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再有天赋,也得让人知道

也许是多年的死记硬背打下了扎实基础,也许是儿子的聪明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也许是考试题目碰巧是自己最擅长的,成化十七年(1481)三月,王华赶赴北京参加殿试,居然高中状元,全国第一名,实现了王家多年的夙愿。明朝人最引以为荣的,无非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王华不过三十多岁,理想全都实现了。

这一年,小守仁才刚刚十岁,还在家乡的私塾念书。他很快就表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学习能力,而且态度特别端正,很受老师的喜欢。

新科状元王华进入了中国最高学府翰林院上班,担任修撰一职。王华和妻子在北京稳定了下来,很想念老爷子和宝贝儿子,想让他们都来享受大都市的舒适生活。于是在成化十八年(1482),王状元派人专程赶赴余姚,接他们爷俩来京。

在收到王华的亲笔信之后,王伦带着小守仁收拾好行李,离开了家乡。他们取道上虞和绍兴,赶赴浙江省府杭州。爷孙俩在大运河口上了船,准备直达通州。

如果在今天乘飞机,两个小时就能从绍兴赶到北京了。但当时,至少得在路上折腾四十天。交通条件的便捷,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想一想要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不得不说是人生的悲哀。不过,对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小守仁来说,这未必是件坏事。

一路之上,王家爷孙俩一边欣赏着运河两岸的风景,一边听船夫讲沿线的风土人情,风流趣事。当听到岳飞英勇抗金却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时候,小守仁露出了非常愤怒的表情,似乎想穿过时光隧道,修理那个大奸臣秦桧;而船过南京,当讲到王安石罢相后,一再谢绝朝廷的丰厚待遇,隐居于此时,王守仁也对这个同姓的大人物古怪的行为感到不可理解。

过了南京,船到镇江。这天晚上,王伦领着守仁上岸,有人把他们领到了江边的一个酒楼,当地的老友已经摆好了酒宴,专程款待远道而来的王家爷孙。

这天是个晴天,一轮皓月挂在半空,码头之上灯光点点,把万里长江装扮得分外壮观。在不远处的江面上,有著名的金山寺,间或还能听到报更的钟声。

在坐的大都是文人,酒过三巡,不免就来了诗兴。于是主人提议,请王老先生作诗。王伦微笑着捋了一下长须,悄悄地向孙子做了个苦脸。意思是说,我哪里做得出来嘛。

谁知道王守仁却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向在座的长辈行了个礼,说:“爷爷最近身体不好,一直在吃药。就由孙儿我来献丑,请各位爷爷叔叔指正吧。”

在座的人看着这个皮肤白净的小孩子,交换了一下眼神,都表示同意。

小守仁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吟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小守仁还未朗诵完毕,不知道谁突然叫了一声“好!”于是,在座的长辈们都鼓掌附和。坐在王伦旁边的一个中年人,马上向王伦道贺:“小伯安不愧是状元郎之子,我看日后还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哪里哪里,抬爱了。”王伦急忙发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表示一下谦虚。同时暗暗给小守仁递了个眼色,对他这种好出风头的行为表示严重不满。

相对于万里长江的浩瀚无际来说,金山岛还真是不过大如拳,但它往长江中这么一戳,让维扬(长江)的流向发生了变化。别说,形容得还真是到位!喝醉了倚靠在月光下的高台吹箫,美妙的乐曲让洞中龙也酣然入梦,好一副气势宏大的场景,何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是成年人写出来倒很正常,但问题是,吟诗的是个孩子,要知道他才十一岁!

大人们不免会想,我们这些人十一岁的时候,还只知道上树掏鸟蛋,下河摸泥鳅,往小丫头的后脖子里塞爬虫,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慢着,这真是小孩子自己写的吗,他怎么想得到醉倚高台,怎么会吹箫,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联想,超过他的生活经验?难道……难道是他的状元老爸事先写好让儿子背熟,然后故意表演给大家看,人为制造一个天才的神话?

人造天才?文二代?代写?

于是在一片质疑的气氛中,有人提议,让王守仁以当地一景“蔽月山房”为题,当场作诗一首,以验证一下这个小朋友的天才成色,到底是包装出来的,还是确实有真功夫?

当然,这种方式显得有点不尊重人格,不过小守仁还是满足了长辈们的不合理要求,他略一思考,又当场念出了四句诗,可把众人惊奇坏了。

原来他是这么说的: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当然,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说,这首诗歌的用词简陋,文风质朴,缺乏诗歌追求的美感与韵味,倒是称得上一首打油诗。但别忘了,这可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面对完全不熟悉的题目,面对无数大人质疑的眼光,面临作不出来就会被怀疑是小骗子的情形,能在短时间内脱口而出,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而且,这首诗并不简单,其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让在座的大人细细一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

王守仁没有学过物理,也不知道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轨迹,更不明白人眼的成像原理(当然,大人们也不知道),但他却能在知识量远不如今人的背景下,得出与我们类似的结论,其敏锐堪比牛顿洞察苹果从树上落地,瓦特感悟热水冲开壶盖。而王守仁当时只有十一岁,就接近了这两位大师的段位,这不是天资聪慧,又是什么呢?

当然,我们也都熟悉伤仲永的故事。这个王安石的同乡,五岁就会作诗,而且质量要胜过《蔽月山房》这样水准的打油诗,结果后来呢,地球人都知道:“泯然众人矣。”

一个人拥有的天分固然重要,但有了天赋不善加利用,而是无谓地透支和消耗,无疑是更大的悲剧。

小守仁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peBquPH0s6P0YRO9YmOX5Q/vX9ud3YJns/87Ijdc6PV/TWO3RLHc/c7JoyFSkrq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