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八、幸福人生,不需要聪明(今65章)

帛书版: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传世版: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版本差异:

直译:

所以说,用道治理国家的君王,不会让人民开启智巧,而是让他们处于浑然不觉的无知状态。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正是因为他们智巧很多。因此用智巧机心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用愚人之心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德。深刻地认知这两者,也就是知道了治国的法则。持久地贯彻这个法则,就叫最深的德。最深的德,深不可测而又广远长久,与万物的运作是相反的方向,这样才能平复它们的偏差,辅助它们归顺于道。

解读: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道德经》中的“明”,多用来形容通达于道的状态,不过此处的“明”与“智”等义,表示令民众开启智巧。智巧的产生,就好像从混沌中开启了七窍,从无知中忽然清醒过来,所以称之为“明”。

“为道者”,以道行事者,在这里指用道治理国家的君王。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正是说不做明察秋毫之明君,因为这样会令民众失去惇朴;也不做善于驱策百姓之智君,因为这样会令民众开启智巧。所以用道治理国家的君王,不会让民众开启智巧,而是让他们处于浑然不觉的无知状态。

这里的“无知”并非贬义,而是如第三章所说“恒使民无知无欲也”,是人民在天下大治的状态下,在自然舒适中呈现出来的忘我。只有在人民生活极为和谐时,才会内在充实而欲望寡淡,才会复归于惇朴、天真,才有可能达到这种“无知”的状态。

“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 人民如果个个聪明狡狯,就很难治理了,因为他们的心机已经被开启,懂得使用智巧行事,与统治者对抗。

“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 为什么人民的心机会被开启呢?正是因为统治者使用智巧来治理国家。所以使用智巧机心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用愚人之心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德。

庄子在《马蹄》篇中说:马高兴时颈交颈相互摩擦,生气时背对背相互踢撞,马的智巧就只是这样了。等到后来把车架加在它身上,把笼头戴在它头上,那么马就会侧目怒视,僵着脖子抗拒,暴戾不驯,或诡谲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脱掉头上的马辔。所以,马的智巧竟能做出与人对抗的态度,这完全是伯乐的罪过。

马为什么从简单朴实变成了暴戾诡谲?正是因为有伯乐,说自己善于管理马,他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笼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为了让它们接受驱驰,就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为了让它们步伐整齐划一,就用马口横木和马络限制它们,用皮鞭和竹条威逼它们。种种的智巧手段管理着马,结果马就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暴戾,越来越难以管理。

“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 “稽式”,准则,法式。深刻地认知这两者,也就是知道了治国的法则。持久地贯彻这个法则,就叫最深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最深的德,深不可测而又广远长久,与万物的追求和倾向呈相反的方向,这样才能平复它们的偏差,辅助它们复归于自然,归顺于道。 B/p58SePvncuCccpBdjvHz9Wo+VKvOWHoPgX4iReAoBcQHDNJ3Bhc6IPq2vBVL7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