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条狗可以被铃声骗多久?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

让一条狗流口水,不一定要有骨头

看见骨头流口水,是一条狗“心灵的分泌”

分泌唾液,是当食物或异物进入口腔时身体做出的本能反应,目的是消化、稀释或排出异物,这被巴甫洛夫称为“心灵的分泌”。

没有骨头也流口水,是一条狗的“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建立

每次给狗喂食前,先打响铃,再给狗喂食。重复多次后,一听见铃声响起,狗就开始分泌唾液。

你可以让一条狗爱上铃声,但无法保证这份爱永不改变。因为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让你既“爱”又“恨”的条件反射

给狼投食毒羊肉的实验

20世纪70年代,为避免狼群对家畜的侵扰,同时要遵守不捕杀肉食动物的规定,有人在牧场针对狼做了一个实验:给狼投食含有少量氯化锂的羊肉。这些羊肉不会导致狼死亡,但会让狼头晕、呕吐。一段时间后,狼一闻到羊身上的气味就会主动远离。

用糖水削弱小白鼠免疫力的实验

心理学家阿德和库恩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给小白鼠提供它们喜欢喝的糖水,然后给小白鼠注射降低免疫力的药物。一段时间后,小白鼠只要喝糖水,自身免疫力就会下降。

用樟脑提高小白鼠免疫力的实验

有研究者做了一个和上述实验相反的小白鼠实验。

先给小白鼠闻浓烈的樟脑气味,然后给小白鼠注射流感疫苗。后来,实验者再给小白鼠闻樟脑气味,但没有注射流感疫苗,小白鼠体内的抗体水平也提高了。

更高级的“条件反射”:会学习的动物

操作性条件反射

会按杠杆的老鼠

20世纪中叶,心理学家斯金纳将老鼠放入斯金纳箱。在箱子里,老鼠只要按下杠杆就会得到食物。在几次无意操作得到食物后,老鼠很快发现只要按下杠杆就可以得到食物的秘诀,开始每分钟按压5次杠杆。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许多行为看似“我喜欢做”,实际上受到奖励和惩罚的影响,和实验中动物的行为一样,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会跳舞的鸽子

斯金纳把8只饿极了的鸽子放入斯金纳箱,随后控制频率,每15秒为鸽子提供一次食物。不久,这些鸽子将获得食物这件事,和自己在获得食物前的行为联系起来,为了再次获得食物,它们会做出某种固定的动作。

“鸽子用餐舞”

逆时针转圈

把头放在一根杆子下面反复抬起杆子

左右摇摆自己的头和身体

“迷信”的不只是鸽子

人们经常将发生的好事或坏事,和之前出现的某些现象联系在一起,尽管两者之间可能不存在因果关系。人类在“迷信”这一点上,丝毫不亚于鸽子。

让“爱”永不消逝

奖励会让人爱上做某件事,但这种“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斯金纳认为,要想对那些重要的、必须做的事保持长久的“爱”,我们需要适时采用强化的手段。

结语

伊万·巴甫洛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因其杰出的成就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在涉足心理学之前,巴甫洛夫曾经有些瞧不起心理学,但在研究唾液分泌这件事上,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据他观察,狗分泌唾液是为了促进消化,理由是喂流质食物时狗分泌的唾液较少,而换作较干的食物时狗分泌的唾液较多。让他无法理解的是,在没有吃食物时,比如当狗闻到食物的香味、看到盛食物的容器时,它也会分泌唾液。正是这一现象,让巴甫洛夫走上了研究心理学的道路,并发现了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发现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都是人类的基本学习形式,这两大学习理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如戒烟、消除恐惧、合理建立奖惩制度等。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都是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却有明显的区别:经典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在行为前面,能诱发行为;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刺激出现在行为后面,对行为起到强化作用。 2TxzOGTrHXShzcwlkR3tN8IIRzongQGndRSC3HD1GRYK3HJY1I0ekSBKHLDf8W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