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八、白扁豆(《名医别录》)

【故事趣谈】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玩了几天,临走时平儿给刘姥姥收拾东西时,平儿告诉刘姥姥:到年底,你把你们那儿晒的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第四十一回刘姥姥醉酒后找不着门,又找了半日,忽见一带竹篱,刘姥姥心中自忖道:这里也有扁豆架子。这扁豆便是药食两用的蔬菜。

【药食溯源】

白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

【性味功用】

中医认为,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有补脾健脾和中、化湿消暑之功。适用于中暑发热,暑湿泻泄,脾虚乏力,食少便溏,肢肿带下等。

【药理研究】

白扁豆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提物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炎等有解毒作用;尚有解酒毒、河豚中毒的作用;血细胞凝集素B可溶于水,可抗胰蛋白酶活性;血细胞凝集素A不溶于水,可抑制实验动物生长,甚至引起肝区域性坏死,加热可使其毒性大减。

【用法用量】

煎服,10~15克。炒后可使健脾止泻作用增强,故用于健脾止泻;作散剂服用时宜炒用。

【注意事项】

1.扁豆性味平和,四季可食。

2.《本草新编》: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

3.扁豆含毒性蛋白,生用有毒,加热后毒性大大减弱。扁豆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出汗,腹泻,腹痛等。秋天下霜后采摘的扁豆最容易引起中毒,应注意。

【功用比较】

扁豆为甘淡温和的健脾化湿药,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白带以及夏季感受暑湿引起的呕吐、腹泻、胸闷等症,为夏季祛暑利湿、药食两用的食疗佳品。扁豆衣为扁豆的种皮,性味功用与扁豆类似,唯效力逊于扁豆,但毫无壅滞之弊是其特点,用于脾虚泄泻、浮肿等症。

【药食方萃】

(一)中成药治疗方

1.补白颗粒: 方由补骨脂、白扁豆、淫羊藿、丹参、柴胡、黑大豆、赤小豆、苦参等组成。每次6克,每日3次,冲饮。可健脾温肾。用于慢性白细胞减少症属脾肾不足者。

2.参苓白术丸: 方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组成。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可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3.健脾八珍糕: 方由党参、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山药、芡实、莲子、陈皮等组成。口服,每日早晚饭前热水化开炖服,亦可干服。每次3~4块,婴儿一次1~2块;或遵医嘱。可健脾益胃。用于老年、小儿及病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色萎黄,腹胀便溏。

4.党参白术丸: 方由党参、白术、白扁豆、山药、莲子、砂仁、薏苡仁、陈皮、茯苓、甘草、桔梗等组成。口服,每次6~9克,每日1~2次。可健脾益气,和胃化湿。用于脾虚湿困,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大便溏烂,形体虚弱,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嫩、苔白腻,脉虚缓。

5.健儿膏: 方由党参、白术、白扁豆、山药、甘草、黄芪、茯苓、陈皮、麦芽、大枣等组成。口服,1~2岁小儿一次8毫升,3~6岁一次15毫升,7~12岁一次23毫升,每日2~3次。可健脾益气,和胃调中。用于小儿脾胃虚弱、运化乏力所致的面黄肌瘦,厌食纳呆,大便不调,身体虚弱,发育迟缓,自汗盗汗,贫血脉弱等营养不良诸症。

(二)药膳食疗方

1.扁荷粥: 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荷叶1张,大米50克。先取扁豆煮沸后,下大米煮至扁豆黏软时,下荷叶、冰糖,煮20分钟后即成。可清暑利湿,和胃厚肠,适用于暑热感冒、肢体重困、大便溏薄、口苦尿黄等。

2.黑木耳扁豆散: 黑木耳、炒扁豆各等份。将二药烘干研末,每服10克,每日2次,用开水或米汤送服。可益气除湿,适用于糖尿病。

3.扁豆茯苓散: 炒扁豆、白茯苓各等份。将二药烘干研末,每次3克,加红糖适量,沸水冲服,每日2~3次。可健脾和中,适用于脾虚乏力、食少便溏、脚肿带下等。可加扁豆衣10克,同煎取汁饮服,每日1剂。

4.扁豆香薷饮: 白扁豆30克,香薷15克。将二药水煎取汁频饮,每日1剂。可化湿消暑,适用于中暑发热、暑湿吐泻等,可加扁豆花15克同煎。

5.山药扁豆大米粥: 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大米50克,白糖少许。将大米、扁豆淘净,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煮至八成熟时,加山药、白糖,煮至粥熟服食,每日2次,早晚餐服食,连续一周。可补益脾胃,适用于脾胃亏虚之倦怠乏力、气短少言、饮食无味、口干欲饮及脾湿带下、小腹冷痛喜温、腰酸肢软等。

6.扁赤豆汤: 扁豆15克,赤小豆、怀山药各25克,木棉花、薏苡仁各25克,荷叶半张,灯心2扎。将荷叶洗净,切丝,灯心、木棉布包,余药洗净,加水同炖至豆烂熟后,去药包服食,每日1~2剂。可清暑利湿,是夏季防治中暑较好的饮料。

7.玉米豆枣粥: 玉米50克,白扁豆25克,大枣50克。将三者洗净,大枣去核,如常法煮作粥食,每日1剂。可健脾利湿,适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

8.人参猪肚: 人参10克,莲子、白扁豆各30克,猪肚1个。将猪肚洗净,人参切片,同莲子、扁豆共置入猪肚中,扎紧肚口,加清水适量置锅中,文火煮至猪肚烂熟后,饮汤食肚嚼食诸药,每日1剂。可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亏虚、血不养心所致的贫血、心悸、产后血晕等。

9.扁豆山药粥: 白扁豆、光山药、红糖各适量。将光山药研粉备用。扁豆去皮,煮至熟后,调入光山药粉、红糖,拌匀,煮熟服食。每日1剂。可健脾祛湿,适用于带下病。

10.扁豆猪肚汤: 白扁豆20克,山药15克,生姜3片,猪肚500克,食盐少许。将猪肚洗净、切片,加水与余药同入砂锅炖煮至烂后,调味食肚饮汤。可健脾益胃,适用于慢性结肠炎之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滑腻之物则便次增多伴饮食减少,脘腹胀闷、肢软乏力等。

11.党参扁豆粥: 党参20克,炒扁豆30克,大米60克。将党参水煎取汁,去渣,加扁豆、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可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泄泻。

12.扁豆山药牛肚粥: 炒扁豆、山药各30克,牛肚150克,大米60克,调味品适量。将牛肚洗净,切丁,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扁豆、山药、大米,同煮为稀粥,食盐、味精等调味服食。可健脾消积,适用于小儿疳积、食少久泄、体瘦神疲者。

13.人参扁豆粥: 人参10克,扁豆30克,大米60克。将人参切片,布包,加水同扁豆煮沸后,下大米煮为稀粥服食,并嚼食人参。可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神疲食少、呕吐泄泻等。 QIle9DNHttacTTKNQqTgvpvDOgEJeKeBU27zMdHtxSlCBmVZglOn1RjjqDe5hk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