸部着生有1对翅和3对足,可以说胸部是家蝇的运动中心。胸部由3体节愈合而成,分别为前、中、后胸。前、后胸都很小,中胸较为发达,占胸部前面的全部,背面有刚毛、毛和条纹等,中胸和后胸各有气门1对,位于胸部的侧面。胸部背侧面有1对翅,翅透明,基部稍带黄色;脉序中,第4纵脉末端向前方弯曲急锐导致梢端与第3纵脉的梢端靠近。腋瓣大,不透明,色微黄。胸部腹侧面有足3对。足黑色,末端有爪1对、扁爪垫1对和刺状爪间突 l个(图12)。蝇类很特殊的味觉器官是在它的足部跗节上,这方便它在各处爬行时发现食物。跗节的末端是1对爪和1对爪垫,依靠爪它能抓着粗糙的表面,而爪垫的腹面由数不清的密毛所覆盖,并能分泌一种黏性物质,家蝇依靠它,可以在光滑的表面(如玻璃、瓷砖)上行走,甚至具有垂直行走和倒立行走的能力。

图12蝇足跗节末端

腹部亦为灰褐色,暗色条纹不如胸部清晰。腹部外观仅见5节,第1节和第2节背板合为一节。腹部内包含了大部分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雌蝇腹部的末端是长而细的产卵管,为第6至第10节演化而成,节与节之间有节间膜,当它伸展时,等于腹部的长度,收缩时,一节套入一节,外观仅可看见末端。雄蝇的第6至第8节演变为外生殖器,平时也缩在体内。

家蝇雌雄分别,一看它们的个体大小:群体中个体较小的一般为雄性,个体较大的一般为雌性;二看它们的肚子:雄性的肚子小而扁,雌性的肚子大而圆;三看它们的屁股:雄性的屁股是圆形的,雌性的屁股是尖形的。

(2)卵

家蝇卵乳白色,微小,呈香蕉形或椭圆形,长1.25~1.33毫米,宽0.26~0.28毫米,重0.071~0.076毫克(图13)。1克卵有13 000~14 000粒。卵表面略带光亮,前段稍窄,后端稍宽,在卵壳背面有2条脊,孵化时幼虫即从此处钻出。卵粒多互相堆叠。卵期的发育时间为8~24小时,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卵在13℃以下不发育,低于8℃或高于42℃则死亡。在下列范围内,卵的孵化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2℃时,20小时;25℃时,需16~18小时;28℃时,需14个小时;35℃时,仅需8~10小时。生长基质的湿度也对卵的孵化率有影响:相对湿度为75%~80%时,孵化率最高;低于65%或高于85%时,孵化率明显降低。

图13家蝇的卵

(3)幼虫

家蝇幼虫俗称蝇蛆,有3个龄期。幼虫灰白色,无足,体后端钝圆,前端逐渐尖削。蝇类的幼虫连头在内共14节,但明显的只有11节。初孵幼虫体长约2毫米,体重约0.08毫克,3日龄或4日龄幼虫体长8~12毫米,体重20~25毫克。

幼虫头退化,很小,无腿,几丁质较强而常缩入第1胸节。头前端的腹面有两个辨状构造,上有向内的小沟,相当于蝇的小唇,内则即口。二者之间有一舌状几丁质小片,即为下唇。头前面背侧也有两个球状构造,每一球状构造上有两个突,背面的突相当于触角,腹面的突相当于触须,都是幼虫感觉器官。幼虫口钩爪状,在口内有两个钩,左右排列。口钩弯向下后,口钩在后端由口下骨接连于三角形的啄基骨。啄基骨的后方分为上枝及下枝,在下枝的下方即咽,前通于口,后通于食管。幼虫胸部3节相似。腹部共10节,前面的6节相似,第7、第8节居末端而构造特殊。

幼虫以气管呼吸,两端气门式,在胸部第1节的两侧有气门,为扇形,上有指状突,每突之尖处为气门,称前胸气门。腹部第9、第10节居第7、第8节之间,靠腹面有肛门,第8节的末端有气门,左右各一。腹部气门有孔缘及气门裂,孔缘为几丁质构造,气门的内侧在孔缘附近有一小孔为纽扣区,系幼虫蜕皮时留下的原气门的瘢痕,气门在各龄幼虫不同,1、2龄简单,3龄(成熟幼虫)复杂(图14)。

图14家蝇的幼虫及气门
1. 3龄幼虫侧面观;2. 2龄幼虫后气门;3. 3龄幼虫前气门;4. 3龄幼虫后气门

蝇蛆的生活特性是喜欢钻孔,畏惧强光,终日隐居于滋生物的避光黑暗处。它具有多食性,形形色色的腐败发酵有机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幼虫期是苍蝇一生的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种蝇个体的大小和繁殖效率。

蝇类幼虫腹部第8节后侧有后气孔(门)一对,后气孔由气孔环、气孔钮及气孔裂等部分组成。幼虫的后气孔形态是蝇类分类上的重要根据之一(图15)。

图15常见蝇幼虫的后气门

(4)蛹

家蝇的蛹称为围蛹,系3龄幼虫不蜕皮收缩而成。由于蛹仍有末期幼虫的皮,构造基本上与末期幼虫同,因此,在前端有前气门,在后端有后气门。在蛹的第3、第4节之间两侧另有二突起,即蛹之气门,向内接连于中胸气门。蛹大多数呈桶状,约6.5毫米长,重17~22毫克,初化蛹时为黄白色,后渐变为棕红色、深褐色,有光泽(图16)。

3龄幼虫成熟后,即趋向于稍低温的环境中化蛹。但低于12℃时,蛹停止发育;高于45℃时,蛹会死亡。在适宜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蛹期相应缩短。16℃时,需要17~19天;20℃时,需要10~11天;25℃时,需要6~7天;30℃时,需要4~5天;在35℃时,仅需3~4天,此为最佳发育温度。蛹的特性是比较耐寒。据试验,家蝇蛹在温度1℃、环境湿度85%的冰箱中冷藏4天后返回正常室温,羽化期仅比正常蛹期推迟1天;在上述环境下冷藏3天,并不会降低其羽化率。据试验,适宜蛹发育的最佳培养料湿度为45%~55%,高于70%或低于15%,均会明显影响蛹的正常羽化。如果蛹被水浸泡,时间越长,蝇蛆化蛹率越低,蛹的羽化率也下降。有人曾从液体垃圾中捞到1 000个蝇蛹,转入干燥环境后,结果一个也未能羽化为成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培养蝇蛆的养分不足,蝇蛆在没有完全发育的情况下而勉强化蛹,这种蛹也一样能够孵化成成蝇,但这种成蝇95%以上是雄性,只吃食物不产卵,一星期左右全部死亡。所以,用来留种化蛹的蝇蛆,一定要用充足的养料把它们养得肥肥胖胖,这样它们的雌性比例就越大。只有雌性种蝇多了,产卵量才有保障,产量才会稳定。

图16家蝇的蛹

从蛹羽化的成蝇,需要经历静止—爬行—伸体—展翅—体壁硬化几个阶段才能发育成为具有飞翔、采食和繁殖能力的成蝇。

2.内部结构

(1)消化系统

家蝇消化道的主要部分是自口器到肛门一系列长长的腔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后肠3个部分。

前肠的前端为咽,食物经过有滤过作用的唇瓣的拟气管进入中舌和下唇形成的下唇腔(口腔,相当于中喙处)。涎腺开口于它的后端,涎腺分泌涎液进入消化道中。涎液为含有淀粉酶、主要分解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液。下唇腔的后方即为咽头(相当于基喙处),其后为食道,食道之后为贲门囊,贲门囊的壁特厚,有类似水泵的作用,与贲门囊相接处有储食囊,囊管开口于此。贲门囊瓣以前为前肠部分,它的内壁都被有几丁质的内膜。

贲门囊瓣以后为中肠,中肠在胸腔的部分管细直而壁薄,在腹腔的部分粗而屈曲,壁也较厚,肠中内壁有一层上皮,有分泌消化液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但无几丁质内膜。

中肠之后为后肠,两者相接处有马氏管开口其间,此处又称作幽门。马氏管为两对末端相并合的细长的管子。后肠由较细长的前段(回肠)和扩大的后段(直肠)所构成,回肠与直肠交接处有直肠瓣,后肠的内膜是一层可透水的几丁质。后肠的功能主要为吸收水分,食物残渣通过后肠便成为粪便。直肠有4个直肠乳突,一般也认为它和水分的吸收作用有关。

(2)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器官的生殖腺是一对睾丸,这是精子发生的场所,睾丸的下方为输精管,两侧输精管在下端合并形成储精管,在储精管的近末端接近阳体的部分有一具水泵作用的射精囊。

雌性生殖器官的生殖腺是一对卵巢,每个卵巢又由大于100个相互并列的卵小管组成,每个卵小管可分端丝、端室、滤泡和卵小足等几个部分。每个卵小管中同时可以有数个滤泡,最靠近输卵管的最成熟,而最近端室的滤泡处于最早发育期,每一卵小管每次只有1个成熟卵,这个卵产下前,其他的滤泡是停滞在一定发育阶段的。卵巢和一对输卵管相连,输卵管在下端合并为一,它的末端是阴道,在输卵管和阴道交接处有受精囊(通常是3个)和一对附属腺开口其间。 GSQHI0bc0OVgOF8H/+6LTTdZLHsVOShgv1X1Vrt03PcVv+NteLyjZligAu1bpD7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