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世纪前根本没有一日三餐

据说平民开始一日三餐的契机,是江户时代的“明历大火”(1657年)。

为了修复被烧毁的江户城,江户幕府从全国各地召集了大量的工匠,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赶工。

这时仅凭早餐和晚餐无法维持体力的消耗,于是白天又增加一餐,一日三餐的习惯就这样逐渐传开了。

至于一日三餐的习惯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下来的契机,是明治维新后的大规模征兵。因为军队提供一日三餐,“每天能吃到三次白米饭”,这对于贫穷农家的次子和三子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1920年日本国立营养研究所成立,佐伯矩博士出任第一任所长。

佐伯博士为了发展营养师制度,于1924年创立了“全世界第一所营养学校”,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佐伯营养专业学校。日本提倡一日三餐,最早就是由佐伯博士在1935年提出的。

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在日本还处于战国时代的15~16世纪就开始从一日两餐转变为一日三餐了。

早餐在英语里叫“breakfast”,意思是这一天里的第一顿饭,打破了(break)断食(fast),后来演变成早餐的意思。

也就是说,早餐不一定非要早晨吃,或许欧洲人最早也和日本的贵族一样,早晨起来完成一项工作之后,到中午时分才开始吃“breakfast”。

不管怎样,日本和欧洲各国开始一日三餐的历史都非常短。

认为一日三餐是正确饮食习惯的主张,只不过是无视历史背景的毫无根据的想法。了解了历史的真相,就能理解一日两餐根本就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 WT77w3x+JsThqBrBCQn8xgV4As7ePIsN+EZx1Mw9Tyav8E6QYhFGdCYC469j34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