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计
以逸待劳

【题解】

“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中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虚实篇》中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以逸待劳,多指作战时先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

困敌之势 ,不以战;损刚益柔

按:此即致敌之法也 。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 。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 ,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 ;李牧守雁门 ,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注释】

①势:指军事指挥员通过灵活的战术运用所形成的军事态势。“势”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兵学范畴,《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其中专门有一篇名为《势篇》,阐述军事行动中“势”和“任势”的重要性。②损刚益柔:出自《易·损》的彖传,原文为:“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意思是说,损伤一方增强一方是有时间性的。事物的损伤、增强、充实、不足,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三十六计新编》中认为,这里的“损刚益柔”是指:“进攻者锐气方刚,处于优势主动地位,但易疲惫,难持久,优势主动中隐藏着劣势被动的因素,防守者准备强敌来攻,处于劣势被动地位,但只要能够不断地消耗疲惫敌人,减杀敌人的锐气,就能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这就像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白天长了,夜晚就自然短;夜晚长了,白天自然就短。在敌我总的力量不变时,敌人由优变劣,由主动变被动,我自然也就由劣变优,由被动变主动了。”(李炳颜:《三十六计新编》,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③致敌:即调动敌人。④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处,居止,这里是到达、占据的意思。佚,通“逸”,安逸,从容。趋,疾行、奔赴。一说应为“促”,即仓促。趋战,仓促应战。劳,疲劳,劳苦。致人,招致、调动别人,这里指调动敌人。致于人,指为敌人所调动。⑤以枢应环:意思是抓住枢要以应对各个环节。⑥管仲:中国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名夷吾,颍上(今安徽境内)人,曾辅佐齐桓公改革齐国的内政外交,壮大实力,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寓:寄托。⑦马陵:古地名,战国时属齐国,公元前341年,孙膑伏兵杀魏将庞涓于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说:“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庞涓:战国时魏国人,曾和孙膑一起学习兵法,后为魏惠王的将军。后因嫉妒孙膑才华,设计陷害。后被孙膑伏击于马陵道,自杀而死。详见前注及“围魏救赵”注。⑧李牧:战国时赵国将军,曾在防范匈奴和抵抗秦国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后因赵王中秦国的反间计而将其杀害。雁门:战国时赵地,为防御匈奴南下的重要关隘,在今山西省代县北部。《山西通志》说:“雁门山在代州北三十五里,双阙陡绝,雁欲过者必由此径,故名。一名雁门塞。依山立关,谓之雁门关。”⑨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的地区。

【译文】

造成使敌人处于穷困状态的战争态势,并不需要通过直接正面交锋的方法来获取,可以根据《易传》中“损刚益柔”的道理,善于利用事物之间刚柔、损益转化的规律来达到。

按语:这是一条调动敌人的计策。《孙子兵法》中说:“一般来说,作战中先到达战地而等待敌人来战的,就安逸、从容,后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就疲劳、紧张。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能调动敌人却不被敌人调动。”兵书中的这段话主要是论述对敌作战的,在这里主要是论述形势变化的,所以这里所说的主要意思不是选择地利以等待敌军的到来,而是在于以简单驾驭烦琐,以不变应对万变,以小变应对大变,以不动应对运动,以小动应对大动,抓住关键以应对各个环节。比如,管仲将军令寓于国家的各项政策之中,以实实在在地充实军事力量;孙膑在马陵道以逸待劳伏击庞涓;李牧镇守雁门关时,久不出击,只是积聚自己的力量,一出击便大败匈奴。

【战例】
黄忠智胜夏侯渊

三国时期,蜀汉老将黄忠在定军山和曹将夏侯渊相遇,初战告捷之后。夏侯渊便坚守山寨,不再出来交战,黄忠率领军队追到定军山下,谋士法正考察了周围的地势之后,对黄忠说:“定军山的西面有一座高山,名为对山,四面的山道崎岖艰险。在这座山上,能够充分观察到定军山上夏侯渊的虚实。我们如果能攻占这座山,再攻打定军山就易如反掌了。”黄忠也发现对面这座山的山顶比较平缓,山上驻扎的魏军人马也不是很多,就决定先攻打这座山。当天夜里,黄忠带领军士,趁着敌军防范松懈之际,突然敲鼓鸣锣,一直杀上山顶。把守此山的魏军将领杜袭只有几百人,望见黄忠大批人马一拥而上,知道难以抵挡,慌忙丢下营寨逃下山去了。黄忠轻松地占领了此山,正好和定军山相对,地势非常有利。法正又献计说:“将军您可以驻守在半山腰,我守住山顶。等夏侯渊来进攻时,我举起白旗,将军您就按兵不动;等他倦怠疏于防备之时,我就举起红旗,将军您领兵迅速冲下去。我们以逸待劳,一定能够大获全胜。”黄忠听后,连称妙计,依计而行,带领大部人马在半山腰扎下营寨。

杜袭丢了营寨逃回定军山,向夏侯渊说黄忠夺取了对面的山顶。夏侯渊听罢大怒,说:“黄忠既然占领了对山,不由得我不出战了!”张郃劝阻说:“这是他们的计谋,我们只宜坚守,不能出战。”夏侯渊说:“他占了我对面的山顶,我的军情虚实、一举一动尽在他的眼皮底下,我怎么能不出战呢?”张郃苦苦劝阻,夏侯渊就是不听,坚决出战。

夏侯渊领兵来到对山山下,让士兵大骂挑战。法正在山顶上树起白旗,任凭曹军在山下百般辱骂,黄忠只是坚守不出。中午过后,曹兵已经疲倦,锐气全无,大都下了战马,倚在石头旁休息,有的还昏昏欲睡。法正见时机成熟,迅速举起红旗。黄忠见山顶上竖起红旗,一声令下,蜀军大喊着冲下山来,夏侯渊措手不及,未及上马,黄忠已经来到面前,大喝一声,手起刀落,将夏侯渊连头带肩砍成两段。曹军大败,黄忠一举占领了定军山。

斯大林以逸待劳

1944年,二战的局势已经日渐明朗,苏、美、英等国军队在各条战线上节节胜利,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为了处理战后遗留问题,苏、美、英三国首脑决定举行一次会晤。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健康状况已经非常糟糕,因此他建议,会晤可以定在1945年春天天气变暖之后,那时他的身体状况就会好一些。

而此时斯大林却另有一番打算,他知道,谈判桌上的较量就是意志的较量,对于一个疲惫不堪、精力不支的人来说,是很难保持坚强的意志和耐力的。罗斯福目前身体虚弱,也就很容易产生焦躁、厌倦等情绪,这对于苏联在谈判中争取更大的利益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于是,他电告罗斯福说,由于现在形势紧迫,许多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因此会谈的时间最迟只能推迟到1945年2月。

罗斯福觉得斯大林的理由没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只得同意了这个日期,但是他又提出,因为健康原因他只能坐船去参加会谈,为了节省时间,他希望会谈的地点离美国本土距离近一些,并尽量选在一个气候温和的地方。斯大林又一次拒绝了他的提议,坚决主张会谈应当在苏联控制的地区内举行,并将地点选在了黑海边上克里米亚半岛的小镇雅尔塔。

最终,还是罗斯福妥协了,他拖着病体坐船经过几十天的长途跋涉来到冰天雪地的雅尔塔。三国首脑到达之后,便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会晤、谈判、宴会、酒会、晚会。仅会谈就进行了20次之多。紧张的日程令罗斯福疲惫不堪,几乎精疲力竭,最终体力不支,不得不草草结束会谈,对苏联做出了巨大妥协。 gJIHxLQRt2eLASdw+FrZTyrp1nG5WtL5SmhuYduahjoXi8cxRyOENMLoZC9v5/z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