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乾下坤上

泰:小往大来,吉亨。

【说】自汉迄今,治《易》者无不以乾为大,坤为小。八卦出现于母系社会之时代背景!伏羲之“羲”字中“ ”,“帝”之“ ”,“王”之“ ”,皆甲骨文中女阴符号,足证当时女为尊主。八卦之创于伏羲时,以重卦之《泰》《否》,最可证明。《泰》之 在上,《否》之 在下,即女居尊为泰,女居卑为否,女来为泰,女往为否。坤阴为大,乾阳为小!阴可纳阳,阳不可纳阴,故《坤》六二云:“直方大。”大者阴也。《老子》:“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可以佐证。今出土文物,早已证实古代先民崇拜女阴,更为铁证。“往”“来”二字,前人多以为“在内为来,在外为往”。实不符《易》之实况也。虞翻说得对:“之内为来,之外为往。”《易》之言“往”,即将往也;“来”,即将要来也。或依具体情况,以爻之动向称“往”称“来”。如——

《坤》:“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有攸往者指下坤,下坤往而居上,为上坤,居尊位,故先迷后得主。如“在外为往”,上坤往何处去?

《屯》:“勿用有攸往”——指下震不宜往。如“在内为来”,震,动象,在内,何不言其“来”呢?

《无妄》:“不利有攸往”——指下震也,震为动,不利向上行,行则遇刚。

《大过》:“利有攸往”——指下巽之初,往则应四。

《解》:“其来复吉”——指上卦之震中爻,来与二应。

治《易》者,亦于解其他诸卦时,将“往”解为未往而将要往,将“来”解为未来而将要来。而于《泰》《否》二卦,把“往”解为已经去至彼处,将“来”解为已经来到此处,何其怪哉!究其竟,无非是受父系社会之以男为尊,以女为卑之影响,忽视卦之始于母系社会之缘故也。因此,硬认定乾阳为大,坤阴为小,便不得不力倡“在内为来,在外为往”了。此语细究,则不通!“在内为来”尚可说是已经来到;“在外为往”,既已在外,还往哪儿去?

小往,指乾将往而居外;大来,指坤将来而居内。以尊卑论,稳定的泰卦卦象是女居于上,男位于下。以男女分工论,女自外来主于内,即大来,男往于外以从事诸般劳作,即小往。以天地阴阳论,坤为地为阴,乾为天为阳,地在上天在下或阴在上阳在下是反常,坤来乾往,则天地、阴阳乃各正其位,所以是泰!因此,往,将往;来,将来。往,非已往于某处;来,非已来于某处。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说】初九与六四为相应,六四来下,乾变为巽,巽为茅。初往四,坤变为震,震反为艮,艮为手,手向下成拔茅之象。茹,饲也。乾为马,故拔茅以茅汇饲马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说】高亨云:“包,疑借为匏。《说文》:‘匏,瓠也。’”甚得!荒,虚空也。以中空之匏为腰舟,以渡河,不遗远程——纵涉水其程远,亦不避舍也!乾为圆,为木果,有匏象。兑为水泽,乾伏坤亦为水,有凭河象。乾为远,是“遐”也。亡,往也。朋,指九二为六五之朋。九二往与六五应,是朋往。乾为道,九二居乾之中,是“得尚于中行”也。行,道路。中行,路之中。不遐遗,即不遗遐。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说】三、四、五互震为大道,是“平”;二、三、四互兑为泽,是“陂”。九三往与上六应,上位为终、穷、极之位,至极必反,是“无往不复”。《系辞传下》:“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九三,阳处于三位,其刚太甚,故宜艰贞守正则无咎。坤为孚,九三往而临坤,故不忧其孚。互震为口,与坤连体,有食象。坤为福。福,富也。《坤·彖》:“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故知坤为大,为富,为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说】震为翩翩有翼象。六四居互震之中,故言“翩翩”。六四在坤体,故“其邻”指乾。六四为互兑之主爻,兑为毁折,故“不富”也。互兑中、下皆连乾体,故“不富”乃因“其邻”之故。乾三爻皆实,无孚象,兑为口,为言,故“不富”之因,是“其邻”不以“孚”相“戒”之故。戒,同诫,告诫也。古人重视卜邻,择善邻是吉。邻不以孚信相告诫,是不得善邻,故不富。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说】《泰》为尊卑正位之卦。故上坤有女帝之象,六五居中,震为乙,故谓“帝乙”。《说文》:“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乙,草木出土时,茎芽柔弱,屈曲未伸之貌。震为春,为木,故有乙象。震为交,阳始交于阴,正当阴气尚强之象。《九家易》以震为乙。虞翻以坤为乙,乃依纳甲之序:乾纳甲、壬,坤纳乙、癸,艮纳丙,兑纳丁,坎纳戊,离纳己,震纳庚,巽纳辛。衡其义,依《说文》释“乙”之义,其象更明确。坤为福,为祉。妹,指互兑,兑为少女。自六五下观之,震为男,为反,为归,从于兑女之后,错后一位而连体,为妹从外入内之象,故曰“归妹”。

前儒以震为帝,用于此则误。以震为帝,以乾为君,社会进入父为主时代之后之象。《周易》繇辞或成于殷周之际,但其反映出母系时代意识,诚不可疑者也。纵然其象有依父系社会情况而立义者,如以 为帝,以 为君,但作为筮卜之书,必多遵旧象,略入新象,多从旧繇,略添新繇。否则,一部新编之新繇辞占卜书,必不得人信任也!《礼记·礼运》:“孔子曰:‘吾欲观殷道……吾得《坤乾》焉。”《晋书·束皙传》:“汲冢竹书,有《易繇》阴阳卦二篇……”《坤乾》与《易繇》固非与《周易》同,然从其先言坤后言乾,先叙阴后叙阳观之,则时至殷、周,母系时代尊崇母性之遗痕尚在卜书之中。故《周易》绝不可能尽扫尊女之故俗,尊男而卑女。汉以下治《易》者,无一不忽视于此,尽以封建时代思想意识以断象,宁不失其真乎!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说】坤为积土,为邑,为城象。上六处终极,极则必反于初。复,返来也。上六来至初,则泰( )变为恒( ),城象倾破,积土落于隍中。三、四、五互兑,兑为泽,有池隍之象,泰坤之中、下两爻,正入兑口。隍为城下无水之沟,挖隍之土可以垒城,城土倾覆,复入于隍。坤为师,坤体已破,故师象不存,勿用师也!坤为邑,巽为命,震为言,乾亦为言,上六反初,自邑而来;反初成巽,告命也。上六反初,泰变为恒,恒之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故此处云:“贞吝。” kbTGP9kmZqSl+6k6N5R3s+AWt4e6vpmvFNaAG7b4WoY4DbYlfoi3Z1UNsv7K22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