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特定对象恐惧离大家如此之近,因此和社交恐惧一样,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有一点和社交恐惧不同的是,患有特定对象恐惧症的女性要多于男性;而与之相同的是,一旦患病却不治疗的话,将终生无法痊愈。
一个女孩在家中收拾衣物时突然发现一只蟑螂,她立刻唤来自己的男友,做瘫软状,梨花带雨地倒在他怀中,说:“人家可吓得不行了……”
蟑螂见状得意地走了。
又一天,女孩又在家里收拾东西,恰巧又遇到这只蟑螂,但不同的是,今天男友不在。
女孩二话没说,上去一个扫堂腿把蟑螂踹飞,动作干净利落。“叫你又出来烦我!”
蟑螂在地上滚了几圈后,纳闷,坐在那儿琢磨:“这姑娘原来是一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啊!”
哈哈哈,一个笑话就讲到这里了,但是应该有很多人害怕蟑螂吧?
尤其是很多女孩子,怕蟑螂怕到听到“蟑螂”这两个字都会毛骨悚然,可是你要问她为什么怕,她又说不上来。
这种没有明确理由的对特定物体(或场合)感到恐惧的病症就是特定对象恐惧症。
较为常见的有恐高症,幽闭空间恐惧症(对电梯、地铁等),对身体有损害的恐惧症(如流血、打针、治牙等),动物恐惧症(特别是对狗、蛇、老鼠和昆虫)。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稀奇古怪的特定对象恐惧呢?
暗处恐惧(黑暗,夜晚),气流恐惧(空气流动,通风,风),穿行恐惧(穿过马路),尖锋恐惧(锋利尖锐的物体,如小刀等),灰尘恐惧(灰尘),切割恐惧(割破,抓破,划伤),男性恐惧(男人或与男人发生性关系),见人恐惧(人与人类社会),无限恐惧(无穷大),接触恐惧(身体接触,被触摸),废墟恐惧(废墟),孤独恐惧(单身,独居,独自一人)……
真是太多了,其中有你的困扰吗?
如果有,也先端着,因为并不是说你对某样事物感到恐惧就是临床意义上的恐惧症,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对这对那的害怕,只有当这种恐惧对你的生活或行为造成严重的大量客观的负面影响时,才能被判定为真正的特定对象恐惧症。
尽管恐惧症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和生活功能,但也只有很少数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才来就诊,因为患者通常有办法避免恐惧,比如说:一个恐高症患者会避免进入高层建筑或者高处;一个害怕空中飞行的人就选择别的交通工具出门;还有人有极光恐惧,就是害怕看到极光,这个本来已经十分少见,干脆别去能看到极光的地方就行了。
同时,因为特定对象恐惧离大家如此之近,因此和社交恐惧一样,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有一点和社交恐惧不同的是,患有特定对象恐惧症的女性要多于男性;而与之相同的是,一旦患病却不治疗的话,将终生无法痊愈。
前面我们讲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下面就要来介绍另一个主要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
华生此人仪表堂堂,所以也不难理解后来发生在他身上的作为丑闻轰动美国一时的那段婚外情。
怎么回事呢?原来在一次项目过程中,华生与他的女助手罗莎莉互生暧昧,越过了雷池。但是他的妻子和罗莎莉一样来自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族,谁的力量都不容小觑。于是华生任职的大学立即抛出两个选择给他:维持婚姻或放弃事业。
华生那时的立场很明确:要美人不要江山!他选择离婚后与罗莎莉结婚,并且从此离开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转投广告业,两年后便在美国一家大广告公司任副总裁,收入远远高于他在大学时。
说了这么多,我们请出华生“现身说法”。
大家好,我是华生,虽然我并没有超越弗洛伊德,也是在受了巴甫洛夫等人的影响下才创立了“行为主义有限公司”,但是我跟你们说,一般人我还真不服!
来看看我的代表作吧。
1917年,我获得一笔一百美元的资助,进行一项焦虑引发的实验,来研究婴儿的反射和本能。我把实验对象——九个月大的男婴称作小阿尔伯特。
在进行这个实验之前,我让小阿尔伯特暴露在各种刺激中,观察他的反应。小阿尔伯特刚开始很勇猛,老鼠、兔子什么的通通不怕,但当我用一个锤子敲打钢条发出噪声时,他却显得很不安。
此后,我等待了两个月,待到小阿尔伯特长到十一个月大时,我又把他抱来了。这时,只要他和实验小白鼠一起玩耍,我就在他身后制造刚才说过的那种敲打发出的噪声。这种噪声和那只小白鼠同时出现多次后,小阿尔伯特即使不听到噪声,看到小白鼠时也会感到非常不安。
至此,就完全勾起大家的回忆了,这个和什么很像?不就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嘛!
放在我这个实验中具体就是这个样子:
男婴+小白鼠……………………不害怕
男婴+噪声…………………………害怕
男婴+噪声+小白鼠…………害怕
反复作用后去掉噪声,结果:
男婴+小白鼠……………………害怕
随后小阿尔伯特的恐惧状况发生了泛化。啥叫泛化?通俗一点讲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小阿尔伯特看到一件带毛的衣服时,也表现出了这种恐惧。于是我推断:小阿尔伯特的这种恐惧已经延伸到其他毛皮动物和毛皮物品之上,没错吧!
但是一些批评家当时就指出,当小阿尔伯特只是对一件带毛的衣服产生恐惧,就把他的恐惧症衍生到一切毛皮物品上面,这个结论未免过宽了。对这种说法我不想解释,因为每一位先驱者都不可能做到完美,要你们这群人是干吗的呢,就是来给我进行补充和完善的。此外,还有一些人想复制或推翻我的结论,怎么样?几乎全都以失败告终。所以说嘛,一般人我还不服!
好了,我就说这些了,大家再见!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日本恐怖漫画大师伊藤润二的一部经典作品《漩涡》。
在那个故事里,男主角的爸爸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疯狂迷恋起旋涡状的图案,最后发展到无药可救无法自拔的地步:他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换成带旋涡图案的,满眼望去一阵眩晕;会一动不动盯着河里的旋涡,一盯就是一天。慢慢地身体也发生了变化,他的两只眼睛可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朝不同方向旋转。最后,男主角的爸爸干脆订制了一个大木盆,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卷成旋涡的形状塞在里面,死去了。
男主角和他母亲同时发现了父亲的尸体,但是作为内心脆弱的女性,妈妈显然承受不了这个打击,随后便开始产生对一切旋涡状东西的恐惧。一些常见的自不用说,其他的:在饭汤里搅拌起的旋涡,蜗牛背上的壳……
对了,还有指纹,因为极度恐惧,她干脆用剪刀把自己指肚上的皮肤一块一块地剪掉。看到这种情况,男主角觉得必须把她送入医院治疗了。
但是在医院中还是存在很多旋涡状的图案会刺激到母亲的神经,让她再次癫狂,比如说点滴瓶中液体下降时产生的旋涡、女护士盘成的旋涡状的发髻等等,还好这一切都及时被男主角控制住了。但该来的总是要来,母亲在出院前的最后一次会诊时,无意中发现医生办公室墙上耳部解剖图中耳蜗的形状就是一个旋涡!于是,几天后一个绝望的夜晚,被恐惧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母亲,用一把长剪刀从自己的耳朵中穿了进去……
这部作品对男主角母亲的刻画就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对特定对象的恐惧,可怕吧?
华生这个实验最大的意义,就是证明了可以从经典条件作用的角度来解释恐惧症!
只是,小阿尔伯特本人为这个实验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引发了后来很多人的争议:是否该用人来做类似的实验?
借着华生这个实验,我们来介绍一下特定对象恐惧症的成因。
很久以来,大家一直认为绝大多数的恐惧症是由非同寻常的创伤性事件引起的。例如,你过去被狗咬过,你就会患上对狗的恐惧症。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情况并不总是这样。创伤性事件是引起恐惧症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全部。
还有两个原因:替代经历和被告知经历。
替代经历:
一个小男孩因为牙疼去看牙科。在治疗室外长椅上等待的时候,听到了屋里传出来的嗡嗡的电钻声和患者撕心裂肺的号叫,小男孩怀疑自己不是在医院,而是来到了阿鼻地狱,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好不容易拖着绵软的双腿爬出了医院,就此害怕治牙。
这个就是我们通过替代方式得到的恐惧。看到别人受伤或是感到强烈的恐惧,都足以让旁观者产生恐惧心理。因为情绪是很容易传染的,你旁边的人高兴时,你也会开心;身旁的人要是感到害怕,你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被告知经历:
有的时候,再三被警告有潜在的危险,也会使一些人产生恐惧。比如,一名有严重恐蛇症的妇女,她一生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真蛇,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被反复强调草丛中的蛇是危险的,所以为了提防蛇,人们提醒她穿上长筒靴,结果就是她在街道上行走的时候也穿着长筒靴。这种恐惧的获得就是被告知的。
综上所述,条件反射能形成恐惧,但条件反射如我们所知,需要在多次强化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建立。那么如果只面对一次恐惧的刺激而再无其他的话,建立条件反射所需要的多次刺激又从何谈起呢?
所以,只有害怕的经历本身这一因素是不会产生恐惧的(如治牙、蛇)。
那是什么导致了恐惧的产生?就是对还要面对一次这种恐怖事情的“担忧”!比如说,害怕以后再去治牙,或者害怕再遇到蛇。也正是这种“担忧”,可作为条件反射形成中所需要的反复刺激,最后促成了恐惧的条件反射的形成。
同时,人类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就是哪个对我不利我就远离哪个,所以就会出现人们对他们所恐惧的事情(或者事情可能发生的场合)表现出尽量的回避。
特定对象恐惧由此诞生!
关于其他学派的成因解释,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其实心理学中的一些名词都蛮有意思的,比如说“习得性无助”,就是习惯性地感到无助。下面要讲到的关于特定对象恐惧症的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听起来也很有意思,就是让人不再过敏了。
说,实施系统脱敏疗法总共分几步?三步!
第一步:学会放松技巧。
这个是要教给患者的。让他们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沙发扶手上,同时让他们想象自己正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例如,静坐在湖边或者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使他们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
然后治疗师用轻柔且愉快平稳的声调引导患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的放松。
每日一次,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钟,一般六至八次即可学会。要求患者在家中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
这一步很关键,就是让患者自己把引起他们恐惧的事件或情境按严重程度排一个顺序,从最小恐惧到最大恐惧,让患者给每个恐惧程度定一个分数,比如最小的是零分,最大的是一百分。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恐惧等级表:零分代表完全无恙,一百分代表高度恐惧。
然后把其中恐惧的程度依次划分层次。这里就要讲求各级差间的均匀,就跟楼梯一样,台阶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正因为这是需要患者自己制订的,所以在制订过程中就要求他们闭上眼睛想象各种能让自己产生恐惧的画面,要具体清晰,并且能置身其中引起情绪的变化。当然,如果有实际的刺激物,就不用靠想象了。
第三步:系统脱敏。
治疗开始启动了!
首先让患者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有实物的用实物)或情境,当他们感受到焦虑恐惧时,令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
每一次过程结束后,治疗师都要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果还是觉得不适,就需要再来一遍。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患者不再感到紧张恐惧为止,此时为一级脱敏。
接着让患者想象高一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以此类推,方法照旧。
就好比一个人在爬楼梯,每上一级台阶都是征服了一层困难。如果没有能力爬上高一级的台阶,那就停留在原地,征服眼前你所在的位置,摆平它后再前行,直到最后登顶,也就是患者痊愈!
说完方法,我们就要用一用。
大家爱吃海带吗?
海带是种碱性食物,不仅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抗癌作用,还因其含碘量很高,能作为食疗来治疗和缓解女性乳腺囊肿。这里就给大家讲一个海带的故事。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那一夜,一伙二十岁出头的赤膊男子,神情肃杀地密守在一处狭小阴暗的藏身之地,用一件传说中的禁器炼制着一种来自海中的奇物……
其实就是大晚上的几个男大学生光着膀子在寝室里用电锅煮海带。
事情也就发生在此时,男主角简称为带哥吧。没错,锅是他的,海带是他的,带头的也是他。但是谁能料到呢,煮到关键时刻,突然间,全楼断电了。是不是因为他超负荷用电的关系,这个不得而知,但做贼的就心虚,当其他寝室的人纷纷出来打听什么情况的时候,带哥这边慌作一团:这要被抓到,我非得背个处分!于是他赶紧跑到窗前,打开窗户散去香味,接着收拾餐具,最后打算好不容易煮的,吃它两口再说,一转眼,发现电锅内空无一物。抬头再瞅其他几个人,都在一脸满足状地咂巴嘴。
有人看后搭腔了:“报告带哥,哥儿几个做事你绝对放心,赃物全销了,汤都没剩!”一听到这个,带哥是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内心痛惜不已:罢了罢了,只要不被抓住,什么都好。而此时,门外的喧嚣也平静下来,看来学校方面并没有什么动静,这一次算是平安无事了。
记吃不记打啊,没过多久,对海带情有独钟的带哥又组织了一次海带宴。你猜怎么着?无巧不成书啊,又断电了。只是这一次学校立刻出动了缴锅小分队,全楼大盘查。但你也别担心,带哥的室友们可是身怀两门绝技:一个是风卷,另一个是残云。这次怎么样?仍然是一滴汤都没剩!当然带哥又是悲催地什么都没捞着。
一连两场海带风波过后,带哥是彻底被伤了,他开始出现难以名状的对海带的无比恐惧:不能听到海带,听到后浑身发抖;不能看到海带,看到后口吐白沫;不能闻到海带,闻到后魂飞魄散;更不能吃海带,否则整个人就变得像海带一样,深绿深绿……
带哥患上了特定对象恐惧中的“海带恐惧症”,最后严重到不得不停止所有课程,终日龟缩在寝室里,直到面临休学的窘境时才选择前来就医。
那我们就用系统脱敏疗法试着让带哥重获新生吧。
第一步:
带哥你放松去吧。
第二步:
带哥给出了他构建的恐惧等级,大家来看:
① 吃海带(一百分)
② 闻海带(八十分)
③ 看到海带(六十分)
④ 听到海带(四十分)
⑤ 想到海带(二十分)
第三步:
治疗从想海带开始,循序渐进。
如上面所划分的,先迈上第一个台阶:想海带。
带哥一想到海带,就变得很不适,恐惧,出汗,身体微微发抖,等等。当这些症状出现一段时间后,让其停止想象,放松。彻底放松后,再重来一遍“想海带”,反复,直到带哥表示在想海带这个问题上已经能扛住,就可以迈上第二个台阶了:听海带。
以此类推,会有反复或者倒退,那都没有关系。因为在心理咨询中有一种说法,叫作当你绝望到无可复加的地步时,恰恰是转机就要到来之际!
话说我一直很好奇恐惧症的形成源头,我对扁平物体有恐惧症,是在高中时发现的,之前一直没感觉。最早的记忆就是高中去海洋公园,结果在那种大扁鱼面前吓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还尖叫,之后就再也不敢看任何蠕动的扁平物体,不管是现实生活中的还是电视动画片里的。
我母亲说她看过一个讲述受精卵十个月如何形成胎儿的纪录片,给我形容了一下眼睛长出来的情景,我听到那种形容都忍受不了,全身起鸡皮疙瘩。
一直想找出自己恐惧扁平物体的源头在哪里,但是始终无解啊。
你对扁平物体的恐惧有可能是你幼年的时候种下的,只是深藏在潜意识里,不记得了而已,机缘巧合之中,就有可能从潜意识里提取出来。
请问巨大物体恐惧症和深海恐惧症有什么心理发展轨迹吗?昨天看到一个不知是挪威还是芬兰的蓝鲸保护联名网站,一打开那个网页,差点没吓死我。一只1∶1比例的蓝鲸出现在屏幕上,问题是屏幕太小,1∶1的比例,显示屏只能显示出它的一只10厘米×10厘米的眼睛来,那空洞无神的黑色眼睛,配上深蓝色的海底波纹和海底的音效,我离着电脑两米远,还是觉得脊背发凉,头皮发麻。这个网站的设计者口味太重啊。
但是有些人看了这个网页就没有任何感觉,那有巨大物体恐惧症和深海恐惧症的人,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原因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在上面说过条件反射可以用来解释恐惧症的成因,一个物体一定是跟自己本能恐惧的事物挂上了钩,才会造成恐惧。
就拿深海恐惧来说,深海就像是一个幽暗密闭的空间,患者在看到深海的图片时,不停地想象自己被困其中,此时就可能造成深海恐惧的发生。同理,巨大的物体本身对人就会造成一种压迫感和威胁感,这就不难理解巨大物体恐惧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