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病因病机学研究

一、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及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多发病,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四肢疼痛、龟背、乏力,甚至骨折。中医虽无骨质疏松症之名,但有关类似症状的描述在历代医籍中屡可见到。根据骨质疏松症的腰背四肢疼痛、龟背、乏力等临床表现,总结历代医家所述,现多将本病归属于中医的“腰痛”“骨痿”“骨痹”“骨折”“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

(一)先秦、秦、汉时期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有了初步认识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藏精,精生髓,骨、髓是受到肾精的滋养,因此,对骨的生理病理记载均有与肾精密切关系。早在先秦马王堆汉墓帛书就有记载筋骨的强弱与精气的关系,即精盛则筋骨强健。《天下致道谈》中说:“凡彼治身,务在积精……虚实有常,慎用务忘,勿困勿穷筋骨凌强”。如果肾精不足则出现骨骼病变。

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为《内经》)中有记载类似本病的症状,“腰痛”“腰背痛”“骨痿”“骨痹”“骨枯”等基本概念及对其病因病机有了初步认识。在《素问·痿论编第四十四》提出“骨痿”“骨枯”的病名,并论述了发生骨痿、骨枯均与肾有关,“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内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还在《素问·逆调论篇三十四》中说:“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均提示肾与骨、骨髓的关系,由于骨与骨髓是相互滋养的关系,因此,骨骼的病变可损伤骨髓,累及肾。《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中“藏精于肾,故病在溪……是以知病之在骨也”,《灵枢·本神第八法风》中“精伤则骨酸痿厥”,均提出了精和骨的病理关系。

《灵枢·本神第八法风》中“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中“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中“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中“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法时》中“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难经·论经脉十四难》中“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等指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如腰背四肢疼痛、骨痛、驼背、视物昏花、乏力等,与肾密切相关。在《内经》所言的“骨痿”“骨痹”,只是用词不同而没指出两者的异同。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说:“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认为骨痿是本病的初起阶段,进一步发展则可演变为骨痹。华佗在《中藏经·论痹第三十三》中“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肾则名骨痹”,《中藏经·论骨痹第三十八》中“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提示外邪和嗜欲不节也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之一。

除了以上所述外,《内经》已认识到脾胃功能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关系密切,如《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中“脾主身之肌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清阳实四肢”,《灵枢·决气第三十》中“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肌肉都需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因此,肌肉的强健与脾之运化功能息息相关。只有肌肉丰满强健,活动有力,骨骼才能得到滋养而强健有力。《灵枢·本神第八法风》中说:“脾气虚则四肢不用”。因此,若肌肉消瘦痿弱不用,则骨髓生化乏源,骨髓失养,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二)晋、隋、唐时期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理论形成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系统全面论述了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丰富了肾主骨理论。《诸病源候论·卷十五·五脏六腑病诸候》:“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诸病源候论·卷五·腰背病诸候》:“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诸病源候论·卷五·腰背病诸候》:“凡腰痛病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伤,是以腰痛。二曰风,风寒着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曰肾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

论述了肝、肾和外邪与骨的关系:《诸病源候论·卷三·虚劳病诸候虚劳伤筋骨候》:“肝主筋而藏血,肾主骨而生髓。虚劳损血耗髓,故伤筋骨也。”《诸病源候论·卷三·虚劳病诸候虚劳风痿不随候》:“夫风寒湿三气合为痹。病在于阴,其人苦筋骨痿枯,身体疼痛,此为痿之病。”

病久不愈导致骨髓空虚:《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四·注病诸候骨注候》:“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凡人血气虚,为风邪所伤,初始客在皮肤,后重遇气血劳损,骨髓空虚,遂流注停滞,令人气血减耗,肌肉消尽……柴瘦骨立,故谓之骨注。”这与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有相似之处。巢元方进一步阐述肝、脾和外邪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还提出了病久不愈导致骨髓空虚的观点。

孙思邈丰富了肾虚和外邪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理论认识,《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肾脏骨极》论曰:“肾虚者,酸疼不安,好倦。肾实者,苦烦热。烦肾虚实应,主于肾膀胱,若其脏腑有病,从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骨极者,主肾也,肾应骨,骨与肾合……若肾病则骨极,牙齿苦痛,手足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肾》“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又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孙思邈的论述与现代文献描述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如足跟痛、不能久站立相一致。

(三)宋金元时期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理论发展

宋代以后,各医家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更加丰富。充实了肾主骨理论,强调了肾、肝脾损和外邪导致骨病,还认为骨病的成因是个渐进缓慢的过程,属于当今慢性病范畴。

宋代陈直第一次提出了近似于现代骨质疏松症定义的名词“骨肉疏薄”。《养老奉亲书春时摄养·第九》云:“缘老人气弱、骨疏,怯风冷,易伤肌体。”《养老奉亲书冬时摄养·第十二》云:“高年阳气发泄,骨肉疏薄,易于伤动,多感外疾,惟早眠晚起,以避霜威。”“骨肉疏薄”的描述与现代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更为相似,认为人进入老年之后,气血渐衰,真阳气少,易于动伤,与骨质疏松症现代临床研究证实肾阳虚证居首位并易骨折的临床认识基本一致。

宋代窦材辑《扁鹊心书》云:“骨缩病此由肾气虚惫,肾主骨,肾水既涸则诸骨皆枯,渐至短缩。”这与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有身高变矮的描述极其相似。

李杲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云:“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足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在《医学发明活法机要虚损证》云:“虚损之疾……自下而损者,一损损于肾,故骨痿不能起于床;二损损于肝,故筋缓不能自收持;三损损于脾,故饮食不能消克也。故心肺损则色弊,肝肾损则形痿,脾胃损则谷不化也。”明确提出肾、肝和脾损也可致筋骨不利。

张从正《儒门事亲》中描述:“皮痹不已,而成肉痹。肉痹不已,而成脉痹。脉痹不已,而成筋痹。筋痹不已,而成骨痹。”认为骨质疏松症的成因是渐进缓慢的发展过程。

(四)明清时期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理论趋近完善成熟

明清时期在理论上的发展与创新,使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趋近完善成熟,认为肝肾气伤、肾气虚、血气两虚、筋伤、肾阴虚、久病不起导致骨质疏松症,同时提出了血瘀导致骨质疏松症的观点。

肝肾气伤、肾气虚、血气两虚导致骨质疏松症:明代薛己《正体类要主治大法》谓“筋骨作痛,肝肾之气伤也”;《寿世保元》中所述:“痿者,手足不能举动是也,又名软风……此症属血虚。血虚属阴虚,阴虚能生热,热则筋弛。步履艰难,而手足软弱,此乃血气两虚。”

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杂病》论述了肝肾与筋的关系:“肾虚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晚清著名医学家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全体总论》云:“筋者,骨节也。骨属肾水,筋属肝木,水生木,故骨节之间亦生筋,而筋又为骨之使也。少乙病骨节,皆责于筋,西医详骨与髓,而于筋甚略,因彼但以运动属之脑气,不以为筋所主。然使无筋,则骨不联属,又乌能运动哉。”

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痿病证治》中提出了骨质疏松症是肾水不能滋养骨骼,而久卧导致骨中空虚,起床困难。“痿废之证,乃阳明火证肾水不足以滋之,则骨空不能立……久卧床席,不能辄起……骨中空虚……无怪经年累月愈治而愈惫也。”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废用因素导致骨质疏松症相一致。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卷下·痹证有瘀血说》中明确提出了“痹有瘀血”的学术论点,很多医家认为,痹证属风湿或风湿性关节炎或骨病,据考证,痹证所包含的病证还有骨质疏松症。“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证。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随用滋阴药,又不放。至此便云病在皮脉,易于为功;病在筋骨,实难见效。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入于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证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王清任有关痹证有瘀血说的论述,也提到“病在筋骨,实难见效”的说法,说明久病瘀血,病在筋骨,治疗有难度并提出了治疗痹证的诸多方法。

上述诸多中医古代文献表明,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已有一定的深度,虽然其发生主要与肾虚有关,但不能忽视与脾胃、肝、气血等其他方面的关系。

二、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根据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对应隶属于骨痿、腰痛、骨痹等范畴,历代医家没有统一的观点,现在主要分为传统学说和少阳主骨学说。传统学说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涉及多脏腑的复杂病变,其病机与“肾”“肝”“脾”三脏关系非常密切,其中肾虚是根本,脾虚是主要环节,肝失疏泄是关键。此外血瘀、外邪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少阳主骨学说是近年来很多中医学者从《内经》中发掘的通过“少阳”经络论治骨质疏松症的方法,这也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了较新颖的思路。

(一)传统学说

1.肾虚为本

《素问·宣明五气》提出“肾主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生骨髓”“肾之合,骨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指出:“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中,髓足则骨强。”《仙传外科集验方》云:“肾实则骨有生气。”说明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得髓养,则生长发育正常而坚固有力。但若有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弱、后天失养、治疗失当,或过劳、生育过多等原因,造成肾虚精亏,不能生髓充骨,骨髓空虚,发为本病。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肾脉……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素问·痹论》曰:“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千金要方·骨极》云:“骨极者,主骨也,肾应骨,骨与肾合……若肾病则骨极,牙齿苦痛,手足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身痹脑髓酸。”《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灵枢·经脉》篇曰:“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骨而濡骨髓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骨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丹溪心法》亦云:“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精走髓空。”《素问·上古天真论》系统阐述了人体从生长、发育到衰老的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这段文字同时阐述了筋骨的生长发育过程,说明的强劲脆弱与肾精盛衰、年龄的增长有密切联系。

近年来,国内学者所做的骨矿含量随年龄变化规律的研究和祖国医学所记载的骨中精气盛衰的变化规律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充分说明祖国医学有关“肾藏精,主骨,生髓”的理论是正确和科学的。基于上述理论,众多中医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许志奇等 [1] 对肾虚患者的骨矿含量的研究表明:肾虚症患者骨矿含量普遍低于正常人,肾虚组与正常人组相比较,骨矿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肾虚证的发生率同年龄成正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李泉玉等 [2] 的研究结果提示:肾主骨,骨功能低下者,骨矿含量普遍降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肾虚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成骨功能下降,使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发生骨质疏松症。另有研究表明,肾虚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成骨功能下降,使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发生骨质疏松;血清1,25(OH) 2 D 3 水平降低或肠道对其敏感性减弱时,会引起肠道钙离子吸收下降,而健脾养胃药可以促进1,25(OH) 2 D 3 生成。李茵等 [3] 学者对中药相关度分析结果,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复方中使用频次依次为熟地、淫羊藿、杜仲等34味中药,灰关联系数大小依次为山药、淫羊藿、骨碎补等。肾经、肝经和脾经的药物所占比例较大。在药物分类中,补益药达到23种,占总数的67.6%。其中,又以补阳药为主,其次为补气药。脾胃虚弱可以影响胃肠对钙磷等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肾虚证与骨密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故肾虚与骨质疏松症发病有着直接关系。临床研究显示,补肾中药能对抗骨吸收,能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纠正体内激素的失衡。黄剑美 [4] 用补肾健脾活血法之补肾健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观察到补肾健脾汤能够提高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谢林等 [5] 从提出健脾养胃法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卢心宇 [6] 论述脾胃虚弱无以资助肾中精血,而致髓少骨松。倘艳锋等 [7] 在实验中发现,中医补肾健脾法可以明显降低去势OP大鼠的破骨细胞活性,有效地防治OP发生。

2.脾虚为因

脾主四肢,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饮食五味影响骨的生长,同时与脾胃功能关系密切。脾胃功能正常,受纳、运化如常,则水谷精微化生有源,肌肉筋骨得以濡养。若脾胃虚弱,功能受损,可致化源不足,精微不能输布,而使四肢、肌肉、筋骨和百骸无以充养,行乃大伤。《灵枢·决气》篇曰:“谷气入满,淖泽注于骨。”《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医宗必读·痿》曰:“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百骸,化生气、血、精、津以濡养骨骼。先天之精也有赖于后天脾胃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脾胃虚弱则化源不足,精微不能四布,使道空虚,形乃大伤。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交通上下,灌溉四旁,从而维持气、血、精、津的相互转化。若脾胃功能衰惫,气化失司,枢机不利,血不化精,则骨骼因精微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气虚不能充达,无以生髓养骨,而致骨质疏松症。《灵枢·根结》篇曰:“痿疾者取之阳明。”《素问·痿论》篇则提出:“治痿独取阳明。”可见早在《内经》时代就已认识到痿证(含骨痿)与脾胃的重要关系。卢心宇 [8] 提出,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无以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不足,无以资助肾中精血,而致髓少骨松,从而发生骨质疏松。张玉辉等 [9] 提出,健脾四补方能够明显降低血清ALP含量及尿CaCr、PCr和HOPCr,从而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发挥防治骨质疏松作用。方法采用自然衰老18月龄SD大鼠作为骨质疏松模型,设低龄对照组、老龄对照组、仙灵骨葆组和健脾四补方组(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炮附子等)。结果显示,各组血清Ca、P含量无明显变化;健脾四补方组大鼠血清ALP含量及尿PCr和HOPCr极显著降低( P <0.01),尿CaCr显著降低( P <0.05)。陈东煜等 [10] 运用健脾益胃药通过降低甲状旁腺素(PTH)来抑制骨的吸收,改善骨质疏松症状。因而,我们认为健脾益胃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途径。另外,肾为先天之本,有赖于后天滋养。陈士铎《辨证录·痿证门》云:“胃气一生,而津液自润,自能灌注肾经,分养骨髓矣。”若脾胃运化失司,化生输布不足,无以濡养脏腑,而使肾精乏源,筋骨失养,导致骨痿不用。李杲在《脾胃论》中指出:“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足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动物实验研究表明 [11] ,补中益气汤合右归饮,以健脾、补肾方防治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症较单用补中益气汤或右归饮效果更佳。孟晓东 [12] 采用补肾健脾方治疗41例对照观察,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总之,中医认为,作为后天之本的脾,通过输布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充养机体。倘若这种功能失常,则可诱发骨骼失养,最终引起骨痿(骨质疏松症)。同时长期脾虚亦可诱发肾虚,进而会引肾精亏虚,无力充养骨髓而骨骼痿软,进一步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

3.肝失疏泄是关键

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藏血,“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脾胃才能正常运化和腐熟水谷精微。若肝阴亏虚,筋骨失去濡养,或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血和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进而影响对筋骨的营养,如果影响到脾则导致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而不能濡养筋骨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肝气衰则筋不能动”,《证治准绳·杂病》云:“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又《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体现了肝脾对筋骨的濡养作用。另一方面,肝为乙木,主藏血;肾为癸水,主藏精,肝与肾关系非常密切,精血同源互化,水木母子关系有《内经》云“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故中医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同源”之称,二者同盛则盛、同衰则衰。若肝气郁滞、失于条达,耗伤阴血,肝血不足,则肾精亏虚,使骨无所充、髓无所养,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尤其多见于绝经期妇女。部分女性在绝经后几年中肝郁诸证明显,同时骨矿含量迅速下降,骨密度较正常同龄女性骨密度低,证明肝郁与骨松疏松症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研究表明,肝的疏泄功能与神经系统调节、核酸代谢、内分泌激素的代谢、激素的灭活作用、抗病解毒功能、血液的贮藏和血量的调节等有关,认为肝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失调相关。有研究表明,肝郁影响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 2 )、甾体激素睾酮(testosterone,T)及人垂体泌乳素(prolactin,PRL)等性激素水平,其中PRL升高是肝郁患者较具特异性的指标,现代临床研究证实补肝药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降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许旺等 [13] 运用益肾养肝合剂治疗110例肝肾不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现采用补肾益肝法能明显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并能有效改善骨痛、腰背疼痛、酸软乏力等主要临床症状。吴笛等 [14] 运用调补肝肾法为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1例,效果确切。有动物实验证明 [15] ,养血调肝方可以通过促进骨形成或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骨矿含量,达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4.瘀血、外邪是重要因素

(1)瘀血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素问·调经论》曰:“经脉者,所以行血脉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矣。”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气血的滋润与濡养。气虚则推血无力,渐成血瘀。王清任《医林改借》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血液的运行必赖元气的推动,元气为肾精所化,肾精不足,无源化气,必致血瘀。脾主气,脾虚则气的生化乏源而致气虚,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因此,气虚血行滞缓,脉络瘀阻,即停留为瘀;或因脾虚统摄失职,血不循经,妄行脉外亦可成瘀。以上均可在肾虚和脾虚的基础上产生血瘀,继而形成脏虚络痹之证。此外,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症状是腰背疼痛持久,痛处固定不移,符合血瘀疼痛的特点。

《读医随笔》有云:“经络之中,必有推荡不尽之瘀血,若不祛除,新生之血不能流通,元气终不能复,甚有传为劳损者。”《医林改错·卷下·痹证有瘀血说》云:“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证……病在筋骨,实难见效……已凝之血,更不能活……明此义,治痹证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脏腑经络失养,不仅在局部产生疼痛症状,而且骨骼失去营养来源,发生骨质疏松。研究发现,雌激素水平下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出现黏、浓、凝聚状态,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上升,而雌激素水平和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关系密切。血瘀造成机体微循环障碍,不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导致钙吸收不良,骨形成抑制,引发骨质疏松。现代研究表明血瘀在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肾虚是衰老的主要机理,而血瘀则加速了这一过程。《灵枢》在论述不尽天年的原因时,除指出“五脏不坚”等“虚”的一面外,又指出“脉不通”亦是重要原因。因此,血瘀既可由脾肾虚衰引起,又可导致肾虚、脾虚加重,故此临床上应用活血化瘀对扶正补虚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2)寒湿、湿热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在寒湿方面,大多由于身处湿冷之地,或食凉贪冷,或年老体弱,而致腠理不密,寒湿之邪,乘虚而入,损伤正气,使肾精亏虚,不能充养骨髓同时寒湿具有凝滞之性,阻滞于筋肉关节,使筋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筋伤骨损而发为骨质疏松症。正如《素问·气穴论》“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是对寒邪入骨引发骨痹的论述。又如,《素问·阴阳二十五人篇》亦云“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均认为寒湿之邪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在湿热方面,如《素问·屡论》中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认为是由于热伤津,肾阴亏,致水不胜火,因此,单独的热邪是导致本病的外因之一另外,湿与热结合也是其病因,如《素问·气交变大论》则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暴挛痿痹,足不任身”和《素问·四时刺逆论》所云“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即湿热之邪侵入可导致骨痹的发生。

5.少阳主骨

除传统理论中的“肾主骨”外,王鸿度教授还从《内经》中发掘了“少阳主骨”学说。王鸿度 [16] 等通过初步考证,“少阳主骨”的相关论述散见于《内经》六篇经文中。最详尽的是《灵枢·经脉》所载:“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少阳主骨”出自《素问·热论》篇,但历史上有版本为“少阳主胆”。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胆’作‘骨’……《甲乙经》《太素》等并作骨。”丹波元简根据篇中上下文,认为既然太阳主皮,阳明主肉,故少阳理应主骨,况“少阳主胆”不通,也不合医理。“少阳主骨”具有更深广的内涵,更全面地概括出足少阳胆经与全身骨骼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的联系,也弥补了《灵枢经脉》仅叙病理的不足。

“少阳主骨”的相关论述散见于《内经》六篇经文中。这些经文相互印证,从经脉的功能上,概括了少阳经与人体骨骼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联系,明确阐述了少阳病理变化导致骨病的特征、转化、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王鸿度 [16] 认为,“少阳主骨”学说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关于骨质疏松的全身性骨骼病症,并发现体表足少阳可以自身调控骨强度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从而对以骨痛和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应用方面,谢健 [17] 运用针灸治疗70例45岁以上因骨质疏松造成的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在胆经上取穴,总有效率100%。刘永臣 [18] 以柴胡桂枝汤治疗一骨质疏松10余年且伴压缩性骨折的女性患者,10余剂后运动功能基本恢复。郭剑华等 [19] 认为临床中胆主骨应为筋不束骨,又兼有肝胆症状者。除用以上方剂和针灸外,也可辨证选用小柴胡汤、逍遥散、柴胡四逆散、芍药甘草汤、复元活血汤等加减运用。王科闯等 [20] 总结了王鸿度临床运用“少阳主骨”学说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古人已提出“肾主骨”,为何还有“少阳主骨”之说呢?“少阳主骨”与“肾主骨”又有怎样的关系?其实,这两个理论并不矛盾,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论述骨的生理病理,“肾主骨”主要是从脏腑而论,而“少阳主骨”则主要从经络来论述。“肾主骨”与“少阳主骨”在《内经》中皆有明确记载,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协同。从肝肾两脏的密切关系看,首先,肝为藏血之脏,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脏所藏之血实由肾之精髓化生,是谓乙癸同源,精血同源。肝所主之筋与肾主之骨关系密切;其次,肝为阴中阳脏,中寄胆火,职司疏泄、肾脏藏精主水,内合真阳,宜于潜藏。两脏同司相火而相火宜潜藏。若肝之疏泄太过,则肾之封藏不及,可出现遗精、梦泄等病理改变,骨中之髓既耗,日久则齿骨枯槁。有学者总结为 [21] ,“肾主骨”与“少阳主骨”互为补充。“肾主骨”实为肾脏主骨,且主骨之体,骨骼坚实有赖于肾精充足,髓海充盈;“少阳主骨”实为少阳胆经主骨而非胆腑主骨,且主骨之用,骨骼之间关节的运动有赖于少阳枢机经气通利。两者一阴一阳,一体一用,相合相成共主人体骨骼的支持、运动功能。

(二)小结

骨质疏松症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历代医家对骨质疏松症多从脏腑出发,肾、肝、脾的脏腑功能衰退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得到了中医界的广泛认同,同时,外邪、瘀血等其他病理因素在骨质疏松症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被逐渐认识。另外,相关学者从《内经》中发掘出的“少阳主骨”学说,也丰富了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理论,为骨质疏松症的辨证施治提供了新的认识和更广阔的思路。 FvAOoJ3/YtUYIAat6FfbJ031Pfp2+RCmSDy9XQS8PdKDihXLgCnztxdOx6IbXQW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