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计
趁火打劫

【题解】

“趁火打劫”的原意为趁别人家因失火而忙乱的时候去抢劫,常用来比喻趁别人紧张危急的时候去捞取好处或趁机害人。此计用在军事斗争中,就是指趁敌人内部遭到灾害或其他困难而发生混乱时消灭敌人,这样往往会因为敌人无暇应战而轻易取胜。“趁火打劫”的关键就是要抓住敌人陷入困境的机会,必须掌握好时机,机会可能稍纵即逝;如果失去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敌之害大 ,就势取利 。刚决柔也

按: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 ,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 ,国内空虚,因而捣之 ,大获全胜。

【注释】

①害:祸患,灾害。②就:凭借,趁着。势:形势,情势。③刚决柔也:出自《易·夬》的彖传,原文为:“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意思是说,夬,就是明确而决断的意思,指阳刚者果断地清除阴柔者。态度刚健果决而行动让人心悦诚服,果断地除去阴柔者就会得到和谐。在这里,“刚决柔也”指稳定、强大的一方抓住时机,通过果断迅速的行动征服处于忧患之中的一方。④越王:这里指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勾践。越为古国名,其先祖为“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时一度兴起,战国时被楚国所灭。越王勾践时,越国曾经被吴国打败,后经过励精图治、卧薪尝胆,最终消灭了吴国。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蟹稻不遗种:出自《国语·越语下》,原文作“稻蟹不遗种”,形容吴国遭遇灾荒,田地荒芜,积蓄已经全无。⑤吴北会诸侯于黄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又过了四年,越国再次发起伐吴战争,终于将吴国彻底消灭。黄池:春秋时地名,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初为卫地,后属宋。⑥捣:冲击,攻打。

【译文】

敌方所遇到的困难和灾害比较大,我方可以趁此时机采取行动取得胜利。这就是稳定、强大的一方抓住时机,通过果断迅速的行动征服处于忧患之中的一方的道理。

按语:敌人内部出现了困难,就可以趁机谋取它的土地;敌人如果遇到了外患,就可以趁机掳掠它的人民;敌人如果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则可以占领、吞并它的国家。比如,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趁吴国国内发生了旱灾,连稻子和螃蟹都旱死的时机,计划消灭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北上参加与诸侯举行的黄池之会,国内空虚之际,发动大军进攻吴国,结果大获全胜。

【战例】
李世民趁乱灭突厥

唐朝初年,突厥是北方边境的劲敌,经常南下袭扰,烧杀掳掠。北突厥颉利可汗时,任用汉人赵德言为突厥制定了许多典章制度。本来,突厥作为游牧民族,政令简单易行,来源于汉族的烦琐制度与他们的传统习俗产生了冲突,大臣们虽然不敢明确对抗,但内心里都非常反对。同时,颉利可汗还信任从西域来经商的商胡,对他们言听计从。这些商胡性格贪婪,并且不讲信义,鼓动颉利可汗连年对外用兵掠夺,突厥部众苦不堪言。再加上天灾,颉利可汗的收入不但没有因为掠夺而有大的改观,反而由于开支不断增大,只好加重对各部族的搜刮,引起民怨沸腾,许多部落公开反叛。

贞观元年,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诸部纷纷叛离,颉利可汗派突利可汉讨伐,没有取胜,突利只带了少数骑兵逃脱。颉利非常生气,把突利关起来,对他进行惩罚,突利因此非常怨愤。当年突厥居住的地区大雪成灾,羊马多被冻死,老百姓发生饥荒,颉利可汗怕唐朝乘机发兵进攻,引兵进入朔州地区,扬言要攻打唐朝。朝廷的议事大臣们都觉得突厥这是不遵守以前签订的合约,劝李世民趁机讨伐他们。李世民说:“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不能不遵守信用,况且是一个国家呢?我既然与他们签订了盟约,哪能趁他们发生天灾的时候攻打他们呢?等到他们真的对我无礼之时,再发兵讨伐也不迟。”

第二年,突利与颉利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深。突利的牙帐在幽州北面,主管突厥东部的事务。由于颉利可汗横征暴敛,原来臣服于突厥的奚、霫等部族都归降了唐朝。颉利因此而怪罪突利,再加上颉利多次征发突利的军队而突利没有从命,于是颉利发兵攻打突利,双方终于兵戎相见。突利向唐朝求救。李世民说:“我与颉利曾经结盟,又与突利有兄弟之约,不可不救,现在应当怎么办呢?”兵部尚书杜如晦说:“夷狄素来没有信用可言,我们虽然一直遵守和约,但他们却常常背叛,现在正好可以趁他们内部发生混乱之际攻打他们,这是他们自取灭亡啊。”于是李世民命将军周范壁率兵在太原见机行事,颉利也在边境布下了重兵。这时,有人提议修复古长城,征发老百姓充实边塞。李世民说:“突厥屡遭天灾,怪异现象层出不穷:盛夏时节就下了霜,五个太阳同时出来,三个月亮一起升上天空,原野中到处充满了红色的雾气。他们看见灾异而不赶紧加强自己的德行修养,这是他们不畏惧天。每年赶着牲畜迁徙无常,牲畜很多都死在路上,这是他们不利用地。突厥传统民俗人死了之后就烧掉,现在却改用土葬建起坟墓,这是他们违背父祖之命,轻慢鬼神。颉利与突利不睦,在国内自相残杀,这是他们不和睦亲人。他们有这四条,就没有不灭亡的道理,我马上就能发兵消灭了他们,还修什么防御设施呢?”

又过了一年,北方部族薛延陀的首领夷男被铁勒各部推举为可汗,夷男犹豫不决。唐太宗听说后,马上派人绕道赶往漠北,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非常高兴,派人向唐朝进贡,成了突厥的又一个强敌。颉利可汗得到消息开始感到害怕,马上派人到唐朝表示臣服,并请求和亲。这时,恰好张公谨上书,陈述了可以进攻突厥的6个条件,说:“颉利纵欲肆凶,诛害善良,昵近小人,此主昏于上,可取一也。别部同罗、仆骨、回纥、延陀之属,皆自立君长,图为反噬,此众叛于下,可取二也。突利被疑,以轻骑免,拓设出讨,众败无余,欲谷丧师,无托足之地,此兵挫将败,可取三也。北方霜旱,廪粮乏绝,可取四也。颉利疏突厥,亲诸胡,胡性翻覆,大军临之,内必生变,可取五也。华人在北者甚众,比闻屯聚,保据山险,王师之出,当有应者,可取六也。”意思是说,颉利平时贪婪暴虐,杀害忠良,亲近小人,这是为君主者昏聩,是第一个可以战而胜之的条件;突厥的附属部族同罗、仆骨、回纥、薛延陀等都自立君长,图谋反叛,这是他们部众背离,是第二个可以战而胜之的条件;突利被怀疑,侥幸逃脱,拓设出征,几乎全军覆没,欲谷兵败,失去了立足之地,这是他们兵挫将败,是第三个可以战而胜之的条件;突厥地区天灾不断,粮食匮乏,这是第四个可以战而胜之的条件;颉利疏远突厥的亲族,亲近西域胡人,胡人反复无常,大军到了之后,一定会生内乱,这是可以战而胜之的第五个条件;汉人在突厥控制地区居住的有许多,大都聚众自保,占据着险要之地,我们前去征讨,一定会有人响应,这是可以战而胜之的第六个条件。李世民接受了张公谨的建议,决定对突厥用兵,拒绝了颉利可汗的请求。

于是,李世民命兵部尚书李靖进攻马邑,颉利败走,九个突厥将军率众投降,拔野古、仆骨、同罗、霫、奚等部族的首领都归顺唐朝。接着,又诏命并州都督李世勣出通漠道,李靖出定襄道,左武卫大将军柴绍出金河道,灵州大都督任城王道宗出大同道,幽州都督卫孝节出恒安道,营州都督薛万淑出畅武道,六路大军,十余万人马,一起出击突厥,各路人马都受李靖指挥。李道宗一路首先传来胜利的消息,灵州一战,打败突厥,俘获人畜万计,突利及郁射设、荫奈特勒率所部来投降。各路人马的捷报也纷纷传来,李世民对群臣说:“当初国家刚刚建立,太上皇(李渊)因为要安定百姓的缘故,顺从突厥,纳贡称臣,我常常为此感到痛心疾首,想终有一天要洗刷这一耻辱。今天诸将出兵,所向皆克,我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公元630年正月,李靖率军到达恶阳岭,夜袭颉利,颉利大惊,将牙帐迁到碛口,颉利亲信的商胡首领康苏蜜等带着此前逃到突厥的隋朝萧皇后和隋炀帝的孙子杨正道前来投降。颉利连连失败,退守铁山,人马仍有数万,同时派执失思力到长安来,低声下气地向唐太宗谢罪,请求归降。李世民命鸿胪卿唐俭、将军安脩仁等持节到颉利处传达诏命。李靖知道唐俭在突厥,颉利一定会放松警惕,于是发动袭击,一举将突厥部众全部俘虏。颉利有一匹千里马,独自一人跑到沙钵罗,结果被唐朝的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获。被突厥彻底被平定。

宋襄公泓水失战机

公元前638年10月底,楚军进攻宋国。宋襄公为阻击敌军深入,屯军于两国交界处的泓水以北,等待楚军到来。11月1日,楚军已经全部集结到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宋国的大司马公孙固见楚军力量强大,两军众寡悬殊,建议宋襄公说,乘楚军正在渡河,大部队到达河的中间时,宋军予以掩杀,一定能大获全胜。宋襄公听罢,皱起眉头想了想,说:“这个办法好。可是我们的军队是仁义之师,怎么能乘人之危而图侥幸获胜呢?”就这样,宋襄公失去了痛击楚军的绝佳机会,楚军全部从容地渡过了泓水。

楚军过河后,需要重新组织队伍,布开阵势。正在布阵时,宋国的公子目夷又劝宋襄公说,现在楚军列阵未毕,组织混乱,正好乘机发动攻击。宋襄公仍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说:“不行,讲仁义的人怎么能攻击不成阵列的队伍呢?”于是第二次可以出击获胜的时机又白白浪费了。等楚军布好阵势后,宋襄公才下令击鼓向楚军进攻,而且身先士卒,亲自领兵冲杀。然而,正当宋军向楚军中军突进时,楚军的左右两翼突然向宋军包抄过来,宋军虽然奋勇反击,但无奈力量太过悬殊,宋军大败。在大司马公孙固的拼死掩护下,遭受重伤的宋襄公才突出重围,仓皇逃回宋国。

回到宋国后,许多大臣分析失利的原因时都埋怨宋襄公太糊涂,不该白白丧失战机。宋襄公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振振有词地说:“我们做君子要讲仁义道德,不能在敌人身处险境时去偷袭他们,不能捕捉头发花白的老兵作为俘虏,不能在敌人没有整顿好队伍之前就发起攻击。”公子目夷反驳他说:“我方的国君不懂得战争,强大的敌人处于不利地形,这是老天爷在帮助我们,乘此机会发起进攻,不是最恰当的吗?何况即使抓住了机会,还怕不能取得胜利呢。对方的老兵即使头发花白了也是敌人,为什么不能俘虏呢?让强大的敌人摆好阵势后再和他们硬拼,简直就是自寻失败!”但是,宋襄公还是执迷不悟,并且对楚军的不讲道理耿耿于怀。

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由于迂腐至极而丧失战机,令自己的军队大败而回,已成为战争史上的笑话。《孙子兵法》中说:用兵作战,要乘敌混乱之机战胜它,即乘敌之危,就势取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让机会白白溜走了,后悔也没有用。 lrYTC3CK7YRPBSp7C0HsCspgixFzyvlgRHjzU4BZhIud+iY5wcFXXI3jKLmb17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