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五千余年,虽历经危难,屡遭变乱,终能拨乱返治,而绵延不绝。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历代圣贤不断奉献其智能与心力,创造完善的管理哲学。
中国管理哲学,是整个生命哲学的一部分。主要的课题,仍然是生命。它以生命为对象,主要的用心在于如何来调节我们的生命、运转我们的生命和安顿我们的生命。管理的道理,即在彰明自身原有的灵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够安居乐业,并且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大家都站在最合适的立场彼此密切配合,用择善固执的态度来取得最适当的协调。《大学》说得十分明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种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的“一贯的道理”精微开展的管理哲学,包容了中外一切管理思想。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格物。
主旨: 说明管理者修己安人的次序。
解析: 古时候的管理者,希望世人都能够自省自律、有 所为有所不为,他们一定会先从国家着手,设法治理好自己 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一定会先从家族着眼,设法 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和睦相处,齐心协力。要治理 好家族,一定会先从自己做起,用心改变自己的态度习惯, 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德行的人。要修好自己的品德,一定会 先从正心做起,使自己心无旁骛,心思端正。要端正心思, 一定会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心意诚实,一定会先使自 己认识明确。要获得明确的认识,一定会先运用自己的聪 明才智,认真地穷究事物的道理。
中国的管理哲学,汉朝陆贾说得十分清楚,就是“《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我们以往解说《大学》《中庸》,多半侧重其德行的一面。现在让我们从管理的一面来探讨,便不难发现中国管理哲学的精义其实就在于修己安人,而修己安人又必须遵循三大纲领。
《大学》首章,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可解作“管理之道”,亦即“管理的最高原理”。因此可以说,管理之道,在修己,在安人,在止于至善。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主旨: 说明管理的道理,在修己安人,求得合理的立场。
解析: 为政的道理,主要有三大纲领:亲民是重点,尊 重民意为其主旨。先修治自己,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德行。再 逐次扩展,做好安人的德政,打下政道的基础。目标则是 采取适时适当、至为合理的立场,以提升安人的效果。
良好的修己,是德行。良好的安人,即为德政。将修己安人的道理发扬光大,便是“明明德”。有了这样的基础,如果能够充分尊重民意,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便能够适时采取正确的定位,执其两端,采取最为合理的立场。管理是“明明德”的历程,采取重视众人意见的导向,求得合理的决策。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管理者必先修己,才能正己正人。所以管理之道,以“修己”为第一要务。
其次要“亲民”,用相亲相爱的方式来正人,就是孔子所主张的“安人”。但他认为,“安百姓”这等事虽圣如尧舜,犹恐不能完全做到,可见“安人”乃是管理的最高理想。
管理者可以逞权威、施压力来管人,但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强,不能使追随者心悦诚服。表面或许顺从,内心殊为不乐。因而暂时忍耐,应付了事。管理者也可以用敬重、信任来理人,比较容易收到“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效果。追随者深感知遇,当然会加倍努力。管理者最好以关怀、珍惜来安人,时时抱持“患不安”的心情,使追随者身安心乐而又安居乐业,则大家自动自发、分工合作,必能各尽心力,做好应当做的工作。
“安人”以“仁”,正如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管理者称自我为己,称追随者为人,而仁即盘旋其间而无阻。
仁就是“相亲相爱”,“亲爱”而能达于“交相”的境界,己安人亦安,所以说“为仁由己”。管理者以仁安人,追随者就会慕名而来,自然人才济济而又人尽其才了。
修己及安人,都应该采取至善的立场。因为立场至善,而至善表示此时此地的合理点,才能执两用中,以明明德、亲民,使其臻于至善。所以还要“止于至善”。
“止”就是“立”,现代叫作立场。《大学》传之三章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管理者站在仁的立场,追随者站在敬的立场,无论组织内外,都要坚持信的立场。这样,各方面站在最为适当的立场上,止于至善。
“至善”的意思,是最佳、最适当、最适时,这就需要不断地调整,发挥“不停滞”的精神。管理者应当体会永续的价值,如何使其立场经常保持“事理当然之极”,以确保组织的永生,这才是止于至善的真谛。
修己安人,就要求管理者在做任何决定前,都要心怀天下,兼顾被管理者的立场和利益。
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 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主旨: 说明管理决策的过程。
解析: 管理自己叫修己,管理他人则是安人。两者都需 要决策。做决定的时候,最好先明白自己的定位,站稳应 有的立场。有了定位和立场,才能够坚定不移,去除私心, 凡事为公着想。这样一来,心不妄动,自然安静下来。心 安才能客观、冷静地深入思考问题。如果思虑能够达到周 密而详细的地步,必然会出现合理的解决方案,获得预期 的决策。
管理者决策之前,固然无法预知可以获得何种结果。唯一的办法,就是站在“所系正大”的立场。管理者所系正大,才成美德;所系不正大,则一切决策悉成恶德。管理者要求成功的愿望是一致的,但是在选用方法、决定手段的时候,务必留意所系正大这一原则,以此为起点,即为真正的道德管理。
管理者所系正大,其决策才能达到安人的目的,才能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最适当的方案。为达成最终的安人目的,管理者还可以把它分割成若干中间目的,例如企业管理站在所系正大的立场,以“股东的安”“员工的安”“顾客的安”与“社会大众的安”为目标,还可以再进一步,将这些中间目的分为若干直接目的,从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方面,来探讨其利润、绩效、安全与责任。
依据管理者的定向,潜心研究有关的信息,此时心不妄动,自然能静。重视信息的时代,必定产生信息泛滥的流弊。管理者如果缺乏定向,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势必不知所措、心慌意乱,无法潜心研究。
如能心不妄动而潜心研究,则管理者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考虑信息的必要性与正确性,所以能心安理得。管理者自身能安,生活正常,才不致因紧张不安而导致误判,必可获得能够安人的良策。
管理者得到合理的决策,则一切事务的本末终始,无不了然,自可依其先后缓急制订计划,再按顺序执行,并适时考核,调整误差,获得安人的管理效果。
西方的一些决策论者认为管理的主要过程即决策,美国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甚至肯定管理就是决策。可见,管理者需要良好的决策能力,必须所系正大。
商汤盥盘上的铭辞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任何管理制度,绝不可能凭空创立,或无端消失。它必定有其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前,就有其前身,然后渐渐地创立。它也必定有其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其后影,逐渐地变质。管理者的任务,即洞察其渊源,依据组织外在的需要与内在的用意,创立合适的制度。同时,体会其流变,按照实际的利弊与产生的影响,适时予以调整,使管理制度得以日新又新。
日新又新,绝非今日所时常强调的“求新求变”。一味地求新求变,根本就是一种偏道。如果只知宇宙在“变”,时代在“流”,而不知“变”中有“常”,“流”中有“住”,便无法把握住变中之常,因此为变而变,极易流于怪妄。
我国文化传统,以孔孟为主流,掺以老庄的自然思想,而对于管理最具影响的,即在注重“务实”“不执着”“中庸”的态度。我们从小便被教导着要知道随机应变,不可固执己见。但是我们同时也不敢忽视“常道”,在“实务”之中“不执着”,权宜应变,以求其“恰到好处”,即“中庸”。这种“执经达权”的权变原则,使我们“权不离经”,越变越通,亦不舍离根本。
中国人太善于权变,必须用“经”来约束,才不致乱变。管理者投身于变化之中,必须使变化能够反映若干不可更改的价值观念,否则随波逐流,仅在求其适应而已,不能算是“具有理念依据”的管理。
明智的管理者既然所系正大,又以发扬人类最高文化、表现人类最高道德为己任,则必有其理想,而不是把自己局限于“利润”“绩效”的达成,徒然贬低了自己的价值。管理者抱有崇高的理想,最好通过适当的沟通,形成组织成员的共识,作为大家共同遵行的常道,即不易的“经”。然后按照常道,顺应内外环境的变迁而“权”宜应变,一方面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求生存,另一方面又能够坚守不变的原则。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才能使变化有纪律而且确保其向善,达到“日新又新”的境界。
日新又新的“新”,其实与时间并无太大的关系,我们并不认为现在的必定比过去的好或未来的必然胜过眼前。我们认为好就是新,重点在于品质的良窳。过去的和现在的好都属于新,否则便不配为新。中国人实践的态度,使得品质重于形式。实质的进步,是日新又新追求的对象。
怎样做到日新又新呢?最好以“有所不为、有所不变”为经,也就是根本,而以“有所为、有所变”为权,也就是作用。本立而道生,管理者必须把握根本,凡事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才能够避免乱变。
梁启超说:“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功用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至于条理次第,以《大学》上说得最简明。《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修己、安人都能够日新又新,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