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岁时

【题解】

岁时指一年四季。本节分为十一段,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介绍了一年中的众多节日,如元旦、元宵节、中和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生活之丰富多彩。同时也说明了一些节日的来源,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重阳节与汉时桓(huán)景登山避灾有关,等等。

2.说明了诸多时间词的含义,如翌(yì)日指明日,畴昔指前日,昧爽指黎明,初一称死魄,初二称旁死魄。其中有不少词现在已很少使用。

3.介绍了一些词、成语和典故,如“朝(zhāo)三暮四”“焚膏继晷(guǐ)”“虚延岁月”“丰年玉”“荒年谷”,它们的实质内涵并不是用来说明某个时间,作者是根据其中包含了时间词,才把它们归入“岁时”。

4.介绍了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中央五方之神的名字以及他们与八卦(guà)方位、五行、春夏秋冬四季的关系,它们大多属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3.1 爆竹 一声除旧 ,桃符 万户更新 。履端 是初一元旦 ,人日 是初七灵辰 。元日 献君以椒花颂 ,为祝遐(xiá)龄 ;元日饮人以屠苏酒 ,可除疠(lì)疫 。新岁 曰王春 ,去年曰客岁

【注释】

①爆竹:用人工制作的能爆裂发声的东西。制作时,用纸把火药卷起来,埋上引线,再把两头密封。也叫炮仗、爆仗。②旧:指旧年,新年的前一年。③桃符:旧俗过年时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神荼(shēnshū)、郁垒(lǜ)两位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据说能避邪。④更新:除去旧的,换成新的。⑤履端:正月初一。⑥元旦:新年的第一天。原指正月初一,现指公历一月一日。⑦人日:正月初七。⑧灵辰:正月初七。因正月初七是人日,人是万物之灵,故称。⑨元日:即元旦,正月初一。⑩椒花颂:晋代刘臻(zhēn)的妻子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后用来指新年祝词。⑪遐龄:长寿。⑫屠苏酒:古代在正月初一喝的一种酒,据说可使人不得瘟疫。⑬疠疫:瘟疫。⑭新岁:新年。岁:年。⑮王春:指阴历新春。⑯客岁:去年。客:过去的。

【译文】

爆竹声响,宣告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千家万户都换上了新的桃符。履端指的是正月初一、元旦,人日指的是正月初七。正月初一把《椒花颂》献给尊长,以祝贺长寿;正月初一请人喝屠苏酒,可除去瘟疫。新年叫作王春,去年称为客岁。

3.2 火树银花 合,指元宵 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 ,谓 元夕 金吾 之不禁。二月朔(shuò) 为中和节 ,三月三为上巳辰 。冬至百六 是清明,立春五戊 为春社 。寒食节 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 是夏至第三庚 。四月乃是麦秋 ,端午 却为蒲(pú)节

【注释】

①火树银花:形容灿烂的灯火或焰火。火树:比喻辉煌的灯火。银花:指灯。②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③星桥铁锁开:指护城河上的桥开锁放行。星桥:这里指护城河上的桥。④谓:说。⑤元夕:旧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这一夜称为元夕。⑥金吾:古代官名。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掌管治安等的武官。⑦朔:农历每月初一时,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⑧中和节:唐德宗贞元五年,下诏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⑨上巳辰:魏晋以后,以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辰:日子。⑩百六:一百零六天。⑪五戊: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戊:天干的第五位,用来指一旬(十天)中的第五天。⑫春社:古代在春耕前祭祀(jìsì)土神,以祈求丰收。社:指祭祀土神。⑬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⑭初伏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⑮庚:天干的第七位,用来表示一旬(十天)中的第七天。⑯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一般是在夏季。⑰端午: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五日。⑱蒲节:端午节。因人们在端午节把菖(chāng)蒲叶挂在门上,用来辟(bì)邪,故称。蒲: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有香味,有剑一样狭长的叶子。

【译文】

“火树银花合”,指的是元宵节的灯火十分辉煌;“星桥铁锁开”,是说元宵节晚上护城河上的桥允许人们通行。二月初一是中和节,三月初三是上巳节。冬至过后一百零六天是清明节,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耕前祭祀土神的日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四月份是收割麦子的时候,端午节又叫蒲节。

3.3 六月六日,节名天贶(kuàng) ;五月五日,节号天中 。端阳竞渡 ,吊 屈原 之溺(nì)水 ;重九 登高,效 桓景 之避灾。五戊 鸡豚(tún) 宴社 ,处处饮治聋之酒 ;七夕 牛女 渡河,家家穿乞巧 之针。中秋月朗,明皇 亲游于月殿;九日 风高 ,孟嘉 帽落于龙山 。秦人岁终祭(jì)神曰腊 ,故至今以十二月为腊;始皇 当年御讳 曰政,故至今读正月为征。

【注释】

①天贶: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四年下诏,因六月六日天书再降,定为天贶节。贶:赐予。②天中:唐宋以来以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即后来的端午节。③端阳竞渡:在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端阳:端午。④吊:祭奠死者或慰问死者家属。⑤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贵族,曾任左徒、三闾(lǘ)大夫等职。后遭奸人陷害,屡被放逐,自投汨(mì)罗江而死。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⑥溺水:淹没在水中。⑦重九:即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我国的 传统节日。因有两个“九”,故称。⑧效:模仿。⑨桓景:据传是东汉人,曾跟随费长房学道,费长房劝他在九月九日带全家人登高以躲避灾祸。⑩五戊: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戊:天干的第五位,用来指一旬(十天)中的第五天。⑪豚:小猪,也泛指猪。⑫社:土地神,也指祭祀(sì)土地神的地方、日子、祭礼。⑬治聋之酒:传说在社日喝酒可以治疗耳聋。⑭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七夕相会。⑮牛女:见1.3注㉒。⑯乞巧:旧时的一种风俗。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届时,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qídǎo),希望能提高她们的刺绣缝纫(rèn)技巧。⑰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史称“开元盛世”。后期任用奸佞(nìng),导致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⑱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⑲风高:风大。⑳孟嘉:字万年,晋代江夏郡(jùn,郡治今湖北云梦)人。桓温镇荆州时,任征西参军,深得桓温器重。㉑龙山:山名,在今湖北江陵西北。㉒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里合祭众神的祭祀。㉓始皇:即秦始皇嬴(yíng)政。见2.9注⑩。㉔御讳:皇帝的名字。御:与皇帝有关的。讳:须避忌隐讳的事物。

【译文】

六月六日是天贶节,五月五日是天中节。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身亡;重阳节去登山,是模仿当年桓景爬到山上去躲避灾祸。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杀鸡宰猪举行宴会,祭祀土神,各个地方都喝能治耳聋的酒;七月初七牛郎织女渡天河相会,家家户户都用线穿针以乞求智巧。中秋月明之夜,唐明皇亲自进入月宫游览;重阳节风大,孟嘉在龙山游玩时帽子被风吹落。 秦朝人把年底祭祀神灵称为“腊”,所以人们至今仍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当年秦始皇的名字叫政,为了避讳,所以人们至今仍然读“正月”的“正”为“征”。

3.4 东方之神曰太皞(hào) ,乘震 而司 春,甲乙属木 ,木则旺于春,其色青,故春帝曰青帝 。南方之神曰祝融 ,居离 而司夏,丙丁属火 ,火则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 。西方之神曰蓐(rù)收 ,当兑 而司秋,庚辛属金 ,金则旺于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 。北方之神曰玄冥 ,乘坎 而司冬,壬癸属水 ,水则旺于冬,其色黑,故冬帝曰黑帝 。中央戊己属土 ,其色黄,故中央帝曰黄帝

【注释】

①太皞:传说中的古帝名,即伏羲氏,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据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又创作八卦(guà)。也叫庖(páo)牺、庖羲。秦汉阴阳家以五帝配四时五方,认为太皞以木德称王天下,所以与东方相配,为掌管春天之神。②震:八卦之一,卦形为,根据“文王八卦方位图”,位于东方。③司:主管;执掌。④甲乙属木:古代以十天干配五行,甲乙与木相配。⑤青帝:传说中的五位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苍帝、木帝。⑥祝融:帝喾(kù)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掌管南方。⑦离:八卦之一,卦形为 ,根据“文王八卦方位图”,位于南方。⑧丙丁属火:古代以十天干配五行,丙丁与火相配。⑨赤帝:即祝融。 ⑩蓐收:传说中的神名,掌管秋天万物的收藏。⑪兑:八卦之一,卦形为 ,根据“文王八卦方位图”,位于西方。⑫庚辛属金:古代以十天干配五行,庚辛与金相配。⑬白帝:传说中的五位天帝之一,是主管西方之神。⑭玄冥:神名。指北方之神。⑮坎:八卦之一,卦形为 ,根据“文王八卦方位图”,位于北方。⑯壬癸属水:古代以十天干配五行,以壬癸与水相配。⑰黑帝:传说中的五位天帝之一,古代指北方之神。⑱戊己属土:古代以十天干配五行,以戊己与土相配。⑲黄帝:传说中的五位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

【译文】

东方的神名叫太皞,处于震位,负责掌管春天,甲和乙与木相配,树木在春天生长旺盛,木呈青色,所以把春帝称为青帝。南方的神名叫祝融,处于离位,负责掌管夏天,丙和丁与火相配,火在夏天最旺盛,火呈红色,所以把夏帝称为赤帝。西方的神名叫蓐收,处于兑位,负责掌管秋天,庚和辛与金相配,金在秋天最旺盛,金呈白色,所以把秋帝称为白帝。北方的神名叫玄冥,处于坎位,负责掌管冬天,壬和癸与水相配,水在冬天最旺盛,水呈黑色,所以把冬帝称为黑帝。戊和己位于中央,与土相配,土呈黄色,所以把中央帝称为黄帝。

3.5 夏至 一阴生 ,是以天时 渐短;冬至 一阳生 ,是以日晷(guǐ) 初长。冬至到而葭(jiā)灰飞 ,立秋至而梧 叶落。

【注释】

①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②一阴生:古人以《周易》六十四卦(guà)中的某些卦与节气相配,与夏至相配的是《姤(gòu)》卦,卦形为 ,《姤》卦从《乾》卦演变而来,《乾》卦的卦形是 ,表示最底下的一个阳爻(yáo)变成了阴爻,所以称为一阴生。③天时:指白天。④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⑤一阳生:古人以《周易》中的《复》卦与冬至相配,《复》卦的卦形是 ,由《坤》卦演变而来,《坤》卦的卦形是 ,表示最底下的一个阴爻变成了阳爻,所以称为一阳生。⑥日晷:我国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由晷盘和晷针两部分组成。⑦葭灰飞:古人把芦苇膜烧成灰,放入律管中,置于密室内,当某一节候到来,相应律管中的灰会自动飞出。⑧梧:梧桐,落叶乔木,叶子掌状分裂,开黄绿色花。

【译文】

夏至时阴气开始产生,所以夏至以后白天渐渐变短;冬至时阳气开始产生,所以冬至后日晷上显示白天开始变长。冬至到来,相应的律管中的芦苇灰就会自动飞出;一到立秋,梧桐叶就开始凋(diāo)落。

3.6 上弦 谓月圆其半,系 初八九;下弦 谓月缺其半,系廿二三。月光都尽谓之晦(huì) ,三十日之名;月光复苏 谓之朔(shuò) ,初一日之号;月与日对谓之望 ,十五日之称。初一是死魄 ,初二旁死魄 ,初三哉生明 ,十六始生魄

【注释】

①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在地球上看月亮呈 形,这种月相叫上弦。②系:是。③下弦:农历每月22或23日,在地球上看月亮呈 形,这种月相叫下弦。④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⑤复苏:回复。⑥朔:农历每月初一时,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⑦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日),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⑧死魄:旧时称月亮有光的部分为明,无光的部分为魄。农历每月初一后月明逐渐增加,月魄逐渐减少,称为死魄。⑨旁死魄:农历每月初二的月相。也借指农历每月初二。⑩哉生明:指农历每月初三或初二日,此时月亮开始有光。⑪生魄:农历每月十五(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日)后月明逐渐减少,月魄逐渐增加,称为生魄。

【译文】

上弦指的是月亮圆了一半,时间在农历每月的初八、初九;下弦指的是月亮缺了一半,时间在农历每月的二十二、二十三。月亮彻底消失称为晦,时间在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月亮开始出现称为朔,时间在农历每月的初一;月亮从东方升起时,太阳正好从西方落下,这种月相称为望,时间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农历每月初一后月明逐渐增加,称为死魄;初二的月相称为旁死魄;初三月亮开始有光,称为哉生明;十六后月魄开始增加,称为生魄。

3.7 翌(yì)日 、诘朝(jiézhāo) ,皆言明日;谷旦 、吉旦 ,悉 是良辰 。片晌(shǎng) 即谓片时 ,日曛(xūn) 乃云日暮 。畴昔 、曩(nǎng) 者,俱前日 之谓;黎明、昧爽 ,皆将曙 之时。

【注释】

①翌日:明天。②诘朝:清晨。也指明日。③谷旦:吉日。谷:善。④吉旦:吉祥的日子。⑤悉:全;都。⑥良辰:美好的日子。⑦片晌:一会 。片:微少;简短的。⑧片时:片刻,极短的时间。⑨曛:日落时的余光。⑩日暮:傍晚;天色晚。⑪畴昔:往日;从前。⑫曩:先时;以前。⑬前日:往日;前些日子。⑭昧爽:拂晓;黎明。昧:暗;昏暗。爽:明亮。⑮曙:天刚亮。

【译文】

翌日、诘朝,指的都是明天;谷旦、吉旦,指的都是美好的日子。片晌是指极短的时间,日曛是指傍晚。畴昔、曩者,指的都是前些日子;黎明、昧爽,都是指天快要亮的时候。

3.8 月有三浣(huàn) :初旬 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为中浣,下旬十日为下浣;学足三余 :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雨者晴之余。

【注释】

①三浣:唐代规定官吏每十天休息沐浴一次,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作为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浣:洗。 ②旬:十天为一旬,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③三余:指三个空闲时间。

【译文】

一个月分为三浣:上旬十天称为上浣,中旬十天称为中浣,下旬十天称为下浣;学习要充分利用三个空闲时间:夜晚是白天的空闲时间,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雨天是晴天的空闲时间。

3.9 以术 人,曰朝(zhāo)三暮四 ;为学求益 ,曰日就月将 。焚膏继晷(guǐ) ,日夜辛勤;俾(bǐ) 昼作夜,晨昏 颠倒。自愧无成,曰虚延岁月 ;与人共语,曰少叙 寒暄(xuān) 。可憎者,人情冷暖 ;可厌者,世态炎凉

【注释】

①术:手段;计谋。②愚:蒙蔽;欺骗。③朝三暮四:早上三个橡子,晚上四个橡子。本来比喻通过某种手段来欺骗愚蠢的人,后用来比喻反复无常。④为学求益:学习求得进步。⑤日就月将:每天有成就,每月有进步,形容积少成多,不断进步。⑥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或努力工作。膏:灯油。晷:日影。⑦俾:使。⑧晨昏:早晨和晚上。⑨虚延岁月:指白白地让时间过去。虚:徒然;白白地。延:时间向后推移。⑩少叙:稍谈;随便谈谈。⑪寒暄:指问候起居冷暖。⑫人情冷暖:指别人失意时对他冷淡,别人得意时对他亲热的世俗情态。⑬世态炎凉:看到别人有钱有势就 去巴结,无钱无势就疏远冷淡。炎凉:热情和冷淡。

【译文】

用手段来欺骗别人,叫作朝三暮四;学习求得进步,叫作日就月将。焚膏继晷,说的是日夜辛勤工作或勤奋学习;俾昼作夜,指的是把白天和黑夜颠倒顺序。为自己一事无成而感到惭愧,就说虚延岁月;与别人交谈,称为少叙寒暄。令人憎恶的,是在别人失意时对他冷淡,在别人得意时对他亲热;令人讨厌的,是看到别人有钱有势就去巴结,无钱无势就疏远冷淡。

3.10 周末 无寒年,因东周 之懦弱;秦 亡无燠(yù)岁 ,由嬴(yíng)氏 之凶残。泰阶星 平曰泰平 ,时序 调和 曰玉烛 。岁歉 曰饥馑(jǐn) 之岁,年丰曰大有 之年。唐德宗 之饥年,醉人为瑞 ;梁惠王 之凶岁 ,野莩(piǎo) 堪怜

【注释】

①周末:周朝末年。②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自周平王迁都洛邑(yì,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起,到周赧(nǎn)王时被秦灭亡止。③秦: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秦始皇嬴政所建。④燠岁:温暖的年份。燠:暖;热。⑤嬴氏:指秦王朝。⑥泰阶星:古星座名,即三台。因上台、中台、下台共六颗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像阶梯,故名。古人认为,泰阶星平则天下太平。⑦泰平:太平,社会安宁和平。泰平即泰阶星平的意思。⑧时序:季节的次序。⑨调和:协调,和谐。⑩玉烛:指四时之气和畅。比喻太 平盛世。古人认为君主德美如玉,可致四时祥和之气,故称。⑪歉:收成不好。⑫饥馑:庄稼收成极差或颗粒无收。⑬大有:丰收。是《周易》六十四卦(guà)之一,象征大、多,故称。⑭唐德宗:即李适。在位期间天灾人祸不断,人民生活困苦。⑮醉人为瑞:唐德宗时因闹饥荒,无人酿(niàng)酒,偶尔见到有喝醉酒的人,便视作祥瑞。⑯梁惠王:即魏惠王,名 (yīng)。在位期间,因秦国日益强大,迫使他把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⑰凶岁:凶年;荒年。⑱野莩:野外饿死的人。莩:通“殍(piǎo)”,饿死的人。⑲堪怜:令人可怜。堪:可;能。

【译文】

周朝末年没有寒冷的年份,因为东周的统治过于懦弱;秦朝灭亡时没有温暖的年份,因为秦朝的统治十分凶残。泰阶星出现在同一水平线上称为太平,季节的次序协调称为“玉烛”即四时之气和畅。收成不好的年份叫作饥馑之岁,丰收的年份叫作大有之年。唐德宗时的饥荒之年,人们把喝醉酒的人看作祥瑞;梁惠王时的灾荒年份,野外的饿死之人令人可怜。

3.11 丰年玉 ,荒年谷 ,言人品之可珍;薪(xīn)如桂 ,食如玉 ,言薪米之腾贵 。春祈(qí)秋报 ,农夫 之常规;夜寐(mèi)夙(sù)兴 ,吾人 之勤事 。韶华 不再,吾辈 须当惜阴 ;日月 其除 ,志士 正宜 待旦

【注释】

①丰年玉:丰收之年用于庆贺的美玉,比喻天下太平时的人 才。②荒年谷:灾荒之年的谷子,比喻乱世时匡时救世的人才。③薪如桂:柴火像桂一样贵,形容柴火的价格昂贵。薪:柴。④食如玉:粮食像玉一样贵。⑤腾贵:昂贵;物价上涨。⑥春祈秋报:春天祭(jì)神祈求丰收,秋天祭神报答丰收。⑦农夫:务农的人。⑧夜寐夙兴:晚睡早起。寐:入睡。夙:早。⑨吾人:我辈;我们。⑩勤事:尽心尽力于职事。⑪韶华:美好的青年时代。⑫吾辈:我辈;我们。⑬阴:日影,引申指时间。⑭日月:时间;时光。⑮除:去除;去掉。⑯志士:有远大志向的人。⑰宜:应该。⑱待旦:等待天亮,这里比喻有紧迫感。

【译文】

丰年玉,荒年谷,比喻一个人的品格非常可贵;薪如桂,食如玉,指的是柴火和米的价格十分昂贵。春天祭神祈求丰收,秋天祭神表示答谢,这是农民通常的做法;晚睡早起,这是我们尽心尽力于自己的工作。美好的青年时代一去不会再有,我们应当珍惜光阴;时间不停地流逝,有远大志向的人应当有紧迫感。 Yav3WI/xv5KZ6hZ8tsgxLrQMHf1yiz5yXSPA66XFBr2Dk/0vZrb5cEs7i19tz22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