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带头送儿上战场

在革命年代,毛泽东一家已经牺牲了五位亲人,他的妻子、妹妹、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子。在那时的环境中,为了革命,毛家不得不付出这样的代价。到了和平年代,毛泽东一家似乎没有必要冲锋在枪林弹雨之中了。但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是,在毛泽东父子看来,只要祖国的利益需要,毛家人照样会毫不犹豫地再次作出牺牲。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国组织了抗美援朝志愿军。毛泽东决定送毛岸英上战场,一是表示抗美援朝的决心,二是让毛岸英到战场上接受锻炼。江青和毛泽东的卫士长表示不同意,他们担心毛岸英上了战场后有个三长两短。毛泽东大声说:“我毛泽东的儿子不去谁去,就这么定了,我毛泽东要带这个头。”为了毛岸英赴朝参战,他亲自向彭德怀求情。

毛岸英积极报名参军,瞒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去了朝鲜。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他曾毅然参加苏军坦克部队,英勇追击德国法西斯。此次,他又加入保家卫国的战斗。当时,刘思齐因患急性盲肠炎,正在住院治疗。为避免妻子担心,也为了保密,他只说出差,没有说出出国参战的实情,以致夫妻两人分别时,连句以防万一的嘱咐都没有留下。

毛岸英赴朝作战后,在志愿军司令部当彭德怀司令员的机要秘书和俄文翻译。毛泽东对志愿军司令部的安全十分重视。针对志愿军司令部在地面房屋中办公,美军飞机来袭时志愿军司令部负责同志常不进防空洞的情况,于 11 月 21 日以中央名义发电给志愿军司令部党委会,要求必须按标准挖好防空洞,并布置地下办公室,“凡遇敌机来袭,负责同志必须进入地下室,任何同志不应违背”。11 月 24 日,他亲自拟写了一封电报,嘱咐加急发出,要求彭德怀等人“充分注意领导机关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11 月 24 日夜,麦克阿瑟发动大规模进攻。彭德怀等负责同志连夜部署,25 日发起第二次战役,与毛岸英等工作人员紧张忙碌了大半夜,志愿军司令部未能及时转移。毛岸英、高瑞欣在山洞里休息后,于 25 日 9 时以后回到办公室。他俩热了早饭,还未来得及吃。就遇敌机空袭。毛岸英、高瑞欣未能跑出,在凝固汽油弹燃起的烈火中不幸牺牲。毛岸英年仅 29 岁。

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

彭德怀听到消息后,顿时站立不稳。他久久一言不发,喃喃地说:“岸英和瑞欣同志牺牲了,牺牲了。”他走出防空洞,缓慢地来到出事现场。看着烈士们烧焦的遗体,悲痛不已。

建国后,国家领导人的孩子在战场上或抢险救灾中为国牺牲,恐怕只有毛岸英一个。

毛泽东何尝不知道战场的危险?他是国家领袖,他号召人民的儿子到前线去保家卫国,他自己要带这个头。

毛泽东听到江青和秘书叶子龙报告毛岸英牺牲的噩耗,非常震惊和痛苦。他先是一怔,继而双眉紧锁,目光呆滞。好半天,眼睛才转动。他想抽烟,右手颤抖着去拿茶几上的香烟,可动了两次都抽不出一根香烟来。他面向窗外,大滴大滴的眼泪滚淌下来。一会儿,他抽了两口烟,声音沙哑地叹息:“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毛泽东抬头凝视窗外萧瑟的柳枝,轻声吟诵起北周庾信的《枯树赋》: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诵着诵着,他眼里浸满了泪水。29 岁,多么短暂的一生!和杨开慧牺牲时的年龄一样!

毛泽东在自己万分悲痛的时候,还为儿媳着想。他嘱咐江青:“这个事不要急着告诉思齐,她还年轻,经受不了这个打击啊!”

彭德怀从朝鲜战场上回国,十分难过和内疚地向毛泽东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

毛泽东缓慢而坚定地对彭德怀说:“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嘛!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反抗侵略,中国志愿军的英雄儿女,前仆后继,牺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战士。岸英是属于成千上万牺牲了的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而牺牲,哪有这样的道理呀!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为避免刘思齐受刺激,毛泽东强忍丧子之痛,对刘思齐隐瞒不幸的消息。然而,刘思齐每周来看望毛泽东时,都要问毛泽东收到岸英的信没有,岸英为什么几个月没来信。有时还问岸英会不会在战场上出了事,是不是变心了。毛泽东总是强颜作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宽慰她,告诉她:“岸英成天战斗在炮火中,只有想你,哪会变么心哟!”毛泽东一瞒就是两年,其间他独自承受着精神和感情上的痛苦。1953 年 7 月,停战协定签订,朝鲜战争结束,刘思齐还是没有得到毛岸英一点消息。她产生了疑问。毛泽东请来周恩来,一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刘思齐。刘思齐悲痛欲绝,伏在毛泽东肩头失声痛哭。毛泽东也陷入悲痛中。周恩来扶刘思齐躺在沙发上,碰到了毛泽东的手,发现他的手指都冰凉了。赶快提醒刘思齐别哭了,毛泽东对哭着安慰他的刘思齐说:“今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

后来,刘思齐提出,将毛岸英的遗骨迁回国内安葬。毛泽东摇摇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不是还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毛泽东的儿子不能搞特殊。这句话他没有说出口。

毛岸英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刘思齐心有不甘。丈夫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她多么想最后见他一眼。她多次与妹妹抱头痛哭。1959 年,毛泽东根据刘思齐的请求,安排刘思齐、邵华姐妹俩以个人名义,到朝鲜给毛岸英扫墓,让她了却一桩心愿。姐妹俩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为毛岸英烈士扫墓。刘思齐手捧鲜花,献给烈士亡灵,失声痛哭。

毛泽东在菊香书屋,看着邵华拍摄的毛岸英烈士墓照片,老泪纵横。卫士们想劝也无法劝,默默地陪着流泪。也许,他想起了彭德怀评价毛岸英的一句话:“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 nTZ6pXX7FLQiKIc5lBITzTEme1DDLoWaN4uSZGN2vizwjnfM9RaganNCAyOznpx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