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字经

人之初 ,性 本善。

性相近 ,习 相远

不教,性乃

教之道 ,贵以专

【注释】

①人之初:人刚生下来的时候。②性:人天生的特质。③近:近似。④习:学习。⑤远:差别的程度大。⑥苟:假如;如果。⑦乃:于是;就。⑧迁:变更;变易。⑨道:原则;方法。⑩专:专心一意;不分心。

【译文】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本性每个人都十分近似,只是后天的学习才使人们变得千差万别。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教育,人的善良本性就会发生改变。至于教育的方法,关键在于要求人们专心致志。

孟母 ,择邻处

不学,断机杼(zhù)

【注释】

①昔:从前;过去。②孟母:孟子的母亲。孟:指孟子,名轲(kē),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孟子的主要思想载于《孟子》一书中。③处:居住。④子:指孟子。⑤机杼:织布机上的转轴和梭(suō)子。

【译文】

从前孟子的母亲,找地方居住时注重选择合适的邻居,当孟子不好好学习时,她便折断织布机上的梭子来进行教育。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

【注释】

①窦燕山:即窦禹钧,五代时期渔阳人,因家住燕山,所以又叫窦燕山。②义方:指家教。③俱:都。④扬:传播出去;称颂。

【译文】

有一个名叫窦燕山的人,有很好的教育方法,他教育自己的五个儿子,使他们一个个都名扬四海。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注释】

①过:过失;过错。②惰:懒惰,不负责任。

【译文】

只是抚养孩子而不进行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不严格要求,这是老师没有尽到责任。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注释】

①宜:应该。②何为:做什么;怎么办。

【译文】

孩子不好好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等到老了该怎么办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

①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②器:器物。③义:正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行为。

【译文】

玉石不经过雕刻,不会成为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公正合宜的道理。

人子,方 少时,

师友,习礼仪

【注释】

①为:做。②方:正当;正值。③亲:亲近;接近。④礼仪:礼节和仪式。

【译文】

作为子女,应该趁着年少的时候,多亲近良师益友,学习各种礼仪知识。

九龄 ,能温席

于亲 ,所当执

【注释】

①香:黄香,东汉人,因为孝顺而闻名。②龄:岁数。③席:席子,用来铺床、炕等的片状物。④孝:孝顺,尽心奉养父母并顺从父母。⑤亲:父母。⑥执:执行;实行。

【译文】

黄香9岁的时候,在冬天睡觉前先把父亲盖的被子用自己的身体焐(wù)热。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是大家应当做到的。

四岁,能让 梨。

弟(tì) 于长,宜 先知。

【注释】

①融:孔融,东汉人,著名文学家。②让:不争,把方便、好处等给别人。③弟:同“悌(tì)”,指弟弟敬爱哥哥。④宜:应该。

【译文】

孔融4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弟弟敬爱兄长,这个道理从小就应该知道。

弟(tì)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注释】

①首:首先;首要。②孝:孝顺,尽心奉养父母并顺从父母。③弟:同“悌(tì)”,指弟弟敬爱哥哥。④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⑤数:数目。⑥文:文字。

【译文】

首先要懂得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接下来要增广自己的见闻,然后是要知道数字,认识文字。

一而 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①而:到;往。

【译文】

从一到十,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千到万。

三才 者,天地人。

三光 者,日月星。

【注释】

①三才:宇宙间三种重要的因素。②光:光明。

【译文】

三才,指的是天、地和人。三光,指的是太阳、月亮和星星。

三纲 者,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注释】

①三纲: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三种主要的道德关系准则。②义:正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行为。③亲:感情深;关系密切。④顺:和睦;和顺。

【译文】

所谓“三纲”,指的是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要公正合宜,父母和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丈夫和妻子之间要和睦相处。

春夏,曰秋冬,

四时 ,运 不穷

【注释】

①曰:称;叫作。②此:这。③四时:四季。④运:运行;循环。⑤穷:尽;止息。

【译文】

称为春夏,称为秋冬,这就是一年四季,不停地循环往复。

南北,曰西东,

四方,应 乎中

【注释】

①曰:称;叫作。②此:这。③应:对应。④中:中央。

【译文】

称为南北,称为西东,这就是四个方位,与中央相对应。

水火,木金土,

五行 ,本 乎数

【注释】

①曰:称;叫作。②此:这。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行、变化,古人认为万物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④本:本源;根源。⑤数:规律;道理。

【译文】

称为水、火、木、金、土,这就是五种基本的物质元素,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依据一定的规则。

,礼

五常 ,不容 紊(wěn)

【注释】

①曰:称;叫作。②仁:对人友爱,有同情心。③义:正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行为。④礼:我国古代制定的行为准则及道德规范。⑤智:聪明;有见识。⑥信:诚实,不虚假。⑦此:这。⑧常:伦常,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伦理道德。⑨容:允许;许可。⑩紊:乱。

【译文】

称为仁、义、礼、智、信,这就是五种基本的道德原则,不能把它们搞乱。

稻粱 菽(shū) ,麦黍(shǔ) 稷(ìj)

六谷,人所食。

【注释】

①粱:谷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脱壳后叫小米。②菽:豆类的总称。③黍: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有黏(nián)性。④稷: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一说属黍一类,一说是粟。⑤此:这。

【译文】

水稻、谷子、豆类,麦子、黍子、稷,这称为六谷,是人类常吃的粮食。

马牛羊,鸡犬豕(shǐ)

六畜 ,人所饲

【注释】

①豕:猪。②此:这。③畜:禽兽,这里指家畜,即人类驯养的兽类。广义的家畜也包括鸡、鸭、鹅等家禽。④饲:喂养;饲养。

【译文】

马、牛、羊,鸡、狗、猪,这是人类喂养的六种家畜。

喜怒,曰哀

爱恶(wù) ,七情

【注释】

①曰:称;叫作。②哀:悲痛。③惧:害怕。④恶:讨厌;憎恨。⑤欲: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要求。⑥七情:人的七种感情。⑦具:具备。

【译文】

高兴、愤怒、悲痛、害怕、喜爱、厌恶和欲望,这是人一生下来就具备的七种感情。

匏(páo) ,木

与竹 ,乃 八音

【注释】

①匏:匏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也叫匏瓜,像葫芦,可用来制作匏笙(shēng)、匏琴等乐器。②土:陶土,用来烧制乐器埙(xūn)。埙是一种吹奏乐器,椭圆形,有一至十几个音孔。③革:皮革,用来制作鼓、二胡等乐器。④木:木头,用来制作柷(chù)、敔(yǔ)等乐器。柷的形状像方形的盒子,敔用于奏乐将终时。⑤石:石头,用来制作磬(qìng)等乐器。⑥金:金属,用来制作钟、锣、钹(bó)等乐器。⑦丝:丝线,用来制作琴、琵琶等乐器。⑧竹:竹子,用来制作笛子、排箫等乐器。⑨乃:是。⑩八音:我国古代指用八种材质制成的乐器,也泛指各种乐器或音乐。

【译文】

匏瓜、陶土、皮革、木材、石头、金属、丝线和竹子,用这八种材质制成的乐器称为八音。

,父而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

九族 ,人之伦

【注释】

①高:高祖,祖父的祖父。②曾:曾祖,祖父的父亲。③祖:祖父,父亲的父亲。④而:到;往。⑤身:自身;本身。⑥至:到。⑦玄:玄孙,孙子的孙子。⑧曾:曾孙,孙子的儿子。⑨乃:是。⑩九族:九代。⑪伦:辈分,家族、亲友之间的世系顺序。

【译文】

从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到自己,从自己的儿子、孙子、曾孙到玄孙,一共九代,是家族的世系顺序。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注释】

①恩:情义;恩情。②从:依顺;顺从。③友:友爱;亲爱。④恭:对人谦逊有礼貌。⑤序:排列次序。⑥敬:尊重;有礼貌地对待。⑦忠:忠诚;赤诚无私,尽心尽力。⑧义:道理;规则。

【译文】

父子之间要有恩情,夫妻之间要和顺,兄长对弟弟要亲爱,弟弟对兄长要尊敬,年长的与年幼的要注重尊卑次序,对朋友要友爱,君主对臣子要尊重,臣子对君主要忠诚,这是人与人相处的十种规则,人人都应该遵守。

凡训 ,须讲究

训诂(gǔ) ,明句读(dòu)

【注释】

①训:教诲;教导。②蒙:没有文化;愚昧无知。③讲究:探究。④详:清楚地知道。⑤训诂:解释古书中字句的意思。⑥句读:文章中应该停顿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给文章加的标点符号。

【译文】

凡是对幼童进行启蒙教育,一定要注意方法。要说清楚文中字句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该在什么地方断句。

为学 者,必有初

《小学》 终,至四书

【注释】

①为学:读书学习;做学问。②初:开始。③《小学》:古代儿童教育范本,南宋朱熹(xī)、刘子澄编。④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本儒家经典。

【译文】

读书学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始。把《小学》读完后,再读《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论语》 者,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注释】

①《论语》: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②群弟子:指孔子的众多学生。③善言:有教育、启迪意义的言论。

【译文】

《论语》一共二十篇,由孔子的众多学生们把有教益的言论记录汇编而成。

《孟子》 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

【注释】

①《孟子》:主要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子和他的学生编纂而成。②止:结束;停止。③仁:对人友爱,有同情心。④义:正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行为。

【译文】

《孟子》一共有七篇,其中讲的主要是关于道德和仁义方面的思想。

作《中庸》 ,子思 笔。

中不偏 ,庸不易

【注释】

①《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内容为宣传孔子的中庸之道。②子思:即孔伋(jí),字子思,是孔子的孙子。③不偏:没有偏差。④不易:没有变化。

【译文】

《中庸》是子思写的。中的意思是没有偏差,庸的意思是永恒不变。

作《大学》 ,乃 曾子

自修 ,至平

【注释】

①《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讲述儒家伦理的基本纲领。②乃:是。③曾子:即曾参(shēn),字子舆(yú),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相传著有《大学》。④修: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⑤齐:整治。⑥平:平定天下。⑦治:治理国家。

【译文】

《大学》是曾子写的。书中的内容从修身养性、整治家庭,讲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孝经》 ,四书

如六经 ,始可读。

【注释】

①《孝经》:儒家经典,共十八章,通常认为是孔门后学所著,论述孝道和孝治思想。②通:懂得;了解。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种儒家经典。④熟:熟悉;熟练。⑤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六种儒家经典。

【译文】

通晓了《孝经》,熟读了四书之后,就可以去读像六经这样的经典。

《诗》 《书》 《易》 ,《礼》 《春秋》

六经,当讲求

【注释】

①《诗》:《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三百零五首诗歌作品。编成于春秋时期。②《书》:《尚书》,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期典章文献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资料。相传由孔子编写。③《易》:《易经》,通过阴阳八卦(guà)来预测吉凶,用六十四卦模拟天地万物变化的著作。相传成书于西周时期。④《礼》:《礼记》,共四十九篇,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⑤《春秋》:书名,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由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整理修订而成。⑥号:称。⑦讲求:探究。

【译文】

《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称为“六经”,对这些典籍应当仔细探究。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

【注释】

①《连山》:书名,《周易》前的古《易》,相传由伏羲氏所作,也叫《连山易》。②《归藏》:书名,《周易》前的古《易》,相传由黄帝所作,也叫《归藏易》。③《周易》:书名,相传由周文王所作。④三易:指《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种《易》。⑤详:详尽。

【译文】

有《连山易》,有《归藏易》,还有《周易》,这三种《易》书合称为“三易”。

有典 ,有训

有誓 ,《书》 之奥

【注释】

①典:《尚书》的文体之一,主要记载法则、典章制度。②谟:《尚书》的文体之一,主要记载君臣之间策划、谋议大事的内容。③训:《尚书》的文体之一,用于臣子劝谏(jiàn)君王。④诰:《尚书》的文体之一,主要记载君王发布的命令。⑤誓:《尚书》的文体之一,主要记载君王在出师征伐时的誓师之词。⑥命:《尚书》的文体之一,主要记载君王对大臣的训令。⑦《书》:《尚书》,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期典章文献的汇编。⑧奥:深奥难懂。

【译文】

《尚书》中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文字和道理深奥难懂。

我周公 ,作《周礼》

六官 ,存 治体

【注释】

①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周武王的弟弟,姓姬(īj),名旦。曾助周武王灭商,周武王死后摄政。相传他制礼作乐,为周朝建立了一套规章制度。②《周礼》: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周公所作。③著:写作;撰述。④六官:指《周礼》中的《天官冢(zhǒng)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⑤存:保存。⑥治体:国家政治体制。

【译文】

周公写作《周礼》,撰述关于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等六官的篇章,保存了周朝的政治体制。

大小戴 ,注《礼记》

言,礼乐

【注释】

①大小戴:即大戴和小戴。大戴指戴德,字延君,西汉人,宣帝时立为博士;小戴指戴圣,字次君,是戴德的侄子,宣帝时立为博士。②《礼记》:共四十九篇,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③述:叙述;记述。④圣:圣人,有极高品德和智慧的人。⑤礼乐:礼节和音乐。古代用礼节来区分尊卑等级,用音乐来使人们和睦相处。⑥备:完全;齐全。

【译文】

戴德和戴圣编纂了《礼记》,叙述圣人的言论,使礼乐制度齐全。

《国风》 ,曰《雅》 《颂》

四诗 ,当讽咏

【注释】

①曰:称;叫作。②《国风》:《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南》《召南》和《唐风》《秦风》《陈风》等,共一百六十首诗,多为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③《雅》:《诗经》的组成部分,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共三十一篇,全是贵族的作品,多作于西周初年。《小雅》共七十四篇,大约产生于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④《颂》:《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统治者祭祀(jìsì)时配有舞乐的歌辞。⑤号:称为。⑥四诗:指《国风》《大雅》《小雅》和《颂》。⑦讽咏:歌唱朗诵。

【译文】

《诗经》中包括《国风》《大雅》《小雅》和《颂》,它们被称为“四诗”,应该好好地歌唱朗诵。

诗既亡 ,《春秋》 作。

褒贬 ,别 善恶。

【注释】

①亡:消亡;灭亡。②《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由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整理修订而成。③寓:寄托;隐含。④褒贬:评论好坏。⑤别:区分;分辨。

【译文】

周朝采诗的制度消亡后,孔子编写了《春秋》。书中隐含了褒扬和贬抑,对善和恶作了区分。

三传 者,有《公羊》

有《左氏》 ,有《穀(gǔ)梁》

【注释】

①传:阐释经文的著作。②《公羊》:即《公羊传》,也叫《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相传由战国时期的公羊高所撰,到汉初才成书。着重阐述《春秋》中的道理,史料记载较简略。③《左氏》:即《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由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撰。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④《穀梁》:即《穀梁传》,也叫《春秋穀梁传》《穀梁春秋》。相传由战国时期的穀梁赤所撰,到西汉时才成书。体例与《春秋公羊传》相近。

【译文】

《春秋》有三种传,分别是《公羊传》《左传》和《穀梁传》。

既明,方 读子

其要 ,记其事。

【注释】

①经:指儒家经典。②方:才。③子:诸子百家的著作。④撮:选取;摘取(要点)。⑤要:值得引起重视的内容。

【译文】

上面讲的经书都读懂了之后,才去读诸子百家的著作。读这些书时,要注意抓住重点,记住其中所述的事情。

五子 者,有荀

文中子 ,及老

【注释】

①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②荀: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荀子》一书。③扬:扬雄,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代表作有《法言》《太玄》等。④文中子:即王通,隋朝大儒,门人私谥(shì)为“文中子”。著作有《中说》,也叫《文中子》。⑤老:老子,姓李,名耳,也叫老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为《老子》。⑥庄:庄子,名周,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译文】

有五位重要的思想家,分别是荀子、扬雄、王通、老子和庄子。

经子 ,读诸史

世系 ,知终始

【注释】

①经子:儒家经典与诸子百家著作。②通:懂得;了解。③诸史:各种历史著作。④考:探求;研究。⑤世系:家族世代相传的系统。⑥终始:指朝代的兴衰始末。

【译文】

通晓了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著作之后,就可以读各种历史著作了。要从中探求家族世代相传的系统,弄清各个朝代的兴衰始末。

自羲 ,至黄帝

三皇 ,居 上世

【注释】

①羲:伏羲,我国历史上传说中的人物,据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又始作八卦(guà)。也叫庖牺、庖羲。②农:神农,我国古代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他教人耕种,并亲尝百草,用草药给人治病。③黄帝:传说中我国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有关史籍称他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因居姬(jī)水,所以改姓姬。号轩辕氏。他在阪(bǎn)泉打败炎帝,又在涿鹿之野斩杀蚩(chī)尤。因他以土为德,土为黄色,所以称黄帝。④号:称。⑤三皇: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三位帝王。⑥居:处于。⑦上世:远古时代。

【译文】

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被称为“三皇”,他们生活在远古时代。 LYxMbNutrko4XjGRSJHFkgyycKSGy1mCyO4Ky9mSknhJbrvew2wpYR/NbPxJVzw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