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已是板凳球员。
从主力到板凳,托洛茨基的光芒退化得极快。托洛茨基仍是政治局的七名成员之一,却已是一个看客。斯大林已是当仁不让的核心,其他的五名成员却是分成两拨,斗得正欢。
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携手,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则是二人组,双方围绕怎样理解和执行新经济政策做文章,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纲领和口号。布哈林是理论研究方面的权威,在党内极有人缘。李可夫是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出了名的杰出“武将”和“实干家”。托姆斯基领导工会工作,在工人中很有号召力。季诺维也夫为人傲慢,借着列宁的战友名号赢得了列宁格勒人的支持。加米涅夫却是有点弱势,少有主见,人称“季诺维也夫的影子”。
季诺维也夫虽然是以二对三,却是信心十足,自己不仅是斯大林反对托洛茨基的亲密战友,更在公布“列宁遗嘱”时保护过斯大林,这份情他不可能不记得。
季诺维也夫剑指布哈林等人,只要是布哈林支持的,毫不犹豫地踩上一万只脚。布哈林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季诺维也夫就称苏联落后的经济与文化和资本主义的包围正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障碍,想实现社会主义在一国的胜利是万万不行的,浑然不管自己几个月前还是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取得胜利的铁杆粉丝。为了取得广大贫农的支持,季诺维也夫指责布哈林承认“发财吧”这个口号有“富农倾向”。季诺维也夫踩到自己头上,布哈林们也没有好脸色,大力攻击季诺维也夫在十四大前夕出版的《列宁主义》论著中的观点。
板凳球员托洛茨基没有参赛资格,主力斯大林则是选择性观战。强强联手才能双赢,强弱合作风险太多,一旦失手,那就是永世不得翻身。斯大林心向布哈林,却是静静地等待发难的最好时机。季诺维也夫不久前还是自己对抗托洛茨基的亲密战友,翻脸太快有卸磨杀驴的嫌疑,身边的人可能思想都跟不上变化。
斯大林站出来和稀泥,承认党内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对富农危险的估计不足,另一种是夸大富农危险。双方各打板子:让布哈林承认“发财吧”这个口号是错误的,严禁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批评这一口号的文章发表。
稀泥是砸不死人的,季诺维也夫极为不爽,联手加米涅夫、财政人民委员索柯里尼柯夫和克鲁普斯卡娅等人,要求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对所有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自由辩论,并希望自己的政策得到大会的支持。
人民代表人民选,各地方党组织召开预备会议讨论政策并选举当地的代表,两派舌战的战火蔓延到了地方。论战主要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两大城市之间进行。列宁格勒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技术影响较大,市民对传统而古板的莫斯科人一向很是不屑,认为他们保守、落后。《列宁格勒真理报》与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直接掐了起来,掐到兴起,列宁格勒派一口否决莫斯科代表团全部候选人的资格,竟然没注意总书记斯大林也在黑名单内。
斯大林怒了:连我都敢拉入黑名单,还真不把总书记当党员。
1925年12月,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了。斯大林肯定了“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在一国取得胜利”的结论,宣布实行工业化、进行社会改造。
季诺维也夫发言,批判布哈林“让农民富起来”的观点。敢和总书记振兴苏联的宏伟计划过不去,代表们一片喧哗,不断地有人插话表示抗议,甚至有人要求把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从政治局除名。拉舍维奇立即站出来反对,称这是践踏党的民主。米高扬立即反驳说,这是中央委员会大多数人的钢铁意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只有服从党内决定。
局面一下火暴起来,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站出来呼吁双方保持冷静,称列宁从来没有把反对派成员调离领导岗位的先例,更不会要求反对派公开放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
呼吁被无视,列宁妻子不是列宁,只是他的妻子。
加米涅夫不愿出局,脱口而出“斯大林同志不能起到统一布尔什维克司令部的作用”。话音刚落,立即被多数代表的愤怒叫喊所打断,随之而来的是长时间的掌声和一片欢呼声:“要斯大林!要斯大林!”
打击仍在继续,托姆斯基指名道姓地指责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将你们对托洛茨基同志的训导运用到你们自己身上吧!在党的意志面前低下你的头!”
列宁大旗、群众路线,斯大林用得极是熟练。季诺维也夫们想不出继续论战的理由:反对列宁,那简直是找死;单挑群众,群里好像没有超人。
斯大林大胜,但并没有急于把反对派领袖赶出政治局,而是让忠诚战友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和加里宁进入政治局,并在中央监察委员会各增加了一百多名可以信赖的成员。
季诺维也夫在斯大林这里受瘪,一口恶气全出在托洛茨基头上,极力要求把托洛茨基开除出党中央政治局。斯大林不给他机会,不同意把托洛茨基开除出政治局。政治局新成员加里宁力挺斯大林:“托洛茨基的个人威信是党的资本,使用这个资本要非常慎重,要使托洛茨基的威信受到极少损失。”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不肯罢手,鼓动团中央的支持者,突然做出“开除托洛茨基党籍”的决议。政治局立即否定了这个决议,并把共青团中央十五名成员免职。想睡觉有人递枕头,想整人有人给理由,斯大林毫不犹豫的采取组织手段处理党团干部,该免的免,该升的升,一点也不知道怜香惜玉。
季诺维也夫仍然是政治局成员,但已不再是光芒四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和列宁格勒苏维埃主席的职务分别由布哈林和基洛夫担任。
上场没有资格,竞争实力不够,退役心中不甘,板凳球员季诺维也夫的日子不好过。穷则变,变则通,要把斯大林拉下马,只有请外援、拉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