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周围血管病

第一节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中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的表现,多发于老年人,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史。

一、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

根据疾病的发展过程,临床一般可分为三期。

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每行走500~1000m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坠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样或较短距离,患肢坠胀疼痛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患足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色变灰,皮温稍低于健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部分患者小腿可出现游走性红硬条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二期(营养障碍期):患肢发凉、怕冷、麻木、坠胀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并出现静息痛,夜间痛甚,难以入寐,患者常抱膝而坐。患足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且生长缓慢,皮肤苍白或潮红或紫红,患侧足背动脉消失。

三期(坏死期或坏疽期):二期表现进一步加重,足趾紫红肿胀、溃烂坏死、或足趾发黑,干瘪,呈干性坏疽。坏疽可先分为一趾或数趾,逐渐向上发展,合并感染时,则红肿明显,患足剧烈疼痛,全身发热。经积极治疗,患足红肿可消退,坏疽局限,溃疡可愈合。若坏疽发展至足背以上,则红肿疼痛难以控制。病程日久,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不欲饮食、口干、形体消瘦,甚至壮热神昏。

本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常在寒冷季节加重,治愈后又可复发。

(二)辅助检查

踝肱指数(ABI)测定、肢体超声多普勒、计算机断层动脉造影(CTA)、核磁共振动脉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有助于鉴别诊断,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二、谈古论今

(一)疾病溯源

本病属中医学“脱痈”“脱疽”范畴,对其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痈疽》谓“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南北朝时期我国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中有“发于足趾,名曰脱疽”的记载,首次提出了“脱疽”的病名。之后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多有记载,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疽候》中提到“疽者,五脏不调所生也……若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阳不和,则五脏不调,营卫虚寒,腠理则开,寒客经络之间,经络为寒流所折,则营卫稽留于脉……营血得寒则涩而不行,卫气从之与寒相搏,亦壅遏不通……故积聚成疽……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强调了脱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指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是五脏失和的重要原因。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提出手术治疗脱疽,有了“在肉则割,在骨则切”的主张。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亦记载“脱疽生于足趾之间,手指生者间或有之,盖手足十指乃脏腑枝干,未发疽之先烦躁发热颇类消渴,日久乃发此患”,此时对消渴引起的脱疽有了初步的认识。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卷二·脱疽论》指出“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厚味膏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烁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在前人基础上,提出嗜食肥甘厚味、房事不节、过度进食补药等耗伤精气的原因是导致脱疽的重要原因。汪机在《外科理例·卷六》中提到对脱疽赤肿者,常以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王洪绪治疗脱疽创立名方“阳和汤”,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指出,“阳和汤”麻黄、肉桂、炮姜三味药同用温阳散寒治疗脱疽。清代祁坤的《外科大成·卷二·足部》所载以外治为主,习用灸及神灯照法,并指出“有因修甲受伤,咬伤冻伤,女因扎伤所致者,宜各详其因,分而治之,此为形似而来,非穴真而受异也”。陈士铎的《外科秘录·卷七·手足指疔》则认为,顾步汤能益气养阴,和营清热,脱疽连服此汤可救脚趾俱黑者。鲍相敖《验方新编》收录了“四妙勇安汤”等数个治疗脱疽的验方。

现代中医学者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亦提出了不同见解。陈淑长依据病因、证候表现分脉络寒凝、脉络血瘀、脉络瘀热、脉络热毒四型。奚九一将本病分为急性活动期和慢性稳定期,急性活动期以清化痰湿、软坚通脉为主,稳定期以益气补肾、软坚通脉为主。侯玉芬等将本病下肢重症缺血分为血瘀型、湿热下注型、热毒炽盛型、气血亏虚型四型,分别治以丹参通脉饮、八妙通脉汤、四妙勇安汤及补阳还五汤。

(二)守正创新

历代医家虽提出对于脱疽因病机的不同见解,然从宏观来讲,大多仍以“寒凝血瘀”立论,以“温阳活血”为基本治法,把“阳和汤”作为代表方剂。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多为临床经验的总结,尚缺乏系统的科学论证,且疗效欠稳定,远期效果有待观察。葛建立教授总结前贤经验,结合“痰饮”“瘀血”病因学说,基于中医“痰瘀互结”“气血津液”“标本虚实”及“久病入络”等理论,打破“阳虚寒凝血瘀”的固化思维,提出脱疽“癥积阻络”的发病观。葛建立教授认为“痰饮”“瘀血”二者虽来源不同,形成各异,但均为有形之邪,随气机升降,无处不到,且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中有瘀,瘀中有痰,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二者常停留于经络之中,阻碍气机运行,正如朱丹溪所倡“窠囊”之说“痰和瘀均为阴邪,同气相求,既可因痰生瘀,亦可因瘀生痰,形成痰瘀同病”,“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葛建立教授在“痰瘀互结”基础上,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指出“脱疽”大多年老发病,由于素体气阴两虚,气虚推动无力,气血津液输布异常,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互结则为癥,日久最终导致癥积阻络,经脉不通而发病。可见,脱疽是气阴两虚为本,经络癥积瘀结为标,然瘀血易消,癥积日久难化,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位在血脉,病机关键为“癥积阻络”。

《黄帝内经》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葛建立教授临证特别强调病机的重要性,指出“脱疽”的病机关键既然是“癥积阻络”,那么在治疗上,单纯“化痰散结”或单纯“活血化瘀”均不能使癥积得化,经脉畅通,唯有两法合用即“消癥”的方法,才能使“癥消络通”,达到治疗目的。因此,葛建立教授提出“消癥通络”为治疗“脱疽”的基本大法。在此基础上组成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验方“芪黄疽愈方”(红花12g,鸡血藤15g,海藻12g,浙贝母12g,鬼箭羽12g,土鳖虫9g,延胡索12g,黄芪20g,黄精12g,牛膝9g)。本方将红花、鸡血藤、浙贝母、海藻四药作为君药,其中红花、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浙贝母、海藻化痰散结,四药合用共奏消癥通络之功;鬼箭羽、土鳖虫、延胡索协助主药增强活血化瘀之效为臣药;黄芪、黄精益气养阴固本为佐药;使以牛膝引血下行。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使癥积得化,经络畅通,诸症悉除。

葛建立教授治疗脱疽,既注重辨证,又注重辨病,二者相辅相成。在辨证方面以“芪黄疽愈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若兼有患肢沉重,喜暖怕冷,局部皮肤苍白,触之冰凉,舌淡苔白腻,脉沉细等寒象较重者,原方加桂枝、干姜、白芥子等;兼有患肢暗红或青紫,下垂则甚,抬高则见苍白,兼见舌红或紫暗,苔薄白,脉沉细而涩等瘀血较重者,原方加三棱、莪术等;若患肢疼痛明显,尤以夜间为甚、疼痛较重无法缓解者,加乳香、没药等;若患肢感觉较差,伴有麻木甚或活动不利等络脉不通之象,加僵蚕、全蝎等;兼有患肢皮肤暗红而肿,患趾如煮熟红枣,渐变紫黑,破溃腐烂,疼痛异常,伴发热,口干,便秘,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或细数等热毒炽盛之象,加金银花、玄参等。

在辨病方面,葛建立教授强调,临证既要注重辨证,又要注重辨病,二者相辅相成。在辨病方面,葛建立教授推崇中医“异病同治”思想,即不同的疾病,只要具有相同的病机,其治疗方法也相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硬化在下肢的一种特殊表现,其他如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也属于动脉硬化的范畴,这些疾病虽然病名不同,但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辨证基本相同,仅发病部位各异,故“芪黄疽愈方”既可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同样也可以辨证治疗各种部位的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原因复杂。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等为其主要致病因素。葛建立教授认为这些血液循环当中的有形成分,即相当于中医学的“痰”“瘀”,可导致血管壁脂质沉积、血流动力学改变,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甚或闭塞,这个阶段则属于中医“癥积阻络”的范畴。在治疗方面,高脂血症、血栓形成初期即相当于“痰饮”“瘀血”,采用降脂或抗凝、溶栓等治疗,即相当于中医的“化痰散结”或“活血化瘀”等方法,能够使血脂降低、新鲜血栓溶化,而当进入动脉粥样硬化或斑块形成阶段,上述方法实显不足,葛建立教授采用“消癥通络”的方法,既能够降低血脂,还能够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取得了满意效果。

三、病案举隅

病案1

刘某,男,69岁,2019年4月25日初诊。

主诉:双足疼痛5年,加重3个月。

患者5年前受凉后出现双足疼痛,每于行走时发作,休息可缓解,伴有小腿麻木、发凉,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双下肢动脉彩超示双侧股总、股浅、胫前、胫后动脉内中膜增厚伴斑块形成,双侧足背动脉中度狭窄。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给予口服“血塞通软胶囊”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诱发疼痛的行走距离亦逐渐缩短,3个月前疼痛明显加重,延及小腿,休息后不能缓解,尤以夜间为甚,遇寒加重,得温痛减。为求系统诊治,前来我院。高血压病史20年,平素喜食肥甘厚味。查体:双足皮色苍白,皮温低,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舌淡暗,苔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 左侧ABI 0.57,右侧ABI 0.43。DSA可见双侧股总、股浅、腘、胫前、胫后动脉内壁毛糙,节段性狭窄,膝下可见侧支循环建立,其中双侧胫前、胫后动脉中度狭窄,足背动脉可见少量血流通过。

西医诊断: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医诊断:脱疽。

辨证:癥积阻络,寒客血脉证。

治法:消癥通络,佐以温阳散寒。

方药:芪黄疽愈方加减。

红花12g,鸡血藤15g,海藻12g,浙贝母12g,鬼箭羽12g,土鳖虫9g,延胡索12g,黄芪30g,黄精12g,牛膝9g,桂枝12g,白芥子12g,干姜12g,细辛3g。水煎取汁400mL,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共7剂。

2019年5月2日二诊:足部皮温较初诊时有所升高,疼痛未见明显改善,效不更方,继服7剂。

2019年5月9日三诊:足部皮温基本恢复正常,疼痛较前减轻,前方去白芥子、干姜,加地龙12g,醋三棱9g,醋莪术9g,继服14剂。

2019年5月23日四诊:疼痛基本消失,但行走距离稍长仍可诱发疼痛,加丹参12g,当归12g,继服14剂。

2019年6月6日五诊:疼痛消失,行走如常。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基本正常。辅助检查:左侧ABI 0.83,右侧ABI 0.79。前方去醋三棱、醋莪术、桂枝、细辛,继服14剂,巩固疗效。3个月后回访,疼痛未再发作。

按: 患者为老年男性,主因“双足疼痛5年,加重3个月”前来就诊,结合DSA结果,故西医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中医“脱疽”范围。患者年老体弱,且喜食肥甘厚味,日久痰湿内生,阻遏气机,致血行不畅,复因感受寒邪,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凝血瘀,痰瘀互结而发病,经络阻塞不通,不通则痛,故足趾疼痛,日久气血不能荣达四末,故发凉麻木,正如《诸病源候论·疽候》所说“寒客经络之间,经络为寒流所折,则营卫稽留于脉……营血得寒则涩而不行,卫气从之与寒相搏,亦壅遏不通”。结合舌脉,辨证为癥积阻络、寒客血脉证,治疗当以消癥通络为主,佐以温阳散寒,故在芪黄疽愈方基础上加白芥子、干姜、细辛、桂枝等温经通络之品。复诊见皮温恢复正常,去散寒之品,加用养血活血之品,诸药合用,使癥积得化,血脉畅通,则诸症悉除。

病案2

邹某,女,55岁,2019年3月7日初诊。

主诉:双足脚趾疼痛3年。

患者3年前出现双足 趾疼痛,为间歇性跛行,未接受治疗,后疼痛逐渐加重,出现静息痛,夜间疼痛甚,双足下垂后可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双下肢动脉彩超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建议接受介入治疗,患者拒绝,服用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3年来疼痛范围扩展至所有足趾,夜间疼痛程度加剧,常屈膝握足而坐,难以入寐,服用己酮可可碱等止痛药物不能缓解,前来我院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控制可。查体:足趾皮色紫暗,右侧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双侧足背动脉未触及。舌暗,有瘀斑,苔白,脉弦细。

辅助检查:左侧ABI 0.56,右侧ABI 0.43。MRA成像:双侧股总、股浅动脉边缘不规则,左侧胫前动脉2级狭窄,右侧胫后动脉及双足背动脉闭塞。

西医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医诊断:脱疽。

辨证:癥积阻络,经脉不通证。

治法:消癥通络,佐以通经止痛。

方药:芪黄疽愈方加减。

红花12g,鸡血藤15g,海藻12g,浙贝母12g,鬼箭羽12g,土鳖虫9g,延胡索12g,黄芪30g,黄精12g,牛膝9g,醋三棱9g,醋莪术9g,地龙12g。水煎取汁400mL,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共7剂。

2019年3月14日二诊:夜间疼痛无明显改善,前方加全蝎3g,蜈蚣3g,僵蚕12g,继服14剂。

2019年3月28日三诊:夜间疼痛较前减轻,足趾皮色转为暗红,效不更方,继服14剂。

2019年4月11日四诊:夜间疼痛明显减轻,可入寐,效不更方,继服14剂。

2019年4月25日五诊:疼痛消失,足趾皮色恢复正常。查:右侧胫后动脉搏动可触及,双侧足背动脉可触及。复查ABI:左侧0.73,右侧0.68。前方去全蝎、蜈蚣、僵蚕,继服14剂,巩固疗效。3个月后回访,疼痛未再发作。

按: 患者,老年女性,主因“双足脚趾疼痛3年”就诊,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MRA成像结果,西医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诊断为脱疽。患者足趾疼痛明显,夜难入寐,足趾皮色紫暗,加之舌暗,有瘀斑,苔白,脉弦细,一派经络痹阻之象,辨证属癥积阻络、经脉不通证,故治疗当以消癥通络为主,佐以通经止痛,在芪黄疽愈方基础上加醋三棱、醋莪术、地龙增强破血消癥通络之力。二诊,患者药后平平无改善,考虑是症重药轻,遵守原方,加全蝎、蜈蚣、僵蚕增强通络止痛之力,后遵此方,疼痛消失,皮色恢复正常。

程某,男,76岁,2018年10月16日初诊。

主诉:右足疼痛7年,加重伴 趾破溃3月余。

患者7年前出现右足疼痛,呈间歇性跛行,未予重视,后疼痛逐渐加重,出现静息痛,尤以夜间为甚,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予以扩血管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疼痛未见缓解。3个月前疼痛明显加重,彻夜不得安眠,且右足 趾破溃,伴有低热、口干欲饮、便秘溲赤,遂来我院就诊。既往糖尿病病史30余年,空腹血糖最高时达15.7mmol/L,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75g bid,空腹血糖控制不佳。查体:右足趾紫红, 趾趾端可见一约1.5cm×0.7cm大小的溃疡,疮面暗红,肉色不鲜,可见少量黄色脓性分泌物,疮周红肿,右足皮温增高,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舌质暗红,少苔,脉细数。

病案3

辅助检查:双下肢动脉彩超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CTA报告双下肢动脉多发钙化斑,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右侧足背动脉闭塞。

西医诊断: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医诊断:脱疽。

辨证:癥积阻络,热毒伤阴,气阴两虚证。

治法:消癥通络,佐以益气养阴,解毒生肌。

方药:芪黄疽愈方加减。

红花12g,鸡血藤15g,海藻12g,浙贝母12g,鬼箭羽12g,土鳖虫9g,延胡索12g,黄芪40g,黄精20g,牛膝9g,金银花30g,玄参12g,牡丹皮12g,乳香6g,没药6g,葛根12g,天花粉12g,五味子12g。水煎取汁400mL,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共7剂。

溃疡给予清创后自制疽愈膏外敷,每日1次,并调整药物,控制血糖。

2018年10月23日二诊:疼痛稍有减轻,疮面脓性分泌物减少,疮周颜色变暗,肿胀消失,空腹血糖7.8mmol/L,续用前方7剂。

2018年10月30日三诊:疼痛明显减轻,疮面无脓性分泌物,肉芽较前新鲜,空腹血糖6.9mmol/L,去金银花、玄参、牡丹皮等寒凉解毒之品,加醋三棱9g,醋莪术9g,地龙9g,增强活血通络之力,继服14剂。

2018年11月13日四诊:疼痛基本消失,右足趾紫红变浅,疮面肉芽新鲜,缩小至0.6cm×0.3cm,空腹血糖6.3mmol/L,前方去地龙,加丹参12g,当归12g养血活血,再服14剂。

2018年11月27日五诊:疼痛消失,右足趾颜色恢复正常,疮面愈合,足背动脉可触及,空腹血糖6.1mmol/L。继服14剂,巩固疗效。3个月后回访,未再复发。

按: 本例根据症状、体征,结合彩超、CTA结果以及既往病史,诊断为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属糖尿病血管病变,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特殊类型,中医即消渴合并脱疽,是临床常见疑难疾病之一。消渴本为气虚津伤之病,日久气虚血瘀,津凝为痰,痰瘀互结而致癥积阻络,发为脱疽,气血运行不畅,肢端失于濡养,故疼痛坏死。瘀血日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故足趾红肿流脓,低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少苔,脉细数,皆为热毒伤阴之象。四诊合参,辨证当为癥积阻络、热毒伤阴、气阴两虚之证,故治疗当以消癥通络为主,佐以解毒生肌,益气养阴,在黄芪疽愈方基础上加重益气养阴之品,另加金银花、玄参、牡丹皮等解毒凉血,乳香、没药活血生肌。复诊随症加减,疼痛渐退,红肿渐消,疮面愈合。 l4OYS6YBQvBvEbmDoB8fi3fxekH61ZP9Qjs9pFOUEiQ5WXWdnQJDUhegJxSwKw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