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栏

下次见

文|伊水十三
新浪微博|伊水十三

伊水十三,生长于南方小城,性格闲散不受束缚,文风偏温柔细腻,热爱自由的浪漫,以“喜欢”为下笔第一准则,愿你我永远灿烂。作品《余烬燎原》《带你回家好不好》即将上市。

——后来我又梦见了她,在燃烧着大火的阳台上。

那是高中时的事,我与她因为学校嘉年华的一场走秀活动结识。我、她和我的朋友小洛在讨论节目内容的会议上达成一致,共同负责一场走秀。

我们的喜好相同,也正因此能一拍即合,她比我们大一届,将在下一年出国留学,那个国度有我梦想中的学校,于是我便经常借此与她聊天。久而久之,我们从陌生人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那时恰逢凛冬,准备走秀的时间异常紧张,过程十分辛苦。她和小洛负责敲定人选,我负责服装调度,然后每天抽出难得的休息时间在走廊的风口吹着风赶作业,一遍遍监督着排练,到后来几乎饭都顾不上吃,有时带上一袋薯片,然后三个人挨在一起分享,咔嚓咔嚓的咀嚼声中夹杂着我们的交谈声——讨论如何才能让效果更好,如何才能全力以赴。

后来总算是做成了这件事,效果还不赖。那天之后我收到了很多礼物和涂鸦明信片,我把它们都珍藏起来了,直到现在,它们仍是我灰扑扑的中学时代里闪闪发光的宝藏。

我和她的友谊也变成了那样的宝藏。

我们买相同的裙子,看同一场电影,一起吐槽学校,为各自的梦想出谋划策。她说她想留学学设计,我说“祝你前程似锦”,然后在高二时与她道别,说“下次见”。

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下次见”。

我们时常在聊天软件里讨论下一次见面要做什么,高二暑假时,因为即将升高三,我们没有见面,说“下次见”;高三寒假时,因为疫情,她没有回国,说“下次见”;高中毕业那时,我搬到别的城市,没有再回去,我们仍是说“下次见”。

——然而,在大一的下半学期,我永远失去了与她见面的机会。

那天晚上,我梦见了出现在新闻报道里的燃着大火的阳台。

后来我常常会梦见这个画面,也常常想念她,朋友们也是,偶尔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发一条“想她了”的朋友圈,我评论“我也是”。

我们都没有提过她是谁,但都心照不宣。

我总是后悔为什么一直没能兑现那个“下次见”的诺言,就连在那之后的一年里,我也没去看过她。

明明总在回到家乡的时候和朋友商量着去看看她,可真正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又都闭口不提,像是刻意在回避,在逃避那个她已经离开我们的事实。

直到六月底,我再一次梦到燃烧的阳台,小洛找到我,提议一起去看看她。

我们终于见到了她。

那是迟到了近乎三年的“下次见”,我们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花,于是照着她的手工缠花配色亲手选了一束。我和小洛也好久没见,明明在同一个地方上学,却几乎半年才见一次面。

那天太阳很大,我们迷了路,被好心的阿姨骑着三轮载过去,而后站在那里说了好多话,讲我们的事情,讲我们和她的故事,讲我们很想她,讲等天气凉快一点我们再来看她,然后挥手道别,倒真像许久不见的朋友重逢。

回去的路上我和小洛都没有说话,三轮车颠簸着往回开,我戴上耳机听歌,灌入耳朵的是一首关于回忆的歌,小洛曾在朋友圈分享过,说“句句不提她,却句句都像她”。

我听见小洛说:“我们以后一定要多多见面。”

我说“好”。

那天晚上我做的梦变成了小洛牵着我的手,我们一起逃离那个燃烧着的阳台。

人的一生那么短,在意的人却总是那么多,因而见面不是累计,而是倒数。

所以,我再也不要“下次见”“以后有机会再见”。

如果我想你,我一定会立刻去见你。 poQknSuk0FkFhHBnW2wWYP8qb6tyWxUmwBY6YrehizjH0Wlk8KVhnsSL1EeCLj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