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苓散

【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141)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6)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条文综述】

1.证候

发热恶风,汗出,小便不利,少腹胀满,烦渴,甚者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苔白,脉浮或浮数。

2.分析

太阳表证不解,病邪循经入腑,以致膀胱气化失职,水道失调,故小便不利。

少腹满。由于膀胱不能化气行水,津液不布,故口渴、心烦。因病属蓄水,故严重时可因水气上逆,胃失和降,而有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症状。发热恶寒,汗出,苔白,脉浮等,提示表证未罢。

有因误用汗、吐、下诸法损伤津液,或阳明燥热伤津而见口渴、心烦、小便短少的证候,应与本证小便不利、烦渴相区别。

3.治法

化气行水。

【组成与用法】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方义解析】

桂枝通阳化气行水,并可解在表之邪。白术健脾燥湿。猪苓、茯苓、泽泻利小便,导水下行。

【注意事项】

(1)本方原为散剂,现多作汤剂。参考量为汤剂量,若作散剂可参照原方比例。

(2)本方重点在于化气行水,不论有无表证,只要是膀胱气化失常,小便不利,水停下焦者,即可酌情应用。

【适应病证】

1.内科病

胸腔积液,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瓣膜病,急性肠炎,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宿醉,腹水,肾炎,化疗性肾衰,肾积水,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眩晕,肥胖症,尿崩症,汗症等。

2.外科病

阴囊水肿,尿潴留,关节腔积液,输尿管结石。

3.妇产科病

妊娠中毒症,经前期紧张症,妊娠小便不通,乳腺小叶增生。

4.儿科病

婴幼儿感冒,呕吐,消化不良,水痘,遗尿。

5.五官科病

水泡性结膜炎,夜盲症,假性近视,急性泪囊炎,过敏性鼻炎,中耳炎。

6.其他疾病

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三叉神经痛,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带状疱疹。

【辨证与辨病】

本方证以外有残余表证(或表已解)、内停水湿、口渴、小便不利作为辨证要点。于内科杂病中,水肿则是不可缺少的投药指征。具体辨证与辨病如下:

1.内科病

用于胸腔积液,以胸满痛、气促、不能平卧、舌苔白滑为投药指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时,以长期咳嗽、痰白量多、小便清长为投药指征。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以心悸、气促、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舌苔白滑为投药指征,加用葶苈子则作用更大。用于心瓣膜病,以口渴、小便少、心动悸、浮肿为投药指征。用于急性肠炎和慢性胃炎时,以呕吐、口渴、少尿为投药指征,但急性肠炎还应有水样便、腹痛。如见急性腹痛、腹泻、口渴、乏力、小便少等急性胃肠炎表现时,亦可用本方。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其体内素有水饮,又饮酒而引动宿饮上冲,于饮酒后第二天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无食欲,服五苓散能迅速消除症状;若于饮酒前后服之,也可预防发生宿醉。

五苓散治疗腹水,主要是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所引起的腹水,其投药指征是口渴、少尿、呈蛙状腹、舌质淡。若腹部膨隆、舌质红者,虽有口渴、少尿,也不应投五苓散,医者必须注意。一般治疗肾炎,五苓散是必不可少的方剂,以小便不利、浮肿、口渴为投药指征。张德存 对10例急性肾炎的治疗观察,认为在多种方法中以五苓散疗效较好,一般用药3天后,尿量明显增加,大便转为软便,水肿逐渐消退,小便化验好转,血压下降,血沉改善。孙英 用五苓散治疗急性肾炎46例临床观察,46例急性肾炎均为较重病例,有明显的浮肿、高血压、血尿及肾功能减退,部分病例伴有腹水和肾性心力衰竭,经用五苓散治疗全部有效。

化疗性肾衰,以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为投药指征,有降低肌酐、尿素氮,阻断病程进展,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本方通阳化气利水,故又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积水。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尿中仍有红细胞、腰痛、口渴、小便不利者,应投五苓散。急性肾盂肾炎和急性膀胱炎患者,具有明显的口渴、少尿或发热时,为五苓散的投药指征,尤以膀胱刺激症状改善最快。笔者对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用小四五汤(即五苓散合四物汤、小柴胡汤,见小柴胡汤篇的“合方应用”项)治疗,有较好疗效。笔者治疗10例女性膀胱炎,投小四五汤5~7剂,其症状完全得以缓解,投10剂治愈。

偏头痛伴有口渴、少尿、眩晕、浮肿者,宜投五苓散。三叉神经痛具有口渴、小便少者,也投五苓散。眩晕伴有口吐涎沫、心下悸,或脐下悸,或浮肿、耳鸣者,是投五苓散的指征。肥胖症见形体肥胖、下肢浮肿者,为水湿壅盛,可用本方加大黄、荷叶、泽泻、何首乌等。尿崩症见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苔白者,可用本方加味。冯玉然 等用五苓散治疗更年期头痛37例,以额部及两侧太阳穴胀痛,每天至少发作1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伴颜面或下肢肿胀,舌质淡红或淡润,脉浮弦或浮数为投药指征。结果治愈(头痛消除,伴随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26例;好转(头痛及伴随症状减轻)9例;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2例,总有效率95%。治愈者随访3个月,疗效稳定。

2.外科病

阴囊水肿(中医称为阴肿),肿而不痛,是投五苓散的指征;若肿而痛,不透光,不应投五苓散。王挚峰 用五苓散治疗尿闭症1例,患者因中耳炎服磺胺药中毒,导致尿闭已5天,因考虑尿闭前有血尿,故投五苓散合猪苓汤,服后1小时50分钟,小便畅通,一夜间排尿达3000毫升以上,再进1剂,病告痊愈。关节腔积液,见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时,可用本方加活血药。

3.妇产科病

妊娠中毒症,具有口渴、小便少、浮肿、血压高、蛋白尿者,用五苓散可改善这些症状。经前期紧张症,若有浮肿、少尿、头眩晕或头痛时,是投五苓散的指征;其投法为于月经期之前,服五苓散3~5剂,连续3~5周期,多能治愈。如投小四五汤,则疗效更好,其方法同上。妊娠小便不通、欲解而点滴难出、神倦乏力、舌淡苔白者,可用五苓散加北芪、车前子。

4.儿科病

中医认为婴幼儿五脏六腑娇嫩,故患感冒时与成年人不同,常常出现呕吐、少尿、口渴,投五苓散后,汗出小便通利,呕吐止,热自退。此外,婴幼儿的感冒和急性胃肠炎又常常以呕吐为主症,伴有少尿、口渴,此为水逆,也是投五苓散的指征。小儿消化不良初期,有口渴、小便不利、水入则吐、下利、纳少者,投五苓散后,口渴止,小便通利,下利自止,常常奏效。在水痘的初期,瘙痒剧烈、口渴者,也可投五苓散。小儿遗尿,多由肾气虚,气化不固,可用五苓散加金樱子、益智仁。

5.五官科病

用于水泡性结膜炎、夜盲症、假性近视时,以发生于夏季,具有口渴、小便不利、疲劳嗜卧作为投药指征。用于急性泪囊炎,以患者体内素有水饮,水饮上冲则呕吐、唾液多、头痛、口渴、小便少作为投药指征。中耳炎见耳流清水,舌淡、苔白滑者,可用五苓散加细辛、香附。

6.其他疾病

五苓散对减少抗生素副作用有一定效果。对感染性发热的患者,由于给予一种或几种抗生素而出现似五苓散证的呕吐、口渴、尿量减少、心窝部痛等副作用,给予本方后,这些症状可减轻或消失。据认为,五苓散能增加血液中的水分而降低其渗透压,从而缓解了由于渗透压上升而引起的尿量减少。抗生素除有治疗作用外,还有引起口渴、呕吐、尿量减少等副作用,并能使整个机体的抵抗力显著减弱,而五苓散可改善全身状况,消除症状,修复机体的抵抗力。近几年,亦有用五苓散治疗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及三叉神经痛的报告。

五苓散适应病证颇多。《医方集解》指出:“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这是因为水停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故本方的使用范围决不限于《伤寒论》中的经腑两病。

【合方应用】

1.小四五汤

这是五苓散与小柴胡汤、四物汤的合方(见小柴胡汤篇的“合方应用”项)。

2.茵陈五苓散

即五苓散加茵陈。《金匮要略》指出:“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本方的适应证以口渴、小便不利、黄疸作为投药指征。凡具备此方证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水,均可投入。刘葆荣 用本合方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47例,采用其利水退黄的作用,并根据“先煎茵陈可使黄从小便出”的论述,先煎茵陈,黄疸消退较快。

3.胃苓汤

即五苓散与平胃散的合方,载于《丹溪心法》。本方证的特点是:湿滞伤食、脘腹胀满、泄泻、呕吐、小便少或浮肿。凡符合此方证的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肠型感冒、流行性腹泻、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均可投入。

4.五苓四物汤

这是五苓散与四物汤的合方。辨证要点是:有水饮证,又有血虚和瘀血证。凡符合上证的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以及前二者混合性头痛、眶上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肾炎、膀胱炎、眩晕、肩凝,均有良好疗效。笔者用本合方治疗9例有浮肿或有浮肿感的血管性头痛,6例治愈,2例有效,1例无效。

5.五苓散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以五苓散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随症加减治疗急性肾炎,可取得良好效果。因为中医对水气病的治疗,“有当利小便的证候,必先行发汗而小便始通;又当用发汗的证候,必兼利小便而始愈”的理论是正确的,将两方合并使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6.柴苓汤

这是五苓散与小柴胡汤的合方。此二方相合,从理论上是符合的,因痰因气生,气因痰阻,所以柴苓汤证应是五苓散证与小柴胡汤证(详见小柴胡汤)的总和。凡符合本方证特点的经前期紧张症、血管性头痛、眩晕、胃肠型感冒、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湿性胸膜炎,均有疗效。

【类方鉴别】

五苓散证、八味丸证、猪苓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均有小便不利(小便少)、口渴,但八味丸证有腰酸腿软、畏寒,以此与其他三方区别。白虎加人参汤证,有阳明经证,与其他方证有显著区别。猪苓汤证的小便不利,伴有排尿频涩疼痛、小便短赤,与五苓散证的小便不利不同。

五苓散证、四君子汤证、六君子汤证、人参汤证、真武汤证、苓桂术甘汤证皆有心下振水音。但四君子汤证、六君子汤证、人参汤证其脾胃虚弱的证候多于五苓散证、真武汤证、苓桂术甘汤证,其中真武汤证有身为振振摇,五苓散证有口渴、小便不利,苓桂术甘汤证有起则头眩,以资区别。

【病例举要】

1.小儿消化不良

李某,女,12岁。1972年7月8日初诊。患儿腹泻2天。2天前因吃荔枝过多,突然腹泻,每天7~10次,呈蛋花样便,纳少,不思饮食,口渴,苔薄白稍腻,指纹淡。投加味五苓散:桂枝6克、白术6克、苍术6克、猪苓6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鲜番石榴叶7大枚,水煎服。复诊:服上方1剂,腹泻减,2剂愈,再予1剂以善其后。

2.三叉神经痛

张某,女,38岁。1976年2月16日初诊。患者主诉右耳部发作性抽痛1天,于前天清晨自觉受冷风吹后,右面部呈刀割样阵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暂,约4秒钟,但发作频频,24小时内达30~40次。检查:右侧面部肌肉抽动,结膜充血,流泪,舌质暗,脉弦。投加味五苓散合生四物汤:桂枝10克、白术10克、苍术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川芎15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水煎服,蜈蚣1条(研细粉)、全蝎5个(研细粉),冲服。复诊:服上方4剂,其发作次数减为每天15~20次,又服6剂后,发作次数减为每天7~10次,再服6剂而愈。

【现代研究进展】

五苓散对水液代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脱水状态的机体呈现抗利尿作用,而对水肿状态的机体则显示利尿作用。可排钠利尿;对原发高脂血症患者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作用,并呈现出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NVhRwB8ptzj+afreVE8mtUzSOgbtFtb/2pOT136hmTtXodjKsF0+Cn8wyQrzUr3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