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八、过于壮盛,必然速亡(今55章)

帛书版: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传世版: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版本差异:

直译:

藏有深厚之德的人,就好像婴儿一样。蛇蝎毒虫不咬刺他,恶鸟猛兽不攻击他。筋骨很柔弱,但是小手却抓握得很牢固。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生殖器却自然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盈到了极点。终日号哭,嗓子却不会嘶哑,这是因为身心状态和顺到了极点。认知万物的和顺状态叫做“常”,知道持守这种状态叫做“明”。增益生命叫做妖祥,用心来指使气叫做强妄。事物过于壮盛,就会陷于困顿,这叫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会早早消亡。

解读: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含”是“藏、包容”的意思。藏有深厚之德的人,就好像婴儿一样。“赤子”指婴儿,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是赤色的,故称“赤子”。颜师古注《汉书》:“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发,其色赤。”

“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 “虿”,蛇、蝎类;“虺”,传说中的一种毒蛇;“螫”,毒虫或毒蛇咬刺。“攫鸟”,用利爪取物的凶猛之鸟;“搏”,攫取、扑击。对于婴儿,蛇蝎毒虫不咬刺他,恶鸟猛兽不扑击他。

这种现象,王弼的解释是:“赤子无求无欲,不犯众物,故毒虫之物无犯之人也。”河上公的解释是:“赤子不害于物,物亦不害之。”二人都认为是赤子无害物之心,外物觉察不到威胁,故而也不伤害赤子。要知道,蜂蝎毒蛇与鸟兽伤人,可不是为了捕食,而更大可能是为了自卫。

这种解释,也符合第二十章所说“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毒虫猛兽是我们所畏惧的,因为会伤害到我们,所以一见到就要驱逐打死。但它们伤害我们,又何尝不是因为畏惧我们呢?蝎有毒针蛇有毒牙,鸟有利爪兽有利齿,而人的杀伤手段可比它们多太多了。它们在我们眼中很可怕,想必我们在它们眼中,更可怕。因此婴儿有德而无害于物,物能察知其德,也就不会去伤害婴儿。

“骨弱筋柔而握固。” 婴儿的骨头很柔弱,筋很柔软,但是小手却抓握得很牢固。据科学观测,婴儿在第一个月会常紧握拳头,其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婴儿的体重,可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停留几秒钟。

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 “至”,本义为“到”,引申指完全达到,到了极点。婴儿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生殖器却自然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盈到了极点。

“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 “嚘”,语未定的样子,这里指声音断续喑哑。“和”,本义指乐声调和、和谐,这里指和顺的状态。婴儿终日号哭,嗓子却不会嘶哑,声音还是那么的舒畅洪亮,这是因为婴儿的身心状态和顺到了极点。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认知万物的和顺状态叫做“常”,知道持守这种和顺状态叫做“明”。因为万物在这和顺状态下才能保持通泰,保持长久,所以这种状态是常态。守住了常态,也就是守住了“道”,故而称为“明”。

“益生曰祥。” “益生”是在生命的自然状态之上做出增益,妄图以人力之拙修饰自然之巧。如第五十章所说“生生”者,“动皆之死地”,故而叫“祥”。“祥”指妖祥,妖异不祥之意。《庄子》也说:“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心使气曰强。” 《庄子》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所以“气”为虚。心有所欲,而意有所指,所以“心”为实。以心使气,用实来指使虚,就好像以臣子命令君王,以末御使本一般,属于蛮干强来,所以叫“强”。强妄行事,则必遭灾殃。

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是“疲惫、困乏”的意思。事物过于壮盛,就会陷入困顿,这叫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会早早消亡。 9nqd81JcFSkzPztFEy9TO5r/rQE3fBrRmLe+0vibOdkC0vnkb2me5ilA9ttEkaZ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