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八正神明论》提到的“九针之论”是本篇内容的基础。“九针之论”所讨论的范围是调整自身荣卫气血的不平衡所导致的虚实,而本篇所讨论的就是如何对待邪气从外入于经的情况。“真”指的是真气,人体的正气;“邪”指的是从外入侵人体的邪气。这一篇所讨论的是真气与邪气的分离与结合的情况。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语译】
黄帝问道:我听说关于九针有九篇论述,先生又从这九篇加以引申,演绎成九九八十一篇,我已经完全通晓其中的意义。《针经》上说,气的盛衰,左右偏移,治疗上部来调理下部,治疗左边来调理右边;气的有余和不足,可用补泻的方法在荥穴与输穴之间来调理。这些我都知道了。这些都是由于营气和卫气的偏盛、气血虚实的变化而引起的,并不是邪气从外界入侵经脉造成的。我现在希望知道:邪气入侵经脉时病人的症状是怎样的?怎样取穴治疗?岐伯回答说:圣人在制定治疗法则时,必须与天地的变化相对应,因此天有星宿度数,地有江河,人有经脉。天气温暖和煦,江河水流就安静平稳;天气寒冷大地冰冻,江河水流就凝结留滞;天气大暑大地炎热,江河水流就沸腾溢满;天地暴风骤起,江河水流就汹涌澎湃。病邪侵入经脉,寒邪侵入就会使血行滞涩,暑邪侵入就会使气机滑润流利,虚邪贼风侵入人体,也就如江河水流遭遇暴风一样,经脉的搏动则明显如波涌隆起一样。虽然气血依次循行于脉中,但到达寸口脉处,脉象就时大时小,脉象盛大就表示邪气旺盛,脉象细小就表示病情平稳。邪气的运行是不常规的,有时在阴经有时在阳经,难以估量,需要诊察三部九候的脉象才能确定病情,一旦察觉病位,尽早治疗,以阻遏病情发展。治疗时在病人吸气时进针,进针时不能使气逆,进针后要长时间留针静候其气,不要让邪气散发出来,吸气时转针,以得气为目的,等候病人呼气时捻针,呼气完毕再把针全部取出,这样,大邪之气都随针排出体外,所以命名为泻法。
黄帝道:对于正气不足的虚证怎样用补法?岐伯说:必须先用手循经抚摸穴位,然后用手按压布散经气,再用手推揉周围肌肤按压穴位,用手指弹击穴位使经脉怒张,一手抓按穴位一手进针,脉气通畅后就可以出针。出针要按住针孔,使真气闭守在内。在呼气将尽时进针,进针后要长时间留针静候其气,以得气为目的。留针候气就像等待贵客,忘掉时间早晚,得气时小心守护,等候吸气时出针,真气就不得泄出。出针后要在各个针孔上揉按,使针孔闭阖,真气内存,大 经之气留止体内,所以命名为补法。
【解读】
人身经脉气血与天地寒温的变化相应,这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讲到了,而这里要注意的是“风”的影响。风为百病之长,虚邪因风而入。受风之后,本来由正气推动的血得到了邪风的助力,因此经脉的搏动像波涛那样涌起,偏离了平静的状态。《风论》中说:“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所导致的病情变化多端,风邪所到之处,脉气就会异常有力,因此必须用三部九候之法来找到它的踪迹,阻止它进一步传变。
上一篇《八正神明论》中提到补泻,岐伯说,“泻必用方”“补必用员”。“方”“员”(圆)并非针具,而是针法。当人吸气的时候,气血的运动是加速的,并伴有力量的增强,呼气时则相反。如果仔细体察,体质敏感的朋友甚至能够通过调整呼吸来改变脉搏的速率。针刺补泻就是运用这一原理来进行的。邪气所在之处气血的运动比其他地方要强烈,因此诊察出邪气之所在后,要顺势而为,吸气时进针、转针,待呼气时出针,导出邪气,即文中说的“大气”。这里的“得气”指的是针下正气与邪气同时碰撞针体的一种微妙的感觉,这时患者会产生针感,常见的有酸、麻、重、胀、蚁行、触电,这些都是正常的。针灸名篇《标幽赋》将这种感觉形容为“如鱼吞钩饵之浮沉”。而气没到的时候,针下的感觉是空空荡荡的,这是真气的特点。如果这时妄加手法,就会使真气外泄,而邪气仍流行于内,不但不能治好病,还使得正气虚弱,外邪反而相对更加气盛。这一切都在于时机的把握。
帝曰: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 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其出血,其病立已。
【语译】
黄帝问:如何诊候邪气?岐伯回答:邪气离开络脉进入经脉,就会留舍在血脉中,正邪相争出现时寒时温的症状,脉象波动如波涛汹涌,起伏不定,时来时去,没有定处。所以说等到邪气刚好到来,必须按压阻止,阻止邪气发展后进针,但不要在邪气最旺盛时用泻法。真气就是经脉正常之气,当邪气猖狂时经气就会虚弱,所以说邪气最旺盛时不可以用泻法,就是指此而言。因此,如果诊候邪气不审慎,等到猖狂的邪气已经过去了再用泻法,就会使真气虚脱。真气一旦虚脱就不能恢复,邪气再次到来时,疾病就会加重,所以说邪气退去后也不可再用泻法,就是指此而言。用泻法除邪间不容发,待邪气初至时就立即进针泻除,如果在邪气到之前或邪气去之后进针,就非但不能去邪,反使血气受伤,疾病就不可能除去。所以说知道用针的就像发动弩箭一样敏捷,不会用针的就像叩击木椎一样迟钝。因此说,知道时机的人针刺时毫不迟疑,不知时机的人时机到了还在犹豫不决,就是指此而言。
黄帝问:如何进行补泻?岐伯回答:以攻邪为主,应该疾速针刺充盈的血络去除邪气,以恢复真气。此时邪气刚刚侵入经脉,还在到处流动,没有定处,推动它就前进,牵引它就留止。迎着邪气到来的方向针刺,刺出毒血,血刺出之后,病立即就好了。
【解读】
这里的“补泻奈何”,在明代的抄本里作“取血奈何”,后者更符合文义。取血就是放血,放血是为了起到泻邪的作用。对一些急性热证患者来说,放血疗法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然而对慢性病患者或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正气已经虚损,真邪已经相合,放血疗法就不那么合适了。这里讲的还是因时制宜的问题。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 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语译】
黄帝道:讲得好。然而邪气和真气合并,脉气不出现波涌起伏,应该怎样诊候?岐伯说:审察循按三部九候的脉象盛衰虚实后再进行调治。审察病人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间有无不相应或明显减弱的地方,就可以知道疾病所在脏腑,等待气至就可以针刺。不知道三部九候的,就不能辨别阴阳,不能分清天地上下,更不知道从下部脉诊候人体下部,从上部脉诊候人体上部,从中部脉诊候人体中部,再结合胃气的变化确定疾病在哪一候。所以说,针刺而不知道三部九候以了解病脉的所在,那么,虽然有大邪之气将至,这个医生也没办法阻止。误用泻法损伤真气,就叫作大惑,反而扰乱脏腑的大经脉,使真气不能恢复。把实证当作虚证治疗,把邪气当作真气,用针没有道理,反而助长邪气为害,夺伤病人正气,把顺证变成逆证,营气和卫气散乱,真气散失,邪气独存体内,断绝病人的性命,给病人带来天大的殃祸。所以,不知道三部九候的医生,是不能长久行医的。这是因为,不知道人体与四时五行相合的道理,不知道五脏之间的胜克关系,就会放过邪气攻击正气,断绝了病人的性命。病邪刚侵入人体,没有定处,推动它就前进,牵引它就留止。迎着邪气到来的方向刺泻,病立即就好了。
【解读】
以上讨论的都是真气、邪气相离的情况,此外还有二者相合的情况,此时邪气已经进入脏腑了,就必须用三部九候之法仔细地判断病处,然后再依法治疗。最后本篇再次强调了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的重要性,呼应了全文把握时机、把握先机的主题。
总之,本文开篇指出,天、地、人之间的变化是相应的,人体经气脉象的变化也如此,因此从气候的改变就能判断病情;接着介绍了针刺补泻的方法,强调了把握针刺时机的重要性,并指出,病邪初入人体,真邪未合,未有定处,应当及早治疗,避免日久为害;特别强调,医生用针刺治病,必须懂得三部九候诊法,结合天地阴阳来分析病情,认识疾病;最后点明,治病在于保养真气,驱逐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