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近代的中西医汇通派

唐宗海,字容川,是中西医汇通派的早期代表人物。唐宗海著有《血证论》《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等著作,合称为《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西医汇通”之说的提出始于唐宗海的著作。唐宗海本着保存和发扬中医学的愿望而提倡中西医汇通,主要是以西医印证中医,从而论证中医是科学的。唐宗海认为中西医各有长短,中西医原理相通,并不矛盾。然而,唐宗海为了维护中医,驳斥当时对中医的种种贬抑观点,在主张汇通的过程中,表现出重中轻西的思想和对西医的蔑视,不能真正吸收西医之长,也不能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朱沛文,生于清末,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是非,不能偏主,所以应该对中西医各取其是,加以汇通。因为中西医有可通之点,也有不通之处,所以应该通其可通、存其互异。朱沛文在古今评价方面比较开明,一方面对中医宋代以后的发展都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对王清任的脏腑记载错误之处亦予以指出。

恽铁樵(1878—1935)学识渊博,能博采诸家,对中西医都进行过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恽铁樵在学术思想上较前人提高很大,其代表作《群经见智录》论及了中西医学的不同基础和特点。恽铁樵坚信中西医学可以汇通,他提出“中西医化合是必然的趋势”的观点,不但立场鲜明,而且眼界开阔敏锐。恽铁樵既坚持中医的独立价值,又肯定西医的理论和西医的先进之处。恽铁樵不仅主张兼通中西医,吸收西医之长,搞清中医学理论,而且还主张中西医汇通应以中医为主,同时注重实际效果。例如,其著作《保赤新书》就用中西医理分析儿科诸病,处方用药不拘不泥,为时人所称道。对于恽铁樵的医学活动虽然评价不一,但是在近代他仍是中西医汇通派的著名代表,在近代医学界具有极大影响。

张锡钝(1860—1933),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1909年),约80万字,多次印行,广为流传。《医学衷中参西录》总结了张锡钝多年的临床经验,创制了诸多名方。张锡纯注重实践,讲求疗效,他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阐发医理,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张锡钝认为西医之理已包括在中医理论之内,沟通中西医并非难事,例如,他从医理、临床各科病证及治疗用药等方面,对中西医理互相印证的观点加以阐发。张锡钝汇通中西医的目的是印证中西医理相通,中医理论并不落后,所以张锡钝主张中西药并用,而且他在临床上经常以西药加中药复方治病。例如,他极力推崇阿司匹林的降热作用,创有阿司匹林麻黄汤、阿司匹林白虎汤等方剂。张锡钝中西药并用、重疗效的观点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ASTYPeZ46CCKw7hxHhRSrel6Fs7ljiEse4+PxuQUP7UiQGrsBxHJiR0qama6ba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