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微表情背后的微反应

微反应,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应激微反应”。它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微反应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

微反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本书主要讲解的“微表情”,属于“面孔微反应”;二是除了表情以外的,其他能够映射心理状态的身体动作,心理学家称之为“微动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动作”,属于“身体微反应”;三是语言信息本身,包括使用的词汇、语法以及声音特征,称为“微语义”,属于“语言微反应”。

还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美剧《别对我说谎》,很多人看完之后,还要实践一下里边用的识谎妙招,幻想有一天能像剧中男主角那样从别人的动作、表情中识别谁在说谎。每一集的剧情里,男主角都能通过识别他人的微反应找到真正的案犯。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人能很好地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你看不出他是真的高兴还是曲意逢迎。但事实上,这些伪装得很好的人也会通过微反应泄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心理学认为微反应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并不受我们大脑的理性控制,通常都会在你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表现出来。而且,它恰恰能反映一个人内心的真正意图。

具体来说,人大致有以下几种微反应。

1.安慰反应

这是人受到负面刺激(批评、压力、否定等)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安慰反应在说谎的时候尤其常见且明显,因为说谎是迫于某种压力而进行的行为。如果对话的情境可以确定存在某种压力,那么安慰反应可以映射出此人当时的内心状态——不舒适。

2.爱恨反应

这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两个极端——爱和恨所主导产生的反应。爱的时候会希望对方也能爱,会担心对方不爱;恨的时候会主动拉开距离,会咬牙切齿地质问“为什么不爱我”,还会干出更疯狂的举动。身体间的距离,可以体现出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的某些行为,也可以体现出其内心的喜爱与厌恶。

3.领地反应

这是人在自己的“领地”中所表现出来的领导风范。在自己的地盘里,人会表现得放松、自在、威严,还可以丝毫不费力地指挥。如果有人敢于侵入自己的领地范围,则会引起强烈的警觉和反击。观察人的姿态和动作,可以判断出其内心是否具有安全感,而挑战对方心中设定的领地范围,可以激起强烈的愤怒,这些可以帮助建立心理测试中的有效刺激。

4.冻结反应

这是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时的第一反应。突如其来的刺激,会让人瞬间出现短暂的停顿,用来看清状况,思考对策。如果在一个问题后,对方出现瞬间的行为停滞,说明这个问题让对方感到意外,意外的刺激是打破对方心理防线的有效手段。

5.仰视反应

这是人对自己能力高低、地位差异、胜败预测、优劣定位进行判断后的反应。进化积累的本能,使得人会仰视比自己高大的对象,蔑视比自己矮小的对象;反之,人也会本能地尽量抬高自己的身体以期建立优势,也会在认怂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放低。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体态高低,可以判断其内心的自我定位。

6.逃离反应

这是人感受到厌恶或恐惧的时候产生的反应。如果面对的刺激具有威胁性(可能伤害到自己),而自己又没有改变局面的信心,则会出现逃离反应。远古时代的逃离是跑,现代社会的逃离则多数比较隐晦。出现逃离反应,可以判断出行为人内心对刺激源所持的负面心态,厌恶或恐惧。

7.胜败反应

这是战斗结束之后的表现。胜利的人趾高气扬,失败的人垂头丧气。如果经过战斗之后,观察到被测试人的胜败反应,则可以用来分析此人心态,还可以用来预测事情的走向。

8.战斗反应

这是人愤怒的最强体现。引发愤怒和战斗的原因,无论多么具体,都可以归结为生存和繁衍中遇到的威胁,比如“同行是冤家”可以溯源到对生存的威胁,“冲冠一怒为红颜”则可以溯源到对繁衍的威胁。一旦战斗反应出现,除了可以逆推出愤怒情绪之外,还可以预见到“不会轻易放弃”的行为趋势。

了解了这些具体的微反应,我们就能根据对方的表现来判断其真实的内心感受,从而做出最正确的行为反应。

心理小课堂:微反应的分类

人的所有微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完全随意反应

即人可以通过思维性主观意识控制的反应,如各种可被控制的骨骼肌运动。

2.完全非随意反应

即无法用思维性主观意识控制的反应,如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心跳频率、瞳孔缩放、尿感、汗液分泌等。

3.常规非随意反应

即一般不受或不必受思维性主观意识控制的运动,包括:部分复杂运动,如打喷嚏、单脚平衡站立时各肌肉的协调等;习惯反应,长期养成的习惯动作无须思维的参与即可完成,习惯反应是建立判断反应基线的重要标准;本能反应,我更倾向于称之为进化反应,如遇袭时闭眼缩身,意外时短暂静止,焦虑时吞咽口水或者出现尿感、焦急地跺脚,愤怒时肌肉紧绷、鼻孔张大、呼吸加速等。之所以称这些反应为常规非随意反应,是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可以经过训练而进行思维性主观意识控制的。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能够在受到刺激后对自身的反应进行完全控制,尤其是在受到多个不相关联的连续刺激后,此类反应的真实性会大大提高。 Kig/Fnu2TxOulF9dTf8HcE+7HqulQ99MN4kXO9/mQFIncTx3SB4GMaatM2ZHTor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