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乳腺放射学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一、乳腺放射学检查方法

1.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是检出早期乳腺癌及微小乳腺癌的最佳手段,乳腺X线摄影可以检出临床不能触及的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检查常采用双侧乳腺同时摄片以利于对照观察,常规X线摄影投照体位包括乳腺内外斜位(mediolateral oblique,MLO)摄影及头尾位(craniocaudal,CC)摄影。当常规体位投照摄影发现可疑病灶时,可进行附加体位投照(内外侧位、外内侧位和腋尾位等),以及放大摄影和针对病灶的点压迫放大摄影来协助诊断。乳腺X线摄影检查需对乳房进行适度的压迫,这可能会加重月经期前及月经期乳房疼痛患者的痛苦程度,所以建议绝经期前的女性在月经结束后14天内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随着乳腺X线摄影设备及技术的发展,乳腺断层摄影及乳腺三维摄影也将应用于临床。

2.乳腺导管X线造影 在无菌条件下采用注射针将有机碘对比剂经溢液的乳孔注入乳腺导管内,封堵乳孔后对乳房进行X线摄影。常规摄影体位是乳腺侧位和头尾位。乳腺导管造影适应于所有分泌性溢液患者,包括血性、浆液性、黄色和清水样等溢液。急性炎症、哺乳期及碘造影剂过敏是乳腺导管造影的禁忌症。此外,乳腺导管造影过程中可同时将抽吸出的液体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

二、乳腺正常放射学表现

1.正常乳腺X线摄影表现 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女性乳腺X线摄影表现有所不同(图2-1至图2-5)。

例1女,18岁(图2-1)。

双侧乳房致密而丰满,乳房内几乎完全是腺体,缺乏层次,皮下脂肪很薄,皮下脂肪呈弧线透亮带,乳晕密度比周围乳房皮肤密度高
图2-1 青春期正常乳腺

例2女,17岁(图2-2)。

双侧乳房内几乎完全是腺体,缺乏层次,皮下脂肪很薄,皮下脂肪呈弧线透亮带,乳晕密度比周围乳房皮肤密度高,双侧乳腺不对称
图2-2 青春期正常乳腺

例3女,30岁,哺乳期(图2-3)。

双侧乳腺小叶增生呈乳头状和团块状致密结节,Cooper韧带增粗,乳晕增厚致密
图2-3 哺乳期正常乳腺

例4女,22岁,哺乳期(图2-4)。

双侧乳腺小叶外形变模糊,X线呈磨玻璃状改变。乳腺腺体向外膨大,前缘波浪式凹凸不平,小叶增生呈乳头状和团块状致密结节,Cooper韧带增粗,乳晕增厚致密。(哺乳期8个月以后,泌乳量开始减少,小叶收缩,乳腺间质开始增多,至哺乳完全终止数月后,小叶和导管逐渐收缩,恢复正常状态)
图2-4 哺乳期正常乳腺

例5女,63岁(图2-5)。

双侧乳房纤维腺体少,密度低,可见纤维腺体呈小梁条索结构,血管结构清晰
图2-5 退化期正常乳腺

成熟期乳腺内纤维腺体与脂肪构成比不同,ACR BI-RADS(美国放射学院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将成熟期乳腺构成分为4型:①脂肪型(Ⅰ型):乳腺内几乎全部为脂肪组织,纤维腺体组织比例<25%(图2-6);②散在腺体型(Ⅱ型):乳腺内散在的纤维腺体组织占26%~50%(图2-7);③不均匀致密型(Ⅲ型):纤维腺体组织占51%~75%,乳腺内小的肿块可能被遮盖而不被发现(图2-8);④高度致密型(Ⅳ型):纤维腺体组织比例>75%,乳腺X线摄影呈致密影(图2-9),使乳腺X线摄影显示病变的敏感性明显下降。

例6女,80岁(图2-6)。

双侧脂肪型乳腺内纤维腺体<25%,乳腺内见多发钙化灶
图2-6 脂肪型乳腺

例7女,75岁(图2-7)。

双侧散在腺体型乳腺内纤维腺体占26%~50%
图2-7 散在腺体型乳腺

例8女,21岁(图2-8)。

双侧不均匀致密型乳腺内纤维腺体占51%~75%
图2-8 不均匀致密型乳腺

例9女,34岁(图2-9)。

双侧高度致密型乳腺内纤维腺体>75%
图2-9 高度致密型乳腺

2.正常乳腺导管X线造影表现 每侧乳腺大致有15~20支导管,正常导管每支主导管有3~4支分支导管和若干小分支导管与终末导管。导管管径由2~3mm逐渐变细,直至终末导管和小叶。导管萎缩后可能只显示分支导管或只显示主导管,所以导管X线造影可分为三型:①干型:主导管显影;②支干型:主导管和分支导管显影;③支叶型:主导管、分支导管、小分支导管和终末小叶腺泡全部显影(图2-10)。

例10女,58岁(图2-10)。

右侧乳腺导管X线造影示本例为支叶型,主导管、分支导管、小分支导管和终末小叶腺泡全部显影
图2-10 正常乳腺导管X线造影 16rGF5VcpVr1g4ElS+nrcZQG8CX7JQD6E2+mKkq9mbPxTfhal2ydtKgeKZWnUm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