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开创之作。关于《老子》的作者与成书情况,《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dān),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据此可知:《老子》一书的作者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都属春秋末期,则《老子》一书应成于春秋末期。

然而,对于《史记》中的说法,学界一直存在不同意见。首先是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或认为成书于战国中期,或认为成书于战国末期;其次是关于《老子》的作者,或认为是太史儋(dān),或认为是老聃而非李聃,或认为非成于一人一时,而是由不同的人历经不同时代编写而成;等等。我认为,关于《老子》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证据,目前尚难下定论。但是,综合各家论述及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较为公允的说法应该是:《老子》的作者是春秋末期的老聃,写成后或有一些学者对之加以修订或增补,最终成书流传当不会晚于战国中期。

《老子》虽然只有区区五千字,然而其包含的思想却是非常丰富的,从神秘恍惚的大道,到对立统一的规律,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哀兵必胜的用兵要诀,守柔处雌的处世原则,俭啬寡欲的养生方法,等等,涵盖极其广泛,为人们认识世界以及治国、处世等提供了系统而严密的理论。下面择要予以介绍。

一、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主宰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之所以称为道家,就是因为它以道为核心。那么道又是什么呢?老子说,道空虚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它没有形体,没有声音;既看不见它的脑袋,又看不见它的后背;它恍恍惚惚,似有若无,似无若有。这样一种道无疑是十分神秘的,所以老子明确地说:“道可道,非常道。”即道是不可言说和命名的,因为当你对它进行言说和命名时,你所说的道就不是那个真正的道本身了。

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而且不可言说和命名,但是老子说,我们不能因此否定道的存在,因为道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天下万物之所以秩序井然,就是因为道在发挥着作用。不仅如此,连天地万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四十二章 )意即道首先产生一个元始的混沌体,由这个混沌体产生阴和阳,由阴和阳产生天地,由天地再产生万物。既然如此,道当然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主宰了。

老子认为,作为万物主宰的道,具有诸多特性,如道很大,大到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道广泛流行,无处不在;道长养万物,却从不居功;道质朴无形,天下没有什么东西能让它臣服;道以自然为原则,它自然而然地使天下的一切井井有条,正如天地间降下甘霖(lín),分布极其均匀,却没有谁去下达命令一样。

二、人与道的关系

道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人当然也不例外,也是道创造的,所以人也要受道的支配。但是老子说,人不同于普通的物,人是“域中四大”之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二十五章 )作为“域中四大”之一的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对道的追求而获得道。如第五十二章中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这里的“得其母”,即获得对道的认知的意思。还有如第六十二章中说:“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意即古代重视此道的原因是什么?不正是因为求它就可以得到,有罪也可以免除吗?

然而,道是恍恍惚惚,似有若无的,它不像我们面前的具体事物,可以通过感官去感知,那么此道又该如何去认识、去获得呢?老子在第四十八章中明确地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即追求学问,知识会一天天增加;追求对大道的体悟,需要不断减少自己的欲望。等到欲望减少至极端时,你就会达到对大道的体悟。也就是说,减少欲望,是认识道的根本途径。

至于减少欲望的方法,老子也有具体的论述,如第十章中说:“涤除玄览,能无疵(cī)乎?”即排除内心的杂念,能没有瑕疵吗?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即到达极其虚寂的境界,持守清静进入极度安静的状态。第五十六章中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即堵塞嗜欲的孔窍,关闭与外物交流的门径,摧折锋芒,消解纷争,收敛光芒,混同于世俗之中,这叫作玄妙同一的境界。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发现,老子所谓减少欲望以体悟大道的方法与庄子所说的“坐忘”十分相似,因为“坐忘”即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姿势,放松自己的身体,不受外物的干扰,让大脑进入无思无虑的状态,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境界中,去体悟那生命的本真和神秘莫测的宇宙的本质。于是有学者指出,老子之所以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本质,就是因为他通过上述特殊的修身之术,在入静的状态下,体悟到了那个恍兮惚兮的大道。虽然有不少学者不愿意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老子关于认识道的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后世的气功、静功修炼等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直接继承了老子的上述论述。

而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老子还向我们具体描绘了得道之人的状态。如在第十五章中,老子说,古代善于行道的人,精妙神奇,通幽达微,高深得令人难以认识;他谨慎小心,庄重恭敬,松散融和,淳厚质朴,像深谷一样空虚宽阔,又像混浊的水一样混沌不清。此外,得道之人还具有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神通:“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五十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zhē),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 五十五章 )由此可见,得道之人神通广大,竟然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他们。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没有见过,然而,老子认为,那些真正得道的人便能达到这种境界。老子的这一思想为以后的道教所继承,成为道教神仙的重要内容。

三、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老子指出,认识道的目的是用道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前面已经提到,道的特性是以自然为原则,它不有意作为而使天下井井有条;道长养万物,却从不居功;等等。把道的这些特性运用到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便很自然地要求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的原则。正如第三十二章中所说:“道常无名、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意即道质朴无形,它自然而然地使天下均平,作为统治者,只有效法道的这一特性,不强作强为,才能使民众自动服从。第三十七章中则更明确地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意即道永远看上去无所作为,却没有什么不是它所为。侯王如果能持守它,万物将自己生长变化。

所谓“无为”,即无所作为,但它的真实意思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一切顺自然而为,不任意妄为。关于无为而治的内容,老子有很多论述。如第三章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明确地把“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作为无为的内容。第十七章中则把悠闲自在、不轻易说话作为无为的内容:“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二十九章中进一步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即统治者要去除过分、奢侈和骄纵,一切顺其自然,让民众在自由的环境中,去过无拘无束的生活。

老子对无为而治的必要性和好处也作出了系统的论述。如在第五十七章中,老子以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为依据,指出,统治者越是有为,制定的法律制度越详细,发明的技能智巧越多,天下就越是混乱,老百姓就越贫穷,盗贼也越来越多。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费心去“有为”呢?在第六十章中,老子则以“烹小鲜”的例子来说明无为而治的必要性。所谓“烹小鲜”即煎小鱼,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煎小鱼时切忌频繁翻动,因为这会导致小鱼都变为散末。老子以此作喻,指出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像煎小鱼一样,如果统治者用政令频繁地扰民,便会使人心散失,整个国家缺乏凝聚力。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实行无为而治。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对统治者的有为、妄为政策作出了猛烈的抨击:“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十八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十九章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三十八章 )在普通人看来,仁义、智慧、孝慈、礼仪、忠诚等无疑是充满正能量的东西,是一个社会需要大力提倡的核心价值观。然而,老子却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大道废弃、社会秩序发生混乱以后的产物,在一个以道为原则的社会中,是不需要这些东西的,统治者运用这些东西来治国,正是违背无为之道的有为而治。

老子的观察无疑是犀利的,因为事实正如他所说,人们之所以提倡孝慈,是因为六亲不和;社会上之所以有高明的骗术,是因为人们鼓励运用智慧;人们之所以称某人为忠臣,也是因为政治混乱,乱臣贼子众多。但是老子无疑又过于理想化了:一个不需要仁义、孝慈、忠诚等价值观,却同时又能秩序井然的社会,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在现实中不存在,在将来也很难出现。

四、对立面互相依存和转化的思想

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充满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即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问题,而且认为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中对立的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和转化。在《老子》一书中,列举了许多对矛盾,如美与丑、善与恶、高与低、难与易、盈与虚、直与屈、巧与拙、祸与福、怨与德等等,并对它们的特点作出了具体的分析。首先指出它们是对立面的统一体,如果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再存在。正如美是相对于丑而言的,如果没有了丑,也就没有了美;同样,易也是相对于难而言的,世界上如果没有难做的事,当然也就说不上有容易做的事。其次是指出对立的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会相互转化,如第五十八章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这种祸福不断转化的思想,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典型代表。

在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中,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揭示了事物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当事物发展到某种极致的时候,往往会显示出与该事物对立的性质。如第四十一章中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第四十五章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最灵巧的东西好像十分笨拙,最雄辩的人说话好像十分迟钝,最充盈的东西好像十分空虚,最有德的人看上去十分谦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笨拙、迟钝、空虚等等都是表面现象,我们必须透过此表面现象,才能把握事物的实质。这些道理,对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避免短视行为,取得真正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守柔处雌的处世哲学

基于对大道无为、自然、不居功等特征的把握,老子提出了内容极其丰富的处世思想,诸如无为无执、功成身退、自知自胜、慎终如始、知足知止、宠辱若惊,等等,都是对社会生活经验的深刻总结,迄今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不过,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则是老子关于守柔处雌的思想。

所谓守柔处雌,即执守柔弱,甘于雌伏。在刚强和柔弱、雄起和雌伏、荣耀和屈辱之间,人们通常都会选择刚强、雄起和荣耀,然而老子却告诉我们,这样的选择是不高明的,真正高明的选择,应该是选择柔弱、雌伏和屈辱。为了说明其中的道理,老子在第七十六章中作了这样的论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意即柔弱与生命、活属于同类,坚强则与死亡属于同类。如人和草木活着时都是柔韧的,死了以后便变得僵硬枯槁。而且坚强的东西容易遭受攻击和失败,如军队逞强便会被对手击败,树木过于高大就会被风摧折,这不正好说明刚强不如柔弱吗?而在第七十八章中,老子又以水为例,来说明柔弱比刚强好的道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事实正是如此,水无形无体,柔弱无比,然而滴水可以穿石,洪水可以冲毁道路房屋,这不是典型的柔弱比刚强厉害吗?所以老子明确说:“柔弱胜刚强。”( 三十六章 )甚至认为柔弱正是道发挥作用的特征:“弱者,道之用。”( 四十章 )因为按照老子的观点,道的作用是无为而无不为,即看上去无所作为,实际上却一切都是它所为。道发挥作用的这一特征,老子用“弱”即柔弱来表示,是十分恰当的,因为柔弱的东西让我们感受不到压力,它的作用也是“润物细无声”般的自然。

一个人能做到守柔处雌,在现实生活中便不会与他人相争;而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做到什么都不争,那就接近于道的境界了。因为老子认为,水正是因为不与万物相争,故接近于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八章 )所以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七十三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二十二章 )。一个有真本事的人,他用不着与别人争权夺利,或去想方设法求取名声,他只要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最后,最好的声望、利益都会归到他的名下,而这才是最高的处世智慧。

六、哀兵必胜的军事原则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当时天下大乱,战争频仍,这种状况在《老子》中也有充分的反映。如第三十章中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指的就是当时战争造成破坏的情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战争则以杀人为事,属于典型的有为,所以老子对战争持明确的反对态度:“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三十一章 )在老子看来,只要发生战争,就是天下政治不清明的表现,因为只要天下政治清明,是不会发生战争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四十六章 )意即天下政治清明,就把奔驰的战马退回去耕种田地。这种观点,无疑是极其正确的。

老子反对战争,然而,当战争不可避免时,老子也不主张束手就擒,而是要积极应对。至于具体的应对之道,主要包含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要选择优秀的军事将领。老子认为,一个好的军事将领,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不显示武力,不轻易发怒,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即所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六十八章 )。这无疑是对以往战争经验的深刻总结,且与《孙子兵法》中的相关论述若合符节。如《孙子兵法》的《谋攻篇》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虚实篇》中说:“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火攻篇》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yùn)而致战”;等等。

二是不要主动发起战争,在战场上也不要主动进攻,而应以守和避为主。个中原因,“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六十九章 )一句可谓说得十分透彻。这是因为,一个国家,若是在外敌入侵时奋起还击;一支军队,若在对方军队的不断挑衅、进攻面前一直隐忍、退让,而对方军队仍不依不饶,疯狂地非要置它于死地,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或这支军队便会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最终一举摧毁敌人。

三是要兵不厌诈。一支有实力的军队,不能轻易把自己的实力暴露给敌人,而要在敌人面前示弱,所谓“行(háng)无行,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同上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敌人发现你力弱可欺,便会轻易发动进攻,这样的敌人当然必败无疑,所以老子说“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同上 )。类似的思想在《孙子兵法》中也有明确表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计篇》

最后,老子指出,战争取得胜利后,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因此而自我夸耀、趾高气扬,因为战争是杀人的事,如果你为取得胜利而高兴,就说明你这个人喜欢杀人,而一个喜欢杀人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老子主张:“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三十一章 )老子的观点无疑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要让战场上的胜利者获胜后不加庆祝,似乎也不太容易。

由于老子思想的巨大影响力,历史上《老子》的版本极多。目前已知最早的《老子》版本当数1993年出土的郭店竹简本,时间应在公元前4世纪之前,有甲、乙、丙三组文字,但内容比通行本要少很多,极有可能是《老子》的几个摘抄本。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是现存最早且较完整的《老子》抄本,时间当在汉初或汉初以前。此后影响较大的有据传为汉文帝时的河上公注本、东汉时的严遵本、魏晋时的王弼注本和唐初时的傅奕本,这其中,又以王弼注本的影响最大。本书的原文即以中华书局1954年版《诸子集成》中所收的华亭张氏原本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为底本,同时参阅了有代表性的各家研究成果。

概括地说,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老子》一书言简意赅,要对其每一章的思想宗旨作出确切把握有很大的难度。目前市场上关于《老子》注译的版本极多,但它们要么没有每章的章旨或导读,要么写得似是而非,要么只就其中的一点大加发挥,不作整体的把握,且有的思想陈旧,从根本上曲解了老子的思想。因此,目前能对老子思想作出确切把握和表述的《老子》注译本少之又少。本书则对《老子》八十一章的每一章都写了导读,每则导读都力求以老子的整体思想为背景,作出尽可能符合《老子》本意的解读。若实在无法作出确切理解的,则明确告诉读者此章章旨不明或理解上存在争议。

2.注释简洁、准确、客观、全面。目前出版的许多古代经典注译本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通病,就是注译者作注较为随意,这种随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哪些字词须注,哪些字词不用注,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一些必须加注的疑难字词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必然会给读者阅读古代经典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注释文字较为随意,注译者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作注,而不是依据相关工具书上的解释,这就使注释文字缺乏权威性。本书则做到逢疑难必注,不回避问题,对于迄今仍存在分歧和争议的地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或明确表示存疑,或同时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提示读者此处内容并无确解。同时,注释文字一律采用《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中的解释,以避免误导读者。

3.在白话翻译部分,尽量采用直译的做法,不作引申和发挥,并力求使译文精致、流畅。

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轻松把握《老子》的内容和精髓。

冯国超
2016年10月于北京 GKoWTMMBKRb0hjisj1bGbeYABQLfxFl1L/cETua++T3LamIyJ7IwLgtn6vaC9WP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