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随时之忍

【原典】

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故言行之危逊,视世道之污隆。

老聃过西戎而夷语,夏禹入裸国而解裳。墨子谓乐器为无益而不好,往见荆王而衣锦吹笙。

苟执方而不变,是不达于时宜。贸章甫于椎髻之蛮,炫絧展于跣足之夷,袗絺冰雪,挟纩炎曦,人以至愚而谥之。

噫,可不忍欤!

【译文】

在可以做的情况下做可以做的事,就会顺利;在不能做的情况下做不能做的事,就有危险。所以士人言行是进取还是退忍,要看世道是不是清明。孔子也曾说过:“国家的政治清明,就用高尚的人格来评论时政;相反,就保持沉默。”意思是说如果政治清明,就应该严格自己的一言一行,宣扬遵守仁义道德;如果政治不清明,也不改变高尚的情操,以说话谦恭有礼来避开祸端。

一个人如果和世道不相投合,就算有精妙的学问也会变得一无用处。所以老聃到西戎国就仿效那里的语言,夏禹到裸国去就毫不犹豫地把衣裤脱光。这并不是忘记了礼,而是顺从习俗。墨子是主张节俭而批评音乐的人,他说:“使用行乐的乐器有三大害处:使挨饿的人挨饿,让受冻的人受冻,使劳动的人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把注意力放到撞击大钟,敲打响鼓,弹奏琴瑟,吹奏笙竽上,老百姓的吃、穿、财就会得到吗?我认为不会这样。”而他去访问荆王时却穿着锦衣,吹起了笙。这不是违背了本性,而是顺从荆王的爱好。圣人要求按礼法办事,但又尊重各地的习俗。

如果固执己见而不知变通,那是因为他不了解时宜。宋人不到闽越去卖衣帽,不到赤脚行走的地区去卖鞋子,因为他们知道当地的习俗。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却穿着汗衫,在烈日炎炎的时候却穿着棉衣,人们都会说这是最愚蠢的。

唉,入乡随俗,善于变通,是一种生存的方法,怎么能容忍自己不合时宜的言行呢?

事典

精通战理,随机应变

元末,朱元璋在讨伐劲敌张士诚的战争中,因为能够选择贤能之将,上下一心,君臣共谋,遂一举击溃张士诚,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与张士诚为邻,张士诚的军队多次侵扰朱元璋的城池和边境。当时张士城自称吴王,建都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他将政事委托给弟弟张士信,自己很少过问。张士信贪财好色,重用王敬夫、叶德新、蔡彦夫三个儒生。这三个人都善于逢迎拍马,谗上压下,专门蒙蔽真相,为非作歹。朱元璋听到这个情况后,说:“我没有一件事不经心,有时还被人欺骗,张九四(张士诚的字为九四)整年不出门过问政事,哪有不失败的呢!”于是召集诸将商议讨伐张士诚。右丞相李善长认为讨伐张士诚的条件还不成熟,暂时不宜进兵。徐达说:“张氏骄横,暴殄天物,奢侈无度。这正是上天让他灭亡的时候。他所任用的骄将如李伯升、吕珍之流,都是一些贪图女色财物的人,不难对付。王、蔡、叶三个参军都是迂腐书生,不知大计。臣依靠主上威德,宣告其罪状,率军讨伐,三吴(今江苏苏州市为东吴,镇江市为中吴,浙江湖州市为西吴)可以计日而定。”朱元璋大喜,说:“你的看法正合我意,这件事一定能成功!”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八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万军队讨伐张士诚。出发前,朱元璋告谕出征将士说:“攻破敌城之日,不要任意杀人抢掠,不要毁坏房舍,不要挖掘坟墓。我听说张士诚的母亲埋葬在平江城外,不要侵犯毁坏她的坟墓。”又召见徐达、常遇春问:“你们这次行动,打算先向哪里用兵?”常遇春说:“驱赶猛枭一定要捣毁它的老窝,赶走老鼠一定要熏烧它的洞穴,这次行动应当直捣平江,平江被攻破后,其余诸郡可以不劳而下。”朱元璋说:“你想错了。张士诚由盐贩起家,与张天骐、潘原明等人一样强横,相互倚靠如同手足。张士诚处境危险,张天骐等人一定会合力去援助他。如今若不先分割其势力,就骤然进攻平江,如果张天骐从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出兵,原明从杭州出兵,援兵从四方会合,我们是难以取得胜利的。依我看来,不如先进攻湖州,使他们疲于奔命。等到除了张士诚的羽翼,然后再去进攻孤立的平江,平江城一定会被我们攻破。”于是,徐达、常遇春按照朱元璋的战略构想,带领军队率先进攻湖州城。

湖州守将李伯升及张天骐得到战报,分兵三路迎战徐达。徐达得到了情报,经过谋划,除了分兵三路应对外,又暗中派遣一支军队绕到敌人后面,阻断了敌人回湖州城的道路。经过战斗,敌人战败,向城中溃逃,正好被徐达设置的伏兵截住。敌人回城无路,只得回头再战徐达。徐达四路大军合围,将出城作战的敌兵全部消灭,俘虏了二百多名将官,然后包围了湖州城。张士诚得到湖州被包围的消息,立即派遣他的儿子五太子和得力战将吕珍等率领六万人马来救援湖州,在城东旧馆,设立五座营寨。徐达派常遇春在姑嫂桥筑起十座营垒,把守住通往湖州城的各处关口。吕珍等不敢贸然进攻,常遇春也不主动出击,却暗中派兵切断了吕珍运送粮饷的通道。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押送粮草来到乌镇,常遇春乘夜偷袭成功,潘元绍狼狈逃走。不久,张士诚的大将徐志坚率领水兵袭击姑嫂桥,反而中了常遇春的埋伏,徐志坚被活捉。张士诚见事态危急,亲自带领精兵来救援吕珍。徐达在皂林截住张士诚,将他杀得大败而逃。徐达乘胜追击,又攻破了敌人在升山的水陆营寨。五太子、吕珍陷入绝境,只好缴械投降。常遇春报告给徐达,徐达命令吕珍等人到湖州城下劝说李伯升、张天骐投降。李伯升、张天骐见大势已去,只剩下投降这条活路,于是打开城门,迎接徐达入城。不久,朱元璋的大将李文忠也攻下了杭州。守将潘原明也投降了朱元璋。朱元璋得到湖州和杭州,又发出了进攻张士诚的命令。

十一月,徐达接到命令,带领大军从太湖出发,来攻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城。徐达经过考察,见平江城防牢固,又有张士诚的精锐部队勇胜军把守,短时间难以攻破,就利用自己兵力多的优势,将敌城紧紧包围起来。他派常遇春驻扎虎丘,郭兴驻扎娄门,华云龙驻扎西门,康茂才驻扎北门,耿炳文驻扎敌城东北,仇成军驻扎敌城西南,何文辉驻扎城西北。徐达自己屯兵葑门指挥全军,在敌城四周筑起一道首尾相连的围墙,昼夜连环攻城。又架起数座像佛塔一样的木质塔楼,上面设置瞭望哨,俯瞰敌城,观察敌情,并根据瞭望哨的报告,随时调整进攻计划。敌人用飞石炮还击,于是徐达制成一种木屋,士兵躲在木屋中既可以躲避飞石的袭击,又不妨碍攻击敌城。不久,徐达又想出了攻击敌人更好的办法。他命令军队筑起高出敌人城墙三成的台子,台上设置弓弩火筒和巨型大炮。巨炮所击之处,所有东西都被击成碎片,敌人非常恐慌。张士诚见困守城池,持续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决定突围。他派徐义、潘元绍率领精锐部队勇胜军潜出西门,绕道至虎丘,偷袭常遇春,却被常遇春手下大将王弼杀得大败。张士诚赶来救援他们,结果被常遇春逼退到沙盆潭。张士诚被自己的乱军挤得连人带马掉到潭水中,都快要淹死了,勇胜军中的“十条龙”赶到,急忙下水相救,等到把张士诚打捞上岸,“十条龙”已死了九条。张士诚被部下抬着逃回城中。李伯升派说客劝说张士诚投降。张士诚考虑了一个晚上,不肯投降。第二天又率兵从胥门突围,还是以失败告终。

徐达

过了三天,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在城楼上督战,忽然飞来一颗炮弹击碎了他的脑袋,张士信死了。全城一片慌乱。

徐达得到木塔上瞭望哨的报告,认为攻克平江城的时机已经到来,发出了总攻令。各路军马于是奋勇争先,大开杀戒。敌城即将攻破时,徐达又告诫全军将士说:“惊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不久,徐达率领的部队首先攻破了葑门,紧接着常遇春攻破了阊门,随后各路人马像蚂蚁一样爬上城墙,平江城终于被攻破。张士诚的守城将官投降的都保住了性命,誓死抵抗的都做了刀下鬼。最后只剩下张士诚率领着仓促召集起来的两三万残兵,在万寿东街与徐达进行巷战。徐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瓦解了敌人,张士诚仓皇逃回内城府第,身边只剩下几个亲兵。

张士诚的妻子刘氏在江平城被攻破时,让乳母抱着两个幼儿逃走后,就将张士诚的群妾、侍女驱赶到齐云楼上,放火烧毁了齐云楼。刘氏自己也上吊死了。当天傍晚,张士诚也关上房门上吊,被他从前的部将赵世雄解救了下来,被徐达俘虏了。徐达数次派李伯升、潘元绍等人劝说张士诚归顺朱元璋。张士诚总是两眼紧闭,不吐一个字。于是徐达派部下用旧盾牌将张士诚抬到船上,送往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去见朱元璋。张士诚从上船开始,拒绝进食。到应天后,他乘人不备,还是上吊死了。朱元璋安葬了张士诚后,将平江改为苏州府,嘉奖徐达等有功将士,赦免投降归顺的将领。三个月后,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明朝。

任用以智谋见长的徐达和以勇猛善战著称的常遇春为正、副将军,出战张士诚,正是朱元璋取胜的可靠保证。果然,徐达与常遇春密切配合,取湖州,下平江,实现了朱元璋的战略构想。在攻取湖州和江平的战斗中,处处可见徐达精通战理、善于随机应变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谋略。

智慧评语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因循守旧,要善于推陈出新。只有熟悉灵活多变的做事原则,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做到灵活自如,也才能取得预期的胜利。 VxxOAbRp/mAeCABHcgxGbqhzmrNMy6oYYDNEybVc44SHzwGmO9pKyDG8lT+uME7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