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論《費氏易》傳於馬、鄭、荀、王而其説不同,王弼以十篇説經,頗得費氏之旨

漢《易》立博士者四家,施、孟、梁丘、京氏,并今文説而皆 亡佚。後世所傳者,費氏古文《易》也。而今之《易》又非古文,蓋爲後人變改幾盡。《説文》間載古文,許慎以爲孟氏。《釋文》所載經文異字,惟《易》獨多。然則漢時傳《易》者,尤爲雜而多端,未知田何、楊叔、丁將軍之傳本究如何也。《漢書·儒林傳》曰:“費直字長翁,東萊人也。治《易》爲郎,至單父令。長於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繫辭》十篇、《文言》解説上下經 明人朱睦 《授經圖義例》卷三云:“徒以《彖》《象》《繫辭》《文言》爲十篇,解説上下經。” ,瑯邪王璜平中能傳之 瑯邪(lánɡyé):一作琅邪、琅琊,漢代郡名,今山東諸城一帶。王璜,字平中,一作平仲,曾傳《易》 。”《後漢書·儒林傳》曰:“東萊費直能《易》,授瑯邪王横爲費氏學 王横:即王璜 ,本以古字,號古文《易》。陳元、鄭衆皆傳《費氏易》 陳元:字長孫,蒼梧廣信(今屬廣西梧州)人。東漢古文經學家,曾就《左傳》廢立與范升等論辯,撰《左氏異同》等 ,其後馬融亦爲其傳。融授鄭玄,玄爲《易注》,荀爽又作《易傳》,自是費氏興而京氏遂衰。”

錫瑞案:費氏之《易》,不知所自來,考其年當在成、哀間 漢成帝、漢哀帝之間 ,出孟、京後。王璜即王横,與王莽同時,爲費氏一傳弟子,則必在西漢之末矣。費氏無《章句》,故《藝文志》不載。《釋文》有《費直章句》四卷,當屬後人依託。費氏專以《彖》《象》《繫辭》《文言》解經,與丁將軍訓故舉大誼略同 顔師古《漢書注》云:“故,謂經之旨趣也。”舉大誼:《漢書·丁寬傳》云:“景帝時,寬爲梁孝王將軍距吴楚,號丁將軍,作《易説》三萬言,訓故舉大誼而已,今《小章句》是也。” ,似屬《易》之正傳。而漢不立學者,漢立學皆今文,而費氏傳古文;漢人重師授,而費氏無師授,故范升曰 范升:字辯卿,代郡(今山西代縣)人。東漢今文經學家,習《梁丘易》《老子》,教授後生 :“《京氏》既立,《費氏》怨望。” 語出《後漢書·范升傳》。 則東漢初有欲立《費易》者,而卒不立。陳元傳《費易》,或即欲立《費 易》之人,正與范升反對者也。陳元、鄭衆、馬融《易》學不傳,鄭、荀二家稍傳其略,王弼亦傳《費易》,而其説各異。費氏亡《章句》,止有文字。東漢人重古文,蓋但據其本文,而説解各從其意,此鄭、荀、王所以各異也。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 中古文:指藏於朝廷宫中的古文經籍,相對於民間而言 ,或脱去“無咎”“悔亡” 没有咎害,禍害消除。二者爲《易》中經常使用的説明吉凶的術語 ,唯費氏經與古文同,此馬、鄭所以皆用費氏。《釋文》以爲《費易》人無傳者,是不知馬、鄭、王之《易》即《費易》也。王弼盡掃象數 象數:《左傳·僖公十五年》載:“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杜預注云:“言龜以象示,筮以數吿,象數相因而生,然後有占,占所以知吉凶。”《周易》中凡言天日山澤之類爲象,言初上九六之類爲數。象數并稱,即指龜筮。《易》學派别大致有二:一爲象數,一爲義理 ,而獨標卦爻承應之義,蓋本費氏之以《彖》《象》《繫辭》《文言》解經。後儒多議其空疏,陳澧獨取之,曰:“‘乾,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王輔嗣注云:‘《文言》備矣。’九二,見龍在田,注云:‘出潛離隱,故曰見龍。處於地上,故曰在田。’此真費氏家法也。‘元亨利貞’之義,‘潛龍勿用’之義,《文言》已備,故輔嗣不復爲注。至‘見龍在田’,《象》曰:‘德施普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云:“道德恩施,能普遍也。” 《文言》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喻有龍之品德而立身中正之人 。’又曰:‘時舍也 舍:通“舒”。形勢已經舒展好轉 。’皆未釋‘見’字、‘田’字,故當 爲之注,而又不可以意而説也。《文言》曰:‘潛之爲言也,隱而未見。’潛爲未見,則‘見’爲‘出潛’矣;潛爲隱,則‘見’爲‘離隱’矣。故輔嗣云‘出潛離隱’,據彼以解此也。《繫辭傳》曰:‘兼三才而兩之 三才:指天、地、人。兩之:將八卦兩兩重疊 。故《易》六畫而成卦。’是五與上爲天,三與四爲人,初與二爲地。初爲地下,二爲地上,故輔嗣云‘處於地上’也。此真以《十篇》解説經文者 《十篇》:即《十翼》 。若全經之法皆如是,則誠獨冠古今矣。” 語出陳澧《東塾讀書記》卷四《易》。 u1ZeDCf1MA3Qo6PlmXOOn9FCxOMRGkI0lwKjBATX/wB2OlgGKrBkS3mxJZhsPu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