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讼是争讼的意思,也就是打官司。打官司通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所以卦辞中说“终凶”、“不利涉大川”。“终凶”是就打官司的最终结局而言:官司输了,当然是凶;即使官司赢了,但打官司时必然要付出代价,官司赢后还有一系列的后遗症,都不是什么好事。“不利涉大川”则既指打官司时不利于渡大河,也象征打官司是冒险之事。“利见大人”,则是指打官司时利于去见大人物,以求得帮助。在人治社会中,权大于法,所以打官司需要得到有权有势的人物的帮助。
但是,卦辞中也不是绝对否定打官司,因为社会上既然存在纷争和冲突,那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会去打官司。因此,关键是该如何去对待打官司。卦辞中提出的原则是“有孚,窒惕”,即有诚信,怀着抑郁而惕惧的心情,这样就会“中吉”,即在中间阶段吉利。
《彖传》则以《讼》卦的卦画结构为据,对卦辞作出全面的解释。首先,《讼》卦上乾下坎,乾为刚为健,坎为险,象征阳刚者面临危险;阳刚者在面对危险时,必然会设法去排险,争讼也就由此产生。 因此,《讼》卦的卦画中即蕴含着争讼之义。其次,之所以在争讼的中间阶段会吉利,是因为九二阳爻居下卦之中位,有阳刚者遵行中道之象。第三,争讼最终会有凶险,是因为上九阳爻处《讼》卦之极,象征执着于争讼而不知停息,故必有凶险。第四,利于去见大人,是因为九五阳爻居上卦之中位,象征居于尊位的大人物行中正之道,会对官司作出公正的判决。第五,不利于渡大河,是因为《讼》卦的下卦为坎,坎象征危险,因此渡大河必会遇险。
《象传》依据《讼》卦乾上坎下象征“天与水违行”,推出君子应“作事谋始”,其间的逻辑关系是:乾为天,坎为水,水自西向东而流,天上的日月则自东向西而行,这说明天和水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两者相背而行,必然会导致争讼;君子受此启发,认识到志向不同或利益不一致的人在一起容易造成争讼,从而在一开始做事时就周密地筹划,以防微杜渐。
《讼》卦六爻,有一个主旨相贯穿,就是以无讼为上,在不得不讼时,也要适可而止:初六之“不永所事”即不坚持长期争讼,九四之“渝”即改变原先争讼的想法,上九之认为靠争讼得来的好处很快又会失去,等等,反映的都是这一道理。
(坎下乾上
①
)讼
②
有孚
③
,窒
④
惕
⑤
,中
⑥
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 tuàn ) ⑦ 》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 ⑧ ,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 ⑨ 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 ⑩ 中正 ⑪ 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 ⑫ 》曰:天与水违行 ⑬ ,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注释】
①坎下乾上:指六画的《讼》卦由三画的乾卦和坎卦上下相叠而成。 ②讼:卦名,指争讼,即因相争而诉讼。 ③孚:见“需第五”原文第一节注③。 ④窒:一说借为“恎(chì)”,指惧怕的意思;一说指堵塞。 ⑤惕:警惕。 ⑥中:指中间阶段。一说指前半段;一说指守中、不过激。 ⑦彖:见“乾第一”原文第二节注①。 ⑧上刚下险,险而健:《讼》卦上乾下坎,乾为刚为健,坎为险,所以说上刚下险,险而健。 ⑨刚来而得中:指九二阳爻居下卦之中位。一说指九二阳爻、九五阳爻分别居下、上卦之中位。 ⑩尚:崇尚;尊崇。 ⑪ 中正:指九五阳爻居上卦之中位。 ⑫ 象:见“乾第一”原文第三节注①。 ⑬ 天与水违行:天与水,指《讼》卦上乾下坎,乾为天,坎为水;古人认为天向西转,水向东流,其运动方向相反,故称为违行。一说指天在上行,水在下流,其运行方向相反。
【译文】
讼 有诚信,心中抑郁而警惕,事情进行到中间阶段时吉利,最终会有凶险。有利于去见大人物,不利于渡大河。
《彖传》说:《讼》卦上面是象征刚健的乾,下面是象征危险的坎,遇险而刚健,必然会发生争讼。“讼:有诚信,心中抑郁而警惕,事情进行到中间阶段时吉利”,是因为九二阳爻居下卦之中位,象征刚健之人恪守中道。“最终会有凶险”,说明争讼不可能获得成功。“有利于去见大人物”,是因为崇尚中正之道。“不利于渡大河”,因为这样做将会坠入深渊。
《象传》说:《讼》卦上乾下坎,乾为天,坎为水,象征日月向西而行,水向东奔流,两者的运行方向正好相反,这就是《讼》卦的卦 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在刚开始做事时就妥善地谋划。
初六 不永 ① 所事,小有言 ② ,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 ③ 也。虽“小有言”,其辩 ④ 明也。
九二 不克 ⑤ 讼,归而逋( bū) ⑥ 其邑( yì)人 ⑦ 三百户,无眚( shěng ) ⑧ 。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 ⑨ 也。自下讼上,患至掇( duō) ⑩ 也。
六三 食 ⑪ 旧德 ⑫ ,贞厉 ⑬ ,终吉。或从王事 ⑭ ,无成 ⑮ 。
《象》曰:“食旧德”,从上 ⑯ 吉也。
九四 不克讼,复 ⑰ 即 ⑱ 命,渝 ⑲ 。安贞 ⑳ 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 ㉑ ”,不失也。
九五 讼,元 ㉒ 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 ㉓ 也。
上九 或锡( cì) ㉔ 之鞶( pán )带 ㉕ ,终朝 ㉖ 三褫( chǐ) ㉗ 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注释】
①永:长久,这里作动词。 ②言:指责怪之言。一说这里指过失。 ③长:指长久而为。 ④辩:通“辨”,指辨别。 ⑤克:胜。 ⑥逋:逃亡。 ⑦邑人:封地上的人。 ⑧眚:灾祸。 ⑨窜:隐藏;逃匿。 ⑩掇:拾取。 一说借为“辍(chuò)”,指中止。 ⑪ 食:享用。 ⑫ 旧德:往日所积之德,这里指世袭的俸禄。 ⑬ 贞厉:占问有危险。贞:占问。厉:危险。 ⑭ 从王事:跟随君王做事。 ⑮ 无成:一说指不会获得成功;一说指功成而不居。 ⑯ 上:一说指上卦乾;一说指九四爻;一说指上九爻。 ⑰ 复:还;返回。 ⑱ 即:按照;依据。 ⑲ 渝:改变。一说读为“谕”,指告谕。 ⑳ 安贞:占问是否平安。 ㉑ 贞:正。 ㉒ 元:大。 ㉓ 中正:指九五阳爻居上卦之中位。 ㉔ 锡:通“赐”,指赐予、赏赐。 ㉕ 鞶带:古代的一种腰带,用皮革制成。这里代指级别较高的官服。 ㉖ 终朝:一天之内。 ㉗ 褫:剥夺。
【译文】
初六 对所从事的事情不长期坚持,受到小小的责怪,但最终获得吉祥。
《象传》说:“对所从事的事情不长期坚持”,说明争讼之事不能长期不停地去做。虽然“受到小小的责怪”,但是非曲直最终会分辨清楚。
九二 在争讼中失败,回来后逃到他有三百户人家的封邑中躲藏,可免于灾祸。
《象传》说:“在争讼中失败”,回来后逃跑藏匿。处在下位的人与居于上位的人争讼,其祸患完全是自找的。
六三 享用世袭的俸禄,占问预示有危险,但最终可获吉祥。或者追随君王做事,但取得成功后不要居功。
《象传》说:“享用世袭的俸禄”,因为顺从居于上位者,所以必获吉祥。
九四 在争讼中失败,回来后听从命令,改变自己的想法。占 问是否平安,预示吉祥。
《象传》说:“回来后听从命令,改变自己的想法,安于守正道”,所以不会有损失。
九五 争讼,大吉。
《象传》说:“争讼,大吉”,因为九五阳爻居上卦之中位,象征其行中正之道。
上九 或许被赐予象征地位尊贵的腰带,但是一天之内多次被剥夺。
《象传》说:通过争讼而获得象征地位尊贵的服饰,这也不值得受到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