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超限效应:话不在多而在精,不做让人讨厌的“唐僧”

话多的人不一定受人欢迎,废话多的人一定让人讨厌。在讲话的时候,要以“质量”为本,而不能靠“数量”取胜。一旦变成令人厌烦的“唐僧”,就没有人愿意与你交谈了。

在交际的过程中,语言沟通是最为常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流方式。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陈述自己的观点,让对方迅速而清晰地明白自己的态度。然而,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啰啰唆唆、口无遮拦,否则非但不会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反而会让自己成为令人讨厌的对象。

语言的刺激太多、太强或是刺激的周期太长,都会令人产生极度烦躁和逆反的心理,在心理学上,这种情况被称为超限效应。也就是说,一旦你说的话超出了对方对美好的印象和预期,往往会产生反面的效果。

有一次,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到教堂去参加募捐活动。刚开始的时候,牧师的演讲讲得很好、很感人,马克·吐温受到触动,准备把身上的钱都捐出去。但是十分钟过去了,牧师依然滔滔不绝地讲着。马克·吐温有些厌烦,决定只捐赠一些零钱。又一个十分钟过去了,牧师还在兴致勃勃地演讲,并且没有丝毫要停下来的意思。于是,马克·吐温决定一分钱都不捐赠了。最后,牧师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长篇大论,开始进行募捐,马克·吐温感觉非常生气,他非但没捐钱,反而因为气愤从募捐盘里拿了两块钱。

牧师应该想不到,如果他早点结束自己的演讲,他能募集到的资金会多很多。牧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希望让听众得到更多的资讯,更加理解自己的主张,却忽视了听众的感受,反而因为话多让很多人失去了兴趣。

一说起话多让人烦的例子,看过《大话西游》的人就会想起唐僧这个形象。唐僧的啰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当他碎碎叨叨地说话时,身边的人感受到的是无尽的烦躁,更有甚者,很多小妖怪被他折磨得宁可选择自杀。即便如此,唐僧依然在说,说得所有人都对他充满厌恶。在电影中,导演为了体现良好的艺术效果,逗观众开怀大笑,所以对唐僧的啰唆进行了部分夸张,唐僧这样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多见。但是,即便生活中出现的只是像马克·吐温遇到的牧师那样的一个人,很多人的反应肯定也是避之唯恐不及吧!

在实践中,很多人觉得重复能够加深印象,这和我们上学时不断重复的学习方法不无关系。从道理上来说,重复确实能够令对方的印象更加深刻,但是毫无节制的重复只会让人厌烦,常常使人出现“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情况,更有甚者,对方还会直接屏蔽掉你的讲话,这样一来,你讲再多都没有任何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看电视的时候,如果一个广告重复播放四五遍,相信很多人都会不胜其烦,进而直接换台了事。广告商们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结果观众们看都不看,广告产生的效果自然和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

因此,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说话的节奏和时间,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传达出自己讲话的重要内容。假如交谈的时间太长,对方就会感到厌烦,使得谈话无法继续下去。在谈话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对方的注意力分散,开始出现看表、东张西望、做些小动作的情况,就要暂停讲话,思考一下自己的讲话是不是已经超出了对方能够接受的范围,让对方失去了兴趣。倘若果真如此,那就要转移话题,不要再多说下去,因为此时的对方已经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说得越多,越会令对方反感。

总之,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握好讲话的度,注意超限效应给对方带来的影响。一旦越过界限,对方出现走神之类的现象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此时千万不要因此而怪罪对方,而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所在。 RRyV3NNUXCZnMsEOumqVHcQb6jrShMNNTbPWmhfqUd1oK7IUvRS/eHQEff1HLTf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