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里仁篇第四

【题解】

“里仁篇”共26章,篇名取自第1章的第三、第四两个字。

千古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出于该篇的第16章。

该篇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处理义利关系的原则,认为利益是人人都追求的,追求利益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要用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4.5)而是否用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利益,正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所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即君子懂得道义,小人则只懂得利益。

二是论述了言和行的关系,提倡少说多做:“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2),“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4.24)。

三是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孝道,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4.21);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谏,如果父母不听,也要“敬不违,劳而不怨”(4.18)。

4.1 子曰:“里 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注释】

①里:邻里。②知:通“智”。

【译文】

孔子说:“住在邻里有仁德的地方才好。住处不选择在邻里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称得上明智呢?”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 者利仁。”

【注释】

①约:贫穷。②知:通“智”。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期生活在贫穷的状态,也不能长期生活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心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 人,能恶( wù) 人。”

【注释】

①好:喜爱。②恶:憎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恰当地喜爱某人,恰当地憎恶某人。”

4.4 子曰:“苟 志于仁矣,无恶 也。”

【注释】

①苟:如果。②恶:邪恶。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邪恶之事。”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 wū)乎 成名?君子无终食 之间违仁,造次 必于是,颠沛 必于是。”

【注释】

①处:据有;享有。②恶乎:怎样。③终食:吃完一顿饭。④造次:匆忙;仓促。⑤颠沛:流离奔波。

【译文】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不是通过正当的方法,就不要去据有。贫和贱,这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不是通过正当的方法,就不要去摆脱。君子失掉了仁,怎么能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君子即使在吃完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里也不违背仁,在匆忙急遽(jù)时遵循仁德,在颠沛流离时也遵循仁德。”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wù) 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 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 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①恶:憎恶。②尚:超过。③盖:大概。

【译文】

孔子说:“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就是不让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能把一整天的力量都用到实行仁德上去的吗?我没有见到过谁实行仁德的力量不够的。大概真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见到。”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 矣。”

【注释】

①党:类。②仁:一说指“人”;一说指仁德。

【译文】

孔子说:“人的过错,有各种类型。观察所犯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8 子曰:“朝(zhāo) 闻道,夕 死可矣。”

【注释】

①朝:早晨。②夕:晚上。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大道,即使晚上就死去都可以。”

4.9 子曰:“士 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

①士:读书人;知识分子。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道,却以穿破衣服、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与他去谈论。”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 也,无莫 也,义之与比 。”

【注释】

①适:适当。②莫:不适当。③比: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这是适当的、那是不适当的之类的成见,一切以符合义为标准。”

4.11 子曰:“君子怀 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

①怀:关心;思念。②土:土地;乡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刑罚是否适当,小人关心的是恩惠的多少。”

4.12 子曰:“放(fǎng) 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①放:依据。

【译文】

孔子说:“依据利益来行动,会产生很多怨恨。”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 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

①为:治理。②何有:有什么困难。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和谦让来治理国家吗?难道这样做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和谦让来治理国家,又怎样来对待礼呢?”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①所以立:担任职务的本领。立:同“位”。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忧没有职位,而要担忧没有胜任职务的本领。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要去追求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就行了。”

4.15 子曰:“参 乎!吾道一以贯 之。”曾子曰:“唯 。”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 而已矣。”

【注释】

①参:曾参,即曾子。见1.4注①。②贯:贯串。③唯:是的。④恕:宽恕,这里特指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思想是用一个原则来贯串的。”曾子说:“是的。”

孔子出去后,学生们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思想的核心,只是忠和恕罢了。”

4.16 子曰:“君子喻 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①喻:明白;懂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义,小人只懂得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 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 也。”

【注释】

①齐:向……看齐。①省:检查自己。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注意自我反省。”

4.18 子曰:“事父母几 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 而不怨。”

【注释】

①几:轻缓;委婉。②劳:忧伤。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要委婉地劝说,如果看到自己的劝说没有被听从,仍然要态度恭敬,不去违逆他们,虽然内心忧伤但没有怨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注释】

①方:确切的方位、位置。

【译文】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子女不要出门远游,如果要出门,也一定要有确切的去所。”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三年(或多年)不改变他父亲确定的做事原则,就可以说能尽孝了。”

4.21 子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释】

①年:年龄。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一方面是对父母的年龄感到高兴,一方面又感到忧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 之不逮 也。”

【注释】

①躬:自身。②逮:达到。

【译文】

孔子说:“古人轻易不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耻。”

4.23 子曰:“以约 之者鲜矣。”

【注释】

①约:约束。②失:犯过失。

【译文】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过失,这种事是很少的。”

4.24 子曰:“君子欲讷( nè) 于言而敏 于行。”

【注释】

①讷:说话迟钝。②敏:敏捷。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该说话迟缓而行动敏捷。”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志趣相投的人来做伴。”

4.26 子游 曰:“事君数( shuò) ,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子游:见2.7注①。②数:屡次;多次。

【译文】

子游说:“侍奉君主太琐碎,会招来侮辱;与朋友交往时太琐碎,就会被疏远。” Ft2tuWoMlCckKH+ozs9k85mEom36dt97WY+jwxIFfwLKpEiTq67bx9+JlJGSYV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