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介绍九针的名称、形状和用途,以及有关针刺的注意事项、补泻手法、禁忌等,并举例说明治疗不当会导致不良后果。本篇对十二原穴的生理功能、五脏原穴的名称与主治病症,以及察色、诊脉在诊治上的重要意义等,都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有关用针部分的内容,本书在《小针解》中进一步做了阐述,因此本篇应与《小针解》互相参看。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黄帝对岐伯说:我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怜爱万民,亲养百姓,并向他们收取租税。我哀怜他们生活尚难自给,还常为疾病所困扰。我不想他们服苦药用砭石,只想用细小的针刺他们的肌肤,疏通经脉,调养气血,使他们气血逆顺运行通畅。要想把这种针刺的方法保留给后代人使用,就要制定出针经之法;要想针法永久流传,容易运用,难以被忘记,就必须理清章节的内容,找出它们的区别,以建立一套条理完备的体系来明确人体内气血运行的规律。完善一部收录各种针具形状及功用的《针经》,我认为这是首要的。我想听你说说这方面的想法。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主要讲人体生命的基本理论及治病的基本原则,而《灵枢》主要讲针灸、经络等。《灵枢》最早叫作《九卷》,三国西晋时期皇甫谧把它叫作《针经》,唐代王冰把它改称《灵枢》。灵枢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是主宰生命的枢纽,也就是神气、灵气运行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经络。可见,《灵枢》是讲经络和针灸的。
读者可能会问,他不是医生,不能给人扎针灸,为什么要学《灵枢》呢?其实,作为一名不是医生的读者,学习了还是很有好处的。第一,可以了解自己生命的秘密,尤其是经络的秘密,这是西医里学不到的。第二,可以了解一种特殊的、不用吃药就能治病的方法——针灸。千百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的疗效是可靠的、确切的。最近几年有关针灸治疗尿失禁、偏头痛、心绞痛的论文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发表,说明针灸已经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同。第三,可以养生,按照经络、穴位进行艾灸、按摩、刮痧、导引。如果说《素问》是偏于理论的,那么《灵枢》就是偏于应用的了,学习了《灵枢》,我们可以自己应用。
《灵枢》的第一篇《九针十二原》,从题目可以看出,本篇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九针,九种针具;另一个是十二原,十二个原穴,即脏腑的原气经过和停留的十二个穴位。原气也就是元气,原是本原、真元之义。
针刺技术用于医疗实践,主要作用于气血出入之会,即穴位,以达到畅通经脉、调理气血的目的,使身体自行调节,无需药石。针刺疗法的应用,无疑是医疗方法的一次革命。古代医家对此种医疗实践进行理论整理,使其成为可以流传沿用的方法,进而创立《针经》,使其广为流传,真的利在千秋。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岐伯答道:让我有条理地从小针到九针,依照顺序,详细地讲一下其中的道理。小针的使用要诀掌握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熟练应用达到一定高度却很难。医术差的医生只拘泥于患者有形的身体表面状况来施针,而高明的医生却在针刺时观察患者无形的神气的状况来调整施针的手法。真神奇啊!人体的经络都有开合的门户,邪气可以由这些门户侵入人体。如果连哪种病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分析出病因呢?针刺的诀窍取决于手法的快慢,一般的针刺医生只会死守病人四肢关节这些固定的穴位,而高明的针刺医生却能通过观察病人经络经气的气机变化来进行治疗。人体经气的循行路线与穴位息息相关,其中所蕴藏的道理是极微妙的。如果充斥着邪气,就不能再补气了;如果邪气稀少,就不可以泻正气了。懂得什么时候补还是泻,抓住正确的时机才不会出错。不懂得时机,就如同已经上了弦的箭不能够及时发射一样。因此,针刺的重点是掌握经气的来往时机。医术差的医生不懂得,只有高明的医生才能做到这一点。正气去的方向叫作逆,正气来的时候叫作顺。明白逆顺之理,就可以果断动手。如果正气已然虚损,这时候再用泻的手法,怎会不虚上加虚呢?如果邪气非常盛实,这时候还用补的手法,怎能不增加邪气盛实的程度呢?所以迎着邪气而泻,随着邪气去的方向而补,如此,针刺之道就比较详尽了。
本段指出九针的诀窍,讲起来很容易,但是操作起来却有难度。一般的医生只懂得在患者形体的穴位上下功夫,而高明的医生却非常注重神志的专一。神,指精神、神志。“上守神”,就是要求医生和患者都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这是《黄帝内经》针法所特别强调的内容,如《灵枢·终始》里提到“专意一神”“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官能》里提到“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素问·汤液醪醴论》在问到有些患者经过针刺治疗已经“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时,回答的原因是“神不使也”。又问什么是“神不使”呢?回答说:“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神乎神,客在门:对这六个字,有很多种解释,但本书认为这里主要是讲神的重要性的,是说“神”是神奇的、神妙的,虽然没有形体,但却无所不在,客居在人体的所有地方,在人体的所有门户出入自如。《黄帝内经》讲的神不是神仙,也不是鬼怪,而是主宰人生命的精神、意念、意识、思维。如果这个神受伤了,那么人体的门户就关不住了,外邪就会侵入,人就会生病。所以高明的医生一定要体察出神的变化,尤其要观察留意经脉和穴位的具体气机变化,看出疾病的本质。除了要求医生心神合一、思想专注外,也要求患者如《灵枢·终始》篇所讲,通过守神,使消散的真气渐渐收回,使聚结的神气重新分布。患者的守神要从生活环境、精神情绪、所用的针刺手法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只有这样,才利于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大体在针刺时,正气虚弱的时候应该用补法,而邪气盛实的时候应该用泻法。针刺的时候,有气血淤结的情况就用破法放血,有邪气盛实的情况就用攻下法使邪气外泄。《大要》说:慢进针然后快出针、急忙按住针孔的情况是补法;而快进针然后慢出针、不按住针孔的情况是泻法。这种补和泻的手法运用起来,是一种有感觉但是好像又没感觉的感受。要仔细觉察气的到来,用此来判断是留针还是去针。总而言之,不论用补法还是泻法,都要使病人感受到补若有所得,泻若有所失。
虚实补泻的关键在于这九种针各有各的特点。补和泻是体现针刺手法的。泻法指持针快速刺入穴位,在病人得气之后,摇大针孔然后出针,以排出体内邪气。但是如果在出针的时候按闭了针孔,邪气藏在体内,血气散不开,就达不到泻邪气的目的。补法指顺着人体经脉运行的方向刺针,要若行若止,使病人感觉有蚊虫在叮咬他们的皮肤一样,针入皮肤,候气的时候,仿佛停留徘徊一般,而在得气后要快速出针,像射出去的弓箭一样,这时可以右手拔针,左手迅速按住针孔,达到使针孔快速闭合的目的。中气得到充实,人体的正气也就得到补充了。一定不要在体内留有瘀血,有的话要及时祛除。
持针的要诀以握紧有力最佳。进针时对准腧穴,垂直刺入,要在观察病人情况的同时稳住针体,同时还要仔细感受血脉的走向。针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病人面部尤其是眼睛的神色变化和他们神气的盛衰,医生必须集中精力,才能对疾病做一个预判。如果有血脉密集分布在腧穴周围,且用手指按压后感到很坚实,就不要针刺这些部位。
本部分经文阐述了补泻的具体方法,即“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补曰随之”;提出了针刺的操作要领,即“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意思是拿针的手一定要有力量,要全身心地投入;强调了针刺时要集中注意力,即“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属”即“瞩”,意思是医生针刺时要注视和观察病人的双眼,使病人神守勿去,既强调了医生要集中注意力,也强调了要使病人集中注意力,如《素问·针解篇》也讲到“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在实际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的神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测知针刺的效果,还可以预防晕针等意外情况的发生。现代临床在观察针灸麻醉的效果时,已把病人皱眉反应作为观察指标之一,足见观察病人的重要性。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 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 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峰,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九针的名称,依据形状的不同而各不相同。第一种叫镵针,长一寸六分;第二种叫员针,长一寸六分;第三种叫 针,长三寸半;第四种叫锋针,长一寸六分;第五种叫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第六种叫员利针,长一寸六分;第七种叫毫针,长三寸六分;第八种叫长针,长七寸;第九种叫大针,长四寸。镵针,针头大而针尖锐利,适于浅刺以疏散肌表阳热;员针,针形如卵,适于摩擦分肉之间,不会损伤肌肉,却能够疏泄分肉的邪气; 针,针尖像圆圆的黍粟粒,用于按压经脉,不会陷入皮肤内,可以用来引正气、排邪气;锋针,三面有刃,可以用来治疗积久难治的疾病;铍针,针尖锐如剑锋,可以用来刺痈排脓;员利针,针尖如长毛,圆而锐利,针的中部略粗,可以用来治疗急性病;毫针,针尖像蚊虻的嘴,轻缓地刺入皮肉,轻微地提插留针,使正气得到充养,散尽邪气,出针养神,可以用来治疗痛痹;长针,针尖锐利,针体细长,可以用来治疗痹证;大针,针像折断后的竹茬一样锐利,针尖稍圆,可以用来泄去关节的积水。这就是九针的情况。
现代复原古代九针模型
九针,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始载于《黄帝内经》,包括镵针、员针、 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现代各种针具皆由古代的九针发展演变而来。关于九针的起源,古代有伏羲创造九针的说法,如皇甫谧在《帝王世纪》 里记载:“伏羲氏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从历代古籍的记载和出土的古代针具可以看出,九针是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冶炼技术的逐渐提高而不断改进的。随着针灸学的不断发展,现代针灸学家在九针的基础上研制出“新九针”共计11种,即镵针、铍针、锋钩针、三棱针、火针、梅花针、磁圆梅针、 针、圆利针、毫针、长针,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九针的内容。除三棱针相当于古代的锋针之外,其余“新九针”几乎没有和古代九针相符合的。现代最常用的是毫针,也就是临床上使用的针灸针,虽然也叫毫针,但与古代的毫针不同,其针尖更细,一般可避开血管,针刺时少有出血,可以较长时间地针刺皮下,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当邪气进入经脉后,阳邪会在人体上部,浊恶的会在人体中部,清朗的会在人体下部,这导致要变换针刺部位。针刺筋骨上的穴位,可以泄出阳邪;针刺阳明经所在的穴位,能排出浊气;如果病在浅表而针刺得太深,会使在表面的邪气深入,起到反面效果。所以说,皮肉筋脉,各有自己的部位,病症也各有其对应的孔穴,九针形状各异,要根据病情和穴位的特点选用不同种类的针具。千万不能实证用补法去治疗,虚证用泻法去治疗,那样就会损不足而益有余,适得其反。对于精亏气虚的患者,如果针刺误泄五脏腧穴的经气,会致其阴虚甚至死亡;对于阳气不足的患者,如果针刺误泄三阳经腧穴的经气,会损伤正气,使人变得虚弱怕事。泄了阴经,耗尽了脏气,会致人死亡;损伤阳经,损耗了阳气,会使人癫狂,这就是用针手法不当所造成的后果。
针刺的时候,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得气,而不要管扎了几次,过了多久。如果刺后未能得气,必须等待经气的到来;如果已经得气,就可以停止治疗了。九针各有不同的功用,针形也不一样,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分别选用对应的针具。针刺的关键在于是否得气,得气意味着产生了疗效。如果疗效显著,就如同风吹云散,得见明朗的晴天一样。这些就是针刺的道理。
本部分阐述了取穴的原则。应根据病之表里、上中下部位的不同而取不同的穴。本部分再次举例强调了针刺要辨清虚实,否则可能引邪入里或者加重病情。
本部分还强调了针刺只有“得气”才能见效。医界多以针刺“得气”作为评价针医技术高低的标准。由本部分内容可以看出,气至并不是单纯的主观感受,而是有客观条件的。一般认为“得气”是施针后穴位下感觉到了酸、麻、胀、痛等。
处在病痛中的患者,心情沉重,心空像阴云密布一般,经过正确的针刺治疗,既守神又守形,便如风把乌云吹散,出现明朗的晴空那样,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重见光明。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黄帝说:我想了解五脏六腑经气循行的状况。岐伯说:五脏经脉,分别有井、荥、输、经、合共五种腧穴,合起来是二十五个;六腑经脉,则分别有井、荥、输、原、经、合共六种腧穴,合起来是三十六个。人体总共有十二条经脉,每条经脉各有一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各一络及脾大络,合起来便有十五条络脉了。二十七条经络的气机周流全身,循行于手部、足部之间。人体经气所出的穴位称作“井”,好比刚流出的细小的山泉水;经气所经过的穴位称作“荥”,像刚流出泉源的细小水流,这时候经气还非常微弱;经气所灌注的孔穴叫作“输”,此时水流汇聚成形,而且能够运作转输,已然盛大了;经气所循行的穴位叫作“经”,此时已成渠流,经气非常旺盛;经气最终所进入的穴位叫作“合”,似海纳百川,经气已经入合于一体了。二十七条经络的气机所运行的地方,就在这五种腧穴中。
相交于人体关节部位的穴位,共有三百六十五个。这些奥秘之处,懂行的用简单的话语就能概括出来,不懂的,说再多也说不到点上。而此处所说的关节,是关于血气出入的,无关皮肉筋骨。
本部分指出了全身有十二正经、十五络脉。气血运行于人体经络之中,灌注并联系全身上下各组织器官。全身经络在人体分布有三百六十五个腧穴。“会”就是腧穴。六腑之六输穴,多了原穴,为井、荥、输、原、经、合,各六种穴位。
三阴经在手足肘膝关节之下有井、荥、输、经、合五种腧穴。“井”如同山泉水一样细小,它是水的源头;“荥”位于手掌与足趾,好似从泉溪流出的婉转迂回的小水流,还未成气候;“输”表示经气灌注在气穴,由少积多,已然盛大起来了;“经”的穴位多位于手腕和脚踝关节以上,水到渠成,旺盛无比,不可阻挡;经气进入的部位叫作“合”,如同进入了大海一般,经气由此深入人体。
三阳经在手足肘膝关节之下有井、荥、输、原、经、合六种腧穴。腧穴是气血循行出入的地方,故针刺腧穴可以疏通经气、活血,起到治病强身的作用。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医生在针刺的时候,要留心观察病人的气色和眼神,由此可知道正气的虚实。通过辨别病人形体的强弱,听他说话声音的大小,可以知道他邪正虚实的状况,然后可以用右手主推进针,用左手来辅助,到得气的时候就可以拔针了。
在用针之前,一定要先对病人进行脉诊,观察其脉象,然后才可以根据病情轻重进行针刺治疗。如果病人的五脏精气在里面已然枯竭,这时用针补阳经,就会使阳气更加兴盛而阴气更加虚损,这叫重竭。重竭必定致人脱阴而死亡。临死之时,病人是非常安静的。重竭是因为医生没有遵循经气的循行规律,误取针刺腋下和胸部的腧穴,使脏气虚脱所致。如果病人的五脏精气在外面已经虚绝,反而用针补阴经,就会使阴气更加兴盛而阳气虚脱至极,这叫逆厥。逆厥也会致人死亡。临死之时,病人还会异常烦躁。逆厥是因为医生没有遵循经气的循行规律,误取针刺手足末端的穴位,减少阳气所致。针已刺中病的要害而不拔针,精气会持续耗散。针未刺中病的要害而拔针,邪气会滞留在体内。精气的耗散会加重病情,使人虚弱,而邪气的滞留则易导致痈疡的发生。
本部分再次强调用针必须先仔细观察病人正气的盛衰、存亡情况,然后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避免因为诊断不明犯虚虚实实之戒而误刺致死。如果疾病使五脏之气将绝于内,医生本当救里,却误在四肢末端用补法,就会使已经虚弱的脏腑之气外散,导致内里更虚。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五脏靠近胸部的募穴用补法,使外散的脏气回聚。如果疾病使五脏之气已绝于外,医生本应该在四肢部位通阳,却误在胸腋部位施针,就会使外周更加衰竭。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四肢末端取穴通阳救逆。两种绝症如不幸在误治中死亡,脏气内绝者在阴气内竭中死去,阴主静,所以呈现安静的状态;脏气外绝者因为阳气不能外通致死,脏气未衰竭,阳主躁,故在躁动挣扎中死去。
古代由于医疗条件有限,针灸医生无论病人病情轻重均需要治疗,有的重症不宜用针刺治疗,也选择了针刺疗法,贸然施针,容易导致病人死亡。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大渊,大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五脏对应在外的六腑,总共有十二原穴,它们出自肘膝四关。四关原穴主治五脏的疾病,所以五脏有病,应该取十二原穴。十二原穴是五脏禀受全身三百六十五节气味的部位,五脏有病会反映到十二原穴上,而十二原穴也有各属的内脏。所以观察外在表象就可以了解人体内在五脏病变的具体情况。心、肺位于胸膈以上,属于阳位。包裹心的肺是属于阳的阴脏,其原穴是太渊穴,太渊穴在手腕掌横纹靠前侧的位置,左右对称,有两个。心为阳中之太阳,其原穴是大陵穴,大陵穴在手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左右对称,有两个。肝、脾、肾三个脏腑均位于胸膈之下,都是属阴性的。肝是阴中之少阳,它的原穴是太冲穴,太冲穴在脚背上,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凹陷的地方,左右对称,有两个。脾为阴脏,代表着阴中之至阴,它的原穴是太白穴,太白穴在脚大拇指内侧第一跖骨后下方凹陷的地方,左右对称,有两个。肾为阴中之太阴,它的原穴是太溪穴,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的地方,左右对称,有两个。膏的原穴为鸠尾穴,鸠尾穴在胸前,胸壁前下端的剑突下半寸,属任脉,只有一个。肓的原穴为气海穴,气海穴在肚脐下一寸半,两个手指并拢横放的地方,也只有一个。这十二原穴所处的位置是脏腑经络之气所灌注的地方,可以用来治疗五脏六腑所产生的各类疾病。比如治疗腹胀之类的疾病时,应取足三阳经的原穴进行针刺;而遇到飧泄之类的疾病时,应取足三阴经的原穴进行针刺。
本篇所讲的十二原穴与后一篇《本输》所讲的十二原穴不同,后一篇所讲的是六腑的原穴。后世医家将六脏(五脏加上心包为六脏)的原穴、六腑的原穴,合起来称为十二原穴。
原穴在所有穴位中是十分重要的穴位,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原气来源于肾,这种肾间的动气,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也是生命的最根本的能量。原气由先天之精化生,发源于肾,由三焦的通路传遍全身,推动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活动。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既可以推知脏腑的疾病情况,又可以推知脏腑的盛衰状况。
按照十二脏腑对应十二原穴的说法,可以发现十二原穴和五输穴关系十分密切——六脏的原穴就是五输穴的输穴,也就是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中的第三种穴位,而六腑的原穴则是在输穴之外另有叫原穴的,也就是井、荥、输、原、经、合六输穴中的第四种穴位。原穴基本分布在腕关节、踝关节附近,在手指和足跖趾关节之后。
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原气强盛,并通达相应的脏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维护生命正能量、抵抗病邪的作用。下面教大家一种简单的拍打原穴的养生方法。
先拍打手上的原穴,用右手掌拍打左手内侧和外侧的手腕,然后再用左手掌拍打右手内侧和外侧的手腕,这样就基本上把每只手上的六个原穴都拍打到了。
拍打完手上的原穴,再拍打脚上的原穴,用手掌拍打脚的内踝骨和外踝骨周围的地方,还有脚趾后方,范围可以大一些,这样就基本上把每只脚上的六个原穴都拍打到了。
要拍打到皮肤微微泛红为止,有的人还会出痧。拍打之后微微有点痛,但觉得很舒服,那就是合适的。如果觉得很痛,不舒服,那就是太过分了。拍打十二原穴能调动全身的原气,提高人体免疫力。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当五脏发生病变时,就好像身上被扎了刺,物体被污染了,绳索被打了结,河流发生了淤塞一般。但是,刺虽然扎了很久还可以拔掉,物体虽然污染了很久还可以洗净,绳结虽然拴了许久还可以解开,河流虽然淤塞很长时间还可以疏通。有人认为针刺不能对陈年旧病起到成效,这是不对的。善于针刺的高明医生治病就如同拔刺、洗涤、散结、疏淤一样直接简洁,对于久病,仍然可以治愈,那些说久病不可治的人是没有掌握针刺技术的人。
本段主要讲以进取的精神对待不治之症。本来,所谓不治之症都是相对的,它受当时的客观条件限制。随着医疗手段的提高、医疗实践的积累,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人体的运行机理,过去的很多不治之症,今天已经被攻克了;今天的一些不治之症,明天也将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复杂多变、久治不愈的病症,治起来确实不容易见到成效,想用新方法就要承担风险,因此某些有名望的医生为了自己的名声,自然是要选择回避的。但是医德高尚、积极进取、医术高超的医生,必然会以拔久刺、除陈污、解死结、决深闭的精神,抱着病虽久也要想方设法施治的决心,去进行艰难的探索,而且他们的努力总会有成效的。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针刺治疗热病的时候,应该浅刺,手法轻且快,就好像以手试沸水一般;针刺治疗阴寒之病的时候,应该深刺,留针待气,就好像人在路上徘徊的样子。阴分里发生了阳邪热象,应取足三里穴,准确刺下别停手,等邪气退下便应拔针,如果邪气不退,还应当再刺。疾病发于上部而属于内脏的,可以针刺阴陵泉穴;疾病发于上部而属于外腑的,应当针刺阳陵泉穴。
热证多是实证,宜用泻法,“如以手探汤”,比喻针刺后迅速出针;寒清多为虚证,宜用补法,“如人不欲行”,与前面的“如留如还”意思相同,比喻针刺后留针时间长。阴为里,阳疾,为腑病,吐泻腹胀之类,取足三里穴针刺。疾高,脐以上皆是,内为脏病,胀满、不嗜食,取阴陵泉穴针刺;外为腑病,呕逆、口苦、咽喉不利、发热黄疸,取阳陵泉穴针刺。
总的来看,选用针刺疗法是因为药物和砭石在治疗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针灸医生要会关注患者神与气机的盛衰变化,通过进针出针的快慢节奏来对气机的变化进行调控。虚证应该用补法,实证应该用泻法。顺经气为补,逆经气为泻。慢慢进针、快速出针为补,快速进针、慢慢出针为泻。针刺的穴位可以取五输穴和十二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