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乐之忍

【原典】

音聋色盲,驰骋发狂,老氏预防。

朝歌夜弦,三十六年,蠃氏无传。

金谷欢娱,宠专绿珠,石崇被诛。

人生几何,年不满百;天地逆旅,光阴过客;若不自觉,恣情取乐;乐极悲来,秋风木落。

噫,可不忍欤!

【译文】

声音太大可以导致耳聋,颜色太多可以导致眼盲,驰骋打猎可以使人发狂,任何事物都有度。过度就会导致物极必反,这是老子告诫世人的。

秦始皇整日玩乐,尽情享受,秦朝只存在三十六年就消亡了。

石崇设金谷园与美妾绿珠吃喝享乐,最终被斩首。

人的一生能活多少年?最多不过百岁;天和地是万物旅居的地方,时间就像匆匆过客;如果不克制自己,任意放纵自己玩乐,欢乐到了极点,就会发生悲伤的事,就好像秋风扫尽落叶一样,欢乐不复存在。

唉,乐极生悲,怎能不忍住享乐的诱惑呢?

皇始皇出巡图

事典

恣情取乐,烽火亡国

人的一生,细细数来,也只是短短几十载而已。如果不能抓住这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的一个瞬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就会愧对自己的人生。

但是,就是有一些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他们贪图享受,恣情取乐,其实这无异于自毁长城。因为,一个人老是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玩乐的心,他就会把心思完全放在这上面,从而完全不顾其他的正当事情,结果也只能是贻误时机,害了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国家。

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一则为了博取美人一笑而亡国的有名的事例。这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据历史记载,周宣王在位时就已经够昏庸、糊涂乃至残暴的了,然而周幽王在这几个方面比起他的老子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吃喝玩乐上,周幽王在中国的封建君主中也是排行在前的。除了酒肉,就是女人,至于政事,他是不管不问的。他派遣大臣广搜天下美女供他淫乐;在物质生活上,他虽未搞商纣王的“酒池肉林”,但也穷奢极欲。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本听不进正直的劝谏之言,对于谄谀奉承,他当然是甘之如饴。于是,朝野之上怨言四起,西周灭亡已迫在眉睫了。

幽王即位的第二年,王都镐京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据《诗经·十月之交》记载,这次地震的情况是“百川沸腾,山冢坍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地震之后,紧接着是大旱,“三川皆竭”。这一系列天灾,使本来就困苦不堪的人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地震、天旱本是自然现象,但在古代社会里,人们一致认为这是上天对人间的警告和惩罚。人们应该好好地检查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以获得上天的原谅和庇护;否则,必致亡国。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几乎每一次大的天灾或异象出现,如地震、台风、旱涝、日食、彗星等,都会引起当朝统治者的恐慌,因这些现象出现而招致朝廷内阁大臣引咎辞职的事,真是数不胜数。这次镐京地震,周幽王的大夫赵叔带正好借此上书劝谏幽王。赵叔带说:“地震、山崩、地陷、旱灾是上天对人的惩罚,天王应当找正直而有才能的人来矫正国家的失误,以求上天的原谅。在这多灾多难的时候,怎么能派人到处去找美女呢?”周幽王恼羞成怒,把赵叔带革去官职,轰出门去。大臣褒珦万分气愤,对周幽王说:“天王不怕天灾,不问国事,反倒亲小人,远贤臣,如此下去,这国家肯定是保不住啦。”周幽王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关进了监狱。从此,无人敢劝周幽王了。

褒珦在狱里待了三年,幽王似乎已把他忘了,看样子一辈子也别想出来了。褒珦家里的人十分着急,就想办法救他出来。他们知道幽王喜欢美人,他们就千方百计地设法弄到了褒姒,献给了幽王。这一招果然十分灵验,当时就免了褒珦的罪。

其实,如果去掉后人附会的神话传说,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褒姒原是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在周宣王时,就流传着“桑弧其服,实亡周国”的歌谣,意思是说用桑木做的弓,用箕木制的箭袋要把周朝灭掉,这跟周朝要灭在女妖精手里的谣言一样,都是反映了人民对连年战争的不满情绪,但昏聩的周幽王却真的认为这两件东西要把周朝灭掉,于是就下令不准制造和买卖这两件东西。可恰巧有一对夫妇不知道这条禁令,到都城里来卖桑木弓和箕木箭,周幽王就下令逮捕他们。这对穷苦的夫妇连忙逃走,在城外的路边捡到了一个被人抛弃的女孩,把她喂养长大。这女孩就是后来的褒姒。至此,女妖精亡周和桑弓箕箭亡周的谣言就完全统一起来了。

褒姒既是贫苦出身,虽然天生丽质,但并不会唱歌跳舞,褒珦的家人找到了她以后,就出高价买下,并把她当做褒家的人,改名褒姒,教以歌舞及侍候君王的方法,然后把她献给了幽王。幽王一见褒姒,如获至宝,褒姒的天生丽质及其健康的体魄使周幽王迷恋欲狂。但唯一使周幽王遗憾的是:褒姒从来不笑。

周幽王虽得褒姒朝随夜伴,但越是夜夜侍寝、日日随游,周幽王就越觉得褒姒是个冷美人,就越想让她笑一笑。周幽王想尽千方百计,褒姒始终难得一笑,最后,幽王终于黔驴技穷,不得不张榜悬赏:谁能让褒姒笑一笑,就赏千两黄金。这就是千金买笑这一成语的由来。

当然有许多人妄想发财,前来献计献策,可是这些办法并不能让褒姒笑,只能使褒姒生气。倒是有一个极会逢迎的奸佞小人虢石父会出主意,他让幽王点燃烽火台,等诸侯们的兵马来到,看到并无敌兵,就会垂头丧气地乱哄乱窜,褒姒看到那种情景,肯定会笑的。

昏聩的周幽王竟然同意了虢石父的话,但这烽火台是万万不可轻易点的。烽火台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报警设施,因为当时的周王朝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军事上也要靠周围各个小诸侯国的拱卫,一旦敌人入侵,就点燃烽火报警。当时西周的都城镐京在今西安市的长安县内,西、北两边都靠近戎狄等少数民族,很容易遭到袭击,所以,西周在骊山下设了烽火台。烽就是烟,火就是火光,一旦点燃,白天则浓烟冲天,晚上则火光映野,几十里外即可看见,下一个烽火台也立刻点燃,这样就能迅速传警,诸侯也就会即刻带兵勤王。

骊山下有二十多座烽火台,周幽王带褒姒来骊山这天,周幽王的叔叔郑伯友知道了这件事,怕出乱子,就赶来阻止。但周幽王根本听不进去,反说自己是放放烟火,解解闷,没什么大不了,就这样,周幽王终于点燃了烽火。邻近的各小诸侯急忙带兵赶到都城镐京,听说天王在骊山,又急忙赶到骊山,可一看不像打仗的样子,根本没有任何敌情。周幽王站在高台上对他们喊:“你们辛苦了,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被如此戏弄一番,十分气愤,他们的兵马也像无头苍蝇一样在骊山下嗡嗡乱转,各诸侯国不同的旗帜和军服交错混杂,显得十分滑稽。褒姒看到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场面,据说真的咧开嘴冷笑了一声说:“亏你想得出这种主意!”

褒姒给周幽王生了个儿子,取名伯服。周幽王因为极为宠爱褒姒,就把她立为王后,把伯服立为太子,把原来的王后和太子宜臼废掉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立后废后或是废立太子历来是大事,周幽王同时废立王后太子的事在朝野之上更是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况且被废王后的娘家还不是一般的人呢。原来,被废的王后是申侯的女儿,被废的太子宜臼就跑到了他的外祖父家申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去哭诉,当申侯知道自己的女儿被废,宜臼将被杀害,自己也要被幽王治罪时,既感到害怕,又感到愤怒。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为了发泄愤怒,申侯竟暗中串通邻国郐国和犬戎一同攻打镐京。犬戎一直想劫掠镐京,苦于没有机会,这次既是申国相约,又估计不会有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前去救援,真是何乐而不为。

当兵临城下的时候,周幽王赶紧让虢石父点燃了烽火台,烽火燃烧了几天几夜,各诸侯国始终没有一兵一卒到来,他们当然以为这是天王在给褒姒逗乐,不愿意再劳师动众地白跑一趟。镐京的兵马并不多,大将郑伯友率兵出去抵挡了一阵,因势单力薄,被敌人围住射死了。周幽王、虢石父,还有太子伯服一同逃到骊山,也被犬戎捉住杀害了,那个关在深宫中一直未曾真正笑过一次的褒姒,也被犬戎捉去了。被犬戎射死的大将郑伯友是郑国的国君,他的儿子听说父亲战死,就带领大军前来复仇。郑国的军队素来强大,再加上哀兵必胜,到了镐京就连打胜仗。申侯原来也不过打算借犬戎的兵马来逼迫幽王,让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复位,没想到弄成这个局面,也感到后悔,就暗中写信给其他诸侯国,请他们出兵援助。犬戎看到各路诸侯到来,就把周朝的所有货物宝器全都弄走,放火烧掉镐京,撤兵而去。

犬戎撤兵后,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等人把原来的太子宜臼立为王,称周平王。同时虢公翰等拥立携王,这就出现了“两周并立”的局面。平王得到了一些较为强大的诸侯国的支持,十多年之后,晋国攻杀了携王,西周又告统一。但镐京地近犬戎,屡屡遭到袭击,防不胜防,再加上镐京的房舍毁坏很多,无法修复,于是周平王决定放弃西周的旧都,东迁洛邑(即今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诸侯的护卫下,终于迁都洛邑,西周灭亡,东周产生。但是,东周连自己的地盘都无法保住,更别说号令诸侯了,实际上,周朝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大国,自西周灭亡起就结束了。东周开始,就沦为一个中等诸侯国,中国历史也开始了春秋时期。

智慧评语

安邦治国,岂是儿戏?周幽王为了纵情取乐,结果葬送了自己的国家,代价也可谓是够大的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走有许多人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他们一味地追求玩乐,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其实这是十分危险的。韶光易逝啊,当有那么一天青春不再时,才想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恐怕已经是时不我待了。 cqcJgU11ZbbXB/18/Dmw6+4qJi38N69HatUTRzJbQZe10N5offRAMXeLIcDgp75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