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自从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创立儒家学说以来,对孔子的敬仰、崇奉与贬抑、诋毁就贯穿了此后的整个中国历史。其间既有“独尊儒术”、被奉为“万世师表”的荣耀,也有“焚书坑儒”、“砸烂孔家店”的浩劫。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孔子被人们谑称为“孔老二”,受尽嘲弄和批判。然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孔子却再一次以圣人的形象屹立于世。这正如孔子弟子子贡所说:“仲尼不可毁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

这就是孔子的巨大魅力所在!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的重要经典《孟子》中就曾说过:“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照样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为什么?因为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为世人所公认的、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人物当数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和孔子,然而,在这四个人中,前三个人都借助了宗教和奇迹,唯有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完全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博大思想为世人所崇敬。因此,从这个角度,称孔子为整个人类中的第一人,殆不为过。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东汉时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通过《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孔子“为政以德”、“齐之以礼”的政治思想,“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克己复礼”、“谋道不谋食”的修养理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君子小人之辨,还可以感受孔子的自信、从容乃至无奈和失落。《论语》虽然只是孔子的言论和他与弟子对话的辑纂,间或有对孔子生活的片断记录,缺乏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体系,然而,读完《论语》,一个温文尔雅、坚韧不拔、充满智慧却又不失风趣的孔子却能跃然纸上,让人充满感动和感激。因为,正是孔子,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历史的漫漫长夜,温暖着人们孤独的心灵,让我们在天地间安身立命,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乐趣。

虽然对如何评价孔子及《论语》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一直存在种种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论语》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心灵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而且,即使是在现代社会,《论语》中提倡的“孝”的思想,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的思想,要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思想等等,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甚至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言行。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认识《论语》的价值,把握其思想核心,汲取其中有生命力的内容,以服务于现代社会,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然而,在当今某些影响较大的《论语》读物中,《论语》则似乎成了失意者寻求心灵慰藉的港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精神鸦片。因为它们打着《论语》的旗号,不是提倡人们积极进取,去改变不如意的外部环境,而是要人们彻底回到内心,让自己的心灵去无条件地适应环境。这完全是对《论语》的误读!试想一想,孔子在年届55岁之时,不惜放弃位高权重的大司寇一职,去周游列国,去过颠沛流离的生活,难道是为了追求什么心灵的宁静和快乐吗?因此,为天下苍生奔走呼号,为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积极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才是《论语》真正的宗旨和核心精神。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荒唐的误读,完全是因为对《论语》作断章取义的理解造成的。因此,正本清源,让读者读真正的《论语》,全面、正确地了解《论语》的核心思想和真正精神,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同时也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把握《论语》的内涵,我们撰作了这部《华夏国学经典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概括地说,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本书的原文以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中所收的《论语正义》为底本,同时参阅了历代影响较大的《论语》注本及当今一些较具代表性的《论语》出版物。

二、注释简洁、准确、客观、全面。目前出版的许多古代经典注译本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通病,就是注译者作注较为随意,这种随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哪些字词须注,哪些字词不用注,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一些必须加注的疑难字词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必然会给读者阅读古代经典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注释文字较为随意,注译者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作注,而不是依据相关工具书上的解释,这就使注释文字缺乏权威性。本书则做到逢疑难必注,不回避问题,对于迄今仍存在分歧和争议的地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或明确表示存疑,或同时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提示读者此处内容并无确解。同时,注释文字一律采用《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中的解释,以避免误导读者。

三、在白话翻译部分,尽量采用直译的做法,不作引申和发挥,并力求使译文精致、流畅。

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轻松把握《论语》的内容和精髓。

冯国超
2016年9月于北京 hIvsyXswkDHnlMue5jxGDp4NjamLoUcZY7Fax2c3hYNSAZJDX1WEEKvyyOcWDi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