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笠翁对韵》是由笠翁创作的关于怎样对仗、用韵的启蒙读物。笠翁即李渔,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戏曲家,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笠鸿,后改为字笠翁,又字谪(zhé)凡,号天徒,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等。李渔擅长写小说,尤其精于谱曲,一生著述丰富,有《闲情偶寄》《合锦回文传》《风筝误》《玉搔头》等。《笠翁对韵》是他仿照清代学者车万育的《声律启蒙》而编写的。

所谓“对韵”,即对仗、押韵。所谓对仗,指按照字音的平仄(zè)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所谓押韵,指在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尾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对于没有专门学过这方面知识的读者来说,看了这样的解释,无疑会感到难以理解,因为什么叫平仄、什么叫字义的虚实、什么叫对偶、什么叫韵母相同或相近,等等,仍需作进一步的解释。

所谓平仄,指平声和仄声。平声是古汉语中的第一声,包括普通话里的阴平(“-”)和阳平(“ˊ”)两类,如“心(xīn)”“文(wén)”就是平声字;仄声指古汉语中的上、去、入三声,它是相对于平声而言的,如“有(yǒu)”“信(xìn)”就是仄声字。对偶则是一种修辞方式,指用字数相同、结构一样、平仄相对的语句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具体说来,对偶通常包括上下两句,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上下两句必须字数相同,而且在上下两句中处于同一位置的字必须词性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意义相关或相反(如天与地、日与月、白与黑),平仄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

说完了对仗,我们再来说押韵。据上所述,押韵指把韵母相同的字放在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尾,对此,我们可举《笠翁对韵·上卷·一东》中第一段的前几句来说明: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kōng)。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qióng)。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zhōng)。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hóng)。

以上四句的尾字分别为空、穹、中、红,韵母均为ong(其中穹的韵母为iong,也与ong同韵),且均为平声字,所以这四个句子就属于押韵。这种押韵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音回环,具有特殊的美感。

古人根据韵母的不同,把汉字归纳为106个韵,包括30个平声韵,29个上声韵,30个去声韵,17个入声韵,每个韵中均包括若干个字。古人在写格律诗时,通常只用平声韵。因为平声字太多,古人又把平声韵分为上下两部分,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其中上平声15韵,分别为“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15韵,分别为“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这里的“一”“二”“三”等是序号,“东”“冬”“江”等则是每一类平声韵的代表字,表示与它们韵母相同的字,如上例中的“空”“穹”“中”“红”就是与“东”同韵的字,所以归入“一东”。

《笠翁对韵》就是运用平声韵来进行创作的作品。它把30个平声韵分为上下两部分,称为上下两卷,每卷15个韵;根据每一类韵的代表字,又分为“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节;在每一节中,又包括二至四个不等的段落;每个段落均由众多的对句组成,这些对句包括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六种形式。所谓一字对,即一个字与一个字相对,如上引的“天对地,雨对风”,就是“天”与“地”、“雨”与“风”相对;所谓两字对,即两个字与两个字相对,如上引的“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就是“山花”与“海树”、“赤日”与“苍穹”相对;其余依此类推。而且,《笠翁对韵》全书共九十段,每一段的结构都一模一样,即按顺序均由两个一字对、三个两字对、一个三字对、一个两字对、一个五字对、一个七字对、一个十一字对构成。因此,严格说来,《笠翁对韵》并不是一部系统介绍怎样对仗、用韵的作品,而只是为人们学习对仗、用韵提供了精彩而又生动的范例。

前面曾经说到,《笠翁对韵》是李渔仿照车万育的《声律启蒙》而编写的,因此,常常有读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同类性质的书,《笠翁对韵》与《声律启蒙》孰高孰下、孰优孰劣?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作出考察。

从形式上看,两种书都是分为上下两卷,都包括九十段文字,但在细节上则存在区别。《笠翁对韵》每一段文字的结构形式完全一样,《声律启蒙》则显得有些杂乱,如《笠翁对韵》的最后一对均为十一字对,《声律启蒙》则有时为十字对,有时为十一字对,显得不够整齐统一。

从内容上看,《笠翁对韵》似亦要稍胜一筹。这一方面是因为李渔擅长文学创作,精于谱曲;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笠翁对韵》是在《声律启蒙》的基础上创作的,若在水平上不能超越《声律启蒙》,就没有写作的必要了。

作为一种专门讲授对仗、用韵知识的启蒙读物,《笠翁对韵》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和作用当然是毋庸置疑的。现代语文教育虽然不再要求学生们必须去作对仗押韵的诗句,但这并不影响《笠翁对韵》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仍可发挥积极的辅助作用,因此,目前的图书市场上存在各种形式的《笠翁对韵》读物。然而,仔细考察这些读物,可以发现,它们大多只是展示《笠翁对韵》的原文,最多也就是加上拼音和简单的注释,很少去介绍对仗、用韵方面的知识,对于文中的大量典故和文史知识,也缺乏明确系统的说明,这就严重影响了读者对该书的性质和内容的把握。正是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我们撰作了这本《华夏国学经典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笠翁对韵》。概括地说,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本书的原文以民国时期出版的《笠翁对韵》为底本,同时参阅了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上海江东茂记书局印行的《五彩〈千家诗〉注解》所附的《笠翁对韵》及当今一些较具代表性的《笠翁对韵》出版物。

二、注释简洁、准确、客观、全面。目前出版的许多古代经典注译本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通病,就是注译者作注较为随意,这种随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哪些字词须注,哪些字词不用注,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一些必须加注的疑难字词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必然会给读者阅读古代经典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注释文字较为随意,注译者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作注,而不是依据相关工具书上的解释,这就使注释文字缺乏权威性。本书则做到逢疑难必注,不回避问题,对于迄今仍存在分歧和争议的地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或明确表示存疑,或同时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提示读者此处内容并无确解。同时,注释文字一律采用《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中的解释,以避免误导读者。

三、在白话翻译部分,尽量采用直译的做法,不作引申和发挥,并力求使译文精致、流畅。

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轻松把握《笠翁对韵》的内容和精髓。

冯国超
2016年9月于北京 GN6Y1TjN1L6m6OU9/MtLjms+EqCKAY7SL1wcW/3mbeeWxRebyL0g/I8H8r6Dpwj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