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8回
小荷才露蜻蜓立上,清华初建才俊辈出

清华学校建校时间极短,称得上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一批学生小小年纪,却从中西文化中吸取珍贵的阳光雨露,在戏剧、体育、文学、音乐等领域崭露头角,真可谓“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期的清华学子,基本上是来自小康家庭。因家中特别有钱的就不肯好好读书;家里太穷的又没有条件念好书;只有那些家道殷实,不愁衣食,却又并不算豪门的家庭,培养出子弟来成绩才较优异。

1912年秋,洪深(1894—1955,江苏武进人)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编入丙辰级(1916年)。此时,清华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戏剧比赛。洪深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经常乐此不疲地承担编剧任务。洪深回忆道:

“记得我从前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凡是学校里演戏,除了是特别团体为某年级的级会不容外人参加的以外,差不多每次有我的份;我又很高兴编剧,在清华4年,校中所演的戏,十有八九出于我手,虽然所编的只是一张没有对话的幕表。”

1914年,洪深改译并组织演出英国名剧《侠盗罗宾汉》。在演出《罗宾汉》话剧中,洪深饰演主角罗宾汉,周金台饰演小约翰王子,此外还有陈俊、张可治等19位演员参加演出。针对该剧许多情节发生在森林里,为再现逼真的场景,他大胆把“剧场”移至校园内丘陵树木密集之处(今闻亭附近)演出,深得师生的赞赏。是年6月2日《清华周刊》如是报道:

“闻该剧系本英国古代游侠扶弱救贫之事迹而作,演唱时宜藉山林溪泽之景以生情,景逼真之妙,故该级已定本校大钟西南之隙地为剧场,户外演剧在本校实破题儿第一次也。”

除戏剧外,洪深还经常在校内刊物《清华周刊》上发表各种题材的文章、评论和小说,并与闻一多、陈达(1892—1975,浙江余杭人)等一起组织“国学研究会”。此外,他还先后担任过校刊编辑、年报经理等。在清华校园的实践活动,为洪深日后成为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奠基人之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16年秋,洪深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烧瓷工程,接过戏剧编剧和演出接力棒的是闻一多。

1912年,13岁的闻一多经过初试与复试后,被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中等科录取。由于闻一多入学清华时距大考只剩下了1个月,又加上英文基础较差,第二年被留级,编入将于1921年毕业的辛酉级。又由于同情罢考,受到推迟1年毕业的处分。清华的学制是8年,而闻一多在清华的时间是10年。

早在五四运动之前,清华学校里已渐次出现《清华周刊》、《清华学报》、《清华年报》等刊物。闻一多专栏“二月庐漫纪”与洪深专栏“课余漫笔”、吴宓专栏“余生随笔”已颇有名气。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文化领域内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1920年1月8日,清华学生会将“新闻科”改为“出版委员会”,《清华周刊》开始以白话文为主要体裁。

此年12月11日,酷爱文学的梁实秋与顾毓琇(1902—2002,江苏无锡人)、吴文藻(1901—1985,江苏江阴人)、翟桓、张忠绂、齐学启等壬戌级(1922年)同学成立“小说研究社”。闻一多很钦佩他们的精神,提议成立“清华文学社”,以研究文学为宗旨,以交流读书心得和邀请名人演讲为主要方式。1921年11月20日,清华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清华文学社”成立。闻一多任书记,梁实秋任干事。

梁实秋在《清华八年》中回忆道:

“进高等科之后,生活环境一变,我已近成年,对于文学发生热烈的兴趣。邀集翟桓(生卒年不详,陕西泾县人)、张忠绂、顾毓琇、李迪俊(1901—?,湖北黄梅人)、齐学启(1900—1945,湖南宁乡人)、吴锦铨等人组织‘小说研究社’,出版了一册《短篇小说作法》,还占据了一间寝室作为社址。稍后扩大了组织,改名为‘清华文学社’,吸收了孙大雨(1905—1997,浙江诸暨人)、谢文炳(1900—1989,即废名,湖北汉川人)、饶孟侃(1902—1967,江西南昌人)、杨世恩等以及比我们高三班的闻一多,共约30余人。朱湘(1904-1933,祖籍安徽,生于湖南沅陵)落落寡合,没有加入我们的行列,后终与一多失和,此时早已见其端倪。一多年长博学,无形中是我们这集团的领袖,和我最称莫逆。我们对于文学没有充分的认识,仅于课堂上读过少数的若干西方文学作品,对于中国文学传统亦所知不多,尚未能形成任何有系统的主张。有几个人性较浪漫,故易接近当时《创造社》一派。我和闻一多所作之《冬夜草儿评论》即成于是时。同学中对于我们这一批吟风弄月、讴歌爱情的人难免有微词,最坦率的是梅汝璈(1904—1973,江西南昌人),他写过一篇《辟文风》投给《清华周刊》,我是周刊负责的编辑之一,当即为之披露,但是于下一期周刊中我反唇相讥辞而辟之。

“说起《清华周刊》,那是我在高四时致力甚勤的一件事。周刊为学生会主要活动之一,由学校负责经费开支,虽说每期五六十页不超过100页,里面有社论、有专论、有新闻、有文艺,俨然是一本小型综合杂志,每周一期,编写颇为累人。总编辑是吴景超(1901—1968,安徽歙县人),他作事有板有眼,一丝不苟。景超和我、顾毓琇、王化成4人同寝室。化成另有一批交游,同室而不同道。每到周末,我们3个人就要聚在一起,商略下一期周刊内容。社论数则是由景超和我分别撰作,交相评阅,常常秉烛不眠,务期斟酌于至当,而引以为乐。周刊的文艺一栏特别丰富,有时分印为增刊,厚达200页。”

其中,朱湘与饶孟侃、孙大雨和杨世恩因才学出众,并称为“清华四子”。

当时,清华学校的规矩很严,每次早餐都要点名,一次不到者记一小过,二小过为一大过,满三大过者即开除。著名诗人朱湘就是因为不满清华的这种严苛制度,在毕业半年前故意顶撞,不肯去吃早饭,结果被清华开除。

对于顾毓琇等同窗好友,梁实秋回忆道:

“我清华最后一年同寝室者,吴景超与顾毓琇,不可不述。景超徽州歙县人,永远是一袭灰布长袍,道貌岸然,循规蹈矩,刻苦用功。好读史迁,故大家称呼之为太史公。为文有法度,处事公私分明。供职经济部所用邮票分置两纸盒内,一供公事,一供私函,决不混淆。可见其为人之一斑。毓琇江苏无锡人,治电机,而于诗词、戏剧、小说无所不窥,精力过人。为人机警,往往适应局势猛着先鞭。还有两个我所敬爱的人物。一个是潘光旦,原名光亶,江苏宝山人,因伤病割去一腿。徐志摩所称道的‘胡圣潘仙’,胡圣是适之先生,潘仙即光旦,以其似李铁拐也。光旦学问渊博,融贯中西,治优生学,后遂致力于我国之谱牒,时有著述,每多发明。其为人也,外圆内方,人皆乐与之游。还有一个是张心一(1897—1992,甘肃永靖人),原名继忠,是我所知的清华同学中唯一的真正的甘肃人。他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嫌理发一角钱太贵,尝自备小刀对镜剃光头,常是满头血迹斑烂。在校时外出永远骑驴,抗战期间一辆摩托机车跑遍后方各省。他作一个银行总稽核,外出查帐,一向不受招待。某地分行为他设盛筵,他闻声逃匿,到小吃摊上果腹而归。他的轶事一时也说不完。”

闻一多还与潘光旦、吴泽霖、闻亦传、刘聪强、孔繁祁这6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社”。“⊥”字是古“上”字,他们借此以时时上进自勉。且他们会友是6人,而“⊥”字又恰是我国数目中的6字。这些人正是上回提到的“辛酉学生运动”的骨干成员和积极分子。

另外,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则系癸亥级(1923年)毕业生。梁思成在校时担任过《清华年报》的美术编辑,为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除此以外,他还曾担任清华军乐队首任队长。

作家、翻译家梁实秋亦是癸亥级毕业生。他回忆自己的毕业班生活又与人家不近相同:

“高四的学生受到学校的优遇。全体住进一座大楼,内有暖气设备,有现代的淋浴与卫生设备。不过也有少数北方人如厕只能蹲而不能坐,则宁可远征中等科照顾九间楼。高四一年功课并不松懈,惟心情愉快,即将与校园告别,反觉依依不舍。我每周进城,有时策驴经大钟寺趋西直门,蹄声得得,黄尘滚滚,赶脚的跟在后面跑,气咻咻然。多半是坐人力车,荒原古道,老树垂杨,也是难得的感受,途经海甸少不得要停下,在仁和买几瓶莲花白或桂花露,再顺路买几篓酱瓜酱菜,或是一匣甜咸薄脆,归家共享。……”

清华对体育成绩要求甚严。吴宓、梁实秋曾分别因为跳远、游泳不及格,经补考通过才得以毕业出洋。据闻一多的儿子闻立雕回忆,闻一多也差点栽在游泳上。然而有一人,却竟在体育领域中如鱼得水。曾有人评价壬戌级为“文有梁实秋,武有某某某”。而这位“武有某某某”,便是指孙立人。

孙立人(1900—1990,安徽庐江人),曾任清华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手球队、棒球队队长。1920年,身高1米85的他任清华篮球队长,率队击败当时称霸京津篮坛的北京高等师范学院,获得华北地区大学联赛冠军。次年入选中国男篮代表队,担任球队主力后卫。翌年,孙立人作为中国国家篮球队先发阵容,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获得本届运动会篮球冠军。这是中国在世界大赛中第一次获得的篮球冠军。

对于清华篮球队及孙立人,梁实秋回忆道:

“篮球赛之清华的对手是北师大,其次是南开,年年互相邀赛,全力以赴,互有胜负。清华的阵容主要的以时昭涵(生卒年不详,湖北枝江人)、陈崇武为前锋,以孙立人、王国华(1990—1973,陕西榆林人)为后卫。昭涵悍锐,崇武刁钻,立人、国华则稳重沉着。5人联手,如臂使指,进退恍忽,胜算较多。不能参加校队的,可以参加级队,不能参加级队的甚至可以参加同乡队、寝室队,总之是一片运动狂。……”

孙立人后来担任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为中国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一位,尤其是在打通中缅公路之战中表现出色,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官至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但他在青云直上时却又深陷囹圄,被称为“张学良第二”,着实令人唏嘘、感叹不已。此为后话。

清华学校成长的时代,正值新的留美潮蓬勃发展,因而有幸吸收到了当时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学校的经费充裕、师资优良、管理严格,学生在外语、基本自然社会科学方面受到了良好的训练,对外国的一般文化、习俗都有不少了解,因而到国外后适应能力很强,能够迅速吸取国外学术的精华,回国后多有优异的表现。 S82PLwz2bs5rRPOKdwi9hQbzyR/ySEktkGsWfTJlwL8rPEE4hGFc89zxYiL9XlT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